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国战:吕布拜我义父 > 弟500章 四十铳

国战:吕布拜我义父 弟500章 四十铳

    弟500章 四十铳

    在南昌城北那片略显偏僻的军器监内,炽热的炉火不分昼夜地熊熊燃烧着,仿佛一头不知疲倦的猛兽,吞吐着无尽的热量。

    那跳动的火焰,映照着周围斑驳的墙壁,也映照着每一个忙碌工匠的身影。

    戴梓静静地伫立在炼钢炉前,炽热的温度烤得他额头沁出了细密如珠的汗珠,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滴落在地上瞬间便没了踪影。

    炉中的钢水翻滚涌动,泛着刺目而耀眼的白光,仿佛是一团被囚禁的炽热精灵。

    然而,戴梓却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不断翻滚的金属溶液,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执着。

    良久,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还是不行。”

    说罢,他熟练地拿起铁钳,从炉中夹出一块已经冷却的钢锭。

    钢锭在他的手中散发着余温,他仔细端详着,眉头紧锁。

    “杂质太多,强度远远不够。”

    公输衍快步走上前来,接过戴梓手中的钢锭,将其举到阳光下仔细端详。

    只见钢锭表面布满了细小的气孔和杂质斑点,密密麻麻,就像一块劣质的糕点,让人看了不禁摇头叹息。

    “已经试了十三种不同的铁矿了。”

    公输衍一边摇头,一边无奈地说道。

    “就算是最好的,也就是眼前这样了。”

    两人沉默地站在炼钢炉前,耳边只有风箱那有节奏的呼呼声,仿佛是一首单调而又沉闷的乐章。

    远处,新研制的火铳正在进行又一次至关重要的测试。

    “砰”的一声巨响,如炸雷般在空气中回荡,紧接着便传来士兵的惊呼。

    “又炸膛了!”

    戴梓心中一紧,快步朝着测试场地走去。

    只见测试的火铳枪管已经裂开,焦黑的裂痕如同蛛网一般,从枪管的一端蔓延到另一端,触目惊心。

    他蹲下身子,捡起一块碎片,指尖被烫得发红,然而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喃喃自语。

    “这是第七次了……”

    “或许我们该换个思路。”

    公输衍突然说道,声音打破了周围的沉默。

    “既然钢材的强度无法提高,不如想办法降低射击时的温度。”

    戴梓眼前一亮,急切地问道。

    “你是说……”

    “给枪管降温。”

    公输衍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炭笔,在石板上快速而又流畅地画起来。

    “我们可以给枪管加一个铁皮套子,中间注水,利用水的冷却作用来降低枪管的温度。”

    三天后,第一支水冷式火铳在众人的期待中诞生了。

    戴梓亲自进行测试,他神情专注,手指紧紧握着火铳,一次次地扣动扳机。

    连续射击了二十发后,枪管只是微微发烫。

    “成功了!”

    他兴奋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然而,当他转过头,却见公输衍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

    “还不够。”

    公输衍指着枪管上的水渍,严肃地说道。

    “水冷系统太重了,士兵携带起来十分不便。而且……”

    他伸出手,摸了摸枪管。

    “温度还是偏高,这在战场上可能会带来隐患。”

    两人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新一轮的改进之中。

    戴梓日夜钻研,尝试在水冷系统中加入铜管,以提高散热效率;公输衍则精心设计,制作出了可拆卸的水箱,方便士兵携带。

    经过数十次艰苦卓绝的试验,他们终于研制出了可以连续射击四十发的“四十铳”。

    然而,新的问题却如同潮水一般接踵而至。

    “报告!”

    一名士兵匆匆跑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情。

    “测试用的四十铳,弹簧断了!”

    戴梓和公输衍听闻,立刻赶到测试场。

    只见那支四十铳的复进簧已经断成两截,无力地躺在地上。

    “这是第二百一十三发。”

    负责记录的工匠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每次都是差不多这个数。”

    戴梓捡起断裂的弹簧,仔细观察着断口,眉头紧锁。

    “还是钢材的问题。”

    他苦笑着说道。

    “我们解决了枪管的问题,却忘了弹簧也需要高强度钢材。”

    公输衍接过弹簧,在手中掂了掂,眼神中突然闪过一丝光芒。

    “或许……我们可以试试折叠锻打法。”

    “折叠锻打?”

    戴梓疑惑地问道。

    “对,就像打造宝剑一样,将钢材反复折叠锻打,去除杂质。”

    公输衍眼中闪着兴奋的光。

    “虽然费时费力,但确实能提高钢材的韧性。而且只用作制造弹簧的话,也用不了多少钢材,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军器监内响起了连绵不绝的锻打声,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

    戴梓和公输衍轮流上阵,将钢锭反复折叠锻打。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手掌磨出了血泡,每一次挥动锤子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但他们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研制出更好的武器。

    终于,在经过上千次折叠锻打后,新的弹簧诞生了。

    戴梓小心翼翼地将其装入四十铳,开始进行测试。

    “一百发……两百发……三百发……”负责计数的工匠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惊喜与难以置信。四百发后,弹簧依然完好无损。

    “成功了!”

    戴梓激动地握住公输衍的手,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我们成功了!”

    公输衍却已经瘫坐在地上,累得说不出话来。

    他的手掌上满是老茧,指节因为长期握锤而变形,但他的眼神中却满是欣慰,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消息很快传到了伍兴的耳中。

    伍兴亲自来到军器监,看着那支四十铳,眼中异彩连连,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有此利器,何愁大业不成!”

    戴梓却摇了摇头,神情严肃地说道。

    “陛下,这只是开始。我们还需要改进生产工艺,我觉得还能改进得更好……”

    “需要什么,尽管说。”

    伍兴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

    “朕全力支持!”

    夜深人静时,戴梓独自站在军器监的院子里。

    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纱。

    那支四十铳静静地放在一旁,泛着冷光。

    他想起自己被困在山中的日子,那孤独与无助的感觉仿佛还在心头萦绕;想起伍兴亲自带兵相救的情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还不够……”

    戴梓喃喃自语,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还要更强,更好……”

    远处,公输衍的房间里还亮着灯。

    他正在绘制新的图纸,准备改善40铳的装弹系统。

    现在40铳需要把铁砂与火药人工装填进备弹巢中,装填一次,起码要用半个时辰的时间,这在战场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战场上士兵如果慌乱,很有可能会装错,出现的问题就更多了。

    公输衍陷入了沉思之中,眉头紧锁,手中的笔在纸上不停地勾勒着,试图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