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华娱,辉煌璀璨 > 第9章 依然是三方角力

华娱,辉煌璀璨 第9章 依然是三方角力

    《元青》在柏林的场刊评分直冲至3.2分!

    场刊第一!

    欧洲不少影评人想起十六年前《爆裂鼓手》里那个被老师指挥折磨得不成样子的男孩。

    现在,他站上了指挥的位置,贡献了他演员生涯的又一巅峰!

    【比起叙事,影片更偏向心理描绘,让你与一个专业上的控制狂共处一室,并进入他的脑海,感受他的人生如何逐渐失控,以一种诡异的平静见证一切坍塌。】

    《德国娱乐报》编辑在文章中写道。

    【影片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戏剧性、创新性、还是视野!

    精心的设计、怪异的时尚以及李元青时而收敛时而爆发的表演。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希望李元青不要再过16年才给我们带来另一部电影,《元青》毋庸置疑是一部天才之作!】

    李元青往电影里塞了很多东西。

    其中最引起争议的就是他自己在华国娱乐圈推动的“封杀”!

    在国外,这叫做“取消文化”。

    一种通过社交媒体发起集体抵制的行为,其核心特征是通过舆论施压促使特定对象承受职业或社会声誉损失。

    近些年,这一现象正在愈演愈烈。

    对于公众人物,尤其是艺术家,他个人生活上的污点和作品应不应该被分开看待?在何种程度上应该被分开看待?

    他的身份例如性别、年龄、阶级、种族、性取向、政治观念……多大程度上应该被用于阐释、引申、背书或者污名他的事业与创作。

    李元青看似用主角最后的落魄来替主角洗白,实际上在各处细节上,李元青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引以为傲的艺术真算不得什么,将他们这些劣迹艺人封杀,对整个娱乐圈、文化圈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相反,他们要自己适应新环境、展示自己的作用,才能在新浪潮的文化风尚里讨口饭吃。

    影片描绘的不仅是“元青”所处的虚构世界,也正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当下所栖居的世界。

    而且,李元青使用了非常强烈的世界镜头语言。

    你能看出欧洲、美利坚、华国等各国各地区文化元素。

    李元青像是一个集大成者,让每个观影人都感受到一股亲切,这种隔阂的消除,也让他的电影在影评人口中难得珍贵,因为你不会在他的电影里感受到狭隘。

    世界影坛元素尽为我用。

    除了内核深层次探讨以外。

    电影中不少细节为人津津乐道。

    首先就是这个主角原型到底是谁。

    描绘的是个音乐天才,可他在三十岁不到的年纪拿齐了各项音乐类大奖!

    这种“意气风发”的人物设定,自然而然让大家想起李元青本人。

    他就是在极其年轻的情况,拿遍世界顶级电影类奖项,除了正在竞争的这个金熊!

    后续的渣男设定,完全跳脱现实之外。

    李元青本人和妻子的浪漫爱情,世人皆知。

    只能说,李元青真是演渣男上瘾。

    非要凑齐一个“渣男三部曲”。

    而对于电影主角的性格。

    其实很多观众认为,那才是李元青该有的性格。

    年纪轻轻成为大富豪、荣誉无数、抱得美人归、家庭美满等等。

    他就该目空一切!

    他就该认为自己能享受特权、放纵欲望。

    李元青用电影为大家呈现了“另一个时空”的李元青。

    他才华横溢,世人敬仰。

    却没能控制住欲望,最后被欲望吞噬,再多荣誉金身也拦不住普通民众对他斑斑劣迹的厌恶。

    国内参加首映的媒体撰文时开玩笑道。

    【这应该是李元青自己给自己拍的警示录,若他做不到洁身自好,下场会比电影中更加凄惨。】

    热议、夸赞、着迷等等呼声都在两天后有了新的变化。

    因为出现了两部电影同时取得3.0高分。

    《三姐妹的故事》和《同义词》。

    前者讲述了一户人家的三个姐妹在成年后面对各自生活的故事。

    后者是一部超大尺度LGbt题材影片。

    前者以女性为重点,将父权主义,阶级的压迫和传统思想尽情的展示出来。

    后者,批判了欧洲社会对移民的刻板印象,揭示了融入异国文化的虚幻性。??

    这么看起来。

    别看《元青》场刊评分最高。

    题材还真不是很占优。

    国内媒体又想起当年的往事。

    《圣殇》在三强争霸里帮他拿到金狮。

    《母亲》在三方混战里为他撕下戛纳最佳导演。

    这一次,悬念依然只有到最后一刻才能揭晓。

    李元青在接受一次专访后,带着老婆去巴黎和岳父团圆去了。

    国内。

    出现了一位新的“劣迹艺人”。

    翟博士的情况很特殊。

    竟然是学术造假!

    去年八月份,小翟在微博上用九宫格的图片形式更新了自己的状态,宣布自此别人可以叫自己“dr.Zhai”。

    即表示自己博士毕业。

    当时就有人好奇,“为什么翟博士毕业了,但是却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

    很可惜,这篇知乎提问被淹没在大量的娱乐信息里,没什么人关注。

    今年一月底,翟博士晒出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后录用通知书。

    真的很稀奇。

    在人均小学知识储备量的娱乐圈,竟然蹦出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博士!

    小翟这些年顺风顺水,心态也飘了。

    在直播中回答网友问题时,表示自己并不知道“知网”是什么。

    “知网是什么东西?知网是什么东西?”

    很懵逼的状态,一点都不带演的。

    这段视频不像之前的提问无人问津,而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互联网!

    这太诡异了。

    一个博士,竟然不知道知网是什么?

    那他是怎么完成本科、硕士以及博士论文的?

    这是经历过大学生活网友的正常疑惑。

    但小翟粉丝们丝毫没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

    甚至讥讽关注此事的网友是“酸民天天骂人没文化”。

    但他们这回真是错的没谱了。

    广大被论文折磨的学子们,是全华国“最有文化”的一批,他们团结起来,能把小翟博士翻个底朝天!

    热度一起来。

    小翟工作室立即做了娱乐圈常规操作。

    声明指责部分网络用户和自媒体作者散布不实传闻。

    当这类“严正声明”、“辟谣声明”一发。

    网友们基本已经猜到。

    这事儿没跑,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