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第611章 找答案的南公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第611章 找答案的南公

    国师府里。

    南公将自己的思想开诚布公的说了出来。

    黄石公在一旁为他证明。

    嬴政表示理解。

    但李缘却很沉默。

    历史上,南公的记载极其稀少,哪怕是传说;只知道他是个隐士,是个楚国人。

    可现在,李缘知道了一个鲜活的南公。

    南公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楚国寒门之家,虽然家境败落了,但他天资聪慧,年仅十岁时便在当地乡镇有神童之名,后来更是被当地一个贵族招揽成为门客,眼看着祖上荣光将复。

    但他是一个绝对的神童。

    神到哪怕身为贵族门客,思想却慢慢长偏了。

    他总觉得这样的奋斗方式有些不对。

    于是他让家人搬迁,自己则出去游学,也是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后来,他被黄石公的父亲看中,收为弟子,也因此与黄石公相识。

    在这里,他的聪慧得到了释放,但同时,或许是受到了黄石公一家的影响,他也做起了隐士。

    哪怕他学识超群,满腹韬略,却也只是在楚国一偏僻乡野当了个教书先生。

    直到秦国出现了李缘。

    其实这几年,他一直都在关注着秦国。

    历史上的他受困于时代,没办法找到答案,又正好经历家国被秦国破灭,他也无心去想别的。

    可现在的秦国,在李缘的带领下走上了另一条路。

    他看到了一道光。

    一道在迷茫中照亮了他的前路,拉出了那个儿时不曾经历过社会前纯真的他。

    当时对现实的异样,在秦国找到了答案。

    “楚国没有百姓的路。”

    南公这么说道。

    他一介寒门、又天资聪慧,还幸运的遇到了贵人,这才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那其他的人呢?

    楚国已经权贵林立、政体分散了,楚王的命令甚至都不能完整的执行到楚国除国都外其他地方的大城里,因为当地贵族同不同意还是个问题。

    这种情况下,百姓又毫无任何门路,贵族也丝毫不管他们死活,这还有未来吗?

    “在下想过了,以前是没办法。”他说:“说得不好听点,在国师出现之前,没人正眼看过那帮平民,也包括我,所以那时我哪怕知道不对劲,可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是国师你告诉我答案的。”

    李缘心里有些惭愧。

    其实历史上有许多贤才估计都意识到过社会有问题,但找到问题根源、彻底打破阶级壁垒的,却只有自他开始的那一群人。

    李缘没找到答案,他只是在抄一份答案。

    他甚至都不敢说自己能抄对。

    南公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随后又对着嬴政举杯:“我早在月前就接到了信件,但那时在下却仍旧对大王有所怀疑,实在是不应该,在下以酒赔罪。”

    嬴政看了眼黄石公,也举起了酒杯。

    “无妨,寡人相信只要方向是正确的,路上的坎坷也是一种风景。”

    “大王胸怀,在下敬佩之至!”

    李缘看着他们大有一副商业互吹的样子,不由得看着他和黄石公问了句:“你们既然也认识,那你们俩谁更聪明?”

    南公笑了一下:“在下自愧不如。”

    “那没事了,以后我有问题接着找他。”

    南公有些疑惑。

    黄石公面不改色,他已经习惯了。

    南公从怀里拿出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许多人名。

    “在下这些年也教了一些弟子,认识了一些好友。”

    “来秦国前,我让他们进入楚国朝廷内为官、或者成为贵族门客,但同时说动了他们为秦国效力,这是各地区的名单。”

    “秦王可让他们以后反戈一击,或者现在就让他们暗中提供情报,也算我等略尽绵薄之力吧!”

    嬴政郑重接过。

    这一刻,他感觉名声真是个好东西。

    以前,六国天天喊着蛮秦,各地官民百姓也都是‘谈秦色变’;可现在,人家甚至愿意自己去当细作,也要心向秦国。

    虽然说这当中主要还是大势以及利益的原因,但在这个时代,没名声依旧招不到人,就如同以前的秦国一样。

    他给秦国补足了这最后一块短板了。

    不对,也不能说是他补足的。

    嬴政看了眼正在咬着筷子发呆的李缘……

    一顿饭过后,两人选择了告辞。

    该给南公什么官嬴政还没想好,但总之不会亏待他就是。

    出了国师府。

    “何必呢?”

    黄石公有些无语:“我早跟你说了,他们两个都是千年难得一见的人杰,那国师心地之善良是天下之最,秦王之雄才也是史书难遇,你这……”

    “被抓来很好玩吗?我听秦国医学院人的说过,国师曾言世界上有一种病,得那种病的人在被虐时会有愉悦之感,你不会……”

    “你可闭嘴吧你!”南公当即打断道。

    虽然有黄石公引荐,但这是需要消耗人情、需要用老友在秦王面前的面子作保的。

    老友可能不在乎。

    但他要为老友在乎。

    只有双向奔赴的爱情才能长久;同样的,友情也需要互相考虑。

    除了父母,没有谁会无条件对你好的。

    而如何能快速引起国师和秦王注意呢?

    他无法直接接触到他们,也无法接触到刘邦,那只能更加退而求次去接触卢绾了。

    更主要的是,卢绾此时确实极得人心,他来时又正好经过那,他想去看看这样一个人是否真的符合传言。

    窥一斑而知全豹,看一人而知全国。

    如果卢绾是个名不副实之辈,那估计这秦国的名声也是吹出来的,那他到了那可能就直接回去了。

    但他着实没想到,对方会二话不说就把他抓起来……

    “说起来,这还是你惹得祸。”南公抱怨了一句。

    “对了,那位真正的教书先生呢?”

    “你知道的,他比我们更小心,现在都还呆在山里头,好像还接了个什么任务。”

    “什么?”

    “秦国科学院的,说是研究植物生长变化,从自然方向去研究……气候?用秦国的话来说,是什么生态方面,听上去和农家差不多。”

    南公摇了摇头。

    正想吐槽一下,却看到远处有几个骑兵快速朝着国师府而来。

    “快走!”黄石公赶忙拉着他。

    “不是,躲什么?”

    “这一看就是又有事发生,那国师万一派人把我们叫回去怎么办?那就是个随时可能抓壮丁的家伙!”

    一分多钟后。

    国师府门口果然走出了一个仆役,朝着黄石公的住处而去。

    但此时,两人压根就没回去,而在集市上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