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离靡 第54章 条件谈好
热门推荐:
高武,我在慢慢变强
掏空渣爹后妈,资本小姐随军海岛
武侠之快穿侠客梦
出狱你分手,我能往返末世你哭啥
万古长存
林鸢传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废物乡干部竟是京城名少
重生之金銮殿的点钞机
无名村,方大家的院子站满了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都在参与议论。
“二两!”
我只说了两个字,那些人还没反应过来,慢慢才安静下来,其中一个人问:
“你刚才说二两?这是老方的吗?他原来一两,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拿一两了?”
“哈哈…二两是你们的最低工钱,我打算分主管,如果你们认可方大哥,那他就是主管,他每月十两…”
“什么?十两,我挣两年不吃不喝才有十两银子,老方一个月就能赚十两,那,那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啊!”
我的话没说完,就被一个工人打断,我只好等他说完再接着说:
“我刚才还没说完,而且我给的钱,都是按照每个人有多少本事,能干多少活来定的,并不是每个月固定的拿月钱,那对那些勤快的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嗯,有道理。”
“就是,我平时干的比隔壁村那看毛多多了,可我们拿的一样的月钱,气死我了。”
“所以说,在我那里干活,都是按照干多得多,少干少拿的原则,首先如果你们认为方大哥不能胜任老大,那也可以给我推荐你们觉得合适的人选,或者你们推荐自己都可以。”
“那倒是没有,还是老方厉害的,这个我们没有意见,对吧?”
“对。”
“是的.”
“那都是老方带我来的,我肯定支持他!”
“……”
我接着说:
“那就对了,得人恩果千年记,我猜大家都是明白道理的人,然后主管下面,还有工头,一个工头带一队人,工头的月钱我觉得五两差不多,再往下,就全部一样,都是普通工人,每人二两银子起,为什么会说二两起,刚才我说过,那是因为在我那里是按照干活多少拿钱,按一个队计算,每天每个队出土多少都要称重量,经过管理员认可后,会记录下来,月底统一按照这个月的数量拿钱,就是多干多拿,少干少拿。”
“那怎么算?按斤算吗?”
“这个就是专业问题,方大哥我问你,一般你们一个人一天能挖出多少?”
“这好像也没仔细算过,好像怎么都有几箩筐,对吧?”
“是,差不多,今天我就挖了四筐,我觉得就差不多几十斤吧,有时候顺点,有时候挖到石头就死活挖不动。”
“嗯,都差不多,我今天也三筐多,一箩筐我猜怎么也有十斤,上次我到外面帮忙,见到他们在秤,秤完然后装上马车,抹平的箩筐好像就是十斤。”
我听大家说完大概心里也有点概念了,然后我对大家说:
“每人每天三十斤,一个月就是九百斤,这就是二两银子都工钱,只要超出九百斤外的,每多一斤,就可以多拿十文钱。”
“啊?一斤十文,十斤一百文,那我一天挖出来四筐,每个月就可以拿差不多三两银子?”
“是这样吗?那如果这样太好了,谁都不会偷懒了。”
“对啊!我去,你们去不去自己看。”
“当然去啊,不去的真是傻子。”
“……”
我也等到大家稍微激动过后,才接着和他们说:
“除了这些,我昨天就和大姐说了,我正在加快建设城镇,用不了多久你们都可以住到城镇里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子,而且不止这样,还会有老师给你们的娃讲学,你们就不必担心他们平时都游手好闲了。”
“想的太周到了,这真是大善人啊!”
其中一些家属抑制不住开心都流眼泪了,还是方大有见地,他问了一个很实在的问题。
“就算大家都统一了意见,那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走掉,矿里的人他们肯定不同意的,搞不好都会连累家人,这怎么办?”
“对啊!”
“没错,这些人可不好惹!”
“…”
赵青低声对我说:
“他们说的没错,如果太多人同时离开,肯定会给朝廷造成损失,所以肯定不会同意的,我们要想一个好的办法。”
我也是一下子没有想到这方面的事情,确实有点麻烦,我问赵青:
“如果趁夜色走掉行不行?”
“那拖家带口的,而且这里的山路又不好走,晚上走很容易出事的。”
“没错,那分批走吧,只能这样了,家属先走,在上州汇合。”
我和赵青的话其他人也能听到,其中一个家属说:
“这里去上州不是要很远?怎么不去近一点的地方汇合?”
“是这样,我们最后是要坐船离开的,这里我们也不知道哪里有河可以让船开进来,只能选择最快离开大今的路。”
“有啊,我去过那个县城,那里就有河,我还看见有码头咧,去那里是不是近很多。”
“真的吗?那个县城叫什么名字?”
“这,我还真不记得咯,上次也是来这里的时候经过那里,也有些日子了。”
“赵青你也不知道?”
赵青摇摇头,确实也是,这么多城镇,哪里记得住都叫什么名字在什么位置。
“那这样吧,这件事我们还不能太急了,明天我和赵青去附近查看一下,问问附近村庄的人,或许能找到,然后大家还是正常上下工,不要给那些官兵起疑,家属们就在家收拾一下,能不要的就不要了,那边我都会给大家配齐的。”
“好,我们还是正常上工,就在这里等两位老板的消息。”
和大家聊完,已经到了深夜,各自都回去休息,我们也回马车,整晚我的心里在想着无数种带他们离开这里的方法。
“二两!”
我只说了两个字,那些人还没反应过来,慢慢才安静下来,其中一个人问:
“你刚才说二两?这是老方的吗?他原来一两,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拿一两了?”
“哈哈…二两是你们的最低工钱,我打算分主管,如果你们认可方大哥,那他就是主管,他每月十两…”
“什么?十两,我挣两年不吃不喝才有十两银子,老方一个月就能赚十两,那,那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啊!”
我的话没说完,就被一个工人打断,我只好等他说完再接着说:
“我刚才还没说完,而且我给的钱,都是按照每个人有多少本事,能干多少活来定的,并不是每个月固定的拿月钱,那对那些勤快的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嗯,有道理。”
“就是,我平时干的比隔壁村那看毛多多了,可我们拿的一样的月钱,气死我了。”
“所以说,在我那里干活,都是按照干多得多,少干少拿的原则,首先如果你们认为方大哥不能胜任老大,那也可以给我推荐你们觉得合适的人选,或者你们推荐自己都可以。”
“那倒是没有,还是老方厉害的,这个我们没有意见,对吧?”
“对。”
“是的.”
“那都是老方带我来的,我肯定支持他!”
“……”
我接着说:
“那就对了,得人恩果千年记,我猜大家都是明白道理的人,然后主管下面,还有工头,一个工头带一队人,工头的月钱我觉得五两差不多,再往下,就全部一样,都是普通工人,每人二两银子起,为什么会说二两起,刚才我说过,那是因为在我那里是按照干活多少拿钱,按一个队计算,每天每个队出土多少都要称重量,经过管理员认可后,会记录下来,月底统一按照这个月的数量拿钱,就是多干多拿,少干少拿。”
“那怎么算?按斤算吗?”
“这个就是专业问题,方大哥我问你,一般你们一个人一天能挖出多少?”
“这好像也没仔细算过,好像怎么都有几箩筐,对吧?”
“是,差不多,今天我就挖了四筐,我觉得就差不多几十斤吧,有时候顺点,有时候挖到石头就死活挖不动。”
“嗯,都差不多,我今天也三筐多,一箩筐我猜怎么也有十斤,上次我到外面帮忙,见到他们在秤,秤完然后装上马车,抹平的箩筐好像就是十斤。”
我听大家说完大概心里也有点概念了,然后我对大家说:
“每人每天三十斤,一个月就是九百斤,这就是二两银子都工钱,只要超出九百斤外的,每多一斤,就可以多拿十文钱。”
“啊?一斤十文,十斤一百文,那我一天挖出来四筐,每个月就可以拿差不多三两银子?”
“是这样吗?那如果这样太好了,谁都不会偷懒了。”
“对啊!我去,你们去不去自己看。”
“当然去啊,不去的真是傻子。”
“……”
我也等到大家稍微激动过后,才接着和他们说:
“除了这些,我昨天就和大姐说了,我正在加快建设城镇,用不了多久你们都可以住到城镇里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子,而且不止这样,还会有老师给你们的娃讲学,你们就不必担心他们平时都游手好闲了。”
“想的太周到了,这真是大善人啊!”
其中一些家属抑制不住开心都流眼泪了,还是方大有见地,他问了一个很实在的问题。
“就算大家都统一了意见,那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走掉,矿里的人他们肯定不同意的,搞不好都会连累家人,这怎么办?”
“对啊!”
“没错,这些人可不好惹!”
“…”
赵青低声对我说:
“他们说的没错,如果太多人同时离开,肯定会给朝廷造成损失,所以肯定不会同意的,我们要想一个好的办法。”
我也是一下子没有想到这方面的事情,确实有点麻烦,我问赵青:
“如果趁夜色走掉行不行?”
“那拖家带口的,而且这里的山路又不好走,晚上走很容易出事的。”
“没错,那分批走吧,只能这样了,家属先走,在上州汇合。”
我和赵青的话其他人也能听到,其中一个家属说:
“这里去上州不是要很远?怎么不去近一点的地方汇合?”
“是这样,我们最后是要坐船离开的,这里我们也不知道哪里有河可以让船开进来,只能选择最快离开大今的路。”
“有啊,我去过那个县城,那里就有河,我还看见有码头咧,去那里是不是近很多。”
“真的吗?那个县城叫什么名字?”
“这,我还真不记得咯,上次也是来这里的时候经过那里,也有些日子了。”
“赵青你也不知道?”
赵青摇摇头,确实也是,这么多城镇,哪里记得住都叫什么名字在什么位置。
“那这样吧,这件事我们还不能太急了,明天我和赵青去附近查看一下,问问附近村庄的人,或许能找到,然后大家还是正常上下工,不要给那些官兵起疑,家属们就在家收拾一下,能不要的就不要了,那边我都会给大家配齐的。”
“好,我们还是正常上工,就在这里等两位老板的消息。”
和大家聊完,已经到了深夜,各自都回去休息,我们也回马车,整晚我的心里在想着无数种带他们离开这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