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黄土女儿情 > 第476章 他们见到了刘冬梅

黄土女儿情 第476章 他们见到了刘冬梅

    跟下午四时就到省城了。

    喜欢说话的人都闭口不谈了,都在观赏西安城里的繁华景象。

    睡觉的也就醒来了,眼睛望着窗外,用慵懒的眼睛看着窗外,并不感到新鲜,司机便问莺儿:“咱们去哪里?”

    莺儿随口一说,当然是看冬梅了呗。

    徐凯歌和孟诗韵几乎同时问她:“冬梅是谁啊?”

    莺儿骄傲地说:“是我的七妹妹,在西安中学上学,念书可能行哩,比那些西安人都厉害,常能考全级第一名哩,厉害吧?”

    徐凯歌好像有些疑惑地又问莺儿:“冬梅是你的亲妹妹吗?从来没听韵儿姐说过嘛。”

    莺儿“嗯”了一声就不再说话了,眼睛奇怪地看向玉宝。

    玉宝也有意识地把目光伸出窗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徐凯歌和孟诗韵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又不好意思打破砂锅问到底,也就不再说话了。徐凯歌开着车只管往西安中学的方向行进。

    旁边的孟诗韵手里端一张西安市地图,找到地图,指挥着徐诗韵往前面开着。

    夏莺的心里想起了冬梅的出身问题,其实直到现在,她都说不清冬梅这个女孩儿究竟是谁与她妈生的?像这种事情,除了人家在背地里偷声唤气地议论,谁还敢在她面前大肆议论呢?所有的想法都是她一个人苦思冥想的结果。

    她的心里又像放电影似地呈现出十几年前的真实的画面,应该说是十八年前,因为冬梅今年正好是十八周岁了。

    清晰的记忆中是母亲和那个王海平在后面封沟里干得好事。

    在她看来,冬梅应该是王海平和她妈两个男女生下的孩子,却被她干爸收养去的。

    王德富和王海平都姓王,但她干爸的王姓和王海平的王姓根本搭不上边儿。

    她用自己不很聪明的头脑推理着,冬梅很可能是王海平的亲生女儿,因为王海平那个人的头脑也是很聪明的,只是她的聪明只限在当个村长了,而且冬梅的长相说不清在哪个部位具有了王海平的特点。但是,奇怪的是冬梅那孩子在眼睛上又告诉别人像她干爸王德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夏莺越想越糊涂了啊!不管冬梅是哪个男人的孩子,但有点儿是毋庸置疑的,她肯定是从她妈的肚子里爬出来的。

    说心里话,冬梅小时候,作为四姐的莺儿,是一点儿都不喜欢她的,后来莺儿长大了,经历了许多的世事,渐渐对冬梅也上心了。

    尽管孟诗韵手里掂着一张大大的西安市区地图,但还是走错了方向,颇经了一些周折才惊喜地发现西安中学就在眼前。

    徐凯歌慢慢地把车停在校门一边的街道边沿,大家都下了。

    高玉宝小心谨慎地把轮椅从车上放下来,再把莺儿抱到轮椅里,又在后面推着轮椅。

    平时,莺儿一个人完全可以独立在轮椅上走走停停,但在街道上还靠她一个人就赶不上别人的步伐了,自然有玉宝推她喽。当然,其他事情就由徐凯歌和孟诗韵两个年轻人包办了。

    他们站在并不宏伟的西安中学这所闻名的学校门前,总能产生种种莫名其妙的庄严、肃穆与敬畏之情。

    是的,这所学校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未来之栋梁之才。这些孩子带着天然的聪明和后期的努力来到此地,初步的学识与各种技能已崭露头角了。

    庙沟村的又一“神童”王冬梅同学就在这里将要扬帆远航了。

    现在的形势和刘秋凌那时候不同了,学生的家长总是渴望成才,不惜任何代价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

    有的孩子不负家长的期望,最后真的成了国家之栋梁,但还有部分学生仍然处于平庸之列。

    像庙沟村的王冬梅,如果只靠她爸爸的经济实力,是不可能让她上如此声名卓着的省重点高中的,幸亏有几个有钱的姐姐才供她上这样的学校。

    而她六姐秋凌却认为,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闪亮的,她当然就读了黄城县中,可她照样学得出类拔萃的,也是个不凡的女子之精华嘛。

    坐在轮椅里的刘夏莺在西安中学的校门前,发出如此的感慨:如果让我上学,一定也能考进这个学校的!是啊,夏莺决不是那种脑筋蠢笨的女孩,她的头脑里充满了高智商的精髓,不过该死的命运把她的美梦彻底摧毁了,使她只能做一个朴实的庄稼人喽!不过,夏莺并没有抱怨生活,因为她觉得生活本身是美好的!

    徐凯歌和孟诗韵向门卫提出想要进去见一面王冬梅同学,他们是冬梅的家人,从陕北来的。

    门卫是个中年男子,似乎对陕北人特别敬佩,说陕北人现在都有钱了,来本校读书的孩子也多起来了,这些孩子大都学习很勤奋,成绩也很优秀。但门卫不允许他们进去,理由是现在开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表彰大会,等散会后就可以登记进去了。

    此时,恰好是颁奖的时候。

    门卫又夸奖王冬梅,第五次模拟考试又是理科第一,真是天才啊!

    夏莺欣喜地说:“你是个看大门的,也知道王冬梅呀?”

    门卫似乎不同意她的说法,反驳说:“看你说的,王冬梅是谁啊?”

    夏莺自豪地说:“王冬梅是我亲妹妹嘛。”

    门卫深重地看了她一眼,又说:“谁认不得你妹妹呀?这个女娃太聪明了,连大门旁边钉鞋子的都认得天才王冬梅的喽!她不光学习优秀,还在其他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前一向参加了省诗歌诵读,也拿了个特奖”,又参加了全国航模大奖赛也拿了一等奖,唱歌比赛也拿回来个头等奖,一好都好啊!你们家是怎样搞家庭教育的?”

    夏莺笑说:“我们家没怎教育呀?可能是天才吧?我还有个五六个妹妹,学习和冬梅一样好哩,现在是我们黄沙市的交通局长了?年龄才不过三十岁哩。”

    门卫用手势压低声音说:“颁奖开始了,你听第一个叫到名字的肯定是王冬梅。”

    大家侧耳细听,高音喇叭里果然播放出理科第一名王冬梅的名字了。

    一直等到散会,门卫才让他们登记进去,并指引他们进去后所走的方向和班级位置。

    他们没有费劲儿,很容易就找到了冬梅。

    冬梅见到亲爱的四姐高兴极了!虽然她坐在轮椅里,但冬梅并不觉得四姐是个残疾人就在同学面前没颜面,或者是丢人,反而觉得四姐非常高大,要比那些虽然身体健全但庸俗的人要可爱多了,伟岸多了。她甚至故意把同学们引到四姐跟前让他们都来欣赏她这位意志力强悍的四姐。她给同学们介绍四姐,在十八岁那年,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在悬崖峭壁的山崖上砍柴时不慎坠下山崖,造成如此的身体了,四姐在她的心里是非常伟大的。

    同学们马上改变了欣赏一个不屈女子的态度,都喜欢和她说话。同学们都夸奖四姐,身体很健全,但很漂亮,很坚强,特别告诉四姐,冬梅在学校里的学习和表现情况,肯定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他们太羡慕冬梅了,不久的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啊!

    冬梅自豪地说:“都是从小受到姐姐们的影响的结果嘛,我四姐最疼爱我了。”

    她调皮地伸出嘴巴在莺儿脸上亲了一下,引得大家羡慕嫉妒恨了。

    莺儿看了玉宝一眼,说:“把提包里的东西让梅子提到宿舍里吧?”

    冬梅这才把眼光投放到玉宝身上了,估计他正和四姐谈着恋爱哩,对他开怀一笑,说:“玉宝哥哥也来西安了?”

    玉宝亲切地看着冬梅说:“我是专门照看你四姐的,不然恐怕她不行的。”玉宝又问她,宿舍在几楼,他把提包送上去吧?

    冬梅说,她送上去吧,玉宝哥哥照看好四姐就行了。她考虑到玉宝哥哥腿上有毛病,爬上六层楼吃不消的。她没有在人面前询问他俩的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给四姐造成尴尬的局面。

    夏莺说:“梅子,那就送上去吧,都是你爱吃的东西,也给同学们吃上些,别你一个吃了。”冬梅说她知道哩。

    上课钟打响了,同学们都给他们几个打了招呼,就跑回教室。

    冬梅给同学们说,给化学老师说一下,她家里来人了,拉几句话,迟来一会儿。

    此后,她把提包送到六楼宿舍里。

    下楼后,又去给班主任请了个假,陪家人到街道上转转。

    班主任再什么都没问她,就批准她去了。

    在老师的眼里,王冬梅这个女生无须上课也能保证成绩稳定的,她基本上把知识吃清了。

    再来到四姐他们四个人面前,说她陪他们转转。

    转吧?莺儿说课要上的呀,耽误了上课可不行的吧?冬梅笑着说,那些课她早就学会了,没事的。

    于是,他们一起走出校门,坐上小车,随意性地在街道上转了一大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