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于查案的女官日常 第512章 三问
次日,寒风渐起,天将欲雪,久凝不落。
刚到辰时,西康坊的大门就被敲响,贺兰延在院内练功,快步跑去开门。
刚一开门,眼前就像出现一堵墙,将微弱的光都遮挡住,旁边还挤着一道黑黑的影子。
“贺兰小兄弟,早啊!”老蓝几乎是贴着门站,后面的阿丹急得往里探头看,阿珍也好奇地东张西望。
站在最后的崔媖娘甚觉丢脸,恨不得不认识他们。
贺兰延笑着做请的手势,“姑娘才刚起来,你们用过早膳了吗?”
“吃了吃了,西京就是热闹,早膳花样多又精致,什么味道的都有,我恨不得一辈子住在西市!”阿丹笑着脱口而出,回头看向崔媖娘:“如果不是崔姐姐有事要忙,我还想再多吃点。”
“就知道吃,你张嘴就停不下来,不知道媖娘有很重要的事要办吗?”阿珍一巴掌甩在弟弟后脑勺,扯着他的胳膊让开道,让崔媖娘走在前面。
阿丹立刻捂住嘴,示意自己知道错了。
贺兰延看着几人闹起来像活宝,顿时哈哈大笑,领着他们一路从花园进来。
崔媖娘只知自己的同窗从宋府搬离,已经自立门户,却不知买了这么大的宅子,早已经成一家之主的模样。
扪心自问,如果换作是以前的她,她可能没有勇气自行出府自立。如今她也没了父母的庇护,兄长恨不得将她卖了换钱,这兄妹之情犹如恩断义绝。
孤身一人在这世间,她也想成为这样的一家之主。
后院,宋灵淑听到前院传来热闹的说话声,静听了片刻,才听出是老蓝的声音。
夏青一脸兴奋地跑进来,“姑娘,院子里来了一群高的矮的,黑的白的客人,还有姑娘的同窗。”
“什么高的矮的,黑的白的……”宋灵淑噗嗤笑了,“昆仑奴你又不是没见过。”
夏青凑上前高兴道:“我以前见过的昆仑奴没这么黑,院里那人像一只黑色的小猴子,个子好小,浑身黑得只能看清那口白牙。”
听到这番形容,宋灵淑更乐了,在岛上时,小奴儿一直跟在阿丹老蓝身边,个子小爬树灵活,一头短发卷毛,还真像只小猴子。
云娘见家中突然来了人,转身回了厨房,多准备几份早膳。
两刻钟后,宋灵淑与崔媖娘单独坐在临窗边。
其余人围坐大桌前,年龄小的几个埋头吃羊肉饼,老蓝觉得不好意思,只是小口慢慢吃。
崔媖娘推辞不过,只坐下象征性陪着吃了点。
“回书院后,你准备住哪,需不需要买个宅子?”宋灵淑边吃边问,还看了一眼阿珍姐弟与老蓝。
崔媖娘双眸一亮,“莫非你知道哪有好宅子?我是准备买个宅子,不需要很大,有个一进小院便好。”
一进小院?宋灵淑目露诧异,“带上他们四个,一进有点小吧,不如找到稍大点的,钱不够我先给你垫上。”
老蓝听后,遗憾地猛拍大腿,“哎呀,宋家妹子,老蓝也想留在西京,可那一大摊子事还等着我回去。只要崔家妹子安顿好,老蓝就得启程回禹州了。”
吃得两腮鼓鼓的阿珍阿丹也点头,小奴儿没听太懂,愣了片刻也跟着点头。
崔媖娘笑道:“阿珍阿丹还得回家照看父母,老蓝本身就是撇下自己的事来帮我,他们在这里待不长,很快就要回禹州。
宋灵淑恍然,想到一年前,钟管事找了很多待卖的宅子,其中就有较小一进小院落,她那时觉得以后都得住外面,就挑了稍大点的宅院。
“我让铺子里的管事帮着找找,临近西市的几个坊有不少,到时你看看喜欢哪个。”
“谢谢,崔家被抄家后,我在西京连片瓦之地也没有,如今回来,也算白手起家……”
云娘见崔媖娘略显失落,笑道:“白手起家也无妨,崔姑娘聪明有本事,往后也不会差到哪去。”
宋灵淑轻拍安慰,“慢慢来,你要谋生不难,往后怎么走,慢慢考虑……”
她倒也没觉得崔媖娘独身一人便不能嫁得良人,端看她往后如何想,从玉溪书院,讨份差事并不难。
崔媖娘脸上阴霾消散,空落落的内心渐渐温暖起来。
早膳过后,老蓝几人留在宅内,宋灵淑决定带着崔媖娘入宫面见长公主。
马车刚出西康坊,迎面驶来一车异常华贵马车,贺兰延一眼认出马车上的徽记,告知了马车内的宋灵淑。
薛绮跳下马车,挥手让侯府的人回去,迈步上了他们的马车。
到了皇城门口,宋灵淑手持令牌,带着两人直入宫门。
按时辰来看,长公主已经下朝回了两仪殿,刘武快步回来通报。
“宋中丞,长公主让你们三人一同入殿。”
崔媖娘脸有些白,紧张地直搓手,薛绮别过头小声道:“宣你一同入殿,意味着长公主会同意你回玉溪书院。”
“长公主真的……”崔媖娘惊讶问。
宋灵淑笑道:“敏君说得没错,若长公主厌弃,根本就不会见你。”
长公主日理万机,每日批奏折都忙不过来,如果对崔媖娘不喜,连看一眼的功夫都没有。
就算她与敏君求情,长公主也照样不在意。
……
两仪殿内,几缕晨曦从窗缝钻入,在光滑的地板铺成满地金黄。
崔媖娘跪在中间行礼,手放置在额头,不敢抬头去看案前的人。
薛绮笑嘻嘻行礼后,直接走上前,轻声道:“长公主,崔媖娘这回帮了我们大忙,您看看……是否算将功折罪……”
李岚无奈瞥了薛绮一眼,目光看向宋灵淑。
宋灵淑将未记在案卷上的事和盘托出。在提交上来的案卷中,她将崔媖娘从范裕那得知的消息隐瞒住,也并未说出崔媖娘的身份,只说是海岛上的义士。
科举舞弊案后,崔家被判流放,如果写明崔媖娘的身份,恐会招来他人指责,不如直接回京呈报给长公主,长公主只要点头,流放之刑才算终结。
李岚听完所讲,略有些意外,看着下方未敢抬头崔媖娘道:“你想回玉溪书院?你是想回来念书,还是想借此找个依靠?”
念书就只是念书,找个依靠就是借玉溪书院的名声,找个好人家嫁出去。无论哪个都不是崔媖娘想要的,或说,崔媖娘大费周章利用范裕来沿海,绝不愿止步于此。
宋灵淑与薛绮都听明白了长公主的话,有些紧张地看着崔媖娘。
“民女……民女想学宋中丞那样,为长公主,为大虞,为百姓做力所能及之事!”崔媖娘强行止住颤抖的手,仰起头看向上方的长公主。
“宋中丞神机妙算,智勇双全,对百姓心怀仁爱,大公无私为民请命!民女虽不及宋中丞万分之一,也想亦步亦趋为长公主,为大虞尽力尽力!”
李岚眼中流露出笑意,“我听闻你从小爱慕荣国公世子,缘何突然改了想法?”
崔媖娘眼睫微颤,想也没想脱口道:“过去民女愚钝,被虚晴情假意迷住了双眼,竟不知这些都是转眼成空的镜花水月,唯有自身所闻所学,方能立足于世间。”
“民女在禹州看遍了世间悲苦喜乐,也看到了民之困苦,国之艰难。乱臣贼子夺权祸国,百姓则水深火热,国不安则民不安。民女恨自己过去无知愚昧,竟未看清真相……”
李岚轻点了点头,“你能有此觉悟便好……往后从玉溪书院出来,可不像从前那般,让你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也许要餐风露宿,眠风宿雨,在外连夜辛苦跑差,你能吃得下这苦头吗?”
“只要能为长公主,为大虞尽忠尽职,民女甘愿做任何事!”
“好!那我便看看,日后你能大虞做什么。”
崔媖娘激动地两腿发颤,揖首三拜。
“民女感谢长公主恩典!”
刚到辰时,西康坊的大门就被敲响,贺兰延在院内练功,快步跑去开门。
刚一开门,眼前就像出现一堵墙,将微弱的光都遮挡住,旁边还挤着一道黑黑的影子。
“贺兰小兄弟,早啊!”老蓝几乎是贴着门站,后面的阿丹急得往里探头看,阿珍也好奇地东张西望。
站在最后的崔媖娘甚觉丢脸,恨不得不认识他们。
贺兰延笑着做请的手势,“姑娘才刚起来,你们用过早膳了吗?”
“吃了吃了,西京就是热闹,早膳花样多又精致,什么味道的都有,我恨不得一辈子住在西市!”阿丹笑着脱口而出,回头看向崔媖娘:“如果不是崔姐姐有事要忙,我还想再多吃点。”
“就知道吃,你张嘴就停不下来,不知道媖娘有很重要的事要办吗?”阿珍一巴掌甩在弟弟后脑勺,扯着他的胳膊让开道,让崔媖娘走在前面。
阿丹立刻捂住嘴,示意自己知道错了。
贺兰延看着几人闹起来像活宝,顿时哈哈大笑,领着他们一路从花园进来。
崔媖娘只知自己的同窗从宋府搬离,已经自立门户,却不知买了这么大的宅子,早已经成一家之主的模样。
扪心自问,如果换作是以前的她,她可能没有勇气自行出府自立。如今她也没了父母的庇护,兄长恨不得将她卖了换钱,这兄妹之情犹如恩断义绝。
孤身一人在这世间,她也想成为这样的一家之主。
后院,宋灵淑听到前院传来热闹的说话声,静听了片刻,才听出是老蓝的声音。
夏青一脸兴奋地跑进来,“姑娘,院子里来了一群高的矮的,黑的白的客人,还有姑娘的同窗。”
“什么高的矮的,黑的白的……”宋灵淑噗嗤笑了,“昆仑奴你又不是没见过。”
夏青凑上前高兴道:“我以前见过的昆仑奴没这么黑,院里那人像一只黑色的小猴子,个子好小,浑身黑得只能看清那口白牙。”
听到这番形容,宋灵淑更乐了,在岛上时,小奴儿一直跟在阿丹老蓝身边,个子小爬树灵活,一头短发卷毛,还真像只小猴子。
云娘见家中突然来了人,转身回了厨房,多准备几份早膳。
两刻钟后,宋灵淑与崔媖娘单独坐在临窗边。
其余人围坐大桌前,年龄小的几个埋头吃羊肉饼,老蓝觉得不好意思,只是小口慢慢吃。
崔媖娘推辞不过,只坐下象征性陪着吃了点。
“回书院后,你准备住哪,需不需要买个宅子?”宋灵淑边吃边问,还看了一眼阿珍姐弟与老蓝。
崔媖娘双眸一亮,“莫非你知道哪有好宅子?我是准备买个宅子,不需要很大,有个一进小院便好。”
一进小院?宋灵淑目露诧异,“带上他们四个,一进有点小吧,不如找到稍大点的,钱不够我先给你垫上。”
老蓝听后,遗憾地猛拍大腿,“哎呀,宋家妹子,老蓝也想留在西京,可那一大摊子事还等着我回去。只要崔家妹子安顿好,老蓝就得启程回禹州了。”
吃得两腮鼓鼓的阿珍阿丹也点头,小奴儿没听太懂,愣了片刻也跟着点头。
崔媖娘笑道:“阿珍阿丹还得回家照看父母,老蓝本身就是撇下自己的事来帮我,他们在这里待不长,很快就要回禹州。
宋灵淑恍然,想到一年前,钟管事找了很多待卖的宅子,其中就有较小一进小院落,她那时觉得以后都得住外面,就挑了稍大点的宅院。
“我让铺子里的管事帮着找找,临近西市的几个坊有不少,到时你看看喜欢哪个。”
“谢谢,崔家被抄家后,我在西京连片瓦之地也没有,如今回来,也算白手起家……”
云娘见崔媖娘略显失落,笑道:“白手起家也无妨,崔姑娘聪明有本事,往后也不会差到哪去。”
宋灵淑轻拍安慰,“慢慢来,你要谋生不难,往后怎么走,慢慢考虑……”
她倒也没觉得崔媖娘独身一人便不能嫁得良人,端看她往后如何想,从玉溪书院,讨份差事并不难。
崔媖娘脸上阴霾消散,空落落的内心渐渐温暖起来。
早膳过后,老蓝几人留在宅内,宋灵淑决定带着崔媖娘入宫面见长公主。
马车刚出西康坊,迎面驶来一车异常华贵马车,贺兰延一眼认出马车上的徽记,告知了马车内的宋灵淑。
薛绮跳下马车,挥手让侯府的人回去,迈步上了他们的马车。
到了皇城门口,宋灵淑手持令牌,带着两人直入宫门。
按时辰来看,长公主已经下朝回了两仪殿,刘武快步回来通报。
“宋中丞,长公主让你们三人一同入殿。”
崔媖娘脸有些白,紧张地直搓手,薛绮别过头小声道:“宣你一同入殿,意味着长公主会同意你回玉溪书院。”
“长公主真的……”崔媖娘惊讶问。
宋灵淑笑道:“敏君说得没错,若长公主厌弃,根本就不会见你。”
长公主日理万机,每日批奏折都忙不过来,如果对崔媖娘不喜,连看一眼的功夫都没有。
就算她与敏君求情,长公主也照样不在意。
……
两仪殿内,几缕晨曦从窗缝钻入,在光滑的地板铺成满地金黄。
崔媖娘跪在中间行礼,手放置在额头,不敢抬头去看案前的人。
薛绮笑嘻嘻行礼后,直接走上前,轻声道:“长公主,崔媖娘这回帮了我们大忙,您看看……是否算将功折罪……”
李岚无奈瞥了薛绮一眼,目光看向宋灵淑。
宋灵淑将未记在案卷上的事和盘托出。在提交上来的案卷中,她将崔媖娘从范裕那得知的消息隐瞒住,也并未说出崔媖娘的身份,只说是海岛上的义士。
科举舞弊案后,崔家被判流放,如果写明崔媖娘的身份,恐会招来他人指责,不如直接回京呈报给长公主,长公主只要点头,流放之刑才算终结。
李岚听完所讲,略有些意外,看着下方未敢抬头崔媖娘道:“你想回玉溪书院?你是想回来念书,还是想借此找个依靠?”
念书就只是念书,找个依靠就是借玉溪书院的名声,找个好人家嫁出去。无论哪个都不是崔媖娘想要的,或说,崔媖娘大费周章利用范裕来沿海,绝不愿止步于此。
宋灵淑与薛绮都听明白了长公主的话,有些紧张地看着崔媖娘。
“民女……民女想学宋中丞那样,为长公主,为大虞,为百姓做力所能及之事!”崔媖娘强行止住颤抖的手,仰起头看向上方的长公主。
“宋中丞神机妙算,智勇双全,对百姓心怀仁爱,大公无私为民请命!民女虽不及宋中丞万分之一,也想亦步亦趋为长公主,为大虞尽力尽力!”
李岚眼中流露出笑意,“我听闻你从小爱慕荣国公世子,缘何突然改了想法?”
崔媖娘眼睫微颤,想也没想脱口道:“过去民女愚钝,被虚晴情假意迷住了双眼,竟不知这些都是转眼成空的镜花水月,唯有自身所闻所学,方能立足于世间。”
“民女在禹州看遍了世间悲苦喜乐,也看到了民之困苦,国之艰难。乱臣贼子夺权祸国,百姓则水深火热,国不安则民不安。民女恨自己过去无知愚昧,竟未看清真相……”
李岚轻点了点头,“你能有此觉悟便好……往后从玉溪书院出来,可不像从前那般,让你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也许要餐风露宿,眠风宿雨,在外连夜辛苦跑差,你能吃得下这苦头吗?”
“只要能为长公主,为大虞尽忠尽职,民女甘愿做任何事!”
“好!那我便看看,日后你能大虞做什么。”
崔媖娘激动地两腿发颤,揖首三拜。
“民女感谢长公主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