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我来护 > 第544章 先礼后兵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我来护 第544章 先礼后兵

    皇帝面色和缓。

    哼,就知道你们这些人会把心思打到外祖崔家人身上!

    好在,二哥走之前,他们兄弟俩已经商定过此事了。

    说话的人察觉到龙颜细微的变化,当即知道自己说对了,正要展开细说策略,结果却被人打断!

    “和谈?与北地反贼,还有什么好谈的?”

    跳出来的不是旁人,正是曹大人!

    “陛下!天无二日,大乾只能有您一个君主!北地之主的存在便是祸端啊!必须消灭才可天下太平!微臣认为,应直接将崔家推出去斩首示众,方显陛下之威!”

    如今,曹大人在朝堂上说话底气十足,腰杆子都比之前站的直!

    没办法,谁都能理解。

    谁让人家是当今曹太后的亲弟弟呢?

    且因为当初宫变之时,曹大人亲眼瞧见过萧安那神乎其神的厉害身手,便坚定的认为新帝是擅战的!

    于是,曹大人自己就成了当下朝堂上最积极的主战派成员!

    当然了,曹大人自己不能打仗,他如此,一是以为自己在支持皇帝,另一个则也想趁机拉拢些武将,好壮大曹家的势力。

    要是其他人开口,提议和谈的朝臣或许还会直接怼回去。

    但曹大人……可是陛下的舅舅!

    难道他是陛下的嘴替?

    很多人跟着曹大人,也有此种猜测。

    曹大人说完,御书房内一片沉默。

    萧安瞥了眼曹大人。

    这几日,此人蹦的有些欢啊。

    看来,得让曹太后敲打敲打她这个不懂事的弟弟了。

    后宫的太后都是摆设,你个太后的弟弟,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朕刚登基,便赦免了无辜被冤的谢家。转头就因北地三城的公告就斩杀谢家的姻亲崔家?当真如此做,岂不让天下人笑话朕朝令夕改?!”

    “且明明知道谢家一路走到今日皆是逼不得已,朕要大乾安稳,不愿起战事!可曹大人,你却偏偏忤逆朕的想法,是不是想自己来坐龙椅,替朕下决定?”

    虽然萧安的年纪比萧潜小很多,但他不像萧潜,那家伙暴怒的时候会有发狂的迹象。

    而萧安的语气格外平静,但越是如此,越有威慑力,说明皇帝足够自信!

    这一次,萧安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的非常明白:

    他不想打仗!

    因为若是自己再不表态,朝堂上这些大聪明的脑袋们不一定又瞎猜到何处去了!

    当然,面前的曹大人就是傻蛋!看不清形势,只知道乱蹦跶,对他敲打一番,也好让其他的朝臣们知道:

    自己这个皇帝还是有智商的,真以为事事会被你们牵着走?

    那些安邦治国的法子,安归来表示他没经验,也玩不转朝臣们。

    但是应对北地之事,谁都别想跃过他这个皇帝去。

    曹大人吓得双膝一软,立刻跪在地上,

    “微臣惶恐!”

    “微臣不敢!”

    “请陛下息怒!”

    随着曹大人跪地,其他的朝臣们也跟着一起跪,

    “陛下息怒!”

    本来除了曹大人这批没猜对圣心的人,其余主战的人也不过是想趁机捞些粮草和军饷的好处,只有少部分是真的想将北地收回。

    但一想到北地在谢家的统治之下,那仅有少数的朝臣,也都犹豫起来。

    因为从三城的公告,以及北地民间传回的消息看,如今谢家治理下的北地三城,似乎比原来更好?

    百姓没有遭难,如今损得只是皇家颜面。

    这皇家颜面,新帝都不在意,他们做朝臣的,还闹腾啥呢?

    而曹大人都被皇帝当面训斥了,其他朝臣更是识趣的不提出兵北地之事。

    毕竟,新帝的脾性,这些朝堂老油条们,还有点没摸透。

    说皇帝昏庸吧,他知道刚登基不宜起战事;

    说皇帝有谋略吧,他上朝睡觉,退朝让太监批阅奏折!

    总之,很难评!

    需要再观察观察!

    安归来若是知道朝臣们吐槽他昏庸的心声,只会冷笑:

    上朝不睡觉,听你们这些人打嘴仗吗?

    至于太监批奏折?

    那咋啦?

    大太监福顺看过的奏折不比他这个神偷多啊?

    难道让安祥那个乞丐出身的来批不成?

    当然了,安归来如此摆烂,已是完全放弃了长久坐皇位的心思。

    反正他在福顺和安祥的内外支撑下,维持大乾不崩,等二哥接手就行了。

    因为目标很明确,所以福顺帮助新帝的压力就不那么大。

    毕竟,如何治理好一国这种大事,福顺表示他这个阉人也不行。

    但,如何让手底下的朝臣们忙着内斗,没心思来给皇帝找麻烦?

    这种事,福顺倒是很有经验。

    “行了!都起来吧!”

    皇帝挥手,大臣们叩谢。

    曹大人则战战兢兢的,不敢多说话,怕说错了被罚。

    实在是,皇帝那句“是不是想自己来坐龙椅”的话,太吓人了!

    话题继续回到崔家身上。

    而这次,张元正却抢先一步,给皇帝出主意!

    他的提议则是:先礼后兵!

    当下,最要紧的肯定是放崔家出来,然后暗中派人盯着,若是北地有人与崔家接触,那便是接下来的两步应对。

    第一步,先礼。

    利用崔家人先来劝谢家归降,只要谢家继续对萧氏皇族俯首称臣,那么朝廷不仅恢复谢长生护国公的爵位,陛下还可将北地三城,划为谢家的封地。

    如此,也算是对谢家遭受流放,被污蔑有罪的补偿。

    此法,不费一兵一卒,既成功解决北地之危,又维护了皇族的脸面。

    至于第二部,就是“先礼”走不通,需要“后兵”了。

    谢家不愿意继续俯首称臣,非要自立门户,与大乾分庭抗礼!

    那么,就只能让全天下人来讨伐谢家!

    崔家人劝降无效的话,那么崔家人的价值就是留在京中做人质。

    谢长生作为谢家唯一的男丁,若想更进一步,就以崔家人性命威胁!

    他怎么都不能坐视不理!

    否则,对外祖家都能生死不顾,那么谁还愿意追随这样的人?

    “……不忠不孝之人,不足为惧!陛下不用出兵,天下人都会唾弃他的!”

    张元正一顿叭叭的,原本忠厚的老臣,此刻脸上都是献媚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