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古代姐独挑大梁 > 第429章 救人后续

穿越古代姐独挑大梁 第429章 救人后续

    等到了吊桥那,李彪真是谢谢嬴思明手下那群狗杂碎。

    他们竟然把桥板给拆了,就剩四根铁链子在两山之间晃晃荡荡的发出咯咯啦啦的声响。

    李彪发誓,等他抓到拆桥板的人,一定把他的肋巴扇全给打骨折。

    他有点恐高,他以前真不知道自己有这个弱点,还是去了基辅罗斯站在人家那城堡上面他才知道的。

    明明挺黑个人,愣是因为爬锁链让自己一下子变白了,又青又白,连嘴唇都没了血色。

    一向彪悍的老爷们,愣是因为爬了个吊桥,瘫坐在地冷汗直流。

    李彪威武英勇的人设被这个破铁链子一下整拉胯了。

    现在全军都知道李彪将军他恐高了。

    盘山路他脸冲墙走,一眼也不敢往山下看,看一眼就感觉自己不受控制的想往下跳。

    这一段路,没吓死他。

    他的手下看他实在是扛不住了,干脆后面轮流背着他走。

    原本以为到了山寨的上层能与嬴思明那狗孙子大战一场呐,结果连人家的一丝狗毛都没看见。

    这可把李彪气坏了。

    很快斥候根据足迹找到了那个绳梯。

    尼玛!

    绳梯!

    要从那么高的地方往下爬!

    李彪的肤色比刚才还要白。

    可他现在是主将,不能扔下大军自己绕路走,只能硬着头皮上。

    他的手下们用绳子将他捆好,万一半路他脱手掉下去,还有人可以拉住他。

    李彪最后确实不是自己爬下去的,爬到半路他就因为手脚发软滑下了绳梯,被身上的绳子吊在空中像个钟摆子一样的摇荡,一直摇,一直荡,直到落地。

    “等我回去,我定要好好训练一下,必须克服这个毛病!这玩意比吃了软筋散还邪乎!”李彪此刻被四个手下抬着走。

    他们根据足迹,很快就找到了嬴思明的私兵营。

    可这里已经没有人了。

    李彪气得想在这里骂上三天三夜。

    这时候,奉命来盗墓的如影与他在这里相遇了。

    “二皇子?你不是去找我妹妹了吗?你怎么会在这?我妹妹呢?”

    “她没事。”

    李彪立马不高兴了,“你怎么不陪着她?”

    “她有人陪。”

    李彪有点不明白了:有人?谁?侯爷吗?你把你的女人交给别的男人来陪,你心可真大!

    “这里已经没人了,剩下的事交给属下就行,您还是回去陪我妹妹吧。”李彪觉得自己真是爱瞎操心,可那是自己的妹妹,这心不操又不行。

    “这里有个大墓,我需要探查一下。”

    李彪急眼了,把如影拽到了一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

    “妹夫,我跟你说点掏心窝子的话,你赶紧回去,啥墓也没有我妹妹重要!冠军侯对我妹妹的那心思你也不是不知道,你傻呀!就这么把我妹妹交给侯爷了?!你让我妹妹怎么想你,会不会觉得你心里不在乎她?这里有我帮你顶着,你赶紧回去照顾我妹妹,女孩子心思重,一旦对你心里产生了隔阂咋哄也哄不好。大舅哥跟你说的都是大实话。你可长点心吧!”

    见人家没动,李彪气得还推他往回走,“快回去!”

    如影此时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只好偷偷地掀开了面具的一角给他看。

    “怎么是你?”说完,李彪的脸从眉头紧锁的‘不高兴’,到捂嘴偷笑的‘很意外’,又瞬间转变成了恍然大悟,“难怪你的名字叫如影!”他又像发现了大秘密似的笑得贱兮兮的,“我懂了我懂了!我妹夫这人行!太行了!”

    李彪那表情可谓是百转千回、精彩纷呈。

    转瞬即逝的变化让如影佩服得对他伸出了大拇哥。

    下了大墓之后,李彪又让如影见识了一下什么叫‘穷人乍富的狂喜之色’。

    虽说这十大棺材的金条不是他的,但是能见识一回,过过眼瘾也是令人心生欢喜的。

    大燕军抬着十一口棺材回去的场面让很多当地人都看见了,正好验证了徐焕当初编的那些传言。

    传言说西秦慧郡王伙同蜀皇以及青山寨绑架了大燕十几个皇室子弟,以此来引发两国战争。也就是说大燕军进攻蜀国都城炸皇宫是有正当合理的原因的,确实是蜀国国君惹着人家了。

    热血的蜀国青年侠士对着抬棺的队伍行礼默哀,对自己国家的朝廷深感失望。

    青山寨从此不再有,那座山被燕铄下令用炸药包定点爆破,炸得坍塌不能再居住,逃走的那些山匪也都被抓住了,只跑了一个大当家。

    其余的人徐焕没让他们去挖矿,按照就近原则,让他们去挖河道。

    一条从崖底河直通泰州那边云河的河道。

    徐焕想让这些人开凿出一条东西走向的人工运河出来,这样内陆也就有了水路可走。

    这条河道的距离很长,按理说得挖上个十几年。

    可咱这不是有炸药了嘛!就能让进度快上许多。

    徐焕不经意的一个想法,让燕南往后数百年再也没有因为旱灾而不得生存。

    同时这支山匪挖河队后来越挖越熟练,这里挖完那里挖,挖了一辈子,还有人帮他们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挖河技术指南》,另一本是《山匪回忆录》。

    当然了,《山匪回忆录》里肯定是讲做山匪如何的不好,教育年轻人轻易不要冲动去做落草为寇的事。是当时盛极一时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一本自传体小说。

    后来由各县县衙派发到了各个村,由村长安排每日夜读,像开故事会一样给村民读这本书,每读完一章还要村里人都讨论讨论谈谈感想。

    再后来这书里提及到的惯偷、赌徒、杀人犯也都纷纷出了书,《一个小偷的因果报应》、《赌徒的悲惨人生》、《一个杀人犯的自白书》。

    这三本书的教育意义更为细节,好些个小青年都是因为这些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立马改邪归正,听说还有不少杀人犯正如书中所说夜夜受到梦魇的折磨于是便主动投案自首,念其主动投案便免于死刑,让其加入了挖河队。

    那些年,各村有了故事会,生活都变得不那么乏味了,通过真实事件的教育,犯罪率大大的降低了。全国各地都呈现出一片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些都是后话了,总之就是徐焕没想到,她随手投出的一颗石子竟然激起这么大的水花。

    大燕军撤离了三不管的十堰地界,徐焕、燕勋、王离三个伤员被紧急送往金家山与洛老汇合。

    徐焕的大马车只坐了她和燕铄、杨远威三个人。

    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没看到他们的时候,她甚至还能跳起来杀人,可这一看到他们之后,现在是连一根手指头都抬不起来,而且哪哪都觉得疼。

    马车上的被褥衣物也都被山匪拿走了,想躺一会儿马车一颠反倒是不舒服,她只好靠着燕铄坐着,跟他们俩讲述一下她这一番的经历。

    徐焕讲她是怎样救燕勋出的水牢,怎样爬出山洞,燕铄抱着她哭了。

    “对不起焕焕,让你遭了这么多罪。”

    徐焕帮他擦擦眼泪,“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没想到他们会把大哥的筋给挑了,是我有点太狂妄自大了,以为自己是天选之人就可以所向披靡。唉!原来天选之人也是会遇到磨难的,以后我可再也不敢这么干了,乖,别哭了,以后我干什么指定带着你一起,实在不行我就找远威哥,别哭了,你一哭,我又想哭了。”

    燕铄把眼泪憋回去,点点头,“不哭了,我就是很自责,以后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把你带在身边,咱们俩以后一刻也不分开。”燕铄很后怕。

    杨远威盯着她渗血的膝盖,强忍着咽下去那些心疼的泪水。

    “你当时就该想办法下山去找我们,而不是自己单独行动。”他的语气有些嗔怪。

    徐焕冲着他憨憨的笑着,“是我太冲动了,这不是道长爷爷说的嘛,只要我想救他他就能活,所以我才这么勇敢。要不然我哪来的那份自信心?而且真的多亏阿离也在那,虽说有点巧吧,但是我觉得这一次我可能改变了他原来的一些想法,冤家宜解不宜结,能合作不是更好?就像鲜卑,现在不是对远威哥言听计从的?

    哦,对了,远威哥,给鲜卑那边去个信吧,不用他们杀突厥了,让他们去找高句丽那边的麻烦吧。”

    杨远威长出一口气,轻笑一下,“我对你是言听计从,你说饶了突厥,我便饶了他们。其实现在整个草原已经没有多少突厥人了,他们大部分随着阿史那多狼去了古罗斯,在那边攻打下了一个小国,我上次横穿古罗斯的时候又收编了一支突厥军,把他们留在了基辅罗斯,鲜卑现在确实称霸了整个草原,一些游散的牧民被他们收编成了奴隶,他们现在已经逐渐迁出东草原,学着我们大燕人寻找水土肥沃的地方开荒种地。”

    徐焕欣慰的笑了,“没想到,他们终于能有种地的觉悟了!这样真好。对了远威哥,你是不是还留了一批鲜卑兵在基辅罗斯附近呀?”

    杨远威十分意外,这件事除了皇上也没人知道呀?

    “焕焕,你怎么会知道?”

    徐焕是想到了鲜卑人长得有点像上辈子的西藏人,她猜想会不会就是鲜卑人移民到了那边成了原住民呢?

    “我猜对了吗?”

    杨远威点点头,“我原本是想打西凉的,但是那边蒙白带兵已经开战了,所以我就让鲜卑军留了一批人在那附近静观其变。”

    “蒙白……”徐焕微微一笑,“若是有一天嬴思明看到他所有的亲信都挥刀冲他而去,他会怎么样?”

    “焕焕,咱们为何不直接攻打西秦?以前不行,但现在又不是打不过,咱们现在因为大皇子的事也有了找西秦讨说法的机会,为何不去打?那嬴思明也没什么真本事,十万私兵也全都是孬种,见了大燕军脸面都不敢露,要不咱们还是直接打过去吧!还有那蜀国,趁机把它归入版图岂不是更好?”杨远威一直对此很不解。

    “赔偿还是要去讨要的,不光是西秦还有蜀国,这事就让皇上看着办。我觉得还是先不要打国战,毕竟我们自己现在内部还自顾不暇,灾民流民遍地都是,再打仗怕是后续人口粮草都会跟不上。先缓一缓吧。

    其实我觉得若是我们大燕能越来越繁荣,兴许我们不需要跟他们打,他们自己的百姓就会推翻朝廷主动献上自家的版图,毕竟人人都想过好日子。”徐焕说完长出一口气,“会有那么一天的。”

    杨远威想了想,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那嬴思明我可以派人去暗杀他。”

    徐焕淡淡的笑了笑,“一个小丑而已,何必大费周章,冥冥之中,我和他的恩怨应该还没有完,先留着他吧。”

    这句话杨远威有些不解,但是他对徐焕是言听计从的,她说留那便留。

    燕铄心里是明白的,徐焕始终想要知道宋童生到底对徐小丫做了什么?而且徐焕也曾说过,她总有一种预感,有些事会一步一步的走近她,所有她不解的事情都会一点一点被揭开。

    徐焕继续讲述后面发生的事情。

    下山,去军营烤鸡蛋,过河,遇狼群,杀蟒蛇,被水蛇咬,喝露水中毒,猴子看病,出山,第一次遇袭,第二次遇袭。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那么的惊心动魄。

    燕铄握着徐焕的小手久久说不出来话,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徐焕拍拍他的胸口,“谦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脆弱了呢?快别哭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哄你才好。”

    “我心疼。”燕铄的声音沉重而嘶哑。

    其实这段日子他很煎熬,他拼命地赶路,拼命地打杀,心里焦灼得很,他怕大哥被害死,怕得要命。后来听说徐焕单独行动,那颗心就跟让人用刀剜了一般。看到徐焕一身的伤,比他自己受伤还要让他痛。而大哥的惨状让他的难过达到了极点。

    燕铄觉得自己很没用,既没顾得上这边的大哥也没顾得上那边的妻子,他自责要是自己再快一点是不是就不用焕焕单独去山寨,他自责要是自己早点做出手榴弹是不是大哥就能轻而易举的把蜀军打跑不至于被引到十堰这来,也就不至于被害成这样。

    杨远威也不是会安慰人的,但是他能理解燕铄的心情。

    “这次给了蜀国一个重创,相信其他国家也不敢再来造次了,那嬴思明估计应该逃回西秦了,再想出来搞事情恐怕没那么容易了,带着那么多私兵回去,我不信西秦皇不疑心。”

    徐焕接着他的话说,“而且我们这次收获也不小,算是把嬴思明的底牌全抽走了!十大棺材的金条啊,我的妈呀!还有那一棺材的药,可得让我师父好好瞧瞧。”

    燕铄一下子想起了那一棺材的药,“我看那里面有好多毒药方子,说不上就有这次的假天花方子。这些毒方子应该全部烧毁,免得以后被坏人拿去害人。”

    徐焕得意的挑了挑眉,“这么一想,我觉得我这罪遭的值,这些害人的毒方子以后可以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还有那个长生不老丹,再也不会出现了。这一趟真的挺值的,虽说遭点罪吧,但是干了多少好事啊!这么一想我觉得我身上都好多了,不那么疼了呢?”

    徐焕的嘻嘻哈哈让两个男人沉重的心情也舒缓了不少。

    路过四方集,徐焕扒着车窗看了看,这里的人全部被大燕军清走了,整条街上空空荡荡的。

    “这的界碑形同虚设,跨度又长,需要的军力也大,光是靠戍边军巡逻根本就守不住。我觉得得想办法改一改。”

    “焕焕有什么好主意?”杨远威问她。

    “不如就……”,徐焕想了想,“搞一个边境线责任承包制!”

    两个男人对这个新名词很感兴趣,安静的洗耳恭听。

    徐焕想到了上辈子政府搞的那个‘门前三包’,这个制度一直沿用了将近百年,属实好用,她觉得变通一下也可以用到建设边境线上。

    “边境这里有好些的村子,咱们就按就近原则将边境线的建设工作按米数派发给各个村,再由各个村平均分配给各家各户。咱们衙门就按照各家各户承包的距离减免粮税或者给予更多的田地。”

    “焕焕的意思是要在边境线修城墙?”燕铄问。

    “那咱们不管,修竹篱笆也无所谓,主要是有个隔离物就行。咱们只需要让村民签一个《三包责任书》,包建设、包修缮、包巡逻。”

    燕铄听完笑了,“建筑材料他们自己想办法,日后维护他们自行安排,还能自发性的帮着戍边军巡逻,这样确实能给朝廷省下不少粮草和人力。”

    杨远威笑呵道:“恐怕后面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小吧?”

    徐焕嘿嘿笑着,“那必须的,毕竟咱们衙门也是给了他们好处的呀!他们所要承担的就一点,一旦有外国人越界,从谁家那进来的,谁家就下大狱。若是能第一时间阻止外国人越界,算是将功补过,挨板子惩罚一下,若是对大燕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轻则判刑蹲大狱,重则满门抄斩,连带全村没收之前奖励的田产,还要加重赋税。

    但是干得好,也会有奖励,倒时候每年由戍边军和衙门统一评选出最优秀的地段,奖励一笔银子,发个大奖状啥的。

    咱们戍边军可以几里设一个岗塔,用望远镜盯着各处就行。到时候有百姓自发的巡逻,有情况一吹哨,岗塔上一瞧,信号弹一发,军营根据信号弹的位置直接派兵过去,这多节省时间啊。”

    要说朝廷出徭役架起一个边境隔离线,费用都得朝廷出,征徭役不好征,抓流民过来以工代赈还得出粮食,盖完了之后后期没人维护那就等于之前白忙活,不到一年就得破损得不成样子。

    徐焕的这个‘三包’就是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万一对面的国家想走私岂不是更容易?只要趴在墙头跟咱们的百姓商量好就行。”杨远威问。

    “走私肯定是要重罚的,而且还要去对方的国家找麻烦,谁让他们监管不力呢?咱们这边设立几个交易口,进出口关税可不是小数目,这笔收入做大了,就可以给当地的百姓减免一些税收。主要还是让百姓看到听从国家指挥就会给他们带来好处这件事,他们才不会为了贪图蝇头小利就去做铤而走险的事。”

    这件事燕铄放在了心上,到了金家山,他就赶忙给父皇去了一封信,不出十天,这件事就开始落地。

    边境各村好多都是灾区,有旱灾的、蝗灾的、匪灾的,百姓眼瞅着就要活不下去了,这个政令一出,他们自是不愿意的。

    各县衙门纷纷上书,皇上那边又拨了一笔款下来,用于购置粮食和粮种作为第一批签责任书的奖励,戍边军也安排人手挨个村子讲解这件事。

    有了第一批签的,得了粮食和种子,就有第二批签的。

    第一批根据戍边军画的线只插了竹子或者木头,你家这样做,我家也就跟着效仿。

    边境隔离线第一期工程就很粗糙随意,那篱笆缝隙大得能钻出去一条野狗。

    但好歹能有个隔离,让边境线变得清晰。

    随着某家篱笆被风刮倒之后下了大狱这件事的发生,各家开始想办法加固隔离线。有用双排木桩子的,有夯土坯墙的,有垒大石头的,一个村表现得好受到了衙门的表扬,又奖励了一批粮食。其他村红眼了,立马把心思都用在了修建边境线上。

    你家修一丈高的土坯墙,那我家就修三丈高的。你家修的土墙上面有尖刺,他家的上面有捕兽夹,我家的在下面设置了陷阱,掉里面就得被扎死。

    刚开始百姓巡逻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可是这样总要有个人过去,后来村里组织几个代表去巡逻,再后来听说有的村里训练狗去巡逻,用一两个人就行,各村争先效仿,养狗巡逻反正也是溜达,顺便再放放鸭子溜溜鸡,再后来衙门教会了百姓养羊,巡逻的时候又捎带放放羊。

    各村巡逻人一出场,那场面顿时浩浩荡荡的,咩咩后面跟着嘎嘎,嘎嘎后面跟着咯咯,咯咯后面追着的是汪汪,汪汪后面跟着的才是说人话的。

    巡逻员脖子上都挂着特殊的号角,那清冽的动静能直穿云霄,这个号角是衙门发的,官方名字叫唢呐。

    边境线修的好,边境百姓得到了实惠,既有了扛过灾年的粮食和种子,又有了大片的良田,他们因此对这片隔离墙的感情更深了。

    过年过节,各家各户的隔离墙上都挂上了一些象征祝福的彩带、葫芦、灯笼、对联,有的人家还在下面修了土地庙,还有建小亭子、小木屋供巡逻的休息用。

    顺着官道一走一过,倒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一切都是接下来的几年发生的事情。

    吴国的国君知道了大燕建隔离带的事之后感到很恐慌,他觉得大燕这么做一定没憋什么好屁。他想再跟西秦那边的慧郡王联系却联系不上了,因为十堰那个位置被大燕给圈上了,没办法从蜀国那边去西秦了。现如今想要去西秦,那就必须走大燕。有了隔离墙,大燕也就去不了了。

    他派人试过了好多次,大燕那边看得噔噔的,刚一爬上墙头,手就被夹了,然后一群大狗堵在墙下面狂吠,很快就有士兵赶了过来,二话不说就放箭。

    吴皇拿着自己的药盒子骂嬴思明为什么许下的那些好处一个也不兑现,害自己白白损失了那么多钱,国库都被那死胖子折腾空了哇!吴皇很快就要断药命不久矣了,后宫的娘娘们开始各显神通,立储大战战了三百回合,皇嗣差点死绝了,最后储君落在了一个宫外私生子的身上。但争做摄政王的大战又开始了。

    楚荆国的国君一向很胆小,不是七国联手的事他从来不敢瞎嘚瑟,而且就算是七国联手,每次他们的人都是跑的最快的。他们国家被夹在中间,左边蜀国,右边吴国,上面是大燕,下面是闽和南越国,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感觉他们体会得最深。他们一想到蜀国上次让大燕军给炸的那么惨,就更加确信大燕这是要干点啥大事,不想让他们这些小国打扰。

    他们也赶紧效仿大燕,征召无数的徭役上来修边境隔离线,把自己小小的国土包围起来,可国土再小环绕一圈距离也不短啊,因为粮草不足,所以只能加重赋税,于是征徭役征出了民乱,楚荆国暗处的几股势力开始趁机作乱,一年之内换了三个国君。

    蜀国这个阶段在内乱,为了争皇位打冒烟了。听说大燕建了边境隔离线,还把十堰那个三不管地带给圈了进去,这下彻底断了蜀国跟大燕和西秦走私的通路。他们心痛啊,这条走私的通路养活了多少皇亲贵胄。于是各个皇子王爷一边内斗一边想方设法的向大燕求和,同时也都宣称自己与西秦不共戴天。

    邺都那边燕皇收到大儿子被救出来的信报跟皇后两人抱头痛哭。他们在家都已经做好收到噩耗的准备了,没想到徐焕竟然舍生忘死的救了大儿子一命。这令他们两口子感慨万千,唠了半宿。

    燕皇派人去接徐焕和大儿子回邺都养伤,燕铄拒绝了,说皇宫不如村里自在,而且洛神医还要研究一下如何给大哥接筋,接好了之后在村里有健身器材能做康复训练,村里环境好,吃得好,气氛好,所以要带着大哥去村里养伤。

    皇后看完信立马收拾东西,带着燕勋的未婚妻启程去红旗村。皇上想看看儿子,想跟儿子聊一聊,把他愁的呀,既惦记儿子又放不下朝政。就在这两难之时,朱文山建议,不如就趁此直接迁都得了,燕京离红旗村很近,快马两个多时辰就能到。皇上思虑了一番,最后一拍板……迁都!

    但是在走之前,燕皇给西秦皇去了一封信,【三日内,关于绑架残害大燕大皇子之事西秦皇若是不给个说法,那下场可以参考蜀国的皇宫。】

    此时的西秦皇正在跟造得一身恶臭形容狼狈得如乞丐一般的嬴思明讨要说法。

    嬴思明被他的手下抛弃了,就扔在城郊不管他,他好不容易用身上的玉佩收买了倒粪车的人带他进城,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蒙家已经没有人了,全都跑了,左邻右舍都不知道何时蒙府没的人。

    他只好去找李不悔,李不悔原本想直接杀了他的,可他的儿子冯吉先出主意让嬴思明回宫,这样就能把那些皇子的火力都吸引到他的身上,让李不悔坐山观虎斗。

    李不悔一刻也不停留,把嬴思明送到了西秦皇的面前。

    嬴思明不知道大墓里的东西已经被大燕军拿走了,他表示他还有后手,还有很多的金子,让西秦皇安排人带他去取。他说得夸张了一点是想拖延一下时间,然后筹谋一下如何带着大墓里的东西跑路。

    但是燕皇只给了他们三天的时间,西秦皇手里没有钱,只好割让了五座城池作为赔礼。虽然是五座边境又穷又破的小城,但是他觉得他已经出了有生之年最大的一次血了。

    西秦皇族此时对嬴思明父子深恶痛绝,“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要为他们父子的所作所为买单?!他们父子就是让西秦走向灭亡的灾星!”

    冯吉先去了李家别院的猪圈,告诉嬴必成:“你儿子把你的家底败没了,惹得皇上很不快。”

    嬴必成冷冷的一笑,“蠢货!看来还真指望不上他了。”

    冯吉先面不改色的问:“不疯了?”

    嬴必成瞪着他咬牙,“你为什么要找人给我治病?”

    冯吉先依旧云淡风轻,“能正常说话了,看来病好的差不多了。”

    嬴必成依旧问:“为什么给我治病?你们到底有什么目的?”

    冯吉先垂眸,语气淡淡的,“你比你儿子更适合当皇帝。”

    他身边已经骨瘦如柴的燕照拍手嘎嘎大笑,“这猪圈是风水宝地吗?你要是当了皇帝,那这猪圈里住过两个皇帝,哈哈哈哈……真是好笑!以后谁想当皇帝就来这猪圈里住一住,没准就能成皇帝啦!哈哈哈……”

    嬴必成一把掐住燕照的脖子,“你都已经断药这么久了,你怎么还不死?令人作呕的东西!”

    燕照翻着白眼还在傻笑着,“我肚子里有条虫。”

    燕照说了这样一句不伦不类的话就昏过去了,冯吉先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再怎么套他的话他都避之不谈。

    冯吉先觉得燕照一定不会无缘无故这样说,于是赶紧将这件事传信回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