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 第468章 青云是喜欢小孩子的人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第468章 青云是喜欢小孩子的人

    老李得到长孙皇后汇报大喜:“只要贤婿抱着,这孩子就不哭不闹?”

    “不光这样,她还会咧嘴笑,我抱过来都不愿意。”长孙皇后补充说道。

    “好好,这孩子看来有救了。”

    老李原地转了两圈:“小孩子最敏感,看来~~青云身上的仙人气息吸引了她。”

    “可是~~青云好像不待见这孩子。”想起尚青云的嫌弃表情,长孙皇后有些苦恼。

    “那不要紧,狗东西是不想担责,我很了解他。”

    老李一副很了然的样子:“只要你经常带孩子过去,时间长了,青云慢慢就会喜欢她了。”

    老李这话很有道理,谁会拒绝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呢?

    “放心吧,观音婢,青云是喜欢小孩子的人,他平常怎么对丽质,你还不知道吗?”见长孙皇后愁眉不展,老李安慰了一句。

    长孙皇后点点头:“这倒也是,青云确实很疼丽质。”

    “就是嘛,前段时间,李道宗去他那儿拜访做客,他还特意要求李道宗,带上小女儿过去。”

    老李说着说着,忽然眉头一皱:

    “诶~~不对,李道宗到他那儿做客,他为什么要让李道宗带上小女儿?难道青云~~看上了他女儿?

    也不对呀,李道宗那女儿才三、四岁,青云从没见过~~再者说,青云就不是那样的人~~这到底什么意思呢?”

    老李陷入了沉思。

    “那~~陛下,要不我找青云打听打听??”对尚青云的做法,长孙皇后同样充满好奇。

    “先不要打听,过几天再说,万一这里面涉及未来因果,狗东西会不高兴的。”

    老李想了想说道:“过段时间,我问问李道宗就行。”

    老李说的这个事,是前段时间的一件事。

    前段时间,朝廷召李绩、李道宗回来述职~~其实述职是假,共同商议边境形势才是真的。

    唐初的历史,就是一部版图扩张史,这里有个很大的奇观,就是经常出现小部分唐朝大军,率领大批降唐的蛮夷军队对外作战,一万多人的唐朝本土大军,率领十几万仆从军对外进攻是常事。

    这在以后的历史中不可想象,唐初却是家常便饭。

    打下东突厥后,李绩、李道宗一直镇守在北方边境线。

    一方面威慑薛延陀不得轻举妄动,另一方面威慑东突厥战俘安心挖煤。

    根据尚青云事先安排,他们驻守边境期间,有意无意纵容突厥战俘和薛延陀部落挑起冲突,为以后进攻薛延陀制造口实。

    李绩、李道宗回来述职,老李召集高级人员,召开了一次小范围会议,尚青云也参加了。

    参会将领一致认为,今年关中受灾,薛延陀部灾情也不轻,与其等薛延陀部挺过灾情恢复元气,还不如趁他病、要他命。

    尚青云非常赞同这观点,房玄龄却表示忧虑:民生多艰、国力空虚啊~~

    尚青云告诉大家,薛延陀地下有大量铜矿,比大唐所有铜矿加起来还要多的铜矿,房玄龄立刻闭上了嘴巴。

    是的,仅仅这一条,就能让所有人下定决心,快速拿下薛延陀——大唐太缺铜了。

    战争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少,李绩、李道宗的大军,本来就保持足够的规模。

    另外,在北方挖煤的突厥战俘实在太多,有些身强力壮的战俘经过改造,还是可以重新跨上战马的。

    这是一种优质的消耗品。

    很多突厥战俘也喜欢这样,他们喜欢厮杀,不喜欢在那里枯燥的挖石炭。

    唯一所需的仅仅是粮食,而这一点大唐最不担心,因为大唐有尚侯爷。

    计划商定后,各部门将领回去做出详细计划,中秋节后再召开一次战前会议。

    “尚侯爷留步。”散会以后,尚青云刚走出东宫,李道宗喊住了他。

    “哦~~原来是任城王~~不知王爷喊住我何事?”尚青云停下脚步问道。

    “尚侯爷折煞本王,若尚侯爷不嫌弃,叫我承范就行。”李道宗很低调,说话很客气。

    尚青云心里嘀咕:“盛饭?我还盛菜呢~~你是老李本家堂弟,我跟你兄弟般称呼,这样好吗?”

    “任城王客气了,你我是姻亲,本是一家人,有事说就行。”尚青云说道。

    “去年北征时,承范有幸与尚侯爷同袍,然当时战事紧张,未得空与侯爷多亲近,不知明天尚侯爷是否有空,承范上门拜访一下?”

    李道宗喜欢和文人士子玩,说话文绉绉的。

    “有空,明日青云扫榻以待,欢迎王爷登门做客。”尚青云痛快地说道。

    这等小事,人家主动表示亲近,哪能不答应呢?

    “如此,承范明日便当那恶客,上门叨扰一番。”见尚青云答应的痛快,李道宗挺高兴。

    作为任城王、李唐宗室子弟,李道宗对尚青云的了解很多。

    去年北征结束分别前,尚青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几眼,李道宗当时就感觉:这位尚侯爷,肯定察觉自己未来有重大变故。

    当时他就想跟尚青云交流一下,奈何尚青云撤退太快,李道宗没来得及只能作罢。

    好不容易回京述职,逮住这机会,李道宗不想错过。

    “任城王请留步。”两人约定好,李道宗转身刚走,尚青云又喊住了他。

    “不知尚侯爷还有何吩咐?”李道宗疑惑地问道。

    尚青云沉吟一下:“敢问任城王~~家中是否有个三、四岁的女儿?”

    李道宗心中一惊:莫非这未来的变数,应在自家女娃身上?否则以尚侯爷的身份,他不会打听别人的这种隐私。

    李道宗赶忙说道:“好叫尚侯爷知道,我确实有个女儿,现在三、四岁,她也在长安,明天我便带着她,让侯爷见见。”

    “也好,明天你带着那女娃,我看一眼就好。”

    尚青云这一说,李道宗心中更加笃定:自家女娃的身上,肯定有大因果。

    李道宗的封地在任城,可他常年在外带兵作战,于是他把家安到了长安,这也算变相的一种质子。

    李道宗匆匆赶回府中,吩咐侍女:“去把墨涵小姐叫来。”

    “父王回来了。”

    一个精致的小女孩从外面跑进来,看见李道宗,立刻学着大人样子,端端正正行礼:“不知父王唤墨涵前来,是有何事?”

    小女孩一板一眼的样子,颇有童趣。

    看着知书达礼的小女儿,李道宗颇感欣慰。

    他自认为是厮杀汉,可他希望自己后代有文化,哪怕是女儿,他也希望能知书达礼,所以女儿的名字才叫墨涵。

    “墨涵,明天好好收拾一下,父王带你去拜访一个人。”李道宗说道。

    “是谁啊,父王?”墨涵见礼完毕,露出小女孩本性,歪着脑袋问道。

    “就是那个~~你和父王打听了好几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