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之宿主她缺了八辈儿德 > 第635章 宫斗果然都是来阴的48(完)

快穿之宿主她缺了八辈儿德 第635章 宫斗果然都是来阴的48(完)

    他的身份是他自己弄得,对于已经妖皇修为的他来说,篡改普通人的记忆太简单了。

    当然他也不算无中生有,族长家确实有个孙子喜欢到处跑,只可惜已经死在外面了,因为他看了便宜父母的子女宫,暗淡无光,说明子女以亡故。

    他就是顶替了那个身份,名字也从肖宏林改成了肖遥,只说这个名字更旺他。

    肖家不是大家族,以前也只是山野村夫而已,还是第一代镇国公跟随开国皇帝打江山,这才有了如今的显赫,不过跟世家还是没法比的,也就比那些乡绅们多了个大靠山。

    别看这代镇国公子女不丰,一共也就四个,还得减掉一个假的,可肖家族人这三代下来繁衍的就多了,没出五服的就有个大村子的人口。

    还有镇国公虽然身份最高,可族长并不是他,毕竟族长是要守在族地管着族人们的,他可没有那个时间。

    而且家族后代中也不是说没有再出过人才,只不过也多是武将一类的,大多都在他军队里面任职。

    习文的也有,只是都不出彩,能考到举人就不错了,最多也就在县衙做个书吏,再不就在书院教书。

    而幺幺这个身份肖云给补充了一下,可以说是文武双全的,只是无心仕途更喜欢到处游历而已

    他这身份的辈分比肖云小一辈儿,倒是正好不用觉得别扭了。

    还有就是,幺幺带回来可不止是高产种子和各种技术,还有关于周边国家和海对面的消息。

    虽然大历还没有统一天下的野心,可知道多一些信息对国家也是有好处的,再加上是太后的族人,皇帝的表哥,那封爵还有封地就不那么难接受了。

    等逍遥侯进宫见了小皇帝一面,给小皇帝讲了一些外面的趣事和风土人情,小皇帝直接留下对方,让对方做自己的老师,并说他讲的特别有趣,自己听一遍就记住了。

    这下大臣们傻眼了,多了个逍遥侯就算了,怎么还成了帝师了?

    可恶啊,好处都让他一个人占了,就不能匀给他们些吗!

    因为府邸还要修,幺幺便直接住在了宫里,每日教导小皇帝。

    他虽然比小胖子大十几岁,可能小胖子觉得他是一辈儿人的原因,两人相处的特别好,还很有话聊。

    可随着时间过去,哥俩越来越亲密,小皇帝甚至有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来句我表哥说,大臣们也看出了些端倪,然后就开始有人暗戳戳的又开始找楚明智了。

    言语中不乏挑拨,说让他早做防备最好联合宗族对太后施压,重新选拔帝师人选,不然等小皇帝被他们调教的只听肖家人的话,那后果就严重了,这江山能不能继续姓楚都不一定。

    也有一些想以此来向他投诚的,万一摄政王有什么想法,他们就是元老心腹。

    可他们没想到,人家摄政王根本不听呢,只说他心里有数,也相信肖家没有异心 让他们不用操这份儿闲心。

    肖云虽然不想多加理会这些人,不过为了耳根清净,之后干脆让楚明智一起教楚晟,在兵法上楚明智还是不错的。

    这个方法确实不错,那些大臣再也没有跑到摄政王这里唧唧歪歪的,也不敢再随意挑拨,只能在暗地里继续观察了。

    没想到这一观察就观察了十几年,小皇帝在十五岁这年大婚并亲政,摄政王也成为拓疆王去为国征战了。

    最让人意外的是信王,这些年他夫人不但研究出了不少治病的良方,还制造出了玻璃和水泥,现在家家屋里都亮堂堂的,官道也平整坚硬,下雨也不泥泞,大大加快了马车的速度。

    最主要的是,长盛帝已经初现有为明君的苗头。

    这些年幺幺不但教他为君之道和帝王之术,还教了他武功,时不时就会偷偷带着他出去转转,体验一下平民百姓的生活,不让他成为被人遮住眼睛捂住耳朵的皇帝。

    这些年随着高产良种在全国推广,平民百姓也多能吃得饱穿的暖,虽不能说再没有挨饿受冻的,可比起之前来,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有了粮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军饷,就有了兵强马壮,士兵们吃饱了有力气,穿暖了身体好,更能开疆扩土保家卫国了。

    就这样,镇国公历时五年把蛮国和烈国给打了下来,变成了大历的蛮族和烈祖,还有西胡也变成胡族。

    那时候四国一统,就剩一个东渊国在海岸线上瑟瑟发抖,不等这边出兵,对方的降书就送过来了。

    这么积极除了惧怕大历现在的武力,其实还有那边百姓对大历好生活的向往。

    自从蛮烈胡三国并入大历后,那底层百姓不被歧视不说,还和启国百姓一样被编入了大历户籍,分了土地和良种,就是那贫瘠之地也能种出来,一季下来他们的生活就得到了改善,不再忍受饥寒交迫。

    一年后更是建立了许多学堂,不管什么身份都可以进学,不光是学文化,还有技能。

    没有底蕴的家庭能走科举的毕竟太少,多是为了生存,有了一技之长那走到哪里都饿不死。

    这么大个胡萝卜在前面吊着,东渊是傻了才会继续自嗨,大腿不伸过来那他们就自己送上门去抱。

    这几年过去,现在他们已经不是以前只能靠海吃海,用一些海产换粮食的人了,他们的盐碱地沙地也能产粮了,还能种许多经济作物,如花生瓜果一类的,不但销往内地还和海对岸的国家做起了贸易。

    现在这边许多乘船出海的,这是幺幺献宝得爵位带动起来的,他们虽然不奢望也能得个爵位封赏,毕竟人家本就是皇亲,可把两边的东西互卖还是能赚很多钱的。

    在大历,有了钱去做大笔捐赠那也是能做官的,所以东渊直接成了个口岸,加上肖云的大力支持,发展的更快,在这里经常能看到不同肤色的人种开店做生意,用的语言也越来越杂……

    在楚晟的嫡子出生后,肖云就把宫权彻底交了出去,自己带着江林月桂和几个暗卫住进了京郊的行宫。

    当然那是明面上,其实是出去浪了,三十多岁正是好时候,她要去感受一下各地方风土人情。

    尤其是人情,各地的小哥哥那可是各有特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