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 第712章 大沽口外
热门推荐: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天龙八部:在下萧峰,天下第一
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
我家床底通大明
港综:人在和连胜,麾下全是狠人
死亡十万次,我直接买通时空长河
娱乐:混在娱乐圈边缘的日常
快穿年代女配,从末世囤货开始
四合院之重回开始的时候
“唐通要投本大帅?”王尘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唐通在原本的历史中本就先投闯贼再投建奴,只不过对于他信中提出的要求,王尘颇有难色。
“五千副板甲,五千柄斩马刀,还要五千支燧发火铳,十门红夷大炮,他是如何好意思开出这个价来的?”王尘虽然需要唐通这种明朝大将投降于他,这样便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实力,但他显然是在待价而沽了。
末了唐通还加上一句话,他所提的要求基本都是参照曹变蛟的宣府兵来制定的,当然,因为曹变蛟如今驻军茂山,所以密云兵的待遇稍微低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回去告诉你们唐军门,他愿意归顺我镇国军,本大帅当然是举双手赞成成的,但是参照山海关和蓟州两镇的待遇,我不能厚此薄彼,先送一千套板甲和一千柄斩马刀,后期所需武器成本价供应!”王尘给出的却是和白、马两人一样的条件。
密云探马不敢耽搁,带着王尘的回信迅速离去,这时叶云才走上前来愤愤不平的说道:“少将军,这唐通好生贪婪,一开口就要那么多东西!”
王尘望着探马远去的背影,冷冷说道:“唐通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曹大哥?还敢提出如此条件,他的密云兵本大帅不要也罢!”
大军并没有因为这段小插曲而影响行军,队伍继续向天津卫方向而去,三天后,镇国军到达大沽口,永历二年时成祖便在这里置炮台,竖“津门之屏”,紧锁入京水道。
因此要想斩断京城与天津的联系,就必须要先占领这大沽口炮台,此时,早已得知镇国军动向的天津守兵云集于此,人数约莫有万余。
领头的乃天津总兵曹友义,此时望着炮台下方正在从容架炮的镇国军,他的脸色十分难看,炮台上也有炮,但全都是些老旧的大将军炮,射程威力远不及红夷大炮!
“莫非咱们就只能被动挨打吗?”天当巡抚冯元飏虽为文官,但也清楚大炮的射程直接决定了战局的成败!
曹友义摇了摇头,只道:“咱们只能想办法派兵去冲破镇国军的炮兵阵地再进行肉搏战,否则必输无疑!”
说起来轻巧,肉搏战的难度可一点都不比炮战小,天津卫的士兵看起来人数不少,但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实际战斗力不言而喻。
“那照你这么说,咱们肯定是守不下来了?”冯元飏脸色一黯。
“如今贼军压境,咱们只能团结一心,以此躯来报国了!”曹友义默默抽出佩刀,准备带领敢死队去冲击镇国军的炮阵。
却看到对面过来一骑快马,马上骑士隔着远远地冲炮台上喊道:“冯巡抚、曹总兵,听我家大帅一言,硬拼没有好处,合作才能共赢,放下武器,咱们好好谈一谈可好!”
一年多前,王尘从京城带走十万流民时,就曾和冯元飏打过交道,当时双方的合作还算愉快,其实在王尘起兵之前,冯元飏一直都对王尘印象不错。
“回去告诉王尘,我冯元飏生为大明的臣,死为大明的鬼,绝对不投降叛逆,要打就打,无需多言!”冯元飏倒是硬气。
曹友利也站了出来怒斥道:“王尘这个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咱们宁死不降!”
听到传令兵的回复,王尘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生气,反而对他们表现出了十足的敬重之意:“他们都是忠臣,值得咱们尽量争取!下令炮兵,暂不开火!”
“大帅!”众将一听纷纷出言相劝:“不开炮如何攻下大沽炮台?”
“他们会降的!”王尘却似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沉默片刻,突道:“让本大帅去亲自会会他们!”
“大帅,万万不可呀!”一听王尘竟要亲自去当说客,所有人都跪了下去,战场刀枪无眼,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们镇国军岂不要沦为笑柄了?
不过王尘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他摆摆手道:“不是去他们阵地上谈,而是约他们过来,咱们在中间开阔地带一对一的谈!”
这么一说,诸将才勉强答应,不过叶云仍然要求带人护送,见叶云不肯妥协,王尘只好答应,不过前提是需要停在听不到他们谈话的地方。
很快冯元飏就收到了王尘单独谈判的请求,地点在两军阵地中间的开阔地,思考片刻后他答应了。
曹友利也想一同过去,但被冯元飏拒绝了:“咱们两人不能都离开,你留在这里坐镇!”
王尘在中军营的保护下骑马一直走到两军正中间,这才停了下,接着冯元飏也在巡抚标营的护送下过来了,他同样骑了马。
两人都将护送人员留在了身后三十步远的地方后才停了下来。
“冯大人,咱们又见面了!”王尘先上前一步行礼。
冯元飏怒哼一声,并没有理会王尘,只道:“王尘,如果你现在肯回心转意,本官惜才,倒是可以在皇上面前替你说说好话,若你仍是执迷不悟,那本官就算是拼个城破人亡也要与你斗上一斗!”
王尘听了并不生气,反而是笑着说道:“冯大人,你当真是误会我了呀!谁说本大帅是乱臣贼子,是叛逆?”
“王尘,你少在此耍嘴皮子,你打的旗号是‘清君侧’,倒底是要清谁你心里没有一点数?”冯元飏丝毫不给王尘面子。
“错,冯大人,你这句话可不对了,当年成祖皇帝靖难时打的是什么旗号,你忘记了?莫非你是想说他也是心怀叵测?”王尘抓住了冯元飏话中的漏洞。
本以为当朝大臣应该没有人敢质疑朱棣了吧,要不然岂不是同时在质疑本朝的合法性?哪知冯元飏却是个猛人,只听他回道:“成祖皇帝纵然文治武功都很了得,但为什么要给他定一个‘祖’的庙号,你是一点都不知道啊?”
王尘心中猛的一颤,对哦,怎么给忘了这一茬,朱棣本身庙号是“太宗”,后来被同样藩王出身的嘉靖改成了“祖”,理由就是“太宗靖难,功与开创同”!
“五千副板甲,五千柄斩马刀,还要五千支燧发火铳,十门红夷大炮,他是如何好意思开出这个价来的?”王尘虽然需要唐通这种明朝大将投降于他,这样便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实力,但他显然是在待价而沽了。
末了唐通还加上一句话,他所提的要求基本都是参照曹变蛟的宣府兵来制定的,当然,因为曹变蛟如今驻军茂山,所以密云兵的待遇稍微低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回去告诉你们唐军门,他愿意归顺我镇国军,本大帅当然是举双手赞成成的,但是参照山海关和蓟州两镇的待遇,我不能厚此薄彼,先送一千套板甲和一千柄斩马刀,后期所需武器成本价供应!”王尘给出的却是和白、马两人一样的条件。
密云探马不敢耽搁,带着王尘的回信迅速离去,这时叶云才走上前来愤愤不平的说道:“少将军,这唐通好生贪婪,一开口就要那么多东西!”
王尘望着探马远去的背影,冷冷说道:“唐通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曹大哥?还敢提出如此条件,他的密云兵本大帅不要也罢!”
大军并没有因为这段小插曲而影响行军,队伍继续向天津卫方向而去,三天后,镇国军到达大沽口,永历二年时成祖便在这里置炮台,竖“津门之屏”,紧锁入京水道。
因此要想斩断京城与天津的联系,就必须要先占领这大沽口炮台,此时,早已得知镇国军动向的天津守兵云集于此,人数约莫有万余。
领头的乃天津总兵曹友义,此时望着炮台下方正在从容架炮的镇国军,他的脸色十分难看,炮台上也有炮,但全都是些老旧的大将军炮,射程威力远不及红夷大炮!
“莫非咱们就只能被动挨打吗?”天当巡抚冯元飏虽为文官,但也清楚大炮的射程直接决定了战局的成败!
曹友义摇了摇头,只道:“咱们只能想办法派兵去冲破镇国军的炮兵阵地再进行肉搏战,否则必输无疑!”
说起来轻巧,肉搏战的难度可一点都不比炮战小,天津卫的士兵看起来人数不少,但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实际战斗力不言而喻。
“那照你这么说,咱们肯定是守不下来了?”冯元飏脸色一黯。
“如今贼军压境,咱们只能团结一心,以此躯来报国了!”曹友义默默抽出佩刀,准备带领敢死队去冲击镇国军的炮阵。
却看到对面过来一骑快马,马上骑士隔着远远地冲炮台上喊道:“冯巡抚、曹总兵,听我家大帅一言,硬拼没有好处,合作才能共赢,放下武器,咱们好好谈一谈可好!”
一年多前,王尘从京城带走十万流民时,就曾和冯元飏打过交道,当时双方的合作还算愉快,其实在王尘起兵之前,冯元飏一直都对王尘印象不错。
“回去告诉王尘,我冯元飏生为大明的臣,死为大明的鬼,绝对不投降叛逆,要打就打,无需多言!”冯元飏倒是硬气。
曹友利也站了出来怒斥道:“王尘这个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咱们宁死不降!”
听到传令兵的回复,王尘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生气,反而对他们表现出了十足的敬重之意:“他们都是忠臣,值得咱们尽量争取!下令炮兵,暂不开火!”
“大帅!”众将一听纷纷出言相劝:“不开炮如何攻下大沽炮台?”
“他们会降的!”王尘却似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沉默片刻,突道:“让本大帅去亲自会会他们!”
“大帅,万万不可呀!”一听王尘竟要亲自去当说客,所有人都跪了下去,战场刀枪无眼,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们镇国军岂不要沦为笑柄了?
不过王尘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他摆摆手道:“不是去他们阵地上谈,而是约他们过来,咱们在中间开阔地带一对一的谈!”
这么一说,诸将才勉强答应,不过叶云仍然要求带人护送,见叶云不肯妥协,王尘只好答应,不过前提是需要停在听不到他们谈话的地方。
很快冯元飏就收到了王尘单独谈判的请求,地点在两军阵地中间的开阔地,思考片刻后他答应了。
曹友利也想一同过去,但被冯元飏拒绝了:“咱们两人不能都离开,你留在这里坐镇!”
王尘在中军营的保护下骑马一直走到两军正中间,这才停了下,接着冯元飏也在巡抚标营的护送下过来了,他同样骑了马。
两人都将护送人员留在了身后三十步远的地方后才停了下来。
“冯大人,咱们又见面了!”王尘先上前一步行礼。
冯元飏怒哼一声,并没有理会王尘,只道:“王尘,如果你现在肯回心转意,本官惜才,倒是可以在皇上面前替你说说好话,若你仍是执迷不悟,那本官就算是拼个城破人亡也要与你斗上一斗!”
王尘听了并不生气,反而是笑着说道:“冯大人,你当真是误会我了呀!谁说本大帅是乱臣贼子,是叛逆?”
“王尘,你少在此耍嘴皮子,你打的旗号是‘清君侧’,倒底是要清谁你心里没有一点数?”冯元飏丝毫不给王尘面子。
“错,冯大人,你这句话可不对了,当年成祖皇帝靖难时打的是什么旗号,你忘记了?莫非你是想说他也是心怀叵测?”王尘抓住了冯元飏话中的漏洞。
本以为当朝大臣应该没有人敢质疑朱棣了吧,要不然岂不是同时在质疑本朝的合法性?哪知冯元飏却是个猛人,只听他回道:“成祖皇帝纵然文治武功都很了得,但为什么要给他定一个‘祖’的庙号,你是一点都不知道啊?”
王尘心中猛的一颤,对哦,怎么给忘了这一茬,朱棣本身庙号是“太宗”,后来被同样藩王出身的嘉靖改成了“祖”,理由就是“太宗靖难,功与开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