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第588章 人性(上)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第588章 人性(上)

    距离秦国年节只有十天时。

    纵横家一行人来到了咸阳城不远的地方。

    这一路上,他们经过了南阳郡、三川郡、河东郡,直到进入内史地区来到咸阳城。

    让许多纵横家弟子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原以为哪怕是秦国,各地发展应该也是不怎么均衡的,咸阳所在的内史地区,肯定要比其他地方发展得更好。

    理由也很简单,资源都是有限的,哪怕是秦国,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更何况秦王就在咸阳。

    然而一路走来他们发现,三川郡的发展居然和内史地区差不多,河东郡和南阳郡稍差,但也不至于差距太大、或者有谁有怨言。

    顶多就是东西多少。

    但至少前两者有的,后两者也有——除了学宫,和只有咸阳以及王宫才有的路灯。

    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那是因为现在发展得还不够久,还看不出太大差距,秦国还能维持住这种公平。”鬼谷先生直接点破了这个局面。

    公平?

    这玩意真的存在吗?

    哪怕秦王再是天纵之才、哪怕那李缘再有智慧,哪怕秦国的大臣们再聪明手段再高,当顶尖资源不足以覆盖全国的时候,争抢与不公的事一样会出现。

    这是人性问题。

    不是发展或者技术问题。

    除非人人都是圣人,否则这问题无解。

    鬼谷先生看了看前方,那是最后一个可供路人休息的馆驿了,再之后就是咸阳城了。

    他决定只在那稍作休息,然后赶在宵禁前进入咸阳城。

    可在馆驿门口,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等在那。

    “受宠若惊啊,居然劳烦你在这等我。”

    鬼谷先生打趣道。

    黄石公对着他身后的弟子们略微拱手还礼,矢口否认:“不是特意等你,我是来散步的。但我知道你近期会来,所以更改了一下散步路线。”

    “看来你最近生活很惬意。”鬼谷先生问了个扎心的问题:“你找到传人了吗?”

    黄石公面无表情的朝着咸阳城走去。

    “你说你,这是何苦呢?”

    “不就聪明点吗?非要找一个能继承你全部绝学的,还必须要是年轻人,别到头来,你还是要分开教,空耗了这几年心力。”

    黄石公不语,只是加快了脚步。

    如果秦国的天下都找不到他要的人,那他自己出去找更没戏。

    当看到咸阳城城门时,双方已经谈到了别的话题。

    “秦国不是会放年节假吗?十五天?到时你我好好在秦国看看,我还真想看看秦国百姓是如何……”

    “让你失望了,十五天是对民间的。”

    鬼谷先生一愣:“朝廷不放?”

    “放,但没这么多。”黄石公的脸色一如既往,仿佛没有什么事能让他感到惊讶一样。

    哦不对,在国师那被震惊过一次。

    “大部分衙门只有十天,刑部和御史衙门这些只有五天,一些基层部门比如各地城防司甚至只有三天,军部、各地刑局和一些公共服务的机构则完全没假,就年节那天会多发点东西当做补偿。”

    “啧啧,太惨了。”

    鬼谷先生仿佛在隐喻什么。

    “秦王自己下的令,秦国自己的律法,你们居然享受不到。”

    黄石公沉默了一下:“我们享受了,百姓怎么享受?”

    “……”

    鬼谷先生当场就呆了!

    这是你该说的话吗?

    “你变了,你不会是那李缘找人假扮的吧?”

    黄石公没理他,似乎是觉得无聊。

    他只是说出了一句秦国朝廷内的宣传口号而已——虽然对这口号,许多人是表面附和但心里不知道在怎么骂人……

    “所以,你只有五天时间?”

    “三天。”

    “你不是说御史衙门有五天吗?”

    “那是对其他御史的,似我这种可以监督局级官员的御史,由于监察目标他们大部分只有三天,因此我们也只有三天;御史大夫和中丞两人由于原则上可以监督廷会,而廷会不休息,所以他们也没有假期。”黄石公面色平静:“当然,只是原则上他们可以监督而已,实际上他们没什么用、因为不敢。”

    “……”

    “你这也太惨了,而且你这么说他们真的好吗?”

    “全秦国的人都这么说,你应该想得到,秦王为什么还要保留这个。”

    “但我还是觉得你们惨。”

    黄石公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惨?

    如果秦国真的能按照现在这条路一直这么走下去,那官员再惨一些他都觉得可以理解,因为百姓能得到好。

    怕就怕未来换了理念……或者明面上没换,实际却变了人间……

    “走吧,既然你也来了,我也有个伴了。”

    “去哪?”鬼谷先生疑惑道。

    “带你去看看你想看的。”

    “不应该先见秦王吗?”

    “秦王没说,就代表他对此事无所谓;他是个很有志向、也很果断的王,从不跟你来虚的,这种礼节在他眼中也是虚的。”

    这句点评倒是极其正确。

    哪怕是历史上那个始皇,也是极其高傲、不屑于伪装的。

    灭六国时,灭其他国家时他都坐镇咸阳,但唯独攻下赵国后,他亲自去了一趟邯郸。

    他本可以找些借口,本可以做一些伪装。

    但他没有。

    他直接去了邯郸城,大张旗鼓的把当年欺负过他和母亲的赵国贵族坑杀,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统一后都知道在政策上安抚天下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样会引起赵国人的反感情绪。

    但他还是干了。

    我在国家之事上是一回事,我个人情感上报仇是另一回事。

    你可以说他现实、冷酷。

    但不能否认,这种冷酷于国家层面来说,只要他还理智、没有到老年昏聩,那就是利大于弊。

    ……

    咸阳城北部。

    三个男人结伴走出城门,他们手中拿着最新得到的工钱。

    “哪还有事吗?”

    一个中年人向另一个人问道:“年节我还想接着干。”

    “没找到。”

    另一个人摇了摇头,他和儿子也想在年节接着干。

    再做五天,他们这份活就干不了,因为那是个私人商行,掌柜的要回家过年节去了。

    可他们不想……

    他们原本都是从韩国逃难而来的百姓,来到咸阳后定居在城北的一处村子里。

    日子是比以前好了很多。

    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