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 第665章 开门迎王师,锦官城下罪臣惊!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第665章 开门迎王师,锦官城下罪臣惊!

    半月之前。

    益州重镇,梓潼城外。

    马超和张辽勒住缰绳,看着眼前那座坚城。

    城墙之上,旌旗凌乱,士卒们惶惶不安。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强攻的准备。

    可就在此时——

    “吱呀——”

    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了。

    一名身穿太守官服的中年人,在几名将领的簇拥下,战战兢兢地走出城门。

    他手中捧着的,是梓潼太守的官印。

    他走到马超和张的阵前,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罪臣李严,听闻刘焉倒行逆施,滥杀忠良,早已心寒。今日幸得王师天兵至此,特开城归降,恭迎征西大将军入城!”

    马超愣住了。

    他身后的狼骑士兵们也愣住了。

    他们准备了冲车,准备了云梯,准备了无数条浴血奋战的性命。

    可战争,在他们到达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马超回头,望向长安的方向,脸上露出了一个混杂着敬畏与匪夷所思的表情。

    接下来就是一路破竹,大部分城池都是望风而降。

    马超和张辽带领大军终于兵临成都城下。

    他们已经做好了攻城的准备,甚至想好了要如何用最快的速度,砸开这座西川首府的大门。

    然而,当他策马来到阵前,看到的,却是让他和所有狼骑士兵都目瞪口呆的一幕。

    成都的城门,是大开的。

    吊桥早已放下,城门之内,没有任何守军。

    以吴懿为首的数十名益州文武,反绑着双手,穿着罪臣的服饰,整整齐齐地跪在城门之外。

    在他们的最前方,供奉着一枚紫绶金印。

    那是益州牧的印信。

    马超勒住战马,眯起眼睛,看向高高的城墙。

    城墙之上,同样没有任何守军,只有一根高高竖起的长杆。

    长杆的顶端,挂着一颗头颅。

    那颗头颅,双目圆睁,脸上还凝固着疯狂与不甘。

    吴懿身披崭新的铠甲,身后跟着一众杀了刘焉、拥立新主的“功臣”。

    他们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与期盼,准备迎接属于胜利者的荣光。

    然而,当吴懿一行人走到距离大营百步之遥时,一队狼骑策马而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止步!”为首的校尉声音冰冷。

    吴懿勒住马,脸上堆起笑容,对着营门方向拱手高喊:“罪将吴懿,已诛杀国贼刘焉,特开城恭迎王师!还请马将军、张将军定夺!”

    营门内毫无动静。

    片刻之后,马超与张辽并辔而出,身后并未跟一兵一卒。

    马超的目光扫过吴懿和他身后那群人,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讽。

    “吴将军,真是好大的功劳。”

    吴懿心中一喜,连忙谦卑道:“不敢,全赖顾侯天威,我等只是顺天应人。”

    “顺天应人?”马超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笑出了声:“那么,刘焉是你杀的了?”

    吴懿的笑容僵在脸上,他感觉到了不对劲。

    这个问题,太过直接,也太过危险。

    他身后的一个将领抢着回答:“正是!刘焉倒行逆施,残害忠良,吴将军为我等除了此獠,乃是拨乱反正!”

    张辽始终没有说话,此刻终于开口,声音平淡无波,却像一块巨石砸进众人心里。

    “主公有令。”

    所有人立刻屏息。

    “成都,暂为待罪之城。城中之人,皆为待罪之身。”张辽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吴懿脸上。

    “主公令谕未至前,大军不入城,降表亦不受。尔等,好自为之。”

    说完,他与马超调转马头,径直返回大营,留下吴懿一行人,呆立在旷野的冷风中。

    待罪之城。

    待罪之身。

    这两个词,像两柄重锤,将吴懿从功臣的美梦中砸醒。

    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他明白了。

    顾衍根本没把他当做功臣,而是当做一个主动放下了武器,等着被审判的囚徒!

    ......

    益州牧府,已然成了吴懿的临时官邸。

    “将军!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顾衍他......他难道想把我们一网打尽?”

    “我们杀了刘焉,给他献了城,他怎么能如此对我们!”

    大堂之内,刚刚还志得意满的投诚派将领们,此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一团。

    吴懿一掌拍在案几上,发出一声巨响。

    “都给我闭嘴!”他面色铁青,眼中闪烁着狠厉的光芒。

    “慌什么!事情还没到那一步!”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顾衍不入城,不代表要杀他们。

    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压迫!

    “我明白了。”吴懿咬着牙道.

    “顾侯这是嫌我们的功劳还不够大!嫌我们这城,献得还不够干净!”

    一名心腹立刻会意:“将军的意思是......清算刘焉余党?”

    “没错!”吴懿的眼神变得凶狠.

    “刘焉在成都经营多年,党羽遍地!我们只杀了一个刘焉,那些忠于他的世家、官员还在!我们必须向顾侯展现我们的决心和价值!把这些石头,全都搬开!”

    他豁然起身,走到众人面前。

    “传我命令!以搜捕刘焉余孽为名,全城戒严!把那些平日里与王累交好,或是对刘焉愚忠的家伙,全都给我抓起来!”

    “还有他们的家产,全部查抄!拟一份名单,一份献给顾侯的功劳簿!我要让顾侯看看,谁才是真心实意投靠他的人!”

    “将军英明!”

    “如此一来,顾侯必然会看到我等的忠心!”

    一场比刘焉在时更加血腥的清洗,在吴懿的授意下,再次席卷了成都。

    这一次,刀口对准的,是所有潜在的异己。

    他们想借顾衍的刀,来完成自己最后的权力洗牌。

    三天后,一份罗织了上百个家族、数百人罪名的“叛逆名单”,被吴懿派人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城外的大营。

    然而,大营的回应,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一名来自长安的信使,单人独骑,进入了成都。

    他没有去见吴懿,而是径直来到城内最显眼的告示墙前,在万众瞩目之下,贴上了一份东西。

    那不是封官授爵的文书,也不是批准入城的令谕。

    那是一封白帖。

    一封以顾衍私人名义发出的,祭奠亡魂的请帖。

    “......益州之乱,生灵涂炭,忠奸枉死,闻之无不悲戚。衍不才,将于三日后,于城外大营前,设祭坛,公祭此乱中所有逝去之魂,以慰苍天,以警后人。凡益州士人,皆可前来观礼......”

    人群中发出一阵骚动。

    而当他们看清那份要被公祭的名单时,整个成都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名单上,赫然写着:

    “故忠谏从事,王累。”

    “故益州别驾,张松,及其阖家老小。”

    ......

    而在名单的最后,还有一个让所有人头皮发麻的名字。

    “故益州牧,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