下书看 > 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 第594章 二十多种文字

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第594章 二十多种文字

    “阴阳家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前脚才刚刚找上我,后脚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咸阳。”

    秦府内,秦然一脸凝重地说道。

    “这阴阳家的首领东皇太一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对于此人,秦然比较好奇。

    在整个江湖之中,东皇太一甚至比他的老师鬼谷子还要更神秘,如同迷雾一般,让人难以捉摸,除了阴阳家之内的寥寥数人,没有一个外人知道他究竟是谁。

    “罗网的卷宗中对东皇太一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

    惊鲵闻言皱起眉头,语气有些凝重地回答道,“仅仅只有寥寥数语,天赋异禀,当世罕有敌手,能胜过他的人,恐怕用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秦然听完,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一次他能亲自来到咸阳已经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了。”

    惊鲵不禁陷入沉思,要知道以东皇太一的性格,向来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几乎从不轻易显露真身。

    “哼,他敢!”

    “面对始皇帝,东皇太一也不过是一个江湖门派的首领罢了,这一点想必他非常清楚。”

    “阴阳家虽然实力强大,但终究也只是归顺投靠大秦,两者之间可不是什么平等的合作关系。”

    “别说阴阳家了,就算是诸子百家加起来,也根本不配与大秦相提并论。在帝国面前,他们只能小心翼翼。”

    秦然冷声说道。

    对于东皇太一亲自来到咸阳这件事,他表现得异常淡定,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若是有机会,我倒是要见一见他。”

    秦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令秦然好奇的是,政哥和东皇太一究竟在交谈了些什么,这其中的事情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晓。

    不过,说起阴阳家和道家的关系,那可真是一段颇为有趣的历史。

    早在多年以前,阴阳家原本是隶属于道家,由于后来道家中的一部分人在理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最终导致了阴阳家的自立门户。

    从那以后,阴阳家和道家便分道扬镳,各自发展。如今也已经成为了庞然大物。

    不仅如此,道家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分成了天宗和人宗两个派别。

    这三大势力在江湖中都拥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每一个都举足轻重。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初道家没有分家,而是一直传承下来,一个北冥子一个东皇太一,那么道家的影响力绝对会远超现在的儒家。

    到那时,大秦恐怕就不能再轻视道家了。

    休沐之日结束后,秦然时隔一个多月,再次上朝。

    今天是大朝会,他身着朝服,走在通往咸阳宫的道路上。

    道路两旁,官吏们来来往往,熙熙攘攘。

    当他们看到秦然时,纷纷侧目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这就是那个一请假就是一个多月的秦然?”

    有官吏看着秦然指指点点道。

    “嘘,小点声!”

    “他可是上将军,关内侯!”

    “而且还是第一个被陛下分封的人。”

    “授封上党郡呢。”

    有人低声提醒道。

    “他的脾气可不太好啊,莫要惹他。”

    这些官吏们的窃窃私语,很多人都是生面孔。

    而秦然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他面无表情地继续走着,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就在这时,陇西侯李信从身后匆匆赶来,走到秦然身边,笑着说道,

    “秦将军,你现在可是名人了啊!”

    “李将军,你说笑了。”

    “对了,我不过是一个月没上朝而已,怎么这朝堂之上多了这么多陌生面孔?”

    秦然看着周围那些不敢靠近自己的官吏们询问李信道。

    看着秦然询问的目光,李信连忙开口解释道,“你是说这些人啊,都是各地举荐上来的官吏。”

    “自从陛下设立三十六郡之后,各地的官吏缺口实在是太大了,像郡守、郡尉这样的重要职位,必须要找些有才能、忠心的人来担任才行。”

    “很多人都被外派了。”

    “如今这朝堂之上,你熟悉的人怕是没剩下多少了。”

    闻言,秦然环顾四周,发现如今这大秦朝堂之上的官吏,十有七八他都从未见过。

    这足以说明,被调出京城的人数之多了。

    “陛下驾到!!”

    随着赵高尖锐的声音响起,大殿上的所有官吏全都立刻恭敬起来。

    “秦然,朕听说你前些日子卧病在床,现在好了吗?”

    看到秦然终于上朝了,始皇帝沉声开口问道。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纷纷转头看向秦然。

    这让站在下方首位的秦然有些尴尬,因为秦然发现,本该站在自己前面的王翦、蒙武二人都不知道因为什么都没来上朝。

    这导致秦然现在成为了武将之首。

    “多谢陛下关心,虽然还没有完全康复,不过臣现在好多了。”

    秦然一板一眼的回道。

    “那就好,朝堂之上,朕还要你出谋划策。”

    始皇帝看了一眼秦然,并没有深究他到底是不是装病。

    “臣万死不辞!!”

    说完此话,秦然回到自己的位置不再言语,说归说做归做。

    有些事情秦然知道,就算没有自己进言,凭借着朝堂这些重臣的智慧,也会一一被提出来的。

    而事实也正如秦然所猜想。

    接下来,朝堂之上议论的事情让秦然精神一振。

    丞相王绾进言,从各个郡县递交到咸阳的奏折,其上的文字各式各样。

    有赵国的字、楚字、齐字等等足足二十多种文字。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便是诸侯各国分崩了几百年,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演变。

    而大秦虽然一统了天下,可是治理各地的官吏不完全都是秦人,还有不少原六国人成为秦人,成为大秦的官吏。

    这些官吏虽然身份上已经改变了,可是他们并不会秦国的字。

    “这天下竟然还有二十多种文字?”

    听到王绾的汇报,上方的始皇帝眉头皱起,不怒自威。

    “陛下,如今大秦已经一统天下了,臣认为这文字也应当统一!!”

    “如果各地还在沿用旧文字,那么必然难忘故国,只有书同文,才能算真正的一统!!”

    廷尉李斯站出来朗声说道。

    他曾私下里与始皇帝讨论有关于各国文字的事情,两人一致认为,这个天下应该只有一种文字。

    那便是大秦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