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 第667章 一纸定乾坤,明升暗降洗蜀川!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第667章 一纸定乾坤,明升暗降洗蜀川!

    最后,张松走到了那座最敏感的,刘焉的灵位前。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想看他会怎么做。

    是会唾弃?

    是会咒骂?

    然而,张松只是静静地站着,看着那块冰冷的木牌,良久,他深深地,长长地,鞠了一躬。

    这一揖,既非忠诚,也非怨恨。

    那是一种彻底的了断。

    “主公,你我君臣一场,因你多疑,致西川生灵涂炭;因我献图,使益州改换新天。”

    “今日,松在此,你我恩怨,一笔勾销。”

    他仿佛在自言自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这一揖,揖散了旧日的君臣名分,也揖出了新主的格局与胸襟。

    做完这一切,张松缓缓转过身。

    那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悲情的复仇者,也不是那个丑陋的罪臣。

    他的腰杆挺得笔直,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是一个新时代的见证者,更是新秩序的宣告者!

    他从怀中,缓缓取出一卷用锦缎包裹的令书,高高举起。

    “奉冠军侯令!”

    五个字,如惊雷滚过,让整个成都城外的原野,都为之一肃!

    吴懿和他的党羽们,还跪在地上。

    他们抬着头,仰视着那个手持令书,如同神魔般的张松,眼中只剩下无尽的绝望和恐惧。

    他们知道,对他们的审判,终于来了。

    张松展开令书,他那洪亮而又带着一丝沙哑的声音,响彻全场。

    “故忠谏从事王累,临危不惧,犯颜直谏,为国之忠良,士之楷模!特追封为忠谏侯!食邑五百户!”

    此令一出,台下士人之中,一片哗然,随即,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顾衍入蜀的第一道命令,竟是为一位死去的谏臣正名!

    这无疑是在向全天下的士人宣告,他所需要的,是敢说真话的骨鲠之臣,而不是只会阿谀奉承的奴才!

    “王累之子王甫,孝义可嘉,克承父志。特任为成都少尹,辅佐城务,即刻上任!”

    人群中,一名同样身穿孝服的年轻人,在两名甲士的护卫下走出。

    他对着祭坛方向,遥遥跪拜,泪流满面。

    他正是被顾衍密探,从刘焉的屠刀下,提前救出的王累之子,王甫!

    扶持忠良之后!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顾衍不信任吴懿这些投机者,他要扶持起一个对自己感恩戴德,又在益州士人中享有崇高声望的新核心!

    釜底抽薪!

    这一招,何其老辣!

    张松的目光,终于落在了吴懿的身上。

    吴懿的心,沉到了谷底。

    只听张松继续念道:“荡寇将军吴懿,拨乱反正,开城有功。然,其手段酷烈,致使成都血流成河,功过难以相抵。”

    吴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今,念其尚有勇力,特晋吴懿为安南将军!即刻统领本部兵马,南下征讨蛮夷!收复南中失地!不破蛮夷,不得擅返!”

    “轰!”

    吴懿的脑子,仿佛被一柄重锤狠狠砸中。

    安南将军!

    听起来是晋升了,可却是让他带着自己的嫡系部队,去南中那片烟瘴之地,和那些凶悍的蛮族打仗!

    那是一个无底洞!

    去了,就别想再回来!

    这哪里是封赏?

    这分明是发配!是流放!

    是一种比杀了他,还要高明,还要狠毒的阳谋!

    他想反驳,可他敢吗?

    他敢说自己不是“拨乱反正”?

    他敢说自己不想去打蛮夷?

    任何一句辩解,都会被立刻扣上“违逆军令”的帽子,当场斩杀!

    他被堵死了所有的路。

    “至于尔等......”

    张松的目光,扫过吴懿身后那些面如土色的“功臣”。

    “......皆为安南将军麾下,一体南征,以观后效!”

    一道命令,直接将吴懿这个不稳定的军阀集团,连根拔起,打包扔到了不毛之地。

    从此,成都再无吴懿!

    张松缓缓卷起令书。

    他看着面色惨白如纸,身体摇摇欲坠的吴懿,看着那些哭喊着“将军救我”的降将,又看了看远处那座巍峨的成都城。

    一场席卷益州的腥风血雨,就在这一场看似平静的祭典和一纸轻描淡写的令书之中,被彻底终结。

    新的秩序,已然建立。

    而他张松,从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终于站到了棋盘的旁边,亲手落下了决定无数人命运的一子。

    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这蜀川的天,终于,彻底变了。

    ......

    成都的血,尚未干透。

    但益州易主的消息,却已像插上了翅膀,飞越了秦岭,渡过了长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大汉十三州。

    仿佛一夜之间,天下所有诸侯的案头,都多了一份来自西川的,令人胆寒的战报。

    冀州,邺城。

    袁绍将手中的战报狠狠摔在地上,金丝楠木的桌案被砸得发出一声闷响。

    “竖子!奸贼!”

    袁绍的脸色涨红,华美的朝服也掩盖不住他此刻的暴怒。

    “用此等阴诡伎俩,夺人城池,算什么英雄好汉!简直是我士族之耻!”

    堂下,谋士许攸躬身附和。

    “主公所言极是!那顾衍不过是草莽匹夫,惯用下三滥的手段。想他那空匣计,诛心祭,传出去只会让天下英雄耻笑!”

    然而,站在另一侧的沮授,却一言不发,只是他那紧锁的眉头,和微微发白的脸色,暴露了他内心的极度不安。

    袁绍发泄完怒火,又恢复了那副天下霸主的姿态,拂袖道:“传我命令,命我儿袁谭,加快对青州的攻势!待我一统河北,便会一会这个所谓的冠军侯,让他知道,在真正的王师面前,一切阴谋诡计,皆是土鸡瓦狗!”

    “主公英明!”

    许攸等人齐声吹捧。

    唯有沮授,看着主公那志得意满的样子,心中却涌起一股彻骨的寒意。

    他低下头,掩去了眼中的忧虑。

    主公,还没看明白啊。

    顾衍的可怕,不在于他的兵,而在于他那把能剖开人心的刀。

    你今日视他为土鸡瓦狗,他日,他恐怕会将整个袁氏,也变成他祭坛上的,又一个灵位。

    ......

    荆州,襄阳。

    刘表手中的酒杯,在微微颤抖。

    这位素以“仁义”和“稳重”着称的荆州之主,此刻脸上再无半分从容。

    “蔡瑁,立刻增兵江夏!增兵南郡!所有与益州接壤的关隘,兵力给我增加一倍!”

    刘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还有,派人去江东,告诉袁术,我愿意与他重修旧好,共抗西贼!”

    他怕了。

    益州距离荆州,太近了。

    他仿佛已经能感觉到,顾衍那双冰冷的眼睛,正隔着巫山,静静地注视着自己。

    他不知道顾衍什么时候会来,会用什么方法来。

    是送来一个空盒子,还是一封血书?

    这种未知的恐惧,比千军万马兵临城下,更让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