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 第671章 萨尔浒战役:五天三战大败明军的努尔哈赤(八)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第671章 萨尔浒战役:五天三战大败明军的努尔哈赤(八)

    大明思宗界(1642)。

    北京太和殿内:

    明思宗朱由检皱眉喃道:“这是天道,在这一世里,给朕盘点的忠臣吗?”

    “但很可惜,这马林的三四子,马爌与马飚,都不是京城之中。”

    “这一年是崇祯十五年,距离他们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殉国的时候,最多也只有不足一年的时间。”

    随后,明思宗朱由检叹道:“从这天道盘点出来的万历信息来看,大明王朝,在天道历史进程中,覆灭的时候,不是崇祯十六年,就是崇祯十七年了。”

    但明思宗朱由检一想到,自己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会在煤山了吊死殉国之后,双眼之中的哀叹之色,立即就变得狠厉了起来。

    并扫视着太和大殿内的众臣,并缓缓言道:“在这太和大殿内,诸位爱卿,都是朕大明王朝的国家柱梁。”

    “就是不知道,在诸位爱卿,在这天道历史进程中,能像这马林第三子与第四子,一样能为大明殉国的?”

    然而,太和大殿内一众官员,却都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回应。

    就连那些在天道盘点出现之前,口口声声愿意为明思宗朱由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又或者是那些义正言辞对明思宗朱由检,宣誓:“蒙陛下天恩,粉身碎骨,难报万一”的大臣们。

    在这个时候,都选择了默不作声,也不敢回应了。

    因为,天道已经提前盘点了,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大殿上的这位大明皇帝,在临死之前的罪己血诏中。

    明确讲道过“诸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可将文官尽行杀死,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很显然,在他们眼前的这位大明皇帝,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在他临死之前,什么事情都被他看明白了。

    在天道历史进程中,这位大明皇帝,在临死之前才看明白的。

    所以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能有办法为自己开脱。

    但是,在这现在,在这一世里,眼前的这位大明皇帝,因为有天道盘点的出现,明显要比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的那位,要醒悟的更早。

    否则,眼前的这位大明皇帝,也不会让锦衣卫,将他们全部控制在这太和大殿之内了。

    同时,他们也清楚,现在他们当中,不管是谁,在这一世里,再怎么对眼前的这位大明皇帝表忠心,都是无用的。

    在天道历史进程中,谁是忠臣,谁是奸佞,已经有了答案。

    他明崇祯帝朱由检,只要等待天道,将这些答案慢慢揭开就好了。

    像马林的第三子马爌,与第四子马飚,就是除了孙传庭之外,最早被天道指名出来的大明忠臣。

    在这一世里,此时的太和大殿内的诸多朝廷重臣,都是在等待天道审判的罪人。

    那些一直都有着,自己小心思,小算计,以及阴谋之臣,心中早已恐慌不已了,但却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前大明皇帝表忠心。

    否则,自己所做过的坏事,都被天道盘点出来,那必定会罪加一等。

    而太和大殿中,真正忠心于大明王朝的大臣,也一样不敢急于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表忠心。

    毕竟,自己若是在天道历史进程中,能为大明王朝以身殉国,比在这个时候,说多少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要管用。

    ......

    【后金大军攻破尚间崖大营时,明军右翼斐芬山上的监军潘宗颜,看着明军与后金军的厮杀,以及总兵马林被亲卫护着突围时。】

    【当监军潘宗颜,看着马林两个儿子的拼死抵抗,被后金被砍成碎块。】

    【当看到,北路军副将麻岩战死,其弟麻进忠引爆火药罐与敌同归于尽之时。】

    【监军潘宗颜,再也没有犹豫了,在双眼充满血色与愤怒的情况下,高声下令,开炮轰击,明军大营。】

    【“给老子开炮,炸死这些狗娘养的胡人鞑子!给老子炸死这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反正今天是活不了,都给老子往死里轰,炸死一个够本,多炸死几个就是大赚!”】

    【“堵给老子记住了,这斐芬山上的一枚炮弹,都不能留给他们,斐芬山的一门火炮,也不能留给他们。”】

    【“等把打完炮弹后,就将这些属于大明的火炮与大器,给老子全都毁了~!”】

    【在监军潘宗颜一声声的怒吼与命令下,斐芬山上的明军将军,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决心。】

    【斐芬山上的炮弹,不断的轰击在尚间崖的明军大营之中,使尚间崖的战斗,变得异常的激烈与混乱。】

    大明思宗界(1642)。

    北京太和殿内:

    此时的明思宗朱由检,认真的看着天道画面中,关于监军潘宗颜的每一个画面,并喃道:“这监军潘宗颜的后人,何在?”

    ......

    【斐芬山虽不算险峻,却被潘宗颜经营得颇具章法。】

    【潘宗颜在山腰掘有两道环形壕沟,沟内埋满尖木,壕沟后架设着十二门佛郎机炮与三十余架鸟铳,炮手与火铳手交替排布。】

    【山脚至山腰的缓坡,更是投有层层防备工事,仅留三条路径可直通山顶。】

    【当初,潘宗颜率领不足三千人,负责驻守斐芬山时,潘宗颜认为,斐芬山是离界藩城,是努尔哈赤与后金军,面对的第一处明军阵容。】

    【因此,潘宗颜在斐芬山上,做足了防备工事的准备。】

    【只是,最终的战争爆发起来后,由他潘宗颜驻守的斐芬山,却成了他努尔哈赤与后金军,最后一处攻打的大营。】

    【在潘宗颜知道,由李希泌驻守的左翼大营,率领被努尔哈赤与后金军攻打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驻守在这斐芬山上,是很难走得了的。】

    【虽说,潘宗颜麾下不足三千人,多为开原卫的边军与临时征召的民壮,但已经没有退路了他们,唯有却凭着山势与火器,死守报国。】

    ......

    【斐芬山火炮轰击着尚间崖的明军大营,让尚间崖的战场,变得异常的混乱与复杂。】

    【这让努尔哈赤,对斐芬山的大明火炮与驻守山上的潘宗颜,充满了怒火。】

    【努尔哈赤敢肯定,如果没有这斐芬山上的炮火轰击,那马林是绝对逃不掉的。】

    【同时,也由于自己的战役打响前的战略布置等因素,这与大明北路军一战,绝对是不能拖得太少的。】

    【于是在击败了,尚间崖的明军之后,努尔哈赤立即下令,全力攻打斐芬山。】

    【得到努尔哈赤下达,进攻的命令后,皇太极当即传令:“盾车在前,步卒继之,骑兵环伺两侧,待其火器无弹后,从前后山,一鼓登崖!”】

    【很快,在尚间崖战场上,没有损坏,裹着厚木板与湿毡的楯车,直接向斐芬山推动。】

    【而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以及皇太板都率领着自己的部下骑兵,开始环绕着斐芬山,而狂奔,并寻找机会,一举登山破敌。】

    ......

    【此时大明北路军的监守潘宗颜,立即下令,节奏弹药,等后金骑兵冲山时再打。】

    【并且下令所有人员,一起推积擂石,潘宗颜言道:“此战,他们已无生之可能,能杀多少是多少,只要不愧对列祖列宗,都是英雄好汉。”】

    【山人不足三千的明军与民夫,在潘宗颜言语激励下,将火罐,擂石,全都放在最前方。】

    【并表现,只要监守大人,一声令下,他们可以抱着点燃的火罐,一起与后金鞑子,同归于尽。】

    【待后金步兵,推着盾车抵斐芬山的第一道壕沟时,潘宗颜果断下令:“抛火罐!推擂石!”】

    【斐芬山上的明军与民夫,立即起灌了油脂的陶罐点燃,顺着坡势滚下。】

    【从斐芬山上滚下的火罐,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道黑痕,带着火烧,重重的砸在后金步兵推动的楯车上。】

    【湿毡虽能阻火,却挡不住陶罐碎片与火焰的灼烤,数辆盾车瞬间燃起,推车的后金兵惨叫着后退。】

    【紧接着,数百斤重的擂石从山腰滚落,砸断了楯车的木架,也砸塌了刚填好的缺口。】

    【攻山大战,已经开始,后金步兵在斐芬山的左则用楯车,吸引着山上明军的攻击。】

    【而后金军的骑兵,却在快速奔跑中,一个转头,立即就向着斐芬山的右侧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