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 第527章 赞美命运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第527章 赞美命运

    刘禅手持霸王枪,迎了上去,这是她两年多时间以来,第一次上阵与人交手。

    从十七岁到十九岁,除了身高没长,依然是一米八的完美身高,其他各方面又有了长足进步。

    再加上许褚,赵云,关羽,张飞这个档次的猛将相继老去,张合,徐晃这个档次的已经成为世间除她以外的第一,这世间已经没有她的一合之敌了。

    纵使是她最欣赏的武艺超群的姜维,也是一样。

    但她要生擒姜维,还要不伤他一毫,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怎么也得三五合。

    至少也得先用两三合试探他的武艺吧,不然一不小心,一枪将他扎死了,哭都没地方哭。

    双马靠近,姜维也和其他人一样,被刘禅的绝世姿容小小的震惊了一下,不愧是天下第一美女。

    不过她头上的金盔挡住了一部分脸庞,颜值还是被封印了一大半。

    眼见姜维的长枪刺来,刘禅没有闪避,而是双手用霸王枪一格,将长枪挡开,动作轻松写意,潇洒至极。

    姜维见自己的全力一刺,被刘禅轻松格挡,霸王枪纹丝不动,而自己却感觉一股巨力透过长枪传过来,虎口一麻,差点未能握住长枪,心中大为震惊。

    天下第一的武艺,果然名不虚传,他引以为傲的枪法,在对方面前如同孩童。

    她一个女子,怎么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天下第一的美女,天下第一的武艺,此刻都已经被事实所证明,刹那间,刘禅的一切传言,她蕙质兰心,爱惜百姓,礼贤下士,仁德无双,在姜维心中无疑都是真的了。

    刘禅试了一下姜维的武艺,心中立刻有了底,一时间胸有成竹起来。

    刘禅笑着赞叹道,

    “伯约好武艺!”

    虽然姜维连她一招都接不下,但从她嘴里说出称赞的话,却不是一种羞辱,不是一种反讽,因为她是九天玄女,世上本就不该有能与她抗衡之人。

    姜维也没有觉得屈辱,而是继续持枪刺向刘禅,她挡开他的长枪后,并没有乘势攻击,姜维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枪头如同毒蛇一般直取刘禅咽喉。

    刘禅松开一只手,单手使枪,轻松架住姜维的长枪。

    姜维的武艺虽然超群,但这一战,也就到此为止了。

    刘禅架住长枪后,霸王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而出,她强过别人的地方,可不仅仅是力量,单说这反应速度,就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

    姜维措手不及,被刘禅一枪扫下马来。

    刘禅双腿一夹胯下战马,万里烟云照与主人心意相通,如同黑色闪电疾冲,刘禅身子微微一沉,单手在空中一捞,已经抓住了姜维盔甲的束带,赶在他跌落地面之前将他捉上了自己的马背。

    姜维只觉得一阵香风扑鼻,等他反应过来,已经被刘禅横放于马背之上。

    纵使姜维是当世前几的武将,面对刘禅,也是三合成擒。

    数千兵马见主将被擒,也全部放下武器投降。

    回到冀县,刘禅心情超好,也没有捆绑姜维,直接浅笑盈盈的问姜维,

    “伯约,何不早降!”

    姜维点头,愿意归降。

    他又不是什么曹魏重臣,曹氏于他也没什么恩德,他的父亲姜冏是大汉臣子,战死于羌人之乱。

    这也是曹魏大部分官员对待曹魏的态度,除了那些朝廷重臣和各地太守,可以说受魏主之恩,大部分普通官吏只是将曹魏的官职视为一个工作而已。

    恪守本职就足够了,死节什么的,那是不可能的。

    自古以来,死节之臣,要么就是深受君主大恩,要么就是世代食禄,曹魏才四年历史,哪里来的世代食禄。

    如果现在有人又篡了曹魏,曹魏除了深受曹操曹丕父子大恩的重臣,其他的官吏绝对是毫不犹豫的继续在新的朝廷效力。

    姜维听到刘禅招揽,毫不犹豫的接受了投降,刘禅起兵伐天水,姜维第一个劝太守马遵坚定信心,固守待援,稳定人心。随后又日夜排兵布阵守护城墙,带领几千人救冀县陷入绝境后,也没有因为走投无路而投降,而是勇敢的与纵横天下十余年未逢对手的刘禅一战,就这表现,已经对得起他的官职了。

    刘禅看到姜维愿降,忍不住大笑起来,随后刘禅解下身上的金甲金盔,将一张超越世界一切美好的难以想象的漂亮脸蛋露出来,笑着说道,

    “我身上的金甲金盔,是特意为伯约而打造,今日伯约归降,就将其赠送给伯约了。”

    这是刘禅第一次送自己穿过的盔甲给臣属,其他人最多也只是赠送自己的随身玉佩。

    随着来到这个世界越来越久,她越发的将历史上的阿斗看成了自己的前世,前世亏欠了姜维的,她都想弥补姜维。

    君主脱袍卸甲,赠与降将,历来都是给降将最高的荣誉,但男女有别,刘禅从来没有给过降将如此待遇,即使是以曹植的地位,也未曾得到刘禅的如此礼遇。

    姜维捧着淡淡幽香的盔甲,不知所措,特意为他打造的盔甲?

    刘禅笑而不语,当然是特意送给他的,她平时可不是穿这套金色盔甲。

    姜维没想到,自己区区一个郡参将,竟然能得刘禅如此礼遇。

    刘禅这才让人请来姜母,让她与姜维相见。

    此时姜母已知姜维降了刘禅,心中的欣喜难以言述。

    姜维来守冀县,本就是为了母亲,一直未有母亲的消息,不禁惴惴不安,此刻见到母亲,惊喜交加,这才知道,母亲早就已经落到了刘禅之手,只是好奇刘禅为何不以母亲来要挟他投降。

    等姜母说起刘禅认为以母逼降,是为不义,姜维这才彻底震惊了。

    天下竟然有如此仁德之君。

    此刻,姜维再想起刘禅当年竟然一人深入许都,迎接从未见过面的耿纪等人让天下震惊的事迹,不禁热泪盈眶。

    他们为了刘禅舍生忘死,刘禅也为了他们奋不顾身,自古君臣际遇,何人曾做到这一步。

    直到此刻,看着刘禅那美丽到了极致的脸蛋,姜维才猛然发现,原来在他的内心,已经羡慕耿纪,金祎等人很久了,原来他时时刻刻,都在梦想成为她的臣下。

    看着自己手上刘禅脱下来的战甲,姜维情难自禁,跪倒在地,膝行而前,直到来到刘禅的脚下,抱住刘禅的小腿,失声痛哭。

    刘禅一直都很注意男女之别,十几年来,还是第一次被一个男人这样搂着腿,但她相信姜维的人品,知道他这一刻心里单纯得没有任何杂念,她也没有推开他,而是让他就这么抱着。

    好一会,刘禅才悠悠的问姜维道,

    “朕昔年幼,父亲和诸葛孔明,关云长,张翼德等人,日夜操劳,复兴汉室,朕也梦想复兴汉室,却不知道何为复兴汉室。

    现在,朕的心中有一个梦想,朕希望四海之内,再没有人饿死冻死,百姓安居乐业,黄发垂髫者皆怡然自乐,朕的将士随着朕征讨天下,凡日月所照,皆我大汉子民的生存之地。

    文帝和景帝,创造了一个盛世,但北方各郡的百姓,都被异族欺凌,武帝开南越,闽越等地,朔方酒泉等郡,天下再无异族之祸,然而百姓人人困苦,十家中有三家彻底破灭,若非《轮台诏》,若非昭宣二帝,大汉几乎亡于武帝。

    朕明明知道自己之仁德,差文帝远矣,雄才也不如武帝,却不自量力,想建立比文帝武帝更大的基业,想要一个民富而国强的大汉,这是可以完成的吗?”

    姜维仍然抱着刘禅的腿,垂泪说道,

    “臣虽远在天水,却也听闻陛下每年年末,都会亲自去田间乡野,去考察民情,去赈济百姓,十几年来,只要无战事,陛下的善举从未中断过。

    荆州益州,在陛下的治理下,数年未曾有百姓冻饿而死。

    陛下至圣之君,未来必然可以建立陛下心中所想的基业。

    臣驽钝不堪,虽然对陛下心向往之,却一直未曾抛下官职,前往益州投奔陛下。今日得遇陛下,方知过往之姜维,愚蠢至极也。”

    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和复杂,都只反映于一个瞬间,那就是人们彻底醒悟自己到底是谁的那一刻。

    这一刻的姜维,终于顿悟了,他知道了他自己,认识了他自己,并且深深的知道,他过往的二十四年,所做的一切,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的相逢,这就是他的命运。

    世界上每个人,都曾经对宿命论嗤之以鼻,但每个人遇到生命中的最有意义的那束光时,都会毫不犹豫的转身赞美命运。

    那束光,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学说。

    看到儿子如此失态的样子,旁边的姜母却没有任何的奇怪,她也在刹那间明白,这就是儿子所想所要的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