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827章 幼主·风雨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827章 幼主·风雨

    这个概括确实是非常简单,但又非常明了。

    别的话都不用说,,只要一个“幼主”,就什么意思都说明白了。

    幼主嘛,就是那个样子呗,常规的幼主存在的问题,这个明升身上也全都存在——太后或者权臣摄政,然后朝中不大平稳,底下人眼瞅着上头不太行,所以各自小心思就都冒出来了……

    “其实有时候,倘若太后手段不行,那还不如换一个可以的。”刘邦如此评价。

    幼主即位,那就是要面临主少国疑的问题——底下的人不可能不担心,他们势必要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位没能长成就没了,那可怎么办?如果这位长大了以后水平不行、能力不行,那又该怎么办?如果这位长着长着心胸特别狭隘,完完全全不是国君应有的气度,那他们还能怎么办?……

    种种种种,问题点多了去了。

    没有成人,那大家就是必然会如此担心。

    而这里面还有两种,如果这个幼帝年纪小小就展示出了过人才华,并且还有着卓越的政治眼光和能力,那情况就能好很多——这样的主儿,如果不是意外,那怎么着也能够好好地活下来,别人等闲是不可能要了他的命的。

    而有才能,又能够活下来,那日后就不需要太多顾虑,只要效忠便是了。

    但问题就在于,这种的“幼主”,那还能算作是普通“幼主”吗?明升如果是这样的一个继承人,那么这上面还能就简简单单用“幼主”两个字就给他概括介绍了吗?

    不能的。

    如果明升真的是这样的一个惊世大才,那么这上面必然是大篇幅地介绍,就算是围绕幼主这个点,那也要说,“虽然是幼主,但是这个幼主和旁的幼主并不相同”。

    但这上面真就是简简单单的用幼主一个词给概括了。

    那就是表示,明升这么个幼主,和别的幼主也没有什么区别,大部分皇子小时候是什么样子,他也就是个什么样子。

    仅此而已。

    那么,明升就是另一个可能了——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并没有什么自幼便过人的幼主。

    这样的幼主,他就必然要哦面临一个问题:在他年纪不够,能力不足,威望也不太行的时候,是谁来执掌这样的一国大权,处理国中大事的?

    通常而言,有这么几种选择:一种,就是太后摄政,由太后代替皇帝,执掌所有大权,临朝称制,治国理政,,等着日后时机合适了再把大权交给皇帝;

    一种,就是明玉珍在死前召见一下、留个诏书,表示自己过世后由哪几个自己的心腹大臣来辅佐自己的儿子,心腹大臣有几个,分别是谁谁谁,各自又负责处理哪一部分事情……等到什么什么时候,就要把大权交还给皇帝;

    上面这两种,基本上就是大部分的选择。

    还有其他的方案,也基本上是在这两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可能有时候有些皇帝在死前会把这两种方案结合起来,也就是,太后垂帘,掌握一部分权力,但是也并非真正的临朝称制,而是需要和几个大臣商议着办事儿,而这几个大臣就是皇帝的心腹,,他们各自再掌管一部分事情……

    但不管是哪一种,太后,作为皇帝的生母——如果是生母的话,她的影响力是永远也不可能彻底杜绝的。

    当然,要刘邦来说,太后的影响力也没有必要非要杜绝。毕竟,这又不是没有好处。

    如果太后的脑子清醒,非常敏锐,在政治方面也很有些手段,那么,这样的一个太后就能够帮助自己的儿子、幼主坐稳皇位,保证这段时间之中的国家的安稳、朝堂上的大局。

    至于说太后可能不愿意放开手里面的权力,可能要等到太后没了皇帝才能亲政……那其实也不能算是个事儿。

    天底下,就没有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事情,也没有只有利益而不需要承担风险的事情。

    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

    太后摄政,临朝称制,那确实就是有这方面的风险,甚至还有连带着的外戚壮大、外戚专权的风险。

    但这就是在两种风险中衡量——太后摄政带来的风险,和幼主即位、没有太后和外戚看护帮助的风险。

    在这两种风险中进行权衡,在这两种做法带来的好处上进行衡量,最终,选一个相对而言好处更多、风险更小,或者说,,在当下更加合适、日后也不至于太坏的方法。

    但不管如何,在刘邦看来,太后要是脑子足够、手段出色,那都是更好的事情!

    比起要一个无能的愚蠢的只能在后宫的太后,他还是更乐意要一个有能力又眼光有决断、能够走上前朝的太后。

    明升这种情况……他觉得,也还是要一个这样的太后比较好。

    正值天下大乱的时候,内部的权力必须要集中,绝对不能分散,就需要一个有能力也有身份的人站出来!

    皇帝年纪太小,那就让他当一个象征,最适合拉着这个象征的人就是太后!

    至于说大臣们……跟着明玉珍打天下的老臣们当然有能力也有威望,但是他们各自的身份都还不够!不是说他们压制下面的人身份不够,而是说,他们彼此之间想要稳定的话,各自的身份都不够。

    若是大家都是好心,能够一起好好交流,那这样倒也不错,互相制衡即可;但要是这里面冒出来几个有别的心思的家伙,,暗中搞事儿,,明里暗里挑事儿……那其他的大臣是没有这样的身份和威望把这些人彻底压住的。

    政出多门,能是什么好事儿?

    因此,太后有能力还是要比没有能力好。

    而一个没有能力的太后,要是还有那么点权力……那还真的就不如换一个。

    【幼帝嘛,那就是朝堂中各种风风雨雨。】

    【明玉珍的妻子,彭皇后,也就是彭太后,关于她的记载很少,理论上来讲,这应该就是一个普通的皇后,普通的太后,换言之,她并不能够真正地影响乃至控制朝堂。】

    【所以,在明玉珍死后,在明升即位之后,明夏朝中的大事儿那就是一件接着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