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女穿男成扶弟魔中那个弟 第251章 二丫出嫁
热门推荐:
分手后我却成了修真者
军婚:搬空渣夫全家,我改嫁军少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异域佛陀转
重回拆迁?徐老太断亲狂揍白眼狼
不是不爱吗?那舔我手的人是谁呀
枣骁山河
仙妻从天而降
林家的生意如火如荼,李家村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整个村子都陷入空前的忙碌中。
林家的忙碌更甚,每日清晨,只要嘎吱嘎吱的动静响起,大家就知道那是牛车要往县城里送货了。
早起的人羡慕的看着牛车走远上山的上山,下田的下田。
偶尔也会有人口嗨两句羡慕一下,就赶紧被家里人吆喝着去干活了。
晚上,大半人家都会悄咪咪从屋里拿出钱袋子,将今日新赚到的钱收上来,然后喜滋滋再放入钱袋藏起来。
哎,数钱的感觉可真好。
虽然还有人会眼红林家的生意,但见县令公子和县学的学子偶尔出入林家,他们便不敢再乱编排人了。
自从县学重开后,林珩很是受山长的看重,功课也日渐紧张。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他和陈驰骋、徐昭、韩大刚几人组成了学习小组,每日头悬梁锥刺股,只求早日考取功名。
时间晃晃悠悠来到下半年。
九月初三,宜嫁娶。
是林二丫的出阁日。
前一日晚上,吴家就送来了嫁妆,箱笼摆了一院子,吴家好歹也是县里有名有姓的人家。
吴老太不好意思将人家送来的聘礼留下,反而还多添了八抬嫁妆。
新被子也多做两床,另有新衣服、新鞋子、新床单被罩等各类床上用品。
村里人看到后纷纷咂舌,他们都没料到,林家出的陪嫁原来都已经要赶上吴家聘礼的地步了。
这是真有钱啊。
村里人都散了,吴老太便回房打开自家的钱箱子。
白胖的银锭个个都好看的很,吴老太摸摸这个,碰碰那个,然后挑出两锭五两的银子。
月光打在院中,看到每个箱子上贴好的大红喜字。
想到亲家的大方,吴老太又多拿了两锭银子,这才悄咪咪来到二孙女房内。
林二丫也在收拾自己的财产。
守铺子的工钱,加上卖水果冻分得的利,她手里一共有三十多两银子。
这些银子再加上她的豪华嫁妆,也算是村里出嫁的女儿里最有排面的那个了。
“二丫头,这些钱你拿着,去了婆家,总要花销一些的。”
吴老太将银子递过去,林二丫怔了怔,点头道:“多谢阿奶。”
林来堂和刘氏也各给了一个红包。
接着就是林珩,他的红包有些大,他笑嘻嘻道:“二姐,手上有钱,心里不慌,这些银子给你压箱底的。”
他道:“我本来是想着给你买些金银首饰的,但你也知道我不会买,我觉得还是钱最实在。”
“我……有钱的。”林二丫有些震惊:“我比你大,该是我给你包红包的,怎么能要你的钱呢。”
“你阿弟给你你就拿着。”
吴老太看着二丫如花似玉的面容,觉得面上很有光,就叮嘱她:“吴家的家底不差,你去了人家家里,好好孝顺长辈,做好媳妇的本分,可不许丢咱家的人……”
顿了顿,她扫了几眼门外陪着的几个侄媳妇,悄声道:“你长点心眼,多帮着料理生意,以后……
以后吴家那边有什么心思,得提前说与我知晓”
吴老太狠狠的叮嘱:“记住,娘家才是你的依靠。以后大珩科考上榜了,自然有你的好处。”
吴老太内心深处的想法一直没变,觉得出嫁女帮扶娘家,拉扯弟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哪怕如今家里有钱,她也担心吴掌柜私下搞小动作。
林二丫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接过钱后糯糯回道:“我都听阿奶的。”
林珩就忍不住牙疼了一下,不过他还是笑道:“二姐,你真好看。明日姐夫看了,只怕眼珠子都转不过来了。”
林二丫面颊涨红,正要说什么,林珩就小声在她耳边说:“别听阿奶的,去了吴家就好好与姐夫一心一意过日子,这才是顶顶要紧的事情,别的都是小事。”
“当然,若是姐夫欺负你,婆婆欺负你,可不要自己一个人硬抗,记得回来说。”
林二丫点头,只觉鼻头发酸,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酝酿着。
她鼻音有些重的‘嗯’了一声。
转身就眼泪擦掉。
“呀,你看你给二姐招的?”三丫就忍不住朝林珩的方向皱了皱眉。
“今晚哭太多,当心明日眼睛都是肿的。”林三丫拿了凉帕子给姐姐敷着,又给她细细擦了脸。
然后才将怀里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递过去,“二姐,我在城里的铺子选了一根簪子,我见那上面的芙蓉花雕的特别好看,觉得很适合你。”
林二丫就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枚银簪子至少花了五两银子了。
她深吸一口气,将感动的情绪压下去,笑道:“我很喜欢。”
可不知是怎么回事,今晚的眼泪格外的多。
就算她忍了又忍,泪珠子还是争先恐后往外冒。
林大丫是出嫁的女儿,自然明白妹妹的心思,她给二丫做了两套新衣和鞋袜,笑着给她擦泪道:“二妹今晚想哭就好好哭吧,明日是你的好日子,可不能哭了。”
林珩看二姐的眼眶已经有些肿了,就忍不住道:“不是多大的事儿,反正我们家还在县城开铺子,家里人也都能经常去看你的。”
这话不说还好,说了林二丫就哭的更甚。
三丫就瞪了他一眼,大姐也没好气的赶走了林珩。
真是的,安慰人是这样的安慰的吗?
随后也有林家大房的婶子们过来添妆,虽没有多少钱,多少添点喜气。
忙忙碌碌一阵,大家也都歇息了。
次日一早,林二丫就被大伯娘他们安排着起床、绞面、上妆,随着新的乐声慢慢靠近,炮声响起,吴家迎亲的队伍便到了。
吴锦意在门口与众人热闹了一阵。
等吉时到了,他便也不和一群拦门的小孩斗智斗勇了,直接从身后的小厮手里抓过来一大把铜钱,呼啦啦的一洒。
围观的村里人和拦门的小孩就忙蹲下捡钱。
迎亲的队伍就顺势冲进屋内,屋里的小麦、小水她们就蹦蹦跳跳喊起来,“新郎官来啦,新郎官来接二姐\/姨喽!”
院内的婶子并一干媳妇们看着戴大花的吴锦意就打趣起来:“哟,这新郎长的可俊俏,以后我们二丫有福喽。”
“可不嘛,新郎个子挺拔,面容俊朗,咱们村可没有这样的后生。”
有人忍不住“切”一声:“新郎官可是城里人,家里的生意做的那叫一个大,听说还与隔壁州府的商行都有来往,这样年少有为的后生,咱们村里哪有人能跟人家比啊。”
众人嘻嘻哈哈、议论纷纷。
吴锦意在读书上没有天赋,做生意却不在话下。
加上吴掌柜时常带他出去跑生意,许是历练的事情多了,人沉稳了不少,圆脸逐渐瘦下来,有了棱角。
听到众人夸他,脸上虽也红的跟个猴屁股似的,却也大大方方笑着与大家发铜钱。
大家就“喜呀喜呀的叫着,”一窝蜂想涌入房内看新郎如何与长辈说话。
林家的忙碌更甚,每日清晨,只要嘎吱嘎吱的动静响起,大家就知道那是牛车要往县城里送货了。
早起的人羡慕的看着牛车走远上山的上山,下田的下田。
偶尔也会有人口嗨两句羡慕一下,就赶紧被家里人吆喝着去干活了。
晚上,大半人家都会悄咪咪从屋里拿出钱袋子,将今日新赚到的钱收上来,然后喜滋滋再放入钱袋藏起来。
哎,数钱的感觉可真好。
虽然还有人会眼红林家的生意,但见县令公子和县学的学子偶尔出入林家,他们便不敢再乱编排人了。
自从县学重开后,林珩很是受山长的看重,功课也日渐紧张。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他和陈驰骋、徐昭、韩大刚几人组成了学习小组,每日头悬梁锥刺股,只求早日考取功名。
时间晃晃悠悠来到下半年。
九月初三,宜嫁娶。
是林二丫的出阁日。
前一日晚上,吴家就送来了嫁妆,箱笼摆了一院子,吴家好歹也是县里有名有姓的人家。
吴老太不好意思将人家送来的聘礼留下,反而还多添了八抬嫁妆。
新被子也多做两床,另有新衣服、新鞋子、新床单被罩等各类床上用品。
村里人看到后纷纷咂舌,他们都没料到,林家出的陪嫁原来都已经要赶上吴家聘礼的地步了。
这是真有钱啊。
村里人都散了,吴老太便回房打开自家的钱箱子。
白胖的银锭个个都好看的很,吴老太摸摸这个,碰碰那个,然后挑出两锭五两的银子。
月光打在院中,看到每个箱子上贴好的大红喜字。
想到亲家的大方,吴老太又多拿了两锭银子,这才悄咪咪来到二孙女房内。
林二丫也在收拾自己的财产。
守铺子的工钱,加上卖水果冻分得的利,她手里一共有三十多两银子。
这些银子再加上她的豪华嫁妆,也算是村里出嫁的女儿里最有排面的那个了。
“二丫头,这些钱你拿着,去了婆家,总要花销一些的。”
吴老太将银子递过去,林二丫怔了怔,点头道:“多谢阿奶。”
林来堂和刘氏也各给了一个红包。
接着就是林珩,他的红包有些大,他笑嘻嘻道:“二姐,手上有钱,心里不慌,这些银子给你压箱底的。”
他道:“我本来是想着给你买些金银首饰的,但你也知道我不会买,我觉得还是钱最实在。”
“我……有钱的。”林二丫有些震惊:“我比你大,该是我给你包红包的,怎么能要你的钱呢。”
“你阿弟给你你就拿着。”
吴老太看着二丫如花似玉的面容,觉得面上很有光,就叮嘱她:“吴家的家底不差,你去了人家家里,好好孝顺长辈,做好媳妇的本分,可不许丢咱家的人……”
顿了顿,她扫了几眼门外陪着的几个侄媳妇,悄声道:“你长点心眼,多帮着料理生意,以后……
以后吴家那边有什么心思,得提前说与我知晓”
吴老太狠狠的叮嘱:“记住,娘家才是你的依靠。以后大珩科考上榜了,自然有你的好处。”
吴老太内心深处的想法一直没变,觉得出嫁女帮扶娘家,拉扯弟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哪怕如今家里有钱,她也担心吴掌柜私下搞小动作。
林二丫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接过钱后糯糯回道:“我都听阿奶的。”
林珩就忍不住牙疼了一下,不过他还是笑道:“二姐,你真好看。明日姐夫看了,只怕眼珠子都转不过来了。”
林二丫面颊涨红,正要说什么,林珩就小声在她耳边说:“别听阿奶的,去了吴家就好好与姐夫一心一意过日子,这才是顶顶要紧的事情,别的都是小事。”
“当然,若是姐夫欺负你,婆婆欺负你,可不要自己一个人硬抗,记得回来说。”
林二丫点头,只觉鼻头发酸,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酝酿着。
她鼻音有些重的‘嗯’了一声。
转身就眼泪擦掉。
“呀,你看你给二姐招的?”三丫就忍不住朝林珩的方向皱了皱眉。
“今晚哭太多,当心明日眼睛都是肿的。”林三丫拿了凉帕子给姐姐敷着,又给她细细擦了脸。
然后才将怀里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递过去,“二姐,我在城里的铺子选了一根簪子,我见那上面的芙蓉花雕的特别好看,觉得很适合你。”
林二丫就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枚银簪子至少花了五两银子了。
她深吸一口气,将感动的情绪压下去,笑道:“我很喜欢。”
可不知是怎么回事,今晚的眼泪格外的多。
就算她忍了又忍,泪珠子还是争先恐后往外冒。
林大丫是出嫁的女儿,自然明白妹妹的心思,她给二丫做了两套新衣和鞋袜,笑着给她擦泪道:“二妹今晚想哭就好好哭吧,明日是你的好日子,可不能哭了。”
林珩看二姐的眼眶已经有些肿了,就忍不住道:“不是多大的事儿,反正我们家还在县城开铺子,家里人也都能经常去看你的。”
这话不说还好,说了林二丫就哭的更甚。
三丫就瞪了他一眼,大姐也没好气的赶走了林珩。
真是的,安慰人是这样的安慰的吗?
随后也有林家大房的婶子们过来添妆,虽没有多少钱,多少添点喜气。
忙忙碌碌一阵,大家也都歇息了。
次日一早,林二丫就被大伯娘他们安排着起床、绞面、上妆,随着新的乐声慢慢靠近,炮声响起,吴家迎亲的队伍便到了。
吴锦意在门口与众人热闹了一阵。
等吉时到了,他便也不和一群拦门的小孩斗智斗勇了,直接从身后的小厮手里抓过来一大把铜钱,呼啦啦的一洒。
围观的村里人和拦门的小孩就忙蹲下捡钱。
迎亲的队伍就顺势冲进屋内,屋里的小麦、小水她们就蹦蹦跳跳喊起来,“新郎官来啦,新郎官来接二姐\/姨喽!”
院内的婶子并一干媳妇们看着戴大花的吴锦意就打趣起来:“哟,这新郎长的可俊俏,以后我们二丫有福喽。”
“可不嘛,新郎个子挺拔,面容俊朗,咱们村可没有这样的后生。”
有人忍不住“切”一声:“新郎官可是城里人,家里的生意做的那叫一个大,听说还与隔壁州府的商行都有来往,这样年少有为的后生,咱们村里哪有人能跟人家比啊。”
众人嘻嘻哈哈、议论纷纷。
吴锦意在读书上没有天赋,做生意却不在话下。
加上吴掌柜时常带他出去跑生意,许是历练的事情多了,人沉稳了不少,圆脸逐渐瘦下来,有了棱角。
听到众人夸他,脸上虽也红的跟个猴屁股似的,却也大大方方笑着与大家发铜钱。
大家就“喜呀喜呀的叫着,”一窝蜂想涌入房内看新郎如何与长辈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