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华娱,辉煌璀璨 > 第24章 《寄生虫》

华娱,辉煌璀璨 第24章 《寄生虫》

    第 24 章 《寄生虫》

    李元青来到戛纳第二天,就把刘奕菲怀孕的消息告诉了安教授。

    安教授也高兴得不行。

    当天还从巴黎赶来了戛纳电影节现场,就是想当面和女婿确认消息。

    记者难得拍到翁婿同框的照片。

    翁婿都是帅哥,气质也好。

    不少网友在微博感叹,这么优秀的基因集合到一起,刘奕菲生的孩子得多好看!

    刘奕菲和李元青可都没辟谣怀孕传闻。

    只是回避和压热度而已。

    现如今,这已经是个心照不宣人尽皆知的秘密。

    刘奕菲身边本来就经常出没狗仔,这下更是有人开始全程跟踪,无论杂志、代言还是逛街、吃饭都能碰见记者。

    他们就想得到刘奕菲走进医院的第一手新闻!

    只是,李元青没让他们如愿。

    医疗团队在家里就完成了日常监测、饮食指导、孕期防护等工作,不到预产期,根本不需要去医院。

    刘奕菲还是日常生活工作的状态。

    但因为她今年没来戛纳。

    所以,李元青今年的工作强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花木兰》和《我的变身男友》宣传都将由李元青出席。

    李元青按照日程,先对外公布了正在准备的新电影。

    电影名字叫《寄生虫》。

    没有演员阵容。

    只有一张海报。

    一条长长的台阶。

    一面光鲜亮丽,右上角应该是富丽堂皇的别墅。

    一面肮脏破烂,左下角应该是阴暗潮湿的地下室。

    除了海报以外还有一条简介。

    该片讲述了全是无业游民的一家人,家中的父亲成天游手好闲,直到积极向上的长子靠着伪造的文凭来到富豪的家里应征家教,两个天差地别的家庭因而被卷入一连串的意外事件之中。

    记者看不懂这行简介。

    谋杀?悬疑?又或者另辟蹊径搞喜剧?

    现场有点水平的专业电影人从海报里看出了点东西。

    贫富差距?还是阶级呢?

    这里是法国。

    左翼新浪潮的发源地。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

    这里是革命老区。

    如果真是讨论贫富,那这片子至少预定一个奖了。

    上午九点半。

    李元青和刘奕菲打视频,对方刚刚午睡醒来。

    道了几句爱意后。

    十点钟,李元青准时出现在新片发布会。

    与电影节主席雅各布、评委会主席罗伯特德尼罗、评委施南生、杜琪峰握手拥抱后落座。

    “戛纳对我有特殊的意义,我在这里拿到了一个小金棕榈和一张最佳导演的奖状,我拍摄的几部大片也都有亮相戛纳,对它们的票房有不小的提升与帮助。

    所以,我选择在戛纳开新片发布会。

    很早以前,我脑海中就开始构思这个故事,剧本断断续续完成了,就差把它给拍出来了。

    距离上一次带着文艺片来戛纳也过去四年了,明年正好第五年,我会带着这部《寄生虫》来戛纳,如果有幸入围主竞赛单元,那就朝大金棕榈努努力吧,毕竟陈导的金棕榈还是太孤单了,后来人该加把劲赶上他们当年的步伐。”

    没人觉得李元青口气大。

    反而还觉得李元青相比于以前,谦逊了不少。

    第一个提问机会交给了法国本土的记者。

    他的问题很直接。

    “你打算拍摄的电影主题是什么?贫富差距还是阶级对立?”

    “都会涉及,这是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我只是拍电影的,这个主题够深刻,我要将主题融入故事里,发人深省。”

    “众所周知,华国的情况,这种电影能通过审查吗?”

    “我已经获得了项目备案,目前正在进行下一阶段的流程,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一定会在拿到所有合法审批文件后开工。”

    就算记者不说,审核也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审核委员会一定会卡审核!

    哪怕像李元青这种荣誉满身的大导演,这种题材也一定会被刁难。

    只能依托外部的力量。

    李元青开新片发布会,就是先吸引内地外的影视公司,谁愿意合作,把它变成合拍片。

    如果合拍片还不能通过,那就再联系更高级别的力量。

    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

    “演员阵容有考虑清楚吗?”

    “尚在邀请中,我的选择范围很广,国内外符合条件的都可以。”

    这场发布会开了两个小时。

    除了故事剧情,李元青对一些细节没做太多隐瞒。

    最后,华国记者收了尾。

    “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你都看得差不多了吗?你认为哪一部电影最可能拿金棕榈?”

    李元青偏过头看向两位电影节主席。

    “雅各布先生、德尼罗先生,我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吗?”

    两个老头都是乐呵呵的说道。

    “sure!”

    “那行,既然两位电影节主席先生都没有意见,那我简单说下一家之言。

    其实有些电影你一看就知道艺术成分非常高。

    今年有两部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生命之树》和《艺术家》。

    《生命之树》里充满了唯美的画面和对人生的感悟,非常非常华丽,每一帧都像画一样,我很喜欢。

    《艺术家》这部电影我实话实说,非常不喜欢。

    这都什么年代了,竟然还会有人制作黑白默片!它让我怀疑这是不是哈维整出来故意讨好学院那群老人家的定制片。

    但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里演员演的都很好,除了没有声音。”

    李元青说完指向罗伯特德尼罗。

    “这些都是我瞎说的,至于到底谁能拿金棕榈,还是得问他,说不定他已经把大奖电影的名字写在纸上,揣在兜里,现在你们去翻他的衣兜说不定就有收获。”

    李元青佯装去翻他的上衣兜。

    罗伯特德尼罗也很有喜感,哈哈大笑的同时自己把白底翻出来,给大伙展示。

    他以前主演过《喜剧之王》。

    是个挺可爱的老头子。

    今年美利坚金球奖终身成就奖就是颁给了他。

    新片发布会结束。

    雅各布又和李元青合了好几张影。

    之所以这么重视李元青。

    还是因为华语电影人真的成长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了。

    今年戛纳电影节华语电影人大发神威。

    总结就三个字——“买!买!买!”

    去年有部批片。

    《敢死队》

    内地票房干到了两亿多华币。

    买的时候,华狮只花了二十万美金不到!

    真是赚疯了!

    今年,这些影视公司疯了一样抢购电影,甚至连一些cult片也在抢!

    李元青知道这一消息时都觉得这群家伙在干嘛?

    cult片不是低俗就是血腥,这玩意儿能在国内上映?

    搞不懂。

    雅各布也搞不懂,但他不在乎。

    谁能给他们带来资金,谁就是他们的金主。

    给金主礼遇和笑脸,这是他们的必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