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 第716章 一起贴花门儿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第716章 一起贴花门儿

    余傲岚也没想到会因为一杯冰赤豆,看到了世间百态。

    虽然都是小人物,但一样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又跟老太太闲聊了一会儿,才知道,他们这小区马上就要拆迁了,以后老太太也不打算做了,毕竟这岁数了,也忙不动了。

    听得赵振东心里都有点酸楚了。

    临走的时候,老太太说什么也不要钱,赵振东怎么让都不行。

    没办法,在临上车的时候,直接往地上扔了一百块钱,把这母子俩急得直跺脚,连追到了胡同中,也只能看着二人开进了那车水马龙……

    余傲岚坐在副驾,直到拐弯的时候,才发现老太太还一直在巷子口没走呢?

    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道。

    “真是人老多情啊,奶奶她还没回呢?”

    说完车子便拐了弯,令余傲岚没想到的是,赵振东竟然没回她。

    当转头想责怪赵振东的时候,却看到赵振东克制着,鼻翼两边都是红红的,当余傲岚看的时候,赵振东赶紧一扭头,而后一串眼泪从脸上滑落……

    余傲岚原本想责怪他的话,一下就咽了下去。

    心里不由得明白了,赵振东肯定又想起自己的奶奶了。

    对于爷爷奶奶,是他心里这辈子永远忘不掉的遗憾。

    要是爷爷奶奶在的话,今年这个春节该多好啊,一直到死,也没看到自己的孙子出狱,更没看到他现在过的幸福生活。

    要是爷爷奶奶在的话,看到这么一个漂亮的干孙女,肯定这辈子都没什么遗憾了。

    说不定还可以带着他们二老去广东长住一段时间,而后带着她们去一趟这辈子都想去的天安门……

    可是现在……

    “哥,又想爷爷奶奶了。”

    说着便拿出纸巾帮他擦着眼泪。

    赵振东虽然已经非常克制了,但是当看到老奶奶送他们的身影的时候,内心还是忍不住翻涌着思念的泪水。

    这种感情,是无法自控的。

    他赶紧接过余傲岚手里的纸巾,用力的擦了下,而后笑着说道。

    “哎,要是爷爷奶奶还在世就好了……感觉,感觉特别对不起她。”

    “哎呀,哥,这也怪不得你呀,别想了,这不马上过年了吗?咱们多给爷爷奶奶摆些供果,多给他们烧些纸钱。”

    赵振东点点头。

    “不说了,走,回家贴春联去。”

    “哦,对对,那天二姨回来,一忙把这事儿给忘了,走,回家贴花门儿去。”

    赵振东这时便直接导航回家。

    城里原本离老家就不远,也就二十公里左右,所以没一会儿就到了。

    到家的时候,天也快黑了,落日余晖,开着车子看着炊烟袅袅下的村子,房顶上金灿灿的,就像铺了一层金子。

    “哇……哥,你看日照金山。”

    一听到日照金山的时候,赵振东也笑了,不过这落日余晖下的乡村美景,确实一点都不输那日照金山。

    余傲岚赶紧拿出手机拍了下来。

    而后发到朋友圈,顿时引来不少点赞评论。

    回到家里,把车子停在门口。

    不得不说,这老家的大门太小了,要想把车子开进去,那必须得另开大门。

    门上的漆被他二叔赵二波刷过,所以看上去确实挺好的。

    推门进去,赵振东便直接去擦浆糊去了。

    余傲岚是啥也不懂,赵振东在哪,她就在哪,还边问个不停。

    而赵振东也一点不烦,细心的给他讲解着。

    能有这么一个喜欢乡村传统文化的总裁妹妹,确实也挺有意思的。

    “哥,你说这福字是要倒贴,还是不能倒贴啊,我昨天刷视频的时候,有人说不能倒着贴呀?到底咱们有没有啥说法?”

    听着余傲岚的话,赵振东笑了。

    “妹妹,这话你算是问对人了,因为这事儿,我还真问过我们村的老二爷,他可是咱们澶县县民俗文化馆的研究员,咱们《澶阳县民俗志》就是他带头编写的,现在他退休后,就在老家养老了……”

    “啊,咱们村还有这种人物啊?那,那怎么说的呀,到底能不能倒着贴,他们说倒着贴就是福到了。”

    赵振东笑着说道。

    “等下,当时我记得他还给了我一本《书俗志》呢?好像就在我那屋的书柜里,你拿过来看看就明白了。”

    “哦。”

    余傲岚便一路小跑去找书。

    赵振东还在那里擦着浆糊。

    没一会儿,便见余傲岚拿着书跑了过来。

    “我去,哥,还真有啊,啧啧这书真不错,各种民俗,还显示磕头呢?还有图片,啧啧,真不错,还有民谣?”

    看着余傲岚那欣喜若狂的样子,不由得笑了。

    “没事儿你慢慢看,以后你就是咱们村的人了,了解一下传统民俗也不错,那福字怎么说的?”

    余傲岚这时赶紧找到目录。

    而后便照着书上便念了起来。

    “哥,那你可听好了,这上面说:倒贴福字的习俗主要源于“福倒(到)了”的谐音联想,寓意“福气到来”。

    传说中,清代宫廷或民间曾有因疏忽倒贴福字,却被解释为“福到”的吉祥说法,后逐渐演变为一种习俗。

    适用场景:

    屋内小件器物或隐蔽处:如衣柜、米缸、水缸、抽屉等,倒贴福字寓意“福气填满”“福气不外流”,尤其适合装盛物品的容器,象征“福运汇聚其中”。

    特殊情况:若家中当年有长辈去世,可用倒贴福字表达“福到了”的自我安慰,带有心理慰藉的意味(此说法存在地域差异,非普遍习俗)。

    第二、这种说法,不宜倒贴的情况大门、正门等显眼位置:

    传统上,大门是“迎福纳福”的主要入口,福字应正贴,象征“正福临门”“庄重恭敬”。

    若是倒贴,可能被认为“福气颠倒”“不尊重福气”,尤其对讲究传统礼仪的家庭而言,正贴更符合“开门迎福”的寓意。”

    念到这里,余傲岚这才明白过来。

    “哦,明白了,大门口就正贴,其它院里的,还是什么地方就可以倒着贴,这表示到家了,是这意思呗?”

    “对对,就是这意思,现在浆糊擦好了,走,贴春联去。”

    “好好,哥,等一下我也要贴,等会我贴的时候,你一定要给我拍个照,我给咱爸妈看看……”

    说着便拿着一大堆的春联追了上去。

    看着余傲岚欢声笑语的样子,赵振东感觉心情也好了起来。

    今年这个春节因为有余傲岚的陪伴,感觉心里特别开心!

    新年新气象,今年也是他人生的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