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 > 第663章 这段历史该被后人铭记

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 第663章 这段历史该被后人铭记

    不等王书记接话,忽然惊醒之后寻着过来的李团长插话道:“我这边看着申请几位军医过来吧。”

    王书记说道:“那这样就最好了,不过我再看着从县医院派几位医务人员过来吧。

    给咱军医们打打下手,不然我怕人手不够用。李团长,你不多眯一会儿?”

    “可以了,醒个神就行,清醒多了,咱继续前面的讨论。”

    “好。”

    夏染这边打完电话就悄悄的离开了,他们也该开始他们自己的工作了。

    这会儿雨小了不少,火炉上的粥已经咕咚咕咚的冒香气呢。

    夏染全身武装后在这个大堤上溜达着看了起来。

    住宿这块问题很大,都是用大小不一的破塑料布搭的临时窝棚,乱七八糟的搭在路两边。

    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到处都在漏雨。

    这不是长久办法,可她手里的帐篷扔这里来就是个小水花。

    可目前只能这么着了。

    还是让厂家继续扩大生产,继续送货了,有多少算多少。

    有小孩被父母拘在窄小的窝棚里,满脸好奇的看着路过的夏染。

    可能年龄太小,还不懂水灾的可怕,眼里只有对夏染的好奇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没有一丝对现下处境的担忧和害怕。

    夏染对着那孩子笑了,那孩子也害羞的笑了,最后还不好意思的把头埋了起来。

    眼里有希望就是好事。

    夏染不知不觉的走到一处正加固的堤坝处。

    看到好多老百姓和战士们光着膀子泡在水里用身体在抵着木桩。

    神情疲惫倦怠,但眼神格外的坚定和明亮,仿佛能刺穿一切阴霾。

    他们的同伴们不知疲惫的拿着大锤,捶击着旁边的木桩。

    想把这些木桩深深的敲进土里,深一点,再深一点。

    有节奏的捶了一下又一下,仿佛要敲进人的心里。

    汗水顺着雨水流了下来,最后滴进了这些木桩里。

    融入了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消失的无影无踪。

    堤坝上面的其他人不停的搬卸着石头和沙袋。

    大家的肩膀早都磨出血了,膝盖以下的部分都被泡白了泡皱了。

    踩在泥泞里艰难却又坚定的前行着。

    有些人的手指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磨伤了,血迹斑斑。

    可即使这样大家如永动机似的一刻都不曾停歇。

    而好多小战士看面孔也就二十岁左右的样子。

    有些甚至看上去也就十八九岁,他们也只是个大孩子啊。

    可在这一刻,他们是别人眼里的指望和希望,更是抗洪的主力军。

    如同一个巨人一般的存在着。

    这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一个不曾断代不曾被打败的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的关键之所在。

    因为这块地方的人民从来不认命,从来不言弃不言败。

    遇到事了,永远不是抱怨,而是在想尽一切办法去面对,去改造环境。

    大家一直在努力的活着。

    夏染看到这里鼻子里酸酸的,眼里和心里同时下起了雨。

    从背包里拿了个相机出来,卡卡就是一顿拍。

    她觉得她该把此刻的这一幕给拍下来。

    千千万万个普通英雄儿女们奋斗在第一线的情况就该被后人铭记。

    她觉得后世的孩子和大人们都该了解这段历史。

    这就是咱的民族魂,这也是最好的爱国教育片。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安稳过。

    你觉得消停安逸,那是因为有无数的无名英雄在后面为咱们默默的付出着呢。

    咱们日常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夏染拍着拍着忽然来了主意,她知道该怎么做了。

    最后回去的时候,她是一路拍回去的。

    她也不会故意抹黑或者卖惨,就拍最真实的景象就好,就足够打动人。

    国家号召大家捐款捐物的倡议还没有发出。

    夏染倒觉得可以提前在报纸上预预热,号召大家都多多关注这块。

    哪怕多少捐点物资过来也成啊,都能解不少的燃眉之急。

    要不然靠她一人,根本就撑不住。

    一回去夏染再次借用了下人家的一个电话,给陈瑾打了个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

    陈瑾在电话那头说道:“可以,你把胶片想办法捎过来,接下来我看着处理。

    还有注意安全,什么都没有你自身的安全来的重要。”

    夏染:“好,这里最缺木料、衣物被服和米面粮油等。

    希望有人能捐些物资过来吧。

    钱就算了,让大家别捐了,下拨的太慢就不说了,谁知道这钱将来被花到哪块去呢。

    若有人想献爱心,最好能弄点物资过来。”

    电话那头的陈瑾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行,我知道了,我尽量吧。”

    她清楚夏染的顾虑,干她们这个的冷不丁会收到下面老百姓反映各种问题的信件。

    对有些方面她还是有所了解的。

    夏染刚挂了电话,离的还不算远的王书记忍不住开口道:

    “夏同志啊,你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对咱们这些同志有什么误会啊?

    不好意思啊,我不是故意偷听你打电话的。”

    夏染又没瞎,她打电话的时候王书记把耳朵伸的格外的长。

    她倒是能理解王书记的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

    说道:“没误会,我就是信不过有些单位有些人,才特意下第一线来救灾的。

    在我手里可以救5个人的款项,到了专业的某些人手里可能连1个人都救不了。

    这种落差和差价太大了,作为普通人的我可受不住。

    就这,好多人都盯上我的这些物资了,都想用权势或者各种名目给扣下来,想弄到他们私人腰包呢。

    可惜,我看的紧,谁盯上这批物资我就告谁的状,剁谁的爪子,”夏染郑重其事的说道。

    同时也是在告诫对方,千万别对自己这里的物资有什么私人想法。

    不然她不介意对着这些人出手的。

    王书记:“你说的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可咱们的大多数同志还是非常无私的,你不能一杆子把所有人都打死。”

    书记好像不是很认可夏染的这种说法啊,她只能继续打比方道:

    “就比如说吧,我采购的面粉一袋50公斤装的才十五块钱左右。

    运到这里的总成本都不会超过二十块钱每袋。

    可这钱若落在某些人手里,可能一袋面粉的采购价就敢报五六十块钱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