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末世大佬穿六零,虐渣恋爱两不误 > 第367章 赵凯云和姜星冉的婚礼4

末世大佬穿六零,虐渣恋爱两不误 第367章 赵凯云和姜星冉的婚礼4

    这新娘姜星冉啊,赵凯云妈妈也给她买了一套新娘服。

    不过呢,姜星星给姐姐准备了一套新衣。

    这衣服啊,是在末世收集物资的时候留下来的。

    那个时候的东西啊,质量没的说,。

    怕是最差的,也比现在的强不少呢。

    就说这衣服的款式吧,可比赵凯云妈妈买的还要时髦好看。

    当然了,姜星冉对外就说是自己亡母在世的时候就给准备好的新娘服装。

    她虽然没有穿赵凯云妈妈买的衣服,也打心底里感谢赵凯云妈妈的这份用心。

    未来婆婆如此贴心考虑,说明对她满意及重视。

    赵凯云妈妈呢,也十分怜惜姜星冉这么早就没了母亲。

    再看新娘姜星冉,穿着漂亮的嫁衣,端端正正地坐在床边。

    她耳朵里听着外面传来的热热闹闹的声音,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既紧张又激动,还带着些忐忑不安。

    姜星星这小丫头啊,怕姐姐一个人在房里觉得孤单,就时不时地跑进屋里陪着姐姐。

    她就像个小广播员似的,把外面的情况一股脑儿地讲给姐姐听。

    “姐姐,你不知道,外面可热闹了……”

    姜星星一边比划着,一边兴奋地说着。

    姜星冉听着妹妹的描述,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里满是期待,可心里的紧张却怎么也消散不了。

    她紧紧地攥着衣角,小声地对姜星星说:“星星,你说我今天会不会出啥岔子啊?”

    姜星星赶忙安慰道:“姐姐,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你今天这么漂亮,姐夫又那么喜欢你,伯母也对你满意,肯定不会出岔子的。”

    姜星冉听了妹妹的话,轻轻地点了点头,可手还是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姜星星呢,完全没察觉到姐姐内心的紧张,还沉浸在自己的兴奋里,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姐姐,你知道吗?桂花婶子、杏花婶子、翠花婶子,还有晓春婶子,她们可真是热心肠嘞。

    她们不但来帮忙,还都从自家菜园子里摘了好大一篮子青菜带来呢。

    那青菜啊,水灵灵的……”

    姜星冉听了,脸上满是感动,说道:“真是多感谢她们啊!

    咱们下乡到这个村子里,遇到这么多好心的人,这可真是咱们的福气呢。

    咱们可不能忘本,得记着他们的好,要懂得感恩。

    这年月,大家都不容易,可他们还这么照顾咱们。

    咱们以后有机会,得好好报答人家。”

    “姐姐,你说得对。”姜星星用力地点点头,“我也这么想呢。

    以后有机会,一定先想着婶子们。”

    姐妹俩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呢,突然,外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那笑声就像洪钟敲响一般,在这热闹的氛围里格外突出,一听就知道是她们这个队的队长媳妇的声音。

    三队队长媳妇可是本村土生土长的人,名叫伍秀英。

    这伍秀英啊,四十几岁的年纪,是个直爽泼辣的农村妇女。

    她那说话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大,每次一开口,仿佛能把屋顶都给掀起来。

    她为人特别热心肠,队里哪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她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帮忙。

    姜星星这小丫头,耳朵就像小老鼠一样尖,一下子就听出了那独特的笑声。

    她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忙不迭地对姐姐说:

    “姐姐,队长媳妇也来了,我出去看看。”

    说完,就像一阵小旋风似的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姜星星又像只欢快的小兔子似的蹦了回来,脸上洋溢着新奇的神情。

    她迫不及待地告诉姐姐:“姐姐,我刚刚看了,秀英婶子带了一罐子自己做的腌菜呢。

    那腌菜啊,看着就特别可口。

    秀英婶子还说啊,这腌菜闷猪肉可好吃了,猪肉被腌菜的味道一浸,变得香喷喷的。

    腌菜也吸了猪肉的油,变得油润润的,那味道别提多美了。”

    姜星冉听了,不禁笑了起来,说道:“秀英婶子可真是个实在人,她做的腌菜那可是一绝。”

    “是啊,姐姐。”姜星星不住地点头,“我还看到她跟其他婶子们聊得热火朝天呢,都说今天一定要把你的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的。”

    姜星冉的脸微微泛红,轻声说:“大家对咱们这么好,咱们可不能辜负了大家的心意。”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在给自己鼓劲,试图让自己放松一些。

    可那双手还是紧紧地揪着衣角,只是力度稍微小了些。

    ——————

    厨房里,炉灶里的柴火正烧得旺,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菜在张秀娥的翻炒下发出嗞啦嗞啦的声响。

    渐渐地,那从厨房里飘出的菜香越来越浓了,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慢慢地弥漫到了整个院子里。

    不一会儿,村民们和大队的知青们就陆陆续续地赶过来了。

    那些村民们啊,多半都穿着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粗布短袖。

    那粗布啊,质地厚实却也经不住岁月的揉搓。

    穿的年头久了,领口和袖口就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儿似的,松松垮垮地耷拉着。

    再瞅瞅他们的裤子,那布面糙糙的,拿手这么轻轻一摸,就跟摸着砂纸似的,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那股子粗粝劲儿。

    腰间系着的那根布带啊,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

    旧得都瞧不出原本是啥颜色喽,就那么松松垮垮地在腰间打了个结。

    看着就随性得很,仿佛只要裤子不掉下来就行。

    再瞧瞧那些知青们,那可不一样喽。

    他们呀,都把箱子底儿的好衣服翻出来穿上了。你看啊,没一个知青的衣服上是有补丁的。

    男知青们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短袖衬衫,那衬衫的布料看起来就比村民们的要细腻得多。

    领口和袖口都整整齐齐的,袖口还微微卷起。

    下身穿着的长裤,裤线笔直笔直的,就像拿尺子量过似的,那是他们一直以来保持的整洁习惯。

    他们站在那儿,身姿挺拔,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眼睛里透着一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儿,还带着点文化人的儒雅。

    女知青呢,站在那儿,身姿轻盈,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

    既有六月天的暑气所致,也有少女的羞涩。

    看着就利落又大方,和村民们有着不一样的精气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