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半卷残书医残生 > 第165章 嘿嘿,有点儿料啊。

半卷残书医残生 第165章 嘿嘿,有点儿料啊。

    小东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在阳城遇到了两大贵人,因为是自己的七姥爷,因为是自己父亲的老首长邱老爷子。。

    小东治好了邱老爷子的病,邱老爷子把小东视为自己的孙子,七姥爷更是把自己亲外孙女的女婿当成李家医术的传承人,把这些年来李家的所有的经典的医学全部都传给了小东。

    小东虽然是有残疾,但是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天赋硬是在羊城闯出了一番天地。

    小东在阳城在邱老爷子的支持下开了自己的医馆,所有的手续也是邱老爷子和李贵顺托关系办出来的。

    小东的医馆取名为和元堂。

    小东的医馆开业当天甚是热闹,在喧嚣热闹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当然不是说小东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而是那些不希望传统医学得到继承和发展的那帮人做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和元堂开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羊城,加上小东的医术精湛,小东的河元堂人满为患。

    小东不得不请来自己的七姥爷李桂顺和自己的舅舅李厚朴来和元堂帮忙。

    这一忙就是大半年。

    眼看到年底了,在外打拼的人都陆续回家准备过年了。

    李桂顺的几个儿子儿媳闺女,姑爷都回来了。

    邱老爷子的子孙也都回来了。

    这些人都到和元堂来看小东。

    而且在外打拼的人都是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自然是不信传统医学这些东西。

    有些人表面支持传统医学心里却是抵抗的,有些人就干脆对传统医学嗤之以鼻。

    小东对这些人的态度其实早已习惯了,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冬虫不可语冰。

    中国的传统医学与其说是传统医学,不如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是和西方的文化不在一个维度上。

    当然晓东并没有看不起西方的文化,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存在。人的一个手掌上的五根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呢,手掌还有手心和手背呢,这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没有必要去计较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谁好谁坏,小东并不强求别人去接受自己的传统医学方面的观念,只是简单的从天地人的一些现象来解释一些观点,遇到那些不愿意听的小东也不多嘴,只是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来帮助病人解决的困苦。

    今天是腊八节,按照羊城多年以前留下来的习惯,政府的相关有关部门儿组织一批人员来慰问残疾人员,自从小东的神医名号打响了以后,政府某些部门儿总会时不时的来看小东,这次的残疾人员慰问就有小东。

    当然小东用的名字身份是黄玉强,就是赵彩玲的老公的身份。

    上午十点多,快十一点的时候,小东的和元堂来了一大群人,走在最前面的都是一群穿着行政加夹克的,这就是社区的工作人员,队伍的最后面跟着是扛着摄像机和拿着话筒的记者。

    这群人进到和元堂以后,社区的工作人员把三个人围在了中间,紧接着就是摄像机对脸拍摄,接着就是他们三个人的轮番讲话。讲了一段时间以后,社区的工作人员把小东叫过来,并让小东站在了三位政府人员的跟前。

    三位政府工作人员有一人是女的,那女的开口对小东说道:“今天是腊八节,按照以前留下来的习惯,我们来看看残疾人员。米面粮油都准备好了。”说完举起手一挥。

    其他的工作人员见他挥手以后就赶紧从门外的车上把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袋食用油开去了和元堂的大厅放在小东跟前。那三位政府的工作人员与小东并排站立合影录像。

    录像完毕以后,人群散去。

    这时候李厚朴喊了一声:“徐主任请留步。”

    李厚朴不喊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家二弟的媳妇儿徐秀娟,徐秀娟是市人大办公室主任,今日下基层走访,正好有她。

    徐秀娟回头一看:“诶,大哥你也在这里呀。”

    “这段时间以来我和爸爸都在这里,你们如果回家看不到我们的话,就在这里找我们就行了。”

    “挺好的,知道了。”

    “最近你们是不是也没有回家呀?”

    “这不马上就过年了嘛,我们也是在走基层。等过几天有时间了我们就回去。”

    “家人差不多都回来了,老爸说有事情还要和你们商量,如果回家的话就提前告诉我们一声。”

    “行,好嘞。行,大哥,我们有事儿还要去忙呢,你先在这里忙着。回头电话联系。”说完徐秀娟就走出了门口儿。

    小东并不是认识徐秀娟:“那个政府的工作人员你认识啊?”

    “对呀,那就是我二弟的老婆,徐秀娟在市人大上班儿,我以前没听说他也出来走基层,今天碰到了。过几天家里应该有一个比较大的聚会。家里所有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出席,这是我们李家多少年来的习惯,不管在外离家多远都要回来,到时候你也要参加。”

    “我?我参加什么?家庭聚会?不太合适吧?”

    “这是家里你七姥爷的意思,他知道他已经岁数大了,这事情他不得不做了,可能他是希望给你创造一些条件吧,最近这老爷子变得有些神神叨叨的。”李厚朴说完叹了一口气。

    小东当然明白李厚朴这句话的意思:“那真是有劳七姥爷了!真的让七姥爷费心了。”

    “唉,他也不完全是为了你,他是为了李家的医学能够传承,能够发扬,他们这一辈的思想咱们不是很了解!”

    就在他们二人闲聊的时候,和元堂来了一位病号。

    这个病号穿的衣服很多,一层一层套的很多很多,看上去有些臃肿的样子。

    “黄师傅,黄师傅是哪位?我要找黄神医!”这病号有气无力的喊着。

    小东见病号找黄神医便随口应了一声:“我就是,请坐。”

    在病号进门前的时候,小东就感觉到了这人病的不轻。

    病号看见小东有残疾:“是个瞎子呀!”

    这病号确实病的不轻,嘴上一点儿口德都没有。

    腊八节前后的羊城,气温是忽高忽低。

    一阵北风吹过,温度骤降,过几日南风又来,温度又有所回升,但是总是伴随着降雨,淅淅沥沥的,让人的心情非常不舒服。

    也不知道这病号是不是被雨淋了脑袋进了水了,说话都没有一点口德,从嘴里喷出出来的都是臭水。

    “怎么了?这位先生。”小东依然很客气。

    “你不是神医吗?有什么病,你看不出来吗?还非得要我说呀。”病号一股狂傲的语气一时间让小东有点不知所措。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啊。

    “你哪里不舒服吗?”其实小东已经完全看出了病号的状态,知道这病号是什么毛病,但是还是需要问一问的。

    “神医?狗屁!还不是和别人一样骗财骗色,骗吃骗喝的家伙。”

    站在旁边的李厚朴觉得这人就是无理取闹,这人不是来看病的,是来捣乱的,刚要开口把这人赶出去就小东制止了。

    “那我给你把把脉吧,再神的神器也得是需要把脉的吧。”小东笑呵呵地说道。

    “那倒是,我啥话也不说,你就给我把脉就行了!”病号伸出了胳膊,放在了脉枕上!

    “是不是今天早上起来脖子就疼啦?后背也跟着疼。”

    “嘿嘿!有点料啊。”病号用很轻蔑的语气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