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我来护 > 第572章 简单直白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我来护 第572章 简单直白

    其他三家得知吴家人大部分都留下,只有吴博母子走的时候,也没有奇怪,反倒还暗暗敬佩吴氏是个有主意的。

    谁能都能看出来,吴氏这是故意为之。

    但如此,对吴家而言,尤其对吴博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毕竟,吴家长辈在京中的时候有多不着调,大家伙也都瞧见过。

    如今来了北地,如果家中长辈还是那般行径,让吴博一个晚辈如何做?

    稍有不慎,不孝的名头压下来,吴博这个孩子就毁了。

    回去的路上,吴家大嫂蹭到吴氏耳边道歉,

    “之前是嫂子不对,那时候为了吴家,我也是没有办法。”

    虽然没说什么事,但吴家嫂子做过的上不得台面的事,多到吴氏都理不清了。

    但吴氏知道,她这个嫂子,对亲生儿子倒是一百个真心,没半分掺假。

    光这一点,就足够了。

    且自家大哥和父母,也真的很让人头疼。

    “嫂子,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博儿身为吴家子,没有沾染父兄的恶习,反倒这般懂事,也有嫂子的功劳。”

    吴氏这话,并非表面的客套。

    吴博如今能明事理,虽说有孩子的本性在,但也少不得其母是个正派人。

    嫂子虽宝贝儿子,可也没将吴博惯成个四六不懂的废物。

    不像她母亲,大哥如此,何尝不是母亲小时候对其过于宠溺,以至于……

    哎!

    吴氏也是看在吴博没歪的份上,对自家嫂子才多了几分包容。

    吴家大嫂没想到,小姑子竟然是认可自己的?!

    “嫂子糊涂!嫂子之前就不该偏心娘家,还把你当外人看待!呜呜呜……”

    说着说着,吴家大嫂的眼泪就呼啦啦的掉了下来。

    这话说的很是直白,让吴氏这个吃亏多年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与其算账了。

    只是,隔着马车吴氏都感觉四周有目光投来,她立刻低声劝阻:

    “嫂子,您莫要如此,今日就咱家最是热闹,你也不想其他三家继续看我们的笑话吧?”

    吴家嫂子的声音当即低了下去,但她还是追问,

    “那吴家都跑了,我娘家那边会不会因为谢家而被连累坐牢或者砍头啊?”

    吴家嫂子抓着吴氏的手越发的紧。

    果然,嫂子还是最惦记自己的娘家,但谁不是呢?

    吴氏倒没故意吓唬人,反倒安慰道:

    “吴家人只是从京城失踪,无人知晓是来了北地。所以嫂子放心,你的娘家不会被牵连。”

    “那就好,那就好!”

    吴家嫂子立刻抹掉了眼泪。

    吴氏……

    敢情这哭也不是为了道歉啊。

    罢了,不计较了。

    “嫂子莫要担忧,崔家还在京城,即便是有人想找谢家的麻烦,也不会费劲去找你的娘家,只会盯着崔家的。”

    吴氏提醒。

    吴家嫂子没有安心,反倒生了疑惑,

    “崔家没有来北地,咱们却都过来了,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盯着嫂子那精明的眼神,吴氏转头看向吴博,

    “博儿啊,你可能替你母亲解惑?”

    吴博颔首,

    “是,姑姑。”

    “母亲,咱们离京的时候,崔家人在牢狱之中,就算谢家想救,但劫狱的风险很大,不能轻易出手。且崔家与我等姻亲之家不同,崔家是谢二公子的外祖家,新帝会轻易杀我们来威胁谢家,但绝对不会让崔家人出事,否则北地与大乾就可随时开战。新帝登基,定不想战,崔家留京不会出事,但我们留京,只会人头不保。”

    听着吴博的一番话,外边骑马的谢长生忍不住点点头。

    别说,你还真别说。

    吴家能出一个吴博,真的很让人惊讶。

    吴博不知新帝是谢家人,所以能做出此番推论已经相当难得。

    吴博甚至还补充道,

    “母亲,谢家不管吴家,让我们继续留在京中,恐怕咱们到死都不知道是为什么。但隔着千山万水,谢家还能想着救咱们出来,这不是情分,而是谢家恩情。如果吴家人不懂事,这恩情就是姑姑的债。所以,咱们吴家人,要感激谢家,更要想办法报答谢家,才不至于让姑姑一人背着吴家的债活着。”

    这番话,简单直白。

    吴家嫂子听懂了,甚至还羞愧的低下了头。

    吴氏则惊讶的看着吴博。

    “你这孩子,什么时候懂这么多了?”

    “姑姑,小时候您不就告诉我读书明理吗?书读多了,很多事就都看得明白了。”

    吴博笑道。

    吴氏很是感慨。

    这孩子比自己想的还要成熟啊!

    崔家没回来的时候,她们这些妯娌们都忙着安慰六弟妹,生怕她想不开。

    最后还是长生告知家里人,崔家在京中不会出事,皇帝的人只会把崔家当做筹码,不会伤他们的性命。

    她们听得懂,但还是怕崔家出意外。

    可吴博这孩子,仅凭一个结果,说出的话就能和长生推测的差不多?

    也是聪慧啊!

    可这个时候,吴家嫂子的哭声又起了,

    “博儿多好的孩子!可偏偏,命不好,明明都能参加春闱了,结果现在……”

    “嫂子,你别哭了,谁说北地没有科举的?往后博儿无论想做学问,还是考功名,都还有机会的!”

    吴氏果断道。

    “你说啥?北地也能科举?”

    见吴氏肯定的点了点头,吴家嫂子立刻破涕为笑!

    “那可太好了!你咋不早说,害我这心一揪一揪的,难受好半天呢!”

    吴博倒是眸色未变。

    吴氏好奇,

    “博儿似乎并不意外?”

    吴博也没藏着,而是缓缓道:

    “谢家如果想真正的治理一方,不可能只用将军,文人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北地继续维持科举制度,才是谢家长远之策。”

    “更不必说,蔡柳两家的地位,定能让天下读书人来北地求学!我虽不知全貌,但已能预料到北地的崛起,将成为大乾覆灭的开始!”

    “所以,能有机会参与北地科举,比大乾的春闱更有意义!”

    “博儿,多谢姑姑!”

    吴博认真道。

    吴家嫂子嘴巴咧到耳后根了,原来是这样的吗?

    吴氏连连点头,

    “吴家祖坟,真的是冒青烟了!”

    谢长生挑挑眉,吴博对北地,倒是信心十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