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剑九天诸神坠落 第641章 阿猫阿狗
曹丕说完,摆了摆手,似是不忍再提,将目光落了那卷写满嫁妆的绢帛。
谁也没看见,他低头的瞬间,嘴角勾起的那抹不易察觉的轻松。
乘风立在阶下,殿柱投下的阴影切割着他半张脸。
他的唇角向上牵了一下,弧度极浅,几乎只是个错觉。
“陛下心系苍生,草民……感佩。”
声音平稳,没有波澜,听不出多少感佩的意思。
望着阶下的那抹不羁青衫,曹丕的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叩击着。
他知道,已不能用东乡公主来拉近彼此关系。
但此人又对高官厚禄不屑一顾,为今之计,唯有另许一门合适人家。
他转头看向陈群,声音不高不低,带着一种精心打磨过的平缓。
“陈爱卿,你说的那弘农杨氏之女,多大来着?”
陈群明白,曹丕此话,意有所指,他的腰肢立刻弯下几寸,玉笏在手中无声地转了个角度。
“陛下圣明。杨氏嫡女,年方二八,兰心蕙质,正是宜室宜家之龄。若能侍奉宋公身侧,亦是天赐的一段良缘。”
“不必了!”
乘风忙开口制止,听到这君臣的对话,他差点跳起来。
没想到,这皇家办起事来果然热情周到,一路服务到底,比掖邑县令靠谱多了。
但已经答应了司马氏,怎么可能再要什么弘农杨氏?
都娶回去,岂不乱了套?
乘风不禁苦笑,“皇上,我老爹的婚事就此作罢,不想再劳烦各位。”
说着,冲着周围众大臣随意抱了抱拳。
龙椅上的曹丕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那随意的抱拳,连基本的官场礼节都算不上,活像江湖汉子们碰面时的招呼。
可落在这庄严肃穆的听政殿里,竟没人敢出声斥责。
毕竟谁都见过这位“乡野贤士”弹指定风雨、逼退达摩的手段。
陈群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玉笏在掌心转了半圈,忍不住说道:
“贤士此言差矣。婚姻大事,岂能说作罢就作罢?杨氏嫡女才貌双全,与宋公正是天作之合,错过岂不可惜?”
实在不想在此再啰嗦下去,乘风将脸一板,方才那点应付的笑意彻底敛去。
“陈大人,杨氏嫡女金贵,配得上王侯将相,却未必配得上我老爹蹲在田埂上啃干馍的日子。”
他话音不高,却带着股说不清的意味。
“皇家公主配我老爹,我自不会反对,但其她的阿猫阿狗,我乘风岂会在意。”
现今,他将“草民”的称呼再次扔掉,连声音都沉了三分。
话落,朝堂内再次沉寂,几位老臣齐刷刷低下头,帽翅几乎要擦到地面。
他们宦海沉浮几十年,见过横的,见过狂的,却没见过敢在听政殿上,把“皇家公主”当幌子、把“弘农杨氏”比作“阿猫阿狗”的。
可没人敢反驳,谁都清楚,能说出这话的人,不是疯了,是有底气的疯。
那底气藏在他青衫下,藏在他话音里,更藏在满朝文武心照不宣的恐惧里。
曹丕指尖在龙椅扶手上停了停,鎏金的龙纹映在他瞳孔里,忽明忽暗。
他盯着阶下那抹青衫,忽然觉得先前的“容忍”都算明智。
这人不是在恃宠而骄,是根本没把“宠”当回事。
但他终究……给了皇家一个台阶。
没有让自己这个帝王,彻底失掉面子。
曹丕喉间低低“嗯”了一声,那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落进平静的深潭,瞬间抚平了殿内紧绷的空气。
他指尖从龙纹扶手上移开,目光掠过阶下那抹青衫,忽然扯了扯嘴角,带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是无奈,也是释然。
“既如此,”他的声音缓了些,带着帝王特有的沉稳,“便依贤士。令尊的婚事,你自行做主便是。”
乘风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殿外,语气也变得平淡了下来。
“今日天气不错,皇上,没别的事,我就告退了。”
言罢,未再理睬曹丕的反应,身影忽然泛起一层淡淡的青芒。
最后一个音节尚未完全消散,殿内众人只觉眼前光影骤然扭曲了一下。
青衫的身影,已变得模糊、稀薄,消失无踪。
殿门处,一股微凉的风打着旋儿卷入,殿内众人俱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
乘风这个名字很普通,像田埂上随手摘的野草,风一吹就没了踪迹。
神册上那些金光闪闪的名讳里,断断寻不到这两个字。
可神迹从不在乎名字。
铲除蛤蟆精,降伏贵霜使者,定雨碎刀,身影来去无踪。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满朝文武不敢有任何的不满与说辞。
就算他在肃穆庄严的朝堂上撒泡尿,他们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何况,他并没做出格的事情,也给魏帝留了面子。
……
三月二十八,宜嫁娶,忌动土。
宋家庄的风都带着喜庆的氛围,村口的马车停了。
司马瑶光一身婚装,头戴盖头,被宋良从车上接下。
虽然没有铺张的仪仗,但两个妥帖的仆妇,却捧着娘家带来的厚重妆奁。
司马懿竟也一身便装,跟在妹妹的身后。
乘风将司马懿迎进屋内。
婚礼仪式结束后,广寒仙子则从宋良手中接过新娘,带进了洞房。
婚宴虽没有皇家的隆重,却也有大半个村的人参加。
毕竟,乘风从洛阳带回来的六畜,够全村人吃上几年都不成问题。
村人自是感激,只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没来参加。
宴席上,司马懿终是再次见到了乘风的好兄弟东义。
想当初,他差点被东义剁去手脚。现今,却是一笑泯恩仇。
不管怎么说,两人之间没有任何过不去的仇怨。
当初本是他的错,东义只是履行职责而已。
更何况,他是乘风的好兄弟。
对于乘风来说,压在心头的一块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落地。
从皇宫回来之后,在同村陈玲的陪同下,他在曲镇见过了司马瑶光。
确实不错,长的端庄秀丽,眉目温婉,话虽不多,却言谈得体,隐有大家之风。
没什么可说的,二千两黄金的聘礼,乘风当堂交给了司马懿的表姑。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宴席散去,也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显然,之前的那抹不祥预感是多余的。
谁也没看见,他低头的瞬间,嘴角勾起的那抹不易察觉的轻松。
乘风立在阶下,殿柱投下的阴影切割着他半张脸。
他的唇角向上牵了一下,弧度极浅,几乎只是个错觉。
“陛下心系苍生,草民……感佩。”
声音平稳,没有波澜,听不出多少感佩的意思。
望着阶下的那抹不羁青衫,曹丕的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叩击着。
他知道,已不能用东乡公主来拉近彼此关系。
但此人又对高官厚禄不屑一顾,为今之计,唯有另许一门合适人家。
他转头看向陈群,声音不高不低,带着一种精心打磨过的平缓。
“陈爱卿,你说的那弘农杨氏之女,多大来着?”
陈群明白,曹丕此话,意有所指,他的腰肢立刻弯下几寸,玉笏在手中无声地转了个角度。
“陛下圣明。杨氏嫡女,年方二八,兰心蕙质,正是宜室宜家之龄。若能侍奉宋公身侧,亦是天赐的一段良缘。”
“不必了!”
乘风忙开口制止,听到这君臣的对话,他差点跳起来。
没想到,这皇家办起事来果然热情周到,一路服务到底,比掖邑县令靠谱多了。
但已经答应了司马氏,怎么可能再要什么弘农杨氏?
都娶回去,岂不乱了套?
乘风不禁苦笑,“皇上,我老爹的婚事就此作罢,不想再劳烦各位。”
说着,冲着周围众大臣随意抱了抱拳。
龙椅上的曹丕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那随意的抱拳,连基本的官场礼节都算不上,活像江湖汉子们碰面时的招呼。
可落在这庄严肃穆的听政殿里,竟没人敢出声斥责。
毕竟谁都见过这位“乡野贤士”弹指定风雨、逼退达摩的手段。
陈群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玉笏在掌心转了半圈,忍不住说道:
“贤士此言差矣。婚姻大事,岂能说作罢就作罢?杨氏嫡女才貌双全,与宋公正是天作之合,错过岂不可惜?”
实在不想在此再啰嗦下去,乘风将脸一板,方才那点应付的笑意彻底敛去。
“陈大人,杨氏嫡女金贵,配得上王侯将相,却未必配得上我老爹蹲在田埂上啃干馍的日子。”
他话音不高,却带着股说不清的意味。
“皇家公主配我老爹,我自不会反对,但其她的阿猫阿狗,我乘风岂会在意。”
现今,他将“草民”的称呼再次扔掉,连声音都沉了三分。
话落,朝堂内再次沉寂,几位老臣齐刷刷低下头,帽翅几乎要擦到地面。
他们宦海沉浮几十年,见过横的,见过狂的,却没见过敢在听政殿上,把“皇家公主”当幌子、把“弘农杨氏”比作“阿猫阿狗”的。
可没人敢反驳,谁都清楚,能说出这话的人,不是疯了,是有底气的疯。
那底气藏在他青衫下,藏在他话音里,更藏在满朝文武心照不宣的恐惧里。
曹丕指尖在龙椅扶手上停了停,鎏金的龙纹映在他瞳孔里,忽明忽暗。
他盯着阶下那抹青衫,忽然觉得先前的“容忍”都算明智。
这人不是在恃宠而骄,是根本没把“宠”当回事。
但他终究……给了皇家一个台阶。
没有让自己这个帝王,彻底失掉面子。
曹丕喉间低低“嗯”了一声,那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落进平静的深潭,瞬间抚平了殿内紧绷的空气。
他指尖从龙纹扶手上移开,目光掠过阶下那抹青衫,忽然扯了扯嘴角,带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是无奈,也是释然。
“既如此,”他的声音缓了些,带着帝王特有的沉稳,“便依贤士。令尊的婚事,你自行做主便是。”
乘风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殿外,语气也变得平淡了下来。
“今日天气不错,皇上,没别的事,我就告退了。”
言罢,未再理睬曹丕的反应,身影忽然泛起一层淡淡的青芒。
最后一个音节尚未完全消散,殿内众人只觉眼前光影骤然扭曲了一下。
青衫的身影,已变得模糊、稀薄,消失无踪。
殿门处,一股微凉的风打着旋儿卷入,殿内众人俱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
乘风这个名字很普通,像田埂上随手摘的野草,风一吹就没了踪迹。
神册上那些金光闪闪的名讳里,断断寻不到这两个字。
可神迹从不在乎名字。
铲除蛤蟆精,降伏贵霜使者,定雨碎刀,身影来去无踪。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满朝文武不敢有任何的不满与说辞。
就算他在肃穆庄严的朝堂上撒泡尿,他们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何况,他并没做出格的事情,也给魏帝留了面子。
……
三月二十八,宜嫁娶,忌动土。
宋家庄的风都带着喜庆的氛围,村口的马车停了。
司马瑶光一身婚装,头戴盖头,被宋良从车上接下。
虽然没有铺张的仪仗,但两个妥帖的仆妇,却捧着娘家带来的厚重妆奁。
司马懿竟也一身便装,跟在妹妹的身后。
乘风将司马懿迎进屋内。
婚礼仪式结束后,广寒仙子则从宋良手中接过新娘,带进了洞房。
婚宴虽没有皇家的隆重,却也有大半个村的人参加。
毕竟,乘风从洛阳带回来的六畜,够全村人吃上几年都不成问题。
村人自是感激,只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没来参加。
宴席上,司马懿终是再次见到了乘风的好兄弟东义。
想当初,他差点被东义剁去手脚。现今,却是一笑泯恩仇。
不管怎么说,两人之间没有任何过不去的仇怨。
当初本是他的错,东义只是履行职责而已。
更何况,他是乘风的好兄弟。
对于乘风来说,压在心头的一块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落地。
从皇宫回来之后,在同村陈玲的陪同下,他在曲镇见过了司马瑶光。
确实不错,长的端庄秀丽,眉目温婉,话虽不多,却言谈得体,隐有大家之风。
没什么可说的,二千两黄金的聘礼,乘风当堂交给了司马懿的表姑。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宴席散去,也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显然,之前的那抹不祥预感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