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实人拒绝算计 第47章 年货
作为工程师,赵成有自己的追求。
想造出好的机器,想要解放人力,想要伟大而不平凡......
但这一切都要为一个原则让步,这个原则是职位。
他毕竟是轧钢厂的副厂长。
轧钢厂的主要任务就是接收炼钢厂的钢坯,生产各种钢材,供给各个厂子和单位。
总不能他当着轧钢厂副厂长,每天都想着去搞一些电加热棒,暖气片子和高压锅之类的副业。
这些玩意虽然能赚钱赚名声,但较起真来可是不务正业,是犯错误。
赵成来了轧钢厂以后,通过改进机床设备,调整人员结构,确实提升了不少效率,但却没有实质性进展。
也不能说毫无进展,总体来讲钢材的规格加了十来种,生产效率涨了三成。
在旁人看来,半年来有这些成就已经不凡,但在赵成看来却不够,毕竟钢材的规格增多不需要太多技术。
钢管内径从180毫米涨到190毫米需要很高的技术支持吗?至少现在看来并不需要。
当然,才半年的时间,赵成也做不了太多。
回到办公室,赵成也想明白了,他还是被上辈子的高端工艺困住了脑子。
与其想一个高精尖的东西,然后做减法把这个设想完成,不如从现有情况出发,稍微做一些加法。
他应该了解下整个流程,而不是盯着自己的这点工作,没有哪个好厨子只会做菜不会选菜
“小曹,帮我看一下行程,尽量空出来一天,不,三天吧。”
赵成决定多待几天,虽然年前年后事情不少,但有些事宜早不宜迟,现在按公历已经是62,太平日子还有多久他也不知道。
曹文定快步走了过来,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无奈道:“赵工,年前您有四个会议和任务是推不开的,年后可以!”
说话间,曹文定伸手递过本子,手指恰好指向上面的日程安排。
赵成接过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基本没有空处,都有不同的标注,但明显这年前是没时间交流访问了。
“那就空出年后这三天,提前沟通一下,我去拜访一下给咱们厂提供钢坯的炼钢厂。”
赵成在日程上勾出三天,把本子递了回去。
说是拜访,其实就是赵成自己一个人,不是公对公,但出于礼貌还是要对方出个人领路。
作为轧钢的上游,炼钢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炼钢厂提供的钢坯,轧钢厂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次赵成去拜访,就是想了解一下上下游。
他向来信奉一点——不能不信任队友,但也不能太信任队友。
现在轧钢厂和炼钢厂就是队友,要是炼钢厂的钢坯质量参差不齐忽高忽低,轧钢厂也不好受。
..........
年前倒数第三天,发年货的日子。
领到年货的垂头丧气,没领到的也没多少期待。
“这次年货只有一两油和半斤白面,勉强够顿饺子......”
“你家里才四口,我家六口人,两个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算了我和我爸尝尝味就当过年了。”
“年景不好,忍忍吧!”
“这几年就没好过,但我听说那伙跟着赵厂长学习的人,每个人都有半斤肉!”
“切,你考的进去吗?”
“..........”
类似对话不止发生在队列里面,也发生在厂子的各个角落,只要没领导的地方,就是吐槽大会。
后勤部现在行事都比较低调,采购科更是连年货都提前拿走,避免跟其他工友接触。
孙卫国倒是一直没跟赵成提起过这些事,一直自己扛着。他现在也算是个老采购,完不成任务最多是批评,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不消极怠工,没人能说出个毛病。
赵成这些领导自然不需要排队,
但领导的年货也一样,不管什么阴谋论,至少这个时间还没人敢玩区别对待那一套,工友们正烦着呢,这时候给人一个宣泄口,纯粹找不自在。
发完年货,职工的心气似乎一下子衰退下来,本来就盼着过年,现在年货又不多,能在这地方工作全凭责任感。
管后勤的李怀德这些天急的头发一把一把掉。
本来副厂长跟厂长就差着半级,处在劣势,现在又出了纰漏。
他不能把锅甩给下属,那样失了人心,但也不能让杨厂长背锅,毕竟好不容易把后勤经营好,怎么可能给杨厂长借口来安排人。
杨厂长也没料到老天都在帮自己,他跟李怀德的斗争已经初现端倪,但他还没出手。
身为轧钢厂最高领导,也是最高责任人,杨厂长行事求稳。
无过就是有功,下属有功就是他领导有功,他自然不着急,但这几年李怀德势头太盛,连他都有些忌惮。
没想到先是赵成来了之后弄出一系列动静,把李怀德都给盖住了。
现在李怀德联系的年货又太平凡,虽然其他厂子也不好过,但前些年轧钢厂年货还有几两肉,今年只剩下一两油,对比之下就是后勤不行了。
后勤的问题,第一责任人是李怀德。
当然,杨厂长也可以背这个锅,但相应的,也会往后勤几个重要岗位多安插几个人。
想造出好的机器,想要解放人力,想要伟大而不平凡......
但这一切都要为一个原则让步,这个原则是职位。
他毕竟是轧钢厂的副厂长。
轧钢厂的主要任务就是接收炼钢厂的钢坯,生产各种钢材,供给各个厂子和单位。
总不能他当着轧钢厂副厂长,每天都想着去搞一些电加热棒,暖气片子和高压锅之类的副业。
这些玩意虽然能赚钱赚名声,但较起真来可是不务正业,是犯错误。
赵成来了轧钢厂以后,通过改进机床设备,调整人员结构,确实提升了不少效率,但却没有实质性进展。
也不能说毫无进展,总体来讲钢材的规格加了十来种,生产效率涨了三成。
在旁人看来,半年来有这些成就已经不凡,但在赵成看来却不够,毕竟钢材的规格增多不需要太多技术。
钢管内径从180毫米涨到190毫米需要很高的技术支持吗?至少现在看来并不需要。
当然,才半年的时间,赵成也做不了太多。
回到办公室,赵成也想明白了,他还是被上辈子的高端工艺困住了脑子。
与其想一个高精尖的东西,然后做减法把这个设想完成,不如从现有情况出发,稍微做一些加法。
他应该了解下整个流程,而不是盯着自己的这点工作,没有哪个好厨子只会做菜不会选菜
“小曹,帮我看一下行程,尽量空出来一天,不,三天吧。”
赵成决定多待几天,虽然年前年后事情不少,但有些事宜早不宜迟,现在按公历已经是62,太平日子还有多久他也不知道。
曹文定快步走了过来,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无奈道:“赵工,年前您有四个会议和任务是推不开的,年后可以!”
说话间,曹文定伸手递过本子,手指恰好指向上面的日程安排。
赵成接过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基本没有空处,都有不同的标注,但明显这年前是没时间交流访问了。
“那就空出年后这三天,提前沟通一下,我去拜访一下给咱们厂提供钢坯的炼钢厂。”
赵成在日程上勾出三天,把本子递了回去。
说是拜访,其实就是赵成自己一个人,不是公对公,但出于礼貌还是要对方出个人领路。
作为轧钢的上游,炼钢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炼钢厂提供的钢坯,轧钢厂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次赵成去拜访,就是想了解一下上下游。
他向来信奉一点——不能不信任队友,但也不能太信任队友。
现在轧钢厂和炼钢厂就是队友,要是炼钢厂的钢坯质量参差不齐忽高忽低,轧钢厂也不好受。
..........
年前倒数第三天,发年货的日子。
领到年货的垂头丧气,没领到的也没多少期待。
“这次年货只有一两油和半斤白面,勉强够顿饺子......”
“你家里才四口,我家六口人,两个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算了我和我爸尝尝味就当过年了。”
“年景不好,忍忍吧!”
“这几年就没好过,但我听说那伙跟着赵厂长学习的人,每个人都有半斤肉!”
“切,你考的进去吗?”
“..........”
类似对话不止发生在队列里面,也发生在厂子的各个角落,只要没领导的地方,就是吐槽大会。
后勤部现在行事都比较低调,采购科更是连年货都提前拿走,避免跟其他工友接触。
孙卫国倒是一直没跟赵成提起过这些事,一直自己扛着。他现在也算是个老采购,完不成任务最多是批评,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不消极怠工,没人能说出个毛病。
赵成这些领导自然不需要排队,
但领导的年货也一样,不管什么阴谋论,至少这个时间还没人敢玩区别对待那一套,工友们正烦着呢,这时候给人一个宣泄口,纯粹找不自在。
发完年货,职工的心气似乎一下子衰退下来,本来就盼着过年,现在年货又不多,能在这地方工作全凭责任感。
管后勤的李怀德这些天急的头发一把一把掉。
本来副厂长跟厂长就差着半级,处在劣势,现在又出了纰漏。
他不能把锅甩给下属,那样失了人心,但也不能让杨厂长背锅,毕竟好不容易把后勤经营好,怎么可能给杨厂长借口来安排人。
杨厂长也没料到老天都在帮自己,他跟李怀德的斗争已经初现端倪,但他还没出手。
身为轧钢厂最高领导,也是最高责任人,杨厂长行事求稳。
无过就是有功,下属有功就是他领导有功,他自然不着急,但这几年李怀德势头太盛,连他都有些忌惮。
没想到先是赵成来了之后弄出一系列动静,把李怀德都给盖住了。
现在李怀德联系的年货又太平凡,虽然其他厂子也不好过,但前些年轧钢厂年货还有几两肉,今年只剩下一两油,对比之下就是后勤不行了。
后勤的问题,第一责任人是李怀德。
当然,杨厂长也可以背这个锅,但相应的,也会往后勤几个重要岗位多安插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