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我来护 > 第568章 院长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我来护 第568章 院长

    柳父的话一出,柳母当即松了口气,生怕自家夫君执拗下去。

    而谢长生立刻拱手行礼,

    “晚辈替北地百姓谢过柳伯父!”

    柳父没躲,受了谢长生一礼。

    如今谢长生还是晚辈,柳父觉得自己受得起。

    他想着,若是谢家真的最后成了事,以后自己就没机会让谢长生行礼了。

    至于败?

    柳父既然做了决定,想法立刻转变:

    “此路难走,但若是咱们自家人都不追随你,那天下人,怎会信你?所以,长生啊,老夫今日把整个柳家的未来,都交托在你手中!相信你定能带着大家,带着百姓,从冰天雪地里走出一个光明未来!”

    虽然都是表态,但柳父这话却有多重含义。

    首先,对谢长生表忠心。

    且这份忠心,比古家还重!

    毕竟,古家刚不过就是送古枫一个儿子出来用,但他可是直接献上了整个柳家!

    虽不是第一个表态的人,但心意却更真诚!

    还有,柳父也在暗示蔡老:

    差不多得了,难不成还真的要同谢家唱反调?

    论忠君,无人比得过谢家,可结果呢?

    论大乾的礼法秩序,是否崩坏,他们这些文官可谓心知肚明!

    论远近亲疏,蔡家已经多年不得萧氏皇族重用,全靠才学撑着家族。

    且如果蔡老登高一呼,与谢家为敌,那你也要列出谢家的错处才是!

    可有吗?

    柳父相信,蔡老肯定也一直关注着护盘城的情况。

    自从护盘城与外界互通往来之后,北地那边的商贸反倒比以往还多了!

    甚至有些大乾的流民,如今听说消息,宁愿冒着冻死的危险,也朝北地涌去。

    此番成果,远超之前大乾在北地的那些贪婪知府!

    所以,蔡老你想带着天下读书人指责谢家,该如何张嘴?

    最后,柳父也表达了他对谢长生的期望,那便是:

    此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啊!

    柳父越想越通透,谁知,却听蔡老冷哼一声,

    “就凭你的那点学识,也能教化百姓了?好大的口气!”

    柳父……

    谢长生汗颜!

    实话说,蔡老说这话的确有底气。

    因为当初他将四家的物品往空间里转移的时候,发现蔡家的书房最多,且最大!

    不仅蔡父一堆古籍藏书,甚至他家的几个儿孙,也各个满屋子的书。

    而柳家虽然也是书香门第,但是和蔡家比起来,光书籍的数量,就差了一大截。

    “你!蔡老,你是怕我抢了你位置,着急上了?”

    柳父继续挑衅。

    蔡老脑袋一歪,甩了句:

    “吾立北地,便是北地百姓。柳大人若想教化百姓,需先当吾师,再言其他!”

    柳父……

    “好好好!亏我还操心替你想来想去,敢情蔡老根本就没想那么多,而是直接赖北地不走了?”

    大伯娘蔡氏看了谢长生一眼,然后才缓缓道,

    “父亲,我与三弟妹正在护绥城筹建梧桐学院,长生要在此筑黄金台,您若是能留在学院当院长,坐镇北地,梧桐学院必定扬名四海,引天下读书人来此求学!”

    蔡氏看着父亲,目光灼灼道。

    蔡氏从一开始就不担心蔡家,因此提早就同长生商量过,让蔡父当梧桐学院的院长,必定能引来新的人才至北地求学。

    谢长生自然没有意见,所以此刻大伯母直接说,他也笑着表示期待。

    蔡老一听,当即拧眉,

    “在北地筑黄金台,是不是过于铺张浪费了些?”

    “哎呀!蔡老若是觉得此举不妥,老夫可以当梧桐学院的院长!”

    柳父立刻趁机自荐。

    一听这梧桐学院就是谢家日后培养读书人的根基之所在,这老家伙还不点头,挑什么刺儿啊!

    有柳父在身后虎视眈眈,蔡老立刻解释,

    “我是怕谢家在北地发展不易,兵马粮草,治理城池,哪样不需要银钱支撑?梧桐学院终究是咱们读书之地,不必浪费这些,否则失了民心,反倒不美。”

    蔡老的一个“咱们”,就是应下了梧桐学院院长的职位。

    柳父见状,也不跟着挤兑了。

    他倒不是真的要同蔡老抢啥,只是蔡老没给明确的话,自己心里没底。

    现在好了,前朝首辅留在北地当学院院长,外加谢家也在北地,一文一武,大事可成!

    柳父站在一旁笑呵呵,心情甚好。

    大伯娘蔡氏立刻宽慰道:

    “父亲,这些长生早有考量,您不必担心,且如今北地百姓生活富足,待您入城之后瞧了,便知新城风貌,不出一年必定远超大乾的繁华城池!”

    谢长生没过多解释,银钱来处他不必说。

    反正北地,不缺钱就是了。

    就这样,蔡柳两家人欢欢喜喜的开始收拾行囊。

    其实的确没有什么东西要规整,但吴家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尚没定论,各家拉着自家闺女顺便在屋里询问流放路上的事。

    谢长生没有进去,仍旧站在院中。

    但屋内的话,他都听得一清二楚。

    大伯娘蔡氏庆幸说,

    “父亲,我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照顾好婆母啊?便是我自己,都是靠妯娌们和长生照顾才保住性命的呢!”

    “娘,刚流放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可厉害了,但后来才发现,最厉害的是长生,要是没有他,谢家上下现在怕是……”

    这是二伯娘低声哭泣的声音。

    没想到,背地里哭得最多的竟然是二伯娘。

    至于三伯娘柳氏,她如今身体健康,说话虽然还是温温柔柔的感觉,但却比曾经快了许多。

    “父亲,您不必担忧,留在北地是您今生做的最正确决定。”

    柳氏自然清楚父亲的性子,果断给他吃定心丸。

    至于吴家那边,谢长生忍不住蹙起了眉头。

    吴家嫂子回屋之后没多久其实就醒来了。

    吴氏根本没来得及讲这一路的流放凶险,当然,也没人在意这个问题。

    而吴家大哥急着只追问吴氏一个问题:

    “你现在与谢家划清界限,是不是就不会牵连咱们家了?”

    吴氏本来就冷脸,盯着兄长更是坚定道,

    “我嫁入谢家,就生是谢家人,死是谢家鬼!”

    “我管你是人是鬼,但是你不能连累咱们吴家啊!”

    吴家大哥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