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776章 汴梁弊端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776章 汴梁弊端

    赵匡胤摇头。

    开封府,汴梁,那确实不是一个在这种乱战之时作为京城的地方啊。

    从前往后,作为京城的地方,先是在长安,后是在洛阳,然后又在长安,加上洛阳……简而言之,就是基本都在关中地区为核心,加上洛阳这样一个有着天险又运送粮食也更加便利一点的地方。

    而等到唐朝,关中地区就渐渐真的不太行了,所以唐朝的皇帝经常会跑到洛阳去,还带着文武百官——关中地区的粮食等方面问题至少是他们这么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如今,大宋为什么会选择开封府作为京城,那里面的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是延续“传统”。

    唐末之后,这个被称作是五代十国的时期,这所谓的“五代”,除了李家人建立的后唐之外,剩下的四个都定都在开封,这几代王朝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经把开封这个地方建造成了一个非常繁华、经济发达且是政治中心的地方,同时,大部分人的心中也都认同了开封这个京城的地位。

    换言之,这个时候的开封,已经是一个合格的京城了,把这里作为大宋的京城,省时省力,还能够快速上手,不管是在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或者是军事方面;同时也不用担心天下众人的态度——这么多年了这里都是京城,大家没有一点适应的问题。

    毕竟,想要建造一个合格的京城,所花费的财力人力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省一点钱当然还是要省一点钱为好,大宋在建国初期,真心没有那么多多余的钱可以用在这方面。

    再者,开封是非常完备的一个水陆交通枢纽,既有黄河、淮河,又有能够直通东南地区的主要河道惠济河……

    漕运就是开封府的绝对优势,不论是东南地区的财赋粮食,还是天下各地的军队,全都可以通过这些河道快速运送到开封,保证开封城中粮食的供给、保证军队的即时调动,也保证大宋对各方信息的畅通。

    再者,这种完善的漕运系统使得粮食等各种资源在路途中的损耗稍微小一些,可别小看了这“小一些”,这里损耗少一点,那里损耗少一点,最后加起来,可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了。

    此外,就是大宋在建国初期,主要要处理的敌人也是位于南方,而不是北方——对于南方的敌人而言,大宋的京城的地理位置就完全没有问题!

    只不过,如果面对北方的敌人的话……

    唉,只能说有利有弊,并且弊端会完全显露出来吧。

    赵匡胤叹息。

    在燕云十六州不在自己手里面的情况下,在北方敌人的眼里面,开封那真的就是基本没有什么足够的防御——除了一条黄河外。

    当然,这里不是说黄河不够险峻,黄河还是非常险峻的,但是只有一条黄河,那确实是不太够。

    作为平原地区,周围没有什么险峻高山,没有什么峡谷,也没有其他的天然地利,偏偏又是一个交通枢纽,这种地方,往往还有一个名字——四战之地。

    这种名字,一般情况下既证明了这个地方的地理优越性,证明了这个地方的重要——在太平年间,这种地方往往还是会比较富裕的;但放在随时有战争风险的时候……

    大宋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

    所以,赵匡胤其实心里面一直有着“要不要迁都”的想法。

    只不过,迁都这种事情,绝不是随口一提的小事儿。

    一来,选址方面大有讲究,如果要从开封迁过去,那么一定是这个地方比开封更好,不说方方面面都更好,至少综合起来要更好——特别是在防御条件方面,但是同时,交通运输也不能太差了。

    这里,就排除了关中。

    关中确实历史悠久,但那地方已经不合适作为一个王朝的京城了。

    所以,赵匡胤其实一直以来的想法是洛阳。

    可是洛阳吧,也有洛阳的问题,比如,洛阳的交通运输确实比开封差了一截,同时,因为在很长的时间中都不再是都城,所以洛阳自身的建设条件和开封更是存在了极大差距。

    这就是第二个大问题了。

    钱,钱,钱!

    洛阳残破。

    想要把这么一个地方变作一个合格的可以运转的京城,要花费多少钱财?要调动多少徭役?要消耗多长时间???

    这些,大宋能够负担得起吗?

    思及此,赵匡胤再次深深叹气。

    他可还记得,在自己弟弟登基之后的那个发展中,蜀中就爆发了民变来着,要是他现在不管不顾一定要征发徭役跑去修筑京城,那谁知道会不会提前爆发大规模的民变?

    到时候,大宋可就不妙了。

    燕云十六州,还是燕云十六州!要是这个地方能够被夺回来,至少,夺回来一部分,那大宋面临的局面都不至于这么进退维谷,他也不至于这么纠结。

    当然,这些都是大宋的问题。

    至于说故事中这个韩宋——赵匡胤真心觉得,他们此时此刻直接立刻迁都汴梁的做法确实不大聪明。

    虽然说迁都到这里,倒是有一些鼓舞人心、加强士气的作用,也很符合他们“兴复大宋”的口号,但是问题是弊端要比正面作用大多了啊!

    大宋如今没有燕云十六州,而那个韩宋,在这方面和大宋也没有什么区别——元朝朝廷还在那里,燕云十六州同样不在韩宋的手中,换言之,他们跑到了汴梁,一样没有什么天险可依!

    除了一条黄河。

    但问题在于,如果方法得当,那只有黄河一道天险是真的不够。

    同时,韩宋的问题比大宋还要严重得多——虽然大宋定都在了开封,但是在开封北面,大宋还是有不小的控制范围的,大量的城池都在大宋的治下,所以真要说起来,如果爆发战争,波及大宋本土,那距离开封也还有一段缓冲距离,足够大宋进行军事调动或者决定迁都等等。

    可是韩宋……

    洛阳不在他们手里面,西面他们也没有控制多少地方,东面山东倒是在毛贵的控制下,但是看起来和开封等地的联系非常危险,南面也不太好说……

    某种程度上,此时的汴梁几乎就是前线!

    把京城往交战第一线放,而且这个第一线还无险可依,这种做法真的是非常错误了。

    这简直就是生怕元朝军队不能从根子上把自己一网打尽,或者彻底摧毁啊!

    大宋的开封府再怎么无险可依,那也不是前线——古往今来,就没有见过这样做的朝廷。如果说是被打到京城附近也就算了,但这种主动往交战之地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