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第481章 齐赵边境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第481章 齐赵边境

    赵国东部。

    一个村庄在熊熊烈火中变成灰烬。

    当劫掠的土匪离开后,躲在远处的村民们才赶紧跑回来救火,希望能救出一些东西,哪怕只是一个锄头也好,至少重建时能少花点功夫。

    可等火灭了,看着满目疮痍的家,他们什么也没找到。

    年老的村长看着这一幕,一时没缓过气来,双眼一闭直接倒下。

    村里的几个壮年男子自觉开始了分工,带着村民们一边收拾、一边找地方准备过夜。

    天气已经开始渐渐转凉了。

    怕是今年的冬天,会比去年的更不好过哟……

    去年他们至少没遇上土匪。

    许久后。

    县中的郡兵们才姗姗来迟。

    许多人衣衫不整,甚至连武器都没有,拿了根长棍子就来了。

    这个时候,土匪早就不见踪影了。

    而这,也是一直以来六国大部分地方官府的速度——出事时没来,出事后不管;但样子得做足,油水也不能少捞。

    以前的秦国一些偏远地区的地方官府可能也会这样。

    但在去年官制改革后,秦国各地官府都有了维持治安的强制性任务,这导致秦国原本就最好的治安直接达到了这个时代的顶峰。

    至于六国……

    看到村长被气晕了、生死未卜,领头的郡兵小队长摇了摇头,这村子怕是捞不着什么咯。

    但离开时,他们还是带走了一些废弃房屋中拆下来相对完好的木头。

    什么?

    你说这些村民可能还要用?

    别逗了,这些屋子都烂了,我们这是给他们减轻负担。

    反正他们也要造新房子才能住,这些不要的还不如让我等带回去呢!

    与此同时。

    几十里外的边境。

    一条马路上,两伙劫匪汇合到了一起。

    双方领头人一交流,发现成果都不怎么样,这还是在他们已经深入赵国上百里的情况下。

    “不能再深入了,毕竟两国没开战,我们再靠近怕是会中赵人的埋伏。”

    “可是这周围都被抢过了,许多村子都没人,还能去哪抢呢?”

    两个完全不像土匪的男人,正一板一眼的讨论着如何打家劫舍。

    他们都是齐国的一些贵族打手,特意来假冒劫匪给赵国制造混乱的;可由于他们家族不是什么大官,他们被派出来的顺序才这么靠后,这地区就算有好东西也被前面那些人抢完了。

    除非去其他地方,或者去攻击赵国的城市。

    然而他们虽然有土匪的名号,可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齐王对赵国的报复。

    如果攻击赵国城市,那这性质怕是不好定义了。

    除了秦国,齐国谁都不怕。

    可万一引发战争,这个开战的责任,他们担不起。

    “要不……”

    一个人犹豫了下:“去南边走走?”

    南边,魏国。

    同伴有些迟疑:“不太好吧?派假使者的是赵国,齐王也只说过要报复他们,抢人丁和财物;如果牵连魏国,若是有变……”

    “那你就愿意这么空手回去?”

    这话可插心窝子了……

    “魏国别去吧。”

    同伴想了想依旧这么认为:“他们毕竟和赵国关系好,万一引起两国结盟我们就完了,这样吧,我们去燕国走一趟。”

    “燕国国力弱小,又和赵国有仇,也不怕他们报复,燕王又天天想着北拓土地、还扬言要复燕国荣光,真是搞笑!”

    “他要么是在做梦,要么就是喝酒喝多了,我们正好去给他醒醒脑子。”

    “此言有理!”

    于是这股劫匪立刻改道,准备去燕国打秋风。

    ……

    齐、赵边境,齐国一侧。

    一座边城内。

    一批在赵国内还是蒙面劫匪装扮、回到齐国境内后就成为普通百姓的人,垂头丧气的走了进来。

    当找到自己的上级汇报情况后,迎来的是校尉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

    “你个废物,这边没有你不会去其他方向吗?难道赵国边境就这么几十里?”校尉看着什长低头沉默,也知道不能怪他。

    齐王终究还是要些面子的。

    所以哪怕他也派出了军队乔装打扮去赵国捣乱,但和其他那些贪婪的贵族们一比,数量很少,次数也不算多。

    “财物就算了,反正我们也捞不到多少,路线你都记下来了?”

    “记下来了,闭着眼我都能找到那去!”

    “好,去找主簿吧。”

    他们这些军队除了去赵国境内捣乱、随时探听赵国情况外,还有一个任务:详细侦查赵国国内的情况,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

    至于为什么会认为有战争……

    “大王,这是赵相国的信。”

    齐王宫,后胜将一封信递给了齐王建。

    郭开站在赵国的立场对齐国的行为大加指责,言辞激烈。

    可齐王看着这信,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相国啊,这郭开在信中,怎么直接把赵国朝堂的反应也给细致的写出来了?”齐王建说:“他说赵国朝臣一直在明里暗里阻止赵偃开战,这是……”

    “这是好事啊!”

    后胜笑着说:“大王您想,赵偃和那些朝臣们,为何会有分歧?不就是一开始他想学秦国吗?可后来,您也看到了。”

    “假使者一事,摆明了就是赵偃想拉赵国和齐国开战,赵国那些忠心的臣子们,怎么可能会允许赵偃胡来?”

    “他们也知道,我们只是想出出气,参与劫掠的人,不是也没动过那些贵族之家吗?”

    那些人是否忠心,后胜不知道——只要站在齐国角度他们确实‘忠心’就好了。

    至于赵国被劫掠的乡野间百姓和他们失去的东西……

    不好意思,与我们无关,也与赵国权贵无关。

    齐国只是想抢一些人、民间财物,又没动那些城和里面的贵族官员们,赵国臣子当然觉得没什么。

    只有赵偃,觉得王者尊严受损,一心想要开战。

    但赵国朝臣不知为何,许多都反对开战。

    后胜觉得,八成和秦国有关。

    “相国,如今赵国边境百里内已经没有民可迁了,接下来如何?是否可出兵了?”

    齐王建还记得后胜最开始跟他说这个计策话时的目的——出气是一回事,还有削弱赵国国力。

    可赵王被那帮朝臣掣肘得压根没出兵,这好像有些偏离了预定计划。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增长了齐王的野心。

    我要是也占赵国几座城呢?

    那些边境的百姓都被我抓来了,那地……

    “大王,还不到时候,该让燕国也先加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