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88年:我带九个小姨子努力生活 > 第792章 是哪位弟兄啊?

88年:我带九个小姨子努力生活 第792章 是哪位弟兄啊?

    北山省,石头市。

    一家高档酒楼包厢里。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举着酒杯的手,都有些颤抖。

    “承蒙各位给了我几分薄面,前来相聚,老朽在此先饮为敬,谢过各位了。”

    说着,老人举杯一饮而尽。

    他年岁已高,早不是年轻的身体。

    这一杯酒下肚,直烧得他嗓子发呛。

    “咳咳咳~”

    连声咳嗽。

    桌上坐着的,都是老者多年的老友。

    有老战友,还有老同事、老朋友。

    见他如此诚意,在座的各位,自然也都不遑多让。

    “杨兄,我们认识四十多年了,这么多年的交情,还有什么可说的,你今天能找到我们,说明我们在你的心中还有份量,这是给我们面子。”

    “没错,咱们这个岁数的人,还能有几次相见的机会啊,杨兄你撺掇这个局,把大家都喊来聚聚,我们应该感谢你。”

    “啥也别说了,都在酒里了。”

    桌上的众人,也都举杯一饮而尽。

    只是各位都不是当年了。

    这一杯酒下肚,包厢里,充满了咳嗽声。

    但几位的脸上,却都洋溢着笑容。

    “杨兄,说说吧,把我们叫过来,有什么事安排?”

    一人问道。

    这位“杨兄”,不是别人,正是三羊奶粉集团董事长杨知远的老父亲,杨松柏。

    如今京城调查小组接管了三羊奶粉集团,儿子杨知远,也被软控在了集团里,吃住都在那里。

    已有两天没回家了。

    他家中的妻儿,焦急万分,能找的关系都找了。

    可都知道,此次调查他的,是京城来的专案小组。

    没一人敢过问。

    哪怕是平日里交情最为要好的朋友,此刻也都避之不及。

    两天来,家里的妻子能打的电话都打了,能找的人也都找了,依然没有丝毫头绪。

    无奈之下,她只能回老家,向退休近二十年的老父亲坦白。

    可怜杨松柏这糟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还要为儿子的事费心。

    听了儿媳的哭诉,杨松柏只得动身,一起来到石头市。

    将他这么多年的人脉汇集,找来了今天包厢里这几位。

    毫不夸张地说,哪怕是天塌了半边,就包厢里的这几位,也能给撑住。

    见他们直言问起,今日将他们聚于此的缘故,杨松柏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各位,老朽年近四十得子,多年来娇生惯养,养成了他一身的臭毛病,这都怪我教子无方啊。”

    桌上的众人,纷纷笑着摆手。

    “杨兄,都能理解,我家中犬子,这么多年不也没少给老哥几位添麻烦嘛。”

    “没错,有事咱们就解决事情,还有什么事,是咱们老哥几个解决不了的呢?”

    “难得老兄到了这个岁数,还能操劳家中儿女,这让弟兄们,都很感动。”

    “杨兄,你但说无妨。”

    听众人如此说,杨松柏稍稍舒展了些眉头。

    以他们的能力,解决儿子的事,不是什么大问题。

    轻舒一口气,点了点头。

    “知远他过去犯了些错误,近来可能是得罪了人,被人举报到了京城,现在京城组成了调查专案小组,已经进驻到他们集团,暂时免去了他董事长的职位,接管了集团的事务,现在正对他进行审讯调查。”

    杨松柏忧心道。

    “原来是这事,杨兄你不必担忧,我去外面打个电话,问问这京城调查小组的来头。”

    一人听罢,捏着下巴稍作思考了,说了句。

    杨松柏面露喜色。

    “有劳弟兄了。”

    “杨兄您客气。”

    那人起身。

    他们几人,每人身旁,都伴着一位家属。

    一来是年龄大了,需要人照顾。

    二来则是,也带家属过来,跟各位认个脸熟。

    这屋里的几位,哪怕是他们的家属,也都在各地,担任着要职。

    有些本就认识,还有些,则是头次见面。

    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他们这些权势滔天的人,身边的朋友和人脉,自然也都是大有来头。

    这帮人组成的圈子,互相之间有事帮助,有资源共享。

    在别人看来天大的事,在他们手里,那还不是谈笑间,就手拿把掐的嘛。

    当听了杨松柏的介绍,屋里的几人,都没觉得是太大的问题。

    想着先让出去的这位老兄,问问情况,若是他能解决,就不抢他风头。

    他若是解决不了,屋里剩下的弟兄再出手。

    不多时,那人回来了,脸上满是轻松。

    杨松柏见他这般神情,心中大喜,想必他已有了门路。

    屋里的众人,也都向他投去期盼的眼神。

    那人“哈哈”一笑,在家属的搀扶下,回到了位置。

    “杨兄,巧了不是,这京城调查小组,领头的那人,他父亲跟咱们是老战友。”

    “哎呀!是哪位弟兄啊?”

    杨松柏听闻大喜,一拍手道。

    跟着杨松柏过来的,则是他的侄子,杨振邦。

    比杨知远要大上几岁。

    听到那人的话,脸上同样露出喜色。

    心说,堂弟这下可有救了。

    “杨兄,是咱们曾经同吃同住的弟兄,徐鸿儒。”

    那人笑呵呵道。

    “徐鸿儒?这可是咱们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啊,上次见面,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他被调去了大西北,后来就没联系了,怎么现在又回京城了?”

    杨松柏笑着问道。

    “他退休前几年,被调去了京城,退休以后,就一直在京城住着呢,现在不得了,这儿子都是京城专案小组的组长了。”

    “太好了,这都是自家弟兄,看来我儿知远的事,算是有眉目了。”

    杨松柏一边笑着,一边让侄子倒酒。

    他要跟桌上的众弟兄,同喝一杯。

    “杨兄,早就让你不用担心,什么事是咱们老哥几个,解决不了的。”

    “咱这一打听,还不是遇到了咱自己人,您说是不是。”

    “是,是,是,各位弟兄,没啥说的,咱同喝一个。”

    “来,敬杨兄。”

    “敬各位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