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夷平一座山,你说这是步枪? 第129章 真正的测试开始了
热门推荐:
衍尽归墟
我是青雀,在地球玩动漫并修仙
晚年万倍返还,仙子女帝做我舔狗
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青鲤修仙记
末世降临,我独自升级
开局女神拉我领证,激活奖励系统
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
谁懂啊,手握高配制空间穿越了
“总会让人有点紧张吧。”
邱文水吐了吐舌头,脸上轻松了不少。
“好吧,还剩最后一步。”
蓬雷把微缩冷核聚变反应炉放在桌子上,然后把一大堆坚盾型飞行装甲零件都推到了房间中央的空地上。
“干嘛?”
“装起来呗?”
“不需要机械帮忙吗?”
邱文水看着地上的那些零件,叹了口气。
蓬雷瞥了她一眼。
“根本用不着那些工具。”
“这些材料又不重,你要是累了也无所谓。”
“反正都是体力活。”
说话间,蓬雷已经开始飞快地组装起来。
转眼之间,整辆装甲车的主要结构已经被他拼好了。
邱文水看到蓬雷就像在搭乐高积木一样,一步步地搭建装甲车,心里觉得挺新鲜。
她第一次见到这种组装方式,不由得也加入进来帮手。
第二天,真正的测试开始了。
A、b、c三个小组改良的装甲车
由专门的研究人员驾驶到了一个特意建设的测试场。
那里有着各种复杂的模拟地形,非常适合检测装甲车的各项性能。
而且,每个小组的重点改进方向都不一样,并不是谁都可以对整辆车进行全面改造。
对于这些初入行的研究人员来说,目前还没有这种实力。
这项任务,主要是让他们提前熟悉一下研发大型武器设备的流程,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在这个专用测试场上,除了王师长、付师长和徐舰长外,还有几位经验丰富的军工专家,负责评估这次测试,并指出优点和不足。
“你们A、b、c三组研究的方向各不相同。”
“那就从A组开始吧。”
“请小组长报告你们的研究方向和进展情况。”
王师长看了看已经集合的人群,开口说道。
然而,就在命令刚刚下达之后,田廷注意到身后什么都没有的蓬雷,说:“师长,大家还没到齐呢!”
“蓬雷的装甲车到现在还没有露面!”
“咱们得等人家来了再开始吧。”
听到田廷这么说,王师长这才发现,蓬雷背后确实是空空如也,别说装甲车,连邱文水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也就是说,这场测试就蓬雷一个人到场。
王师长心中有些疑惑,问道:“小天才,你的装甲车在哪?”
蓬雷平静地说:“路上耽搁了一下,你们先开始吧。”
他口中的“耽搁”是指早上让邱文水开着新做的装甲车出去试了一下,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维护的地方。
所以到现在还没到。
但包括付师长在内的其他人,都以为是因为任务时间太紧迫,哪怕蓬雷再怎么天才,这么短时间内完成研究还是太困难了。
王师长一开始就没期待蓬雷能和已经工作了半年的其他小组一起完成任务,也就没多说什么,点点头:“那就先开始吧。”
“A组,介绍一下你们装甲车的情况。”
实际上大家都想再多问两句有关蓬雷的装甲车的事情,但是既然王师长发话了,再加上付师长的脸色似乎不太好,他们也不敢再说什么。
A组组长上前敬了个礼,开始解释:“我们小组改进的重点是提升装甲的耐击打能力。”
“我们通过加厚装甲,并突破了一些技术难题。”
“使改装后的装甲车比普通装甲车抗击打能力提升了20%。”
“而重量只增加了不到10%。”
“这款新的装甲车已经可以和一些小型坦克媲美。”
汇报完毕后,王师长带头鼓掌,不得不承认,这半年来的研究成果也不算白费,能够让装甲车增强这么多抗击打能力的同时,重量仅增加这么少,已经是不小的技术进步了。
就算他们的装甲车没被正式采用,以后也可以借鉴他们攻克的技术难题。
让他们主攻研发装甲部分。
王师长鼓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
“那么,现在开始测试。”
“从最普通的手枪子弹开始,逐步提高打击力度。”
“最高到破片手雷这个阶段。”
毕竟这是个测试,不可能完全按照真实的战场情况来。
要是按照真实战场环境的话,面对这种装甲车,即便不动用导弹之类的杀伤性武器,至少也要一轮高射机枪密集射击。
或者几十个步兵每人一发RpG对着装甲车齐射。
为了确保装甲车的完整性,这样日后可以取长补短。
要是在测试过程中,装甲车直接变成废铁,那就又得耽误不少时间了。
很快,一名军人拿起桌上的手枪,装满弹夹后,熟练地上膛,对着装甲车毫不迟疑地连续开了十枪。
十枪打完,整个装甲车连一道明显划痕都没留下。
但这并不代表什么,大家也没有太在意。
开始把手枪换成了中口径的突击步枪。
三十发子弹精准地击中了一块装甲。
这一次,可以清楚看到,装甲上留下了一些白色划痕,但依旧没有凹陷。
甚至连一点点被打穿的迹象都没有。
这时,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要知道,虽然现代步枪使用的不再是二战时的全威力弹,而是采用了更少火药量的中等威力弹,但是步枪子弹的杀伤力还是远超过手枪子弹。
尤其是穿透力,手枪子弹根本没法跟步枪比,除非是专门用来穿透防弹衣的FN57,否则很少有手枪弹能跟步枪弹相提并论。
在这种情况下,步枪子弹也只是在装甲表面留下了划痕。
负责射击的是位神射手,他这三十发子弹,每一发都集中在两厘米范围之内,几乎是集中打在一个点上。
即使如此,装甲看起来也没什么事,说明装甲确实质量很高。
这让在场的人十分好奇,等到测试大口径子弹时,这个加强后的装甲板能抗住什么样的攻击。
“接下来要测试的是战场上会用到的。”
“单兵用的大口径反器材武器。”
“先从12.7mm口径的全自动步枪开始测试。”
完成常规中口径突击步枪的测试后,测试人员并没有急于进行下一项,而是向A组成员解释道:
“你们有没有信心,在面对大口径子弹的时候——”
邱文水吐了吐舌头,脸上轻松了不少。
“好吧,还剩最后一步。”
蓬雷把微缩冷核聚变反应炉放在桌子上,然后把一大堆坚盾型飞行装甲零件都推到了房间中央的空地上。
“干嘛?”
“装起来呗?”
“不需要机械帮忙吗?”
邱文水看着地上的那些零件,叹了口气。
蓬雷瞥了她一眼。
“根本用不着那些工具。”
“这些材料又不重,你要是累了也无所谓。”
“反正都是体力活。”
说话间,蓬雷已经开始飞快地组装起来。
转眼之间,整辆装甲车的主要结构已经被他拼好了。
邱文水看到蓬雷就像在搭乐高积木一样,一步步地搭建装甲车,心里觉得挺新鲜。
她第一次见到这种组装方式,不由得也加入进来帮手。
第二天,真正的测试开始了。
A、b、c三个小组改良的装甲车
由专门的研究人员驾驶到了一个特意建设的测试场。
那里有着各种复杂的模拟地形,非常适合检测装甲车的各项性能。
而且,每个小组的重点改进方向都不一样,并不是谁都可以对整辆车进行全面改造。
对于这些初入行的研究人员来说,目前还没有这种实力。
这项任务,主要是让他们提前熟悉一下研发大型武器设备的流程,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在这个专用测试场上,除了王师长、付师长和徐舰长外,还有几位经验丰富的军工专家,负责评估这次测试,并指出优点和不足。
“你们A、b、c三组研究的方向各不相同。”
“那就从A组开始吧。”
“请小组长报告你们的研究方向和进展情况。”
王师长看了看已经集合的人群,开口说道。
然而,就在命令刚刚下达之后,田廷注意到身后什么都没有的蓬雷,说:“师长,大家还没到齐呢!”
“蓬雷的装甲车到现在还没有露面!”
“咱们得等人家来了再开始吧。”
听到田廷这么说,王师长这才发现,蓬雷背后确实是空空如也,别说装甲车,连邱文水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也就是说,这场测试就蓬雷一个人到场。
王师长心中有些疑惑,问道:“小天才,你的装甲车在哪?”
蓬雷平静地说:“路上耽搁了一下,你们先开始吧。”
他口中的“耽搁”是指早上让邱文水开着新做的装甲车出去试了一下,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维护的地方。
所以到现在还没到。
但包括付师长在内的其他人,都以为是因为任务时间太紧迫,哪怕蓬雷再怎么天才,这么短时间内完成研究还是太困难了。
王师长一开始就没期待蓬雷能和已经工作了半年的其他小组一起完成任务,也就没多说什么,点点头:“那就先开始吧。”
“A组,介绍一下你们装甲车的情况。”
实际上大家都想再多问两句有关蓬雷的装甲车的事情,但是既然王师长发话了,再加上付师长的脸色似乎不太好,他们也不敢再说什么。
A组组长上前敬了个礼,开始解释:“我们小组改进的重点是提升装甲的耐击打能力。”
“我们通过加厚装甲,并突破了一些技术难题。”
“使改装后的装甲车比普通装甲车抗击打能力提升了20%。”
“而重量只增加了不到10%。”
“这款新的装甲车已经可以和一些小型坦克媲美。”
汇报完毕后,王师长带头鼓掌,不得不承认,这半年来的研究成果也不算白费,能够让装甲车增强这么多抗击打能力的同时,重量仅增加这么少,已经是不小的技术进步了。
就算他们的装甲车没被正式采用,以后也可以借鉴他们攻克的技术难题。
让他们主攻研发装甲部分。
王师长鼓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
“那么,现在开始测试。”
“从最普通的手枪子弹开始,逐步提高打击力度。”
“最高到破片手雷这个阶段。”
毕竟这是个测试,不可能完全按照真实的战场情况来。
要是按照真实战场环境的话,面对这种装甲车,即便不动用导弹之类的杀伤性武器,至少也要一轮高射机枪密集射击。
或者几十个步兵每人一发RpG对着装甲车齐射。
为了确保装甲车的完整性,这样日后可以取长补短。
要是在测试过程中,装甲车直接变成废铁,那就又得耽误不少时间了。
很快,一名军人拿起桌上的手枪,装满弹夹后,熟练地上膛,对着装甲车毫不迟疑地连续开了十枪。
十枪打完,整个装甲车连一道明显划痕都没留下。
但这并不代表什么,大家也没有太在意。
开始把手枪换成了中口径的突击步枪。
三十发子弹精准地击中了一块装甲。
这一次,可以清楚看到,装甲上留下了一些白色划痕,但依旧没有凹陷。
甚至连一点点被打穿的迹象都没有。
这时,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要知道,虽然现代步枪使用的不再是二战时的全威力弹,而是采用了更少火药量的中等威力弹,但是步枪子弹的杀伤力还是远超过手枪子弹。
尤其是穿透力,手枪子弹根本没法跟步枪比,除非是专门用来穿透防弹衣的FN57,否则很少有手枪弹能跟步枪弹相提并论。
在这种情况下,步枪子弹也只是在装甲表面留下了划痕。
负责射击的是位神射手,他这三十发子弹,每一发都集中在两厘米范围之内,几乎是集中打在一个点上。
即使如此,装甲看起来也没什么事,说明装甲确实质量很高。
这让在场的人十分好奇,等到测试大口径子弹时,这个加强后的装甲板能抗住什么样的攻击。
“接下来要测试的是战场上会用到的。”
“单兵用的大口径反器材武器。”
“先从12.7mm口径的全自动步枪开始测试。”
完成常规中口径突击步枪的测试后,测试人员并没有急于进行下一项,而是向A组成员解释道:
“你们有没有信心,在面对大口径子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