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第522章 用异族之命,补足我华夏之缺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第522章 用异族之命,补足我华夏之缺

    嬴政从一旁的案台上翻出了一份文件,那是玄衣卫昨天发来的对清平队的报告。

    “锦陇,召文信侯与李斯来见!”

    “唯!”

    嬴政走回王座,一边等人一边思考着。

    英任的想法他大概猜到了,这可让他很不爽。

    从军事实力来看,别说韩国,秦要灭六国都用不了一个月。

    他现在不想灭韩不是怕军队死人,是怕影响到秦国的发展大计。

    韩国面积就比三川郡大一丁点,官吏数量上秦国吃得下,他怕的是累人。

    因为累的是老秦人……

    已经是冬天了,年节将近。

    灭韩后,那些地方的百姓需要享受到秦国百姓的一些福利吧?可秦国眼下没准备啊!

    足够覆盖那么多人的蜂窝煤、珙炉等商品制作不要时间?现在对韩国可都是抱着卖去还钱的心思来的。

    过年节需要的东西,其他的或许可以匀出一部分来,可铁矿、煤矿这些矿产上,如布匹、陶瓷等生活物资上,哪一个制作不需要时间、精力?

    灭韩哪怕再轻松,也需要一两个野战军军去走一趟,需要有民夫后勤吧?

    灭韩之后,那里就是自己的子民,需要大量官吏去填充府衙,更是需要人手审判那些韩国权贵以收拢民心,那需要抽调官员去执行吧?

    到时候,路需要修吧?

    韩国百姓已经困苦不堪,需要东西去安抚吧?至少需要些粮食、布匹不能看着一些人饿死冻死吧?不管用什么方式哪怕欠债也好。

    如果韩国朝廷时有人冻死饿死,秦国朝廷下还有人冻死饿死,那这韩国不白亡了?

    而且总有些韩国民众之前从秦国赚到点钱了的,他们若想趁着这机会过个好年,也需要足够廉价的东西吧,至少名义上他们已经是自己人了。

    总而言之,灭韩简单,灭韩之后需要处理的问题才麻烦。

    这一切,都需要秦国出力。

    这也是为什么在计划中要到明年才灭韩的原因。

    他还想着年节前一个月就慢慢减产让百姓放假呢,毕竟不管是学宫学子们回家还是一些趁农闲离开家的人,他们回家总得需要时间,最少得提前十天放假。

    现在难不成要让百姓加班?

    让老秦人在工厂里多累一段时间就为了欢迎韩国百姓加入?

    苦了自己人,去成全外国人?

    这特么是什么狗屁道理!

    老秦人可以自发支持秦国,秦王也可以下令让他们累一点来支持秦国;但这个结果的好处必须是作用在秦国本身的。

    如果秦国的发展是为了外国人……

    兴许秦王哪怕下了这方面的令,百姓可能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嬴政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好处和仁慈,他们短时间也不会想到这么深的方面。

    但嬴政自己心里说服不了自己。

    除了父母,他人没有义务对你好,信任和情感都是会消耗光的——况且于嬴政来说,父母也……

    如果现在可以为了彰显仁慈,让老秦人累一点来帮助他人,那以后呢?

    是不是异族人来了秦国后还要彰显大国风范去优待他们?异族学生在秦国学宫里要给出些优渥条件来区别对待?犯事了或者和秦人学子起了冲突,还要彰显仁慈不做处罚或者反过来以斗殴处分自己的子民?

    大国不是这么当的。

    “大王,李廷会来了。”

    嬴政看着李斯走进行礼,让其坐下后把玄衣卫的报告递给了他。

    不一会,吕不韦也来了。

    自从将商行交给儿子吕平后,他就彻底清闲了下来,在城中开了一家书店,里面收藏了除一些各家学派孤本、学宫专用之书之外的所有已出版的书籍。

    入他书店看书的要求很简单,就两条。

    秦人或者决定定居秦国取得临时身份的。

    识字的,哪怕你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可以。

    靠着这点,他的书店在咸阳城收获了大量底层百姓的喜爱——因为他们的孩子只要会写那么几个字,就可以获得一个接触知识海洋的机会。

    当然,他也获得了部分读书人的敌视——因为这断了他们在民间教书的路。

    只是吕不韦不以为意,他只是提供看书的机会,又没派人教;孩子们回去后要么自学,要么还是得找读书人当老师。

    因为自己开了书店就记恨他的人,多半也不是什么有真学问的。

    “大王!”

    吕不韦拱手一礼,心里有些高兴。

    这可是政儿第一次喊我来商量政事,由此可见,老夫哪怕退休了,在政儿心中还是占了很重地位的!

    李斯把文件给了吕不韦,心里有些警惕。

    这个老不死的东西怎么也来了?

    等吕不韦看完后,嬴政又将自己对英任如此做的猜测说了出来。

    然后李斯和吕不韦都皱了皱眉。

    此举于清平队的立场来说,可以理解。

    但他们是秦国的立场。

    “挟民意求答案,虽是为百姓,却也不齿。”吕不韦摇了摇头。

    李斯没说话,他在观察着嬴政的神情。

    只可惜看不出什么。

    “你们觉得呢?”

    嬴政问道。

    吕不韦沉吟了一下:“不知国师的意见是……?”

    “他没意见,你只管说你自己的就是,不必顾忌他。”

    “可……”

    “你是怕他偷听?”

    嬴政笑了笑:“他不会的,后世教育出来的还没被社会污染的大学生,很尊重人的;给他尊重,他也会尊重寡人,他不会干这种事的。”

    顿了他,他又说道:“虽然寡人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这种实力下还保留着这种所谓的尊重原则,但不可否认,他是个好人。”

    吕不韦点了点头。

    “那老夫的意见是:老秦人为重。”

    就这一句话,已经表达了他的态度。

    不管英任是出于什么理由,不管韩国百姓有多么困苦,不管眼下机会有多么好,秦国终归是老秦人的秦国。

    历史上的秦朝,伤透了老秦人的心。

    现在绝不能重演。

    哪怕只是累一点都不行!

    嬴政看向李斯。

    后者面无表情,心里已经翻起了滔天巨浪!

    刚才大王和吕不韦的对话,让他以往许多疑惑都瞬间消失,心里更是泛起了一丝对李缘的恐惧。

    “爱卿,你的意见呢?”

    嬴政相信李斯的谨慎,这才让他成为这大秦时空里第五个明确知道李缘身份的人。

    哦对了,还活着的第四个。

    李斯深吸了一口气:“良机难觅。”

    “怎么?难道让老秦人和秦国百姓们牺牲自己的年节去成全别人?”吕不韦淡定问了一句。

    对李斯,他谈不上怨恨,因为哪怕李斯不背叛他李缘也可以解决。

    但也没什么好态度就是了,毕竟谁会喜欢一个背叛者呢?

    李斯压根没看他,只是直视嬴政:“敢问大王,是否想赚取这一次的利好?”

    如果这个时候灭韩,固然有许多麻烦,但能获得的好处也是极大的。

    嬴政点了点头。

    功劳谁不想要呢?

    “那么臣建议,灭韩!”

    李斯神情一肃:“臣觉得,考虑一件事只需要看是否能解决便可,而秦国有能力解决现在灭韩带来的麻烦!”

    嬴政有些古怪的看了他一眼:“此话,国师也说过。”

    李斯:“……”

    密码了笔的……

    “大王,首要问题是物资上的准备,这一点有办法解决。”李斯强迫自己忽视有关国师的任何事。

    “如今秦国境内,还有数万匈奴奴隶,以及其他一些来劳作的匈奴妇女和青年,攻略西南后,许多西南夷的蛮人也会来大秦做一些苦力活。”

    嬴政点了点头:“你不会是想……”

    “既然对方携民意,那我们也用民意来对付;我们可以直接言明要为灭韩准备物资,并且临时给出一个月的期限,这个月内允许工人自己选择是否跟随工厂计划而加班,选择的加足够补偿。”

    “若还是无法满足工厂计划如何?”嬴政问道。

    “用异族之命,补足我华夏之缺。”

    “臣觉得,如果百姓自愿加班多获取一些钱财固然好,如果不愿意,那就是那些异族之人出力的时候了。”李斯语气冰冷:“秦国强大是为了什么?秦军攻伐天下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用武器给秦国和百姓带来好处吗?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嬴政陷入沉思。

    吕不韦眉头一皱,他可是知道自家的商行内那些异族奴隶过的是什么日子,那是真的把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牛马用。

    这还是在已经相对保证他们生命、可以让他们大部分人活着的前提下,如果再压榨过分一点,怕不是不用半年那些奴隶就得全部累死。

    “若有不好的影响怎么办?”吕不韦问了一句。

    “哪来的影响?谁能对秦国有影响?”李斯反问道:“我秦国让异族之人来秦国,总不是为了让他们和百姓一起享受的吧?”

    嬴政制止了吕不韦想要继续问的势头,看向李斯:“接着说。”

    在他心里。

    只要不涉及秦国百姓,异族之人死多少与秦国何干?

    “其二,就是派遣官吏去接收韩国一事,这工作量很大,但臣以为不是问题。”李斯说:“大王,秦国许多中低层官吏,都需要一个进步的机会,韩国之地,正合适!”

    “至于其他的大贵族、重臣等人,那就更不用考虑了。”

    “既是国之重臣,累一点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许多国内不能做的事,可以从六国之地破局。”

    嬴政瞬间就懂了他说的是什么事。

    “还有呢?”

    “其三,便是对其他五国的影响了。”

    灭了韩国后,其他五国都会关注着,他们想看看秦国会怎么做。

    对百姓很简单,给他们足够生存的土地和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就可以。

    对那些韩国贵族……

    “臣知道大王是想将他们全部打掉,但臣以为,第一年当只抓重犯,等再过几年,我大秦有足够人手填充整个天下后,再把他们连同五国贵族一起打掉。”李斯笑了:“秦国盛世,需要一些人当祭礼,把他们当做对过去的告别,岂不是正好?”

    不是要土地改革吗?不是要取消奴隶制吗?不是要打破贵族专权政治的现状吗?

    这些年可以缓慢开展,等到了那个时候,用六国贵族的血来警告秦国国内的一些人:是选择服从秦王一起走向未来,还是和六国贵族一起留在旧时代。

    李斯的想法,嬴政明白。

    他很喜欢。

    “军队一事呢?”

    “大王,这就非臣所能回答了,不过哪怕尉廷会在此,他也会同意的;因为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不管是不是年节。”

    难道哪天打仗了,还要跟敌人说:我正在过节,怕劳烦了国民,等我过完节再打?

    军队若如此,还不如和工人们一样固定时间上下值算了——因为这样的军队反正也没什么用。

    嬴政看向了吕不韦。

    李斯已经给出了这几个大问题的答案,其他的小问题就无伤大雅了,底下的官员们就可以解决。

    吕不韦沉思了一会,不得不承认这些方法的可行性。

    除了会苦一苦朝廷官员、累一累军队、死一死异族罢了……

    吕不韦点了点头。

    嬴政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

    “召章邯、张苍前来。”

    整个过程中,他在意的只有一点:是否会让老秦人心生不满?

    自愿选择的方法是可行的。

    但高层的方法,能否真正落实到基层、惠及百姓,这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为了防止一些工厂、官员逼迫百姓“自愿”,他得先下一剂猛药!

    只要百姓不反对,别的都是小事。

    官员的怨气?异族奴隶和劳工们的死伤?

    通通都是小事。

    ……

    清平队营地。

    英任这几天一直在处理南阳郡的搞事任务。

    张奇倒也是个合格的郡守。

    在发现郡内各处都有小官小吏阳奉阴违、甚至收受了反贼钱财捣乱后,他直接调动当地驻军进行了军管。

    村村封闭,把守各处道路,劝阻逃亡之人,许诺只要没杀人那么归乡后一切罪责清零,抓了一些罪大恶极的官吏当众处斩……

    说实话,这些举动让英任对这人刮目相看,他居然不守护朝廷尊严、放低身段做了这些事。

    英任对此有点认可,但不多。

    如果韩国早些改变,何至于今天?

    “老大,秦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