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 第710章 进京勤王
热门推荐: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天龙八部:在下萧峰,天下第一
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
我家床底通大明
港综:人在和连胜,麾下全是狠人
死亡十万次,我直接买通时空长河
娱乐:混在娱乐圈边缘的日常
快穿年代女配,从末世囤货开始
四合院之重回开始的时候
“蓟州兵?”新任兵部尚书仇维祯上前疑惑的问了一句。
仇维祯原本乃南京兵部尚书,因张缙彦身死,崇祯一时无人可用,便紧急将他给召到了京城,仍任兵部尚书。
听到仇维祯语气有变,崇祯心中“咯噔”一响,似乎已经想到某种可能:“你的意思难道是想说白广恩也不可靠?”
仇维祯深深弯下腰去,却不回答,但他的这个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崇祯一屁股往龙椅上一坐,心中拔凉拔凉的,他身为如此庞大的帝国之君,现在手里却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了!
“朕手里还有兵吗?还有兵吗?”崇祯突然有些抓狂起来,大明如此辽阔,富有四海,现在居然连能战之兵都凑不出来了!
“皇上,你忘了,保定还有一支忠于您的军队!”仇维祯沉声提醒道:“还有石柱的秦良玉,也可以让其带兵出川勤王啊!”
崇祯一听,双目中终于是恢复了一丝神采,对呀,保定还有周遇吉呢,加上秦良玉,多少也能再凑个大几万人出来吧。
“只是秦良玉要是出川勤王,那张献忠怎么办?”崇祯还不算太过糊涂,西南还有一个大刺头呢。
“皇上,人有亲疏远近,事有轻重缓急,如今只有先将献贼的事情放一放了!”仇维祯跪地请示道。
崇祯托腮沉思了一会,又将目光停在了新任首辅身上,说起来大明帝国最新一任首辅别的不说,名气还是相当大的,不光是他本人,他的妻子也非常有名。
此人正是号称水太凉的钱谦益了,崇祯十年时,他因受人诬告被削籍回乡,但其志一直在庙堂之上,而且身为东林党的核心人物,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顺带一提,他的妻子正是名妓柳如是。
所以这一次大明内阁被崇祯一锅端之后,终于是想起了他。
见皇上投向自己目光中充满了殷切之情,钱谦益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回道:“臣以为仇大人说的很对,先将镇国军叛逆清剿才是当务之急呀!”
“好吧,那就这样决定了,传朕圣旨,立即召周遇吉、秦良玉两人带兵进京勤王!”崇祯想了想,又补上一句:“让唐通暂时也不要动了,至少等周遇吉到了再说!”
他也怕了呀,唐通和王尘明里暗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一个山西总兵李辅明,也和王尘不清不楚的,这两人都不能再单独派去拦截镇国军!
攻下乐亭后,王尘下令全军暂且休整一天,等待水师从茂山运来补给,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
除了乐亭,整个永平府的官兵都跑了个干净,王尘想将这里占下来作为他在关内的第一个大本营,进可攻,退可守。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治理和占领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区别的,既然咱们决定在关内开辟根据地,那所有的一切都要制定出一套规章制度来!”这是王尘的原话。
此时在永平府城中的总兵府内,王尘正在绞尽脑汁参照后世的一些经验制定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
负责替王尘研墨的叶云闲暇时便拿起王尘已经写完的几张草稿看了起来,才看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就变得异常怪异。
“少将军,咱们今后只要占领下来的地方都要按照这些方法来施政吗?”叶云拿出一张纸,上面赫然写着五个大字:为百姓服务!
“当然了,本大帅早就说过,推翻大明并不是我的初衷,让所有人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吃上一口饱饭才是我的最终目标!”王尘头也没抬的回答道。
“少将军,古今成大事者无数,但如你这般大善者,真心没有一个,属下实在佩服!”叶云动容了,躬身弯腰向王尘行了一礼。
“行了,少拍马屁了!码头补给卸的怎么样了?给林青传个信,让她派人将乐亭的码头好好修缮一番,以后还要派上大用场的。”王尘笑骂一声问道。
叶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回答道:“都卸的差不多了,我这就去给林司官转告你的命令,说起来现在咱们摊子越来越大,这后勤光靠林司官一个人似乎有点转不过来了呀!”
叶云向王尘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倒是提醒了他,对哦,最近自己可能是太忙了,完全没有想过如今茂山、舟山还有关内三处后勤都需要林青操心,而且所管之事特别繁杂,不仅要管工厂,管吃穿,还要负责所有辅助人员的招聘……
“又管行政又管人事,在后世妥妥的就是牛马啊,是得赶紧给她找个帮手!”王尘皱眉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
“那就把晋芳芸调来吧,谭娅不是说她挺能干的吗?”能干之人就要多分担一下大帅的苦恼嘛。
就在王尘正在苦恼后期在占领区如何施行他的内政之时,盖州那边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王承恩醒了!
也许是镇国军的大蒜素起了疗效,昏迷了大半个月的王承恩竟然醒了过来!
盖州城中,一座偏僻的小院里,王承恩此刻正虚弱的半躺在床上,一名童子正在给他喂药,但他似乎不怎么愿意喝。
“快告诉咱家,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们又是什么人?”王承恩被送到盖州时已经昏迷了,所以他并不清楚自己现在何处,又是在什么人手上。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至少不在建奴手中,眼前的人都是汉人打扮,没有留金钱鼠尾。
“王公公,你先将药喝了吧,否则咱们不好交差啊!”见王承恩不肯喝药,一名年轻女子突然走了过来劝道。
“你们不告诉咱家答案,咱家宁死也不喝药!”王承恩倒是有点骨气。
“哎……”女子长叹一声:“公公又是何必呢?你知道的越多,怕是会越危险啊。”
“咱家不怕,只要能替皇上分忧解愁,就是舍了我这一把老骨头又何妨?你们如果是敌,就赶紧将我杀了,如果是友,就马上给我准备马车,送咱家回京城!”王承恩傲然道。
仇维祯原本乃南京兵部尚书,因张缙彦身死,崇祯一时无人可用,便紧急将他给召到了京城,仍任兵部尚书。
听到仇维祯语气有变,崇祯心中“咯噔”一响,似乎已经想到某种可能:“你的意思难道是想说白广恩也不可靠?”
仇维祯深深弯下腰去,却不回答,但他的这个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崇祯一屁股往龙椅上一坐,心中拔凉拔凉的,他身为如此庞大的帝国之君,现在手里却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了!
“朕手里还有兵吗?还有兵吗?”崇祯突然有些抓狂起来,大明如此辽阔,富有四海,现在居然连能战之兵都凑不出来了!
“皇上,你忘了,保定还有一支忠于您的军队!”仇维祯沉声提醒道:“还有石柱的秦良玉,也可以让其带兵出川勤王啊!”
崇祯一听,双目中终于是恢复了一丝神采,对呀,保定还有周遇吉呢,加上秦良玉,多少也能再凑个大几万人出来吧。
“只是秦良玉要是出川勤王,那张献忠怎么办?”崇祯还不算太过糊涂,西南还有一个大刺头呢。
“皇上,人有亲疏远近,事有轻重缓急,如今只有先将献贼的事情放一放了!”仇维祯跪地请示道。
崇祯托腮沉思了一会,又将目光停在了新任首辅身上,说起来大明帝国最新一任首辅别的不说,名气还是相当大的,不光是他本人,他的妻子也非常有名。
此人正是号称水太凉的钱谦益了,崇祯十年时,他因受人诬告被削籍回乡,但其志一直在庙堂之上,而且身为东林党的核心人物,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顺带一提,他的妻子正是名妓柳如是。
所以这一次大明内阁被崇祯一锅端之后,终于是想起了他。
见皇上投向自己目光中充满了殷切之情,钱谦益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回道:“臣以为仇大人说的很对,先将镇国军叛逆清剿才是当务之急呀!”
“好吧,那就这样决定了,传朕圣旨,立即召周遇吉、秦良玉两人带兵进京勤王!”崇祯想了想,又补上一句:“让唐通暂时也不要动了,至少等周遇吉到了再说!”
他也怕了呀,唐通和王尘明里暗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一个山西总兵李辅明,也和王尘不清不楚的,这两人都不能再单独派去拦截镇国军!
攻下乐亭后,王尘下令全军暂且休整一天,等待水师从茂山运来补给,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
除了乐亭,整个永平府的官兵都跑了个干净,王尘想将这里占下来作为他在关内的第一个大本营,进可攻,退可守。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治理和占领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区别的,既然咱们决定在关内开辟根据地,那所有的一切都要制定出一套规章制度来!”这是王尘的原话。
此时在永平府城中的总兵府内,王尘正在绞尽脑汁参照后世的一些经验制定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
负责替王尘研墨的叶云闲暇时便拿起王尘已经写完的几张草稿看了起来,才看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就变得异常怪异。
“少将军,咱们今后只要占领下来的地方都要按照这些方法来施政吗?”叶云拿出一张纸,上面赫然写着五个大字:为百姓服务!
“当然了,本大帅早就说过,推翻大明并不是我的初衷,让所有人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吃上一口饱饭才是我的最终目标!”王尘头也没抬的回答道。
“少将军,古今成大事者无数,但如你这般大善者,真心没有一个,属下实在佩服!”叶云动容了,躬身弯腰向王尘行了一礼。
“行了,少拍马屁了!码头补给卸的怎么样了?给林青传个信,让她派人将乐亭的码头好好修缮一番,以后还要派上大用场的。”王尘笑骂一声问道。
叶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回答道:“都卸的差不多了,我这就去给林司官转告你的命令,说起来现在咱们摊子越来越大,这后勤光靠林司官一个人似乎有点转不过来了呀!”
叶云向王尘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倒是提醒了他,对哦,最近自己可能是太忙了,完全没有想过如今茂山、舟山还有关内三处后勤都需要林青操心,而且所管之事特别繁杂,不仅要管工厂,管吃穿,还要负责所有辅助人员的招聘……
“又管行政又管人事,在后世妥妥的就是牛马啊,是得赶紧给她找个帮手!”王尘皱眉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
“那就把晋芳芸调来吧,谭娅不是说她挺能干的吗?”能干之人就要多分担一下大帅的苦恼嘛。
就在王尘正在苦恼后期在占领区如何施行他的内政之时,盖州那边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王承恩醒了!
也许是镇国军的大蒜素起了疗效,昏迷了大半个月的王承恩竟然醒了过来!
盖州城中,一座偏僻的小院里,王承恩此刻正虚弱的半躺在床上,一名童子正在给他喂药,但他似乎不怎么愿意喝。
“快告诉咱家,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们又是什么人?”王承恩被送到盖州时已经昏迷了,所以他并不清楚自己现在何处,又是在什么人手上。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至少不在建奴手中,眼前的人都是汉人打扮,没有留金钱鼠尾。
“王公公,你先将药喝了吧,否则咱们不好交差啊!”见王承恩不肯喝药,一名年轻女子突然走了过来劝道。
“你们不告诉咱家答案,咱家宁死也不喝药!”王承恩倒是有点骨气。
“哎……”女子长叹一声:“公公又是何必呢?你知道的越多,怕是会越危险啊。”
“咱家不怕,只要能替皇上分忧解愁,就是舍了我这一把老骨头又何妨?你们如果是敌,就赶紧将我杀了,如果是友,就马上给我准备马车,送咱家回京城!”王承恩傲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