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长公主复仇日记 > 第372章 画舫听雨眠

长公主复仇日记 第372章 画舫听雨眠

    晌午的时候,天气燥热的很。

    府里的下人抬来些冰块,两个侍女随侍在两侧,持着扇子,给长公主扇着风。

    李忆然有些懒散地斜倚在塌上。

    眯着眼睛,小猫儿似的。

    她不喜欢这燥热的天气。

    沈青蘅掀开链子走了进来,手指上挂着一支翠绿色的香囊。

    李忆然有些慵懒地抬了抬眼:“什么东西?”

    沈青蘅侧着身子,坐在床榻边缘,浅浅笑道:“在下自己做的,公主试试?”

    李忆然有些闷闷地嗯了一声,直起腰,从他手里接过那香囊,放在鼻尖嗅了嗅。

    “好舒服的味道。”

    沈青蘅:“提神醒脑呢。”

    李忆然点了点头。

    没一会儿,换了个姿势靠在床榻上,轻声道:“晚上别乱跑了,等会儿刘大人约我们出去。”

    沈青蘅点了点头。

    李忆然转过身子眯眼瞧他:“你倒也算得上聪明,不问我去哪里么?”

    沈青蘅摇了摇头:“在下是长公主的随身药师,公主去哪儿,在下就去哪儿。”

    李忆然哼了一声。

    他是真的沉醉在这个过家家的游戏里了,还是装模作样骗骗自己,她不多问。

    “反正,来日方长。”

    沈青蘅给的那香囊确实是挺管用,她方才的那点困倦和脑袋里迷迷糊糊的感觉,此刻早就已烟消云散。

    李忆然摇了摇脑袋,一脚蹬上鞋子,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看来刘大人人已经到了,呵呵。”

    看着远处那个中年男人,一边抹着头上的汗,一边风尘仆仆赶过来的模样,李忆然只觉得有些好笑。

    “你说,我们的这位刘大人,处理灾民事情的时候,也这般么?”

    她对着刘大人的方向,但是字里行间,问的人确实沈青蘅。

    沈青蘅无辜地眨了眨眼:“在下只是个药师罢了,朝廷那些事,在下不明白。”

    李忆然:“你最好是真的。”

    沈青蘅:“.........”

    ..........

    又是一阵无聊的寒暄。

    看着眼前一群群叫不上名字的官员,李忆然偷偷把藏在衣角里面的香囊拿出来,对着自己的鼻子猛地吸了几口。

    “........”

    沈青蘅在一旁看着他,笑了笑。

    李忆然内心早就翻了无数个白眼,可偏偏抽不出身,只能和这些牛鬼蛇神不停地周旋。

    “刘大人。”

    长公主咳嗽了两声。

    知府大人啊了一声,问道:“长公主可是对刚才的事情有所异议?”

    李忆然早就忘记方才他们说了什么。

    她开口道:“时候不早了,本宫也累了,若是都是方才的那些事,我们改日再议吧。”

    长公主有些疲惫地揉了揉自己的额角。

    可惜今日的知府大人并没有那么善解人意。

    刘大人拧出一个有些油腻的笑容,李忆然的心里咯噔了一声,顿觉不妙。

    果然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那刘大人挥了挥手,乱七八糟的同僚们倒是真的退下了。

    李忆然只觉得他们像是那乱哄哄的苍蝇,总是扰人的很。

    刘大人拍了拍手,一下人端了一方红盘上来。

    上面盖着一张红布。

    李忆然的心里猛然一惊。

    “这红布....”

    倒是和之前那死者送过来的有点像。

    她心里犯怵。

    看出来长公主对这盘子里的东西倒是有些兴趣,刘大人勾着嘴角笑了笑。

    他拍了拍手,两下,那下人便拿了个玉如意,掀开了那方红布。

    李忆然的额角跳了跳。

    只见那红布下面,赫然放着的,是两支玉牌。

    上面雕刻着些精美的纹样,质地,做工都是上品。

    李忆然默然,随后开口道:“知府大人这是何意?本宫不吃这一套。若是送礼,那便收回去吧,不要白费此心意了。”

    刘大人见她冷了脸,慌乱道:“不是不是,长公主您误会了,这并不是什么礼品,而是两张通行证罢了。”

    李忆然倒是感到有些有趣:“哦?通行证?”

    刘大人点了点头:“今日早些的时候,不是和公主说过了,今夜我们去找找乐子么?”

    李忆然想到,似乎确有此事。

    刘大人搓了搓手,继续道:“这玉牌呢,今晚的时候,公主您就知道是做什么的了。”

    ........

    今夜细雨绵绵。

    长公主撑了把红伞。

    沈青蘅跟在她身后。

    远处波光粼粼的河上,缓缓驶来一架画舫。

    四周丝竹不断。

    李忆然眨了眨眼,伞下的一滴雨珠顺着她的面庞流淌下来。

    “今夜还长,公主,当心。”

    沈青蘅轻轻向前一步走,擦掉她面上的水珠。

    李忆然仰头去看他。

    那人倒也算得上是丰神俊朗。

    刘大人朝着他们的方向摇了摇手。

    沈青蘅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藏在了她背后的阴影处。

    刘大人走到跟前,努嘴道:“今日倒是个风雅的天气,一会儿公主您可有福了。”

    长公主指了指面前的那画舫,问道:“大人说的今夜的乐子,莫非就是这个?”

    刘大人搓着自己的小胡子,得意地点了点头。

    “这可是我们苏州的特色,每个来访的官员都要来看的。”

    李忆然笑了笑:“那本宫自然也是不能错过了。”

    心里却道:“好一个苏州知府,平日里正事不做,搞这些有的没的东西倒是一把好手。”

    那画舫越来越近。

    李忆然才瞧见,船头端坐着两个盛装打扮的女子。

    二人怀里都抱着把琵琶,转轴拨弦之间,风情尽显。

    ........

    李忆然踩上了船头。

    那画舫早就为迎接贵客做好了准备。

    今日下雨,为了防止打滑,船面上更是铺了厚厚的一层绸缎。

    李忆然看着那名贵的丝绸就这么被当做地毯,不禁咂舌。

    “看来刘大人今日倒是下了血本啊。”

    长公主有些讽刺地指了指地上。

    刘大人笑道:“长公主不必如此,您是宫里面的人,平日里什么珍奇玩意儿没见过,正好这丝绸,也是我们苏州的特产,若是公主喜欢,等到您走的时候,给您带上一些,自然是无妨的。”

    想到白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和此时的荒唐景象,李忆然心里冷哼一道。

    “那刘大人可要好好招待本宫了,到时候,毕竟是陛下指派来的,到时候,本宫也会把苏州的事情,好好禀报上去。”

    刘大人见这位贵人此时终于上了道,心里自然是兴奋不已。

    他拍了拍手,一旁的下人端出了那两张玉牌,一个给了刘大人自己,另一张则放到了长公主手里。

    李忆然手里摸了摸那玉牌,只觉得那上面平白无故地沾了不少人的血泪似的。

    ......

    突然一阵铜鼓的声音响起。

    身后的沈青蘅把她往回拉了一把。

    李忆然回神,只见原本紧闭的画舫,缓缓打开一道船门。

    那门内有阵阵香气来袭,混杂在夜风中,格外诱人。

    李忆然用鼻子嗅了嗅,掩着口鼻,轻声对一旁的沈青蘅道:“兰烬?”

    沈青蘅鼻尖动了动,点了点头。

    这味药单独出来倒是香气宜人,只是稍加混合,便可制成见血封喉的毒药。

    李忆然皱了皱眉头,沈青蘅拿出些东西,在她身上抹了抹。

    “你自己做的?又是什么小玩意?”

    沈青蘅笑了笑:“知道公主不怕这些,只是在下作为公主的随身医师,自然是要尽责的,公主且莫要多问了。”

    他做的那些东西很是奇怪,虽然每一位药,她都能闻出来,但是对于如何混合在一起,如何炮制的,确实不知了。

    不过眼下也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