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卷残书医残生 第175章 人心要公火心要空
梁喜平出门以后,小东走到林秋香跟前:“怎么样?心里这次痛快不少了吧。”
林秋香抽抽搭搭的说道:“我从来没有如此放纵的哭过,从小到大我都很坚强,不知道为何到了你这里我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我心里一直在暗示自己不能哭,不能哭,但是实在是控制不住,越哭越想哭。”
“其实你这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久郁成疾,你现在哭出来了以后情况就会有所改变,你先恢复一下心情,把身上的汗落一落。今天中午就在我这里吃饭,都是家常便饭。”
“不过我老公不是一个警察,也许我也不会得这种毛病,他整天整天不在家,家里的大事小情全是我一个人操持,结婚本来是想找一个依靠,结果我却成为了所有人的依靠,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都在咬牙坚持,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委屈,有的时候自己暗暗生气,无处诉说。给自己的老公打电话诉说,他总是以忙为理由挂断我的电话,或者有的时候他就说我太矫情。”林秋香通红的眼睛里再次泛起了泪花。
赵彩玲一边收拾桌面一边附和道:“哎呀,这女人呐,就是得找一个好老公啊,以前都说女人是半边天,现在看看咱们就是一个家庭的整片天呐,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吧,这神医天天给人治病,也不顾家,家里的大事小情也都是我一人操持,不过还好我们没有孩子,像我的家里的老人现在都可以出去外面打点工,挣点儿钱,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家里确实也没什么事情,我们的日子过得挺简单的,基本上都是以和元堂为中心,以我老公为中心。”
“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啊,虽然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我觉得我家的金真的实在是太难了,孩子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却是一个脑瘫,出生的时候难产,大脑缺氧,我的父母在农村,我基本上都顾不上他们,但是我的公婆确实不让人省心的主,他们本来就看不起我,在我管理教育孩子,处理家庭事务的时候,他们总是插嘴从来不伸手帮忙。帮倒忙,整天对我指指点点,面对他们我自杀的心思都有。他们嫌我生的孩子不好,是我给他们的家庭带去了累赘,这活着真的是太难了。”
听到林秋香如此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所有人的心里颇不是滋味,真的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只不过是有些家庭的经真的是太难念了。
赵彩玲的公婆听了林秋香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心里也有一些波动。
赵彩玲的婆婆徐凤仪也讲述了自己家里面发生的事情,我自己是如何疯掉的,自己如何被别人关进精神病院的,自己是如何被小东解救出来的。
林秋香听了徐凤仪讲的自己的故事以后,对小东的敬佩与信任更加增进了几分。
当然了徐凤仪把关于小东的身份这些部分情节全部隐藏了并没有讲出来。
徐凤仪和黄万忠讲完自己家庭的故事以后就跑去厨房做饭去了。
陈彪也从自己的卧室走了出来,陪林秋香一起聊天。
慢慢的大家都放开了心扉。
此时的陈彪已经十分精神了:“秋香姐,我跟你说这个黄神医确实厉害,你就放心吧,我是腊月三十那天被他救助的,他把我留到他的家里供我吃穿,住。还给我治病,在遇到他之前,我也是一个快死的人了,你看我现在是不是很有精神?”
林秋香用哭红的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干干瘦瘦的看上去像个小老头儿的陈标:“你过年都是在这里过的吗?”
“那是肯定啦!我的故事更加曲折,等以后了慢慢跟你讲吧。”
慢慢的林秋香的心情恢复了平静,也不再抽抽搭搭的了,身上的汗已经没有了。
“好啦,大家都准备一下,准备吃午饭吧。”黄万忠从厨房走出来对大家说道。
“这梁喜平怎么还没有回来?”小东小声嘀咕道。
“他去干嘛了?”林秋香问道。
“哦,接下来再给你治病的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大蒜,我让他出去买大蒜了。”
“市场开市了吗?会有卖大蒜的吗?”赵彩玲疑惑的问道。
“应该会有,只不过是不太好找。让他出去买大蒜,一方面是考验他的耐心另一方面是考验他的忠诚,他是否真的愿意给自己的老婆治病。”小东轻声的说道。
“他肯定是忠心的,放心吧。一定相信他,这么多年了,他是什么样的人,我非常了解他。”此时的林秋香变得十分自信。
“哈哈哈,看来是有人不愿意听到自己老公的坏话吧?”小东调侃道。
“哪里哪里没有的,他肯定是个好人。”林秋香有些害羞,但又十分自信。
坐在沙发上的陈标撇了撇嘴心里暗暗嘀咕道:“你了解他?你那么了解他,他怎么还让你变成这样啊?再说了,当警察的哪有好东西呀?我他妈就是被警察害成这样的。警察没有一个好东西!”
饭菜都已经上桌了。
就在这时候,小东家的房门再次被敲响。
赵彩玲把门打开以后:“哎呀,你可回来啦,就马上吃饭了,就等你呢。”
梁喜平双手提着两个大塑料袋,里面装满了大蒜:“附近的菜市场我都转遍了,所有卖蒜的地方我都转了,如今把蒜都买来了,一共30多斤,这下一定够用了。”
小东看见梁喜平买了这么多蒜:“就凭你这番心意,你老婆的病已经好一半儿了。”
陈秋香看见梁喜平买了这么多大蒜也是满脸的笑容,刚才那些不愉快全都消失不见了。
午饭过后,小东把梁西平和林秋香交到了一起:“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打算,就是呢林秋香吃住都在我这里,这段时间就在我这里治病,你梁喜平该干嘛干嘛去,从今天开始,林秋香就不再操劳家里的事务,一切事务由梁喜平去操办。”
梁喜平听到这个安排连连点头表示赞成,但是林秋香却是满脸的丑容:“我那傻儿子怎么办呐?这么多年来都是我来照顾她,他爸根本也照顾不了他呀。”
“我一定能行的,你放心吧。”梁喜平很自信的说道。
“这个很简单,梁喜平马上回家,把你的儿子接到这里来,他的病我也可以治。”小东说话的语气非常坚定。
梁喜平和林秋香夫妇听到这句话,顿时脸上长满了笑容。
“那我就赶紧回去把儿子接过来。还有就是那个治病的费用怎么算呢?我还没有问费用呢。”梁喜平站起身子要走,然后又回过身来问道。
“这个你不用操心了,不治好病,不用掏钱,你把你儿子和你老婆的生活费先预交一下,就是伙食费一天十五块钱。”
“才十几块钱?好的,好的。”说完梁喜平就从随身的包里面掏出了1万块钱:“想给你这么多,如果不够了,以后再说。”
“说好了这是伙食费,不是治疗费用,彩玲,你把钱收一下,做个账本。”小东接过钱并把钱递给了赵彩铃。
梁喜平交完钱以后就走了,回去接儿子了。
陈标看到梁喜平交了伙食费,自己也慌了:“神医,我没钱交伙食费呀。”
“我也没有要你的伙食费呀,你着什么急呀?你就安心治病得了。”
“你收他们的伙食费,不收我的伙食费,那我以后伙食费我还是得交的呀。”
“哪儿那么多废话?梁喜平是吃皇粮的,手上还是有一些结余的,这点钱对他来说九牛一毛。”小东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眼林秋香。
林秋香也是满脸的疑惑:“他的工资卡都在我这里呀,来的时候他并没有跟我说他身上带钱啊,我不知道他身上有这么多钱。”
“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你啥也不用管,你就好好在这里治病就行了。好了,你们都先去睡个午觉吧,等睡好了午觉,咱们就去和元堂以后吃喝拉撒的都在和元堂了。这家里毕竟地方太小了。彩铃啊,过完年以后,你和你的公公婆婆也都不用出去外边做活了,就在和元堂帮忙吧,估计过完年以后,这河源堂会忙的不可开交。”
下午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从家里去了和元堂。
一切安顿好之后,小东把林秋香叫到了跟前:“今天先给你开一剂药,这药需要你自己去熬,别人熬不得,时间我告诉你怎么掌握,晚饭之前把药熬好,空腹饮下。同时今晚你也不能吃饭了。”
小东给林秋香开了方子,并抓好了药,递给了林秋香。
小东的和元堂熬药的地方是一个专门的场地,有室内和室外之分,室内是一长溜的灶台,灶台上一共有20个灶口,每个灶口上都有一口砂锅,室外是露天的用砖搭建的简易灶,也有10个。
这个室内外加起来一共有30个灶,这30个灶里室内的有一半儿是烧柴的,一半是燃气的,室外的10个灶全部都是烧柴的。
当初在规划和元堂的时候,按照邱秋的意思就是所有的熬药的灶全部都是燃气的,这样干净一些,但是李桂顺老爷子却要求全部都是采用烧柴的,因为烧柴的火是温和的,这样更有利于熬药,小东则是折中了二位的意见,室内的灶台一半是烧柴的,一半是燃气的,同时室内都安装了功率强大的排风系统,室外的则采用黄泥和红砖搭建传统土灶,所有熬药的锅全部都是砂锅,从大到小,砂锅全部都有。
小东对林秋香说:“我给你开了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和大枣。这几味药中黄金比较寒凉,喝了药以后可能会感觉到胃里稍稍有些不舒服,不过这些药的配伍应该不会再给你产生多大的负面的生理上的不适。”
“好的,我知道,对了,这药怎么熬呢?”
“是这样把这些药全部放到砂锅内进行清洗并浸泡,浸泡半小时以后把水沥出,重新加水,灶台上有一个小碗,那个碗就是用来加水的,你加六碗水,先是大火烧开以后用慢火慢慢熬,熬到大约剩两碗水的样子,把药汤倒出来,然后掏出药渣,再拔倒出来的药汤倒回砂锅继续熬,熬剩一碗,这一碗汤药你趁热喝了就行了。今天你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就熬自己的药。”
林秋香听完小东的讲述以后开始自己熬药,洗药,泡药,抱柴,点火熬药,这1系列活动竟然把林秋香弄得满头汗,生起火以后,林秋香就安安静静的坐在灶台旁边熬药。
就在林秋香熬药的时候小东亲自给陈标做了按摩。
陈标按摩完了以后,从按摩床上坐起来:“神医,我不需要吃药吗?”
“怎么?你想吃药吗?”
“没有,我就是问一下。”
“如果你想吃药,我可以给你开药,这药也得你自己熬。”
“那还是算了吧,自己熬药,我我都生不起来?”
“你不会生火啊?这么大个人不会生火。”
“我真的不会生火,从来没有生过火。”
“从小到大你吃饭是怎么解决的?”
“小的时候有父母,大了以后有老婆。”
“父母老婆都没了的时候呢?”
“都是在馆子吃的。”
“那我还是给你开点药吧,学习一下生火做饭,不对,是生火熬药,哈哈哈。”说完小东就得意的笑了起来。
小东给陈标开的方子是: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由于陈标咳的厉害,所以开了几个杏仁儿以减轻其咳嗽,另外甘草也是用的炙甘草。
小东把开好的药递到陈标跟前:“怎么样?是今天熬还是明天熬?喝这个药会出汗,建议你晚饭过后睡觉前熬煮,喝完以后你就盖被睡觉!”
“什么药啊,喝完以后还会出汗?”
“你这病出点汗好得快!”
赵彩玲和徐凤仪准备晚餐,黄万忠则是为熬药备柴。
晚饭过后,陈标开始熬药,林秋香的药也快要熬好了。
小东就指导二人熬药。
陈标是真的不会生火呀,鼓捣半天,灶都快弄塌了,火还是没有升起来。
小东都有点着急了:“你呀真是啥都不会呀,告诉你一个口诀,人心要公火心要空。”
小东一边说一边把架起的柴中间捅了一个空洞,放上引柴,用火柴把引柴点燃,那柴慢慢的燃了起来:“阿标,你看看,多么简单的事,会了吗?”
“嗯嗯,会了会了,人心要公火心要空。”
林秋香抽抽搭搭的说道:“我从来没有如此放纵的哭过,从小到大我都很坚强,不知道为何到了你这里我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我心里一直在暗示自己不能哭,不能哭,但是实在是控制不住,越哭越想哭。”
“其实你这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久郁成疾,你现在哭出来了以后情况就会有所改变,你先恢复一下心情,把身上的汗落一落。今天中午就在我这里吃饭,都是家常便饭。”
“不过我老公不是一个警察,也许我也不会得这种毛病,他整天整天不在家,家里的大事小情全是我一个人操持,结婚本来是想找一个依靠,结果我却成为了所有人的依靠,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都在咬牙坚持,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委屈,有的时候自己暗暗生气,无处诉说。给自己的老公打电话诉说,他总是以忙为理由挂断我的电话,或者有的时候他就说我太矫情。”林秋香通红的眼睛里再次泛起了泪花。
赵彩玲一边收拾桌面一边附和道:“哎呀,这女人呐,就是得找一个好老公啊,以前都说女人是半边天,现在看看咱们就是一个家庭的整片天呐,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吧,这神医天天给人治病,也不顾家,家里的大事小情也都是我一人操持,不过还好我们没有孩子,像我的家里的老人现在都可以出去外面打点工,挣点儿钱,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家里确实也没什么事情,我们的日子过得挺简单的,基本上都是以和元堂为中心,以我老公为中心。”
“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啊,虽然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我觉得我家的金真的实在是太难了,孩子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却是一个脑瘫,出生的时候难产,大脑缺氧,我的父母在农村,我基本上都顾不上他们,但是我的公婆确实不让人省心的主,他们本来就看不起我,在我管理教育孩子,处理家庭事务的时候,他们总是插嘴从来不伸手帮忙。帮倒忙,整天对我指指点点,面对他们我自杀的心思都有。他们嫌我生的孩子不好,是我给他们的家庭带去了累赘,这活着真的是太难了。”
听到林秋香如此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所有人的心里颇不是滋味,真的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只不过是有些家庭的经真的是太难念了。
赵彩玲的公婆听了林秋香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心里也有一些波动。
赵彩玲的婆婆徐凤仪也讲述了自己家里面发生的事情,我自己是如何疯掉的,自己如何被别人关进精神病院的,自己是如何被小东解救出来的。
林秋香听了徐凤仪讲的自己的故事以后,对小东的敬佩与信任更加增进了几分。
当然了徐凤仪把关于小东的身份这些部分情节全部隐藏了并没有讲出来。
徐凤仪和黄万忠讲完自己家庭的故事以后就跑去厨房做饭去了。
陈彪也从自己的卧室走了出来,陪林秋香一起聊天。
慢慢的大家都放开了心扉。
此时的陈彪已经十分精神了:“秋香姐,我跟你说这个黄神医确实厉害,你就放心吧,我是腊月三十那天被他救助的,他把我留到他的家里供我吃穿,住。还给我治病,在遇到他之前,我也是一个快死的人了,你看我现在是不是很有精神?”
林秋香用哭红的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干干瘦瘦的看上去像个小老头儿的陈标:“你过年都是在这里过的吗?”
“那是肯定啦!我的故事更加曲折,等以后了慢慢跟你讲吧。”
慢慢的林秋香的心情恢复了平静,也不再抽抽搭搭的了,身上的汗已经没有了。
“好啦,大家都准备一下,准备吃午饭吧。”黄万忠从厨房走出来对大家说道。
“这梁喜平怎么还没有回来?”小东小声嘀咕道。
“他去干嘛了?”林秋香问道。
“哦,接下来再给你治病的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大蒜,我让他出去买大蒜了。”
“市场开市了吗?会有卖大蒜的吗?”赵彩玲疑惑的问道。
“应该会有,只不过是不太好找。让他出去买大蒜,一方面是考验他的耐心另一方面是考验他的忠诚,他是否真的愿意给自己的老婆治病。”小东轻声的说道。
“他肯定是忠心的,放心吧。一定相信他,这么多年了,他是什么样的人,我非常了解他。”此时的林秋香变得十分自信。
“哈哈哈,看来是有人不愿意听到自己老公的坏话吧?”小东调侃道。
“哪里哪里没有的,他肯定是个好人。”林秋香有些害羞,但又十分自信。
坐在沙发上的陈标撇了撇嘴心里暗暗嘀咕道:“你了解他?你那么了解他,他怎么还让你变成这样啊?再说了,当警察的哪有好东西呀?我他妈就是被警察害成这样的。警察没有一个好东西!”
饭菜都已经上桌了。
就在这时候,小东家的房门再次被敲响。
赵彩玲把门打开以后:“哎呀,你可回来啦,就马上吃饭了,就等你呢。”
梁喜平双手提着两个大塑料袋,里面装满了大蒜:“附近的菜市场我都转遍了,所有卖蒜的地方我都转了,如今把蒜都买来了,一共30多斤,这下一定够用了。”
小东看见梁喜平买了这么多蒜:“就凭你这番心意,你老婆的病已经好一半儿了。”
陈秋香看见梁喜平买了这么多大蒜也是满脸的笑容,刚才那些不愉快全都消失不见了。
午饭过后,小东把梁西平和林秋香交到了一起:“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打算,就是呢林秋香吃住都在我这里,这段时间就在我这里治病,你梁喜平该干嘛干嘛去,从今天开始,林秋香就不再操劳家里的事务,一切事务由梁喜平去操办。”
梁喜平听到这个安排连连点头表示赞成,但是林秋香却是满脸的丑容:“我那傻儿子怎么办呐?这么多年来都是我来照顾她,他爸根本也照顾不了他呀。”
“我一定能行的,你放心吧。”梁喜平很自信的说道。
“这个很简单,梁喜平马上回家,把你的儿子接到这里来,他的病我也可以治。”小东说话的语气非常坚定。
梁喜平和林秋香夫妇听到这句话,顿时脸上长满了笑容。
“那我就赶紧回去把儿子接过来。还有就是那个治病的费用怎么算呢?我还没有问费用呢。”梁喜平站起身子要走,然后又回过身来问道。
“这个你不用操心了,不治好病,不用掏钱,你把你儿子和你老婆的生活费先预交一下,就是伙食费一天十五块钱。”
“才十几块钱?好的,好的。”说完梁喜平就从随身的包里面掏出了1万块钱:“想给你这么多,如果不够了,以后再说。”
“说好了这是伙食费,不是治疗费用,彩玲,你把钱收一下,做个账本。”小东接过钱并把钱递给了赵彩铃。
梁喜平交完钱以后就走了,回去接儿子了。
陈标看到梁喜平交了伙食费,自己也慌了:“神医,我没钱交伙食费呀。”
“我也没有要你的伙食费呀,你着什么急呀?你就安心治病得了。”
“你收他们的伙食费,不收我的伙食费,那我以后伙食费我还是得交的呀。”
“哪儿那么多废话?梁喜平是吃皇粮的,手上还是有一些结余的,这点钱对他来说九牛一毛。”小东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眼林秋香。
林秋香也是满脸的疑惑:“他的工资卡都在我这里呀,来的时候他并没有跟我说他身上带钱啊,我不知道他身上有这么多钱。”
“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你啥也不用管,你就好好在这里治病就行了。好了,你们都先去睡个午觉吧,等睡好了午觉,咱们就去和元堂以后吃喝拉撒的都在和元堂了。这家里毕竟地方太小了。彩铃啊,过完年以后,你和你的公公婆婆也都不用出去外边做活了,就在和元堂帮忙吧,估计过完年以后,这河源堂会忙的不可开交。”
下午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从家里去了和元堂。
一切安顿好之后,小东把林秋香叫到了跟前:“今天先给你开一剂药,这药需要你自己去熬,别人熬不得,时间我告诉你怎么掌握,晚饭之前把药熬好,空腹饮下。同时今晚你也不能吃饭了。”
小东给林秋香开了方子,并抓好了药,递给了林秋香。
小东的和元堂熬药的地方是一个专门的场地,有室内和室外之分,室内是一长溜的灶台,灶台上一共有20个灶口,每个灶口上都有一口砂锅,室外是露天的用砖搭建的简易灶,也有10个。
这个室内外加起来一共有30个灶,这30个灶里室内的有一半儿是烧柴的,一半是燃气的,室外的10个灶全部都是烧柴的。
当初在规划和元堂的时候,按照邱秋的意思就是所有的熬药的灶全部都是燃气的,这样干净一些,但是李桂顺老爷子却要求全部都是采用烧柴的,因为烧柴的火是温和的,这样更有利于熬药,小东则是折中了二位的意见,室内的灶台一半是烧柴的,一半是燃气的,同时室内都安装了功率强大的排风系统,室外的则采用黄泥和红砖搭建传统土灶,所有熬药的锅全部都是砂锅,从大到小,砂锅全部都有。
小东对林秋香说:“我给你开了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和大枣。这几味药中黄金比较寒凉,喝了药以后可能会感觉到胃里稍稍有些不舒服,不过这些药的配伍应该不会再给你产生多大的负面的生理上的不适。”
“好的,我知道,对了,这药怎么熬呢?”
“是这样把这些药全部放到砂锅内进行清洗并浸泡,浸泡半小时以后把水沥出,重新加水,灶台上有一个小碗,那个碗就是用来加水的,你加六碗水,先是大火烧开以后用慢火慢慢熬,熬到大约剩两碗水的样子,把药汤倒出来,然后掏出药渣,再拔倒出来的药汤倒回砂锅继续熬,熬剩一碗,这一碗汤药你趁热喝了就行了。今天你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就熬自己的药。”
林秋香听完小东的讲述以后开始自己熬药,洗药,泡药,抱柴,点火熬药,这1系列活动竟然把林秋香弄得满头汗,生起火以后,林秋香就安安静静的坐在灶台旁边熬药。
就在林秋香熬药的时候小东亲自给陈标做了按摩。
陈标按摩完了以后,从按摩床上坐起来:“神医,我不需要吃药吗?”
“怎么?你想吃药吗?”
“没有,我就是问一下。”
“如果你想吃药,我可以给你开药,这药也得你自己熬。”
“那还是算了吧,自己熬药,我我都生不起来?”
“你不会生火啊?这么大个人不会生火。”
“我真的不会生火,从来没有生过火。”
“从小到大你吃饭是怎么解决的?”
“小的时候有父母,大了以后有老婆。”
“父母老婆都没了的时候呢?”
“都是在馆子吃的。”
“那我还是给你开点药吧,学习一下生火做饭,不对,是生火熬药,哈哈哈。”说完小东就得意的笑了起来。
小东给陈标开的方子是: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由于陈标咳的厉害,所以开了几个杏仁儿以减轻其咳嗽,另外甘草也是用的炙甘草。
小东把开好的药递到陈标跟前:“怎么样?是今天熬还是明天熬?喝这个药会出汗,建议你晚饭过后睡觉前熬煮,喝完以后你就盖被睡觉!”
“什么药啊,喝完以后还会出汗?”
“你这病出点汗好得快!”
赵彩玲和徐凤仪准备晚餐,黄万忠则是为熬药备柴。
晚饭过后,陈标开始熬药,林秋香的药也快要熬好了。
小东就指导二人熬药。
陈标是真的不会生火呀,鼓捣半天,灶都快弄塌了,火还是没有升起来。
小东都有点着急了:“你呀真是啥都不会呀,告诉你一个口诀,人心要公火心要空。”
小东一边说一边把架起的柴中间捅了一个空洞,放上引柴,用火柴把引柴点燃,那柴慢慢的燃了起来:“阿标,你看看,多么简单的事,会了吗?”
“嗯嗯,会了会了,人心要公火心要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