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祸仙 > 第310章 高山滚石

祸仙 第310章 高山滚石

    清晨的山上还漫着晨雾,唐玉笺就听见山道上隐约传来嘈杂的人声。

    太一不在,山洞里只有她一个人。

    唐玉笺拨开藤蔓走出去,坐在树枝上,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往下看,只见一众村民们抬着什么东西,正沿着崎岖的山路往这边走来。

    那东西用红布盖着,边缘能看到两只弯曲的牛角。

    尾巴会动,还活着。

    可想阻止也来不及了。

    倒挂在树干上的牛身下沥出血滴。

    她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昨夜那种不安的预感此刻化作现实,村民们杀了村里最后一头耕牛,将它送到了山上。

    这头牛她认得,是第一日路过村庄时,太一不聿亲手画出来送给一个佝偻年迈的老人家,用来犁地的。

    而这头牛如今却被杀了,送到了山洞处。

    不止是牛,还有别的东西。

    一担担东西看得出是山民们七拼八凑出来的,都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但明眼人一眼便知,这是他们搜罗了家中上下,把能拿出手的东西都拿来了。

    唐玉笺已经不知该作何表情。

    掏空家底也要送到山上来给两个路过村子的人,这已经超越了所谓的热情好客、淳朴友善,也绝不是担心他们在山上没得吃那么简单。

    那太一不聿去哪了?

    唐玉笺想了一会儿,从树上跃下,穿过树林,果然在岩壁后的空地上看见了那辆熟悉的马车。

    车帘半卷,太一不聿正端坐在软垫上执笔作画。

    手中的竹笔还是她前两日闲来无事亲手做的,用来替换了他原本用的树枝。他极为喜爱,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

    唐玉笺掀开帘子踩着车辕上去,少年笔尖一顿,对她露出一个笑。

    却在触及她的神色时微微怔住。

    唐玉笺低头一看,直接抽走了他手中的竹笔,在他下意识寻回时按住他的手背,将笔轻轻压在桌案上。

    桌面上灵光流转,新画出来的牛栩栩如生,已经浮现出淡金色的轮廓,还差一笔就能成型。

    太一不聿不明所以,“玉笺,怎么了?”

    唐玉笺直接说,“不能这样帮他们。”

    “可玉笺不是说,我之前画牛给老伯是行善,凡人需要耕牛春种吗?”

    “是我错了。”这次她承认得干脆利落。

    再也顾不上什么会不会打击他行善的积极性。

    都要乱套了,谁还顾得上那个。

    太一不聿一愣,“为什么这样说?”

    唐玉笺说,“因为我刚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她教太一不聿知恩图报,教他那些劝善的故事里,却从未说过人心的贪婪。

    唐玉笺抽回手,掀开车帘跳下马车,带着太一不聿跃到树上。

    从上而下,能看到那群抬牛上来的村民已经寻到山洞外。

    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景象,惊叹不已。

    这片山原来可没有这样茂密,都是峭壁岩石,哪像现在这样草木葱茏,藤蔓缠绕。

    众人面面相觑,既不敢高声呼喊,又舍不得就此离去,开始在周遭找人。

    人是不可能被他们找到的,遍寻无果之后,终于将牛放了下来。

    领头的是个陌生脸庞的年轻男子。

    他左右看看,壮着胆子往山洞走去,抬手像是要掀洞口的藤蔓。

    唐玉笺抬手轻轻一弹,一道劲风倏地掠过男子面门。青年身形猛地一滞,踉跄着后退几步,膝盖一软扑通一声跪下。

    远远传来声音,那人口中断断续续地说着,“仙长慈悲!这是我们全村的心意,求仙长保佑村落风调雨顺……”

    山风呜咽,那群凡人见状一个接一个跟着跪下来,又叩又拜,不敢抬头,更不敢久留,像是对他们抱着些敬畏心,送了牛就匆匆下去了。

    唐玉笺等人走远了,从树枝上跳下来,掀开红布。

    胃里顿时一阵翻涌。

    这头牛是由太一用血脉术法画出来的,自然不会像寻常的牛那样,被割开喉咙就会死。

    想来是村民们见它中了剖牛刀还不倒,惊恐之下又胡乱补了数十刀。

    牛颈处刀痕纵横交错,皮肉翻卷的伤口深可见骨。

    太一不聿无声落在她身侧,看她反应,抬手将红布轻轻盖回去。

    修长手指凌空一弹,那具残破的牛身化作齑粉,散在空气里。

    唐玉笺浑身冒起寒意。

    看模样,太一不聿也隐隐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只是还不甚明白。

    她压低声音对他说,“你不觉得他们现在这种行为有点像什么吗?”

    太一不聿问,“像什么?”

    唐玉笺回答,“像上供。”

    太一不聿思索片刻,微微蹙眉。

    他虽不通人间礼法,但细细回想这几日在村落间走动时,那些村民看向他的眼神,让他莫名熟悉。

    虔诚中掺杂畏惧,敬畏里暗藏渴求,与进入宗祠的太一族人有些重合之处。

    赠牛的那位老人自己都饿得皮包骨,怎么可能会把唯一的牛送上来。

    如果连这头牛都没有了,他将没有牛来耕地,老人家的日子会非常艰难。

    这样想来,确实像她所说的供奉。

    他有些疑惑,“可你不是说过,要立庙,有人供奉也是好事一桩吗?”

    “是要立庙,”唐玉笺着急摇头,“但不是这样的供奉。”

    她耐下心来,引导太一不聿回忆,“我们第一天路过这里的村庄时,虽然田地荒芜,但还是有许多老人家在田野间拉车犁地,对不对?”

    太一不聿点头。

    唐玉笺放缓语气,“那这两日,你见到了吗?”

    太一不聿一顿。

    缓慢摇头。

    “没有了,对不对?”唐玉笺抿了抿唇,声音发紧,“第一日我们路过时,这个村落里虽然没有年轻人,但是这些老人家们仍在劳作求生。”

    她按住太一不聿的手腕,继续道,“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那么年迈的老人还要劳作,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村里不是没有年轻人。”

    有,还不算少。

    今日就见到许多陌生面孔。

    但他们原先去哪了?

    出现后又做了什么。

    唐玉笺说,“前两日是我错了,我怕影响你行善的积极性,所以即便发现了怪异之处也没有说出来……”

    行善本身绝非坏事。

    移山开沟、改造土地,太一不聿每一样做得都很好,他改变了这里的地形,让这里的环境更加宜居,不受天灾侵扰,这是不置可否的善事。

    然而人世间的事,却要复杂得多。

    问题出在太一不聿画出的第一只牛身上,也出现在第一筐由村民送上山来的鸡蛋上。

    等到唐玉笺再下山时,看到的瓦舍,门前挂着的腊肉,提前成熟的稻谷,就已经都不对了。

    太一不聿垂眸看着自己被按住的手,“你教过我,雪中送炭便是救苦行善……”

    “我说错了。”唐玉笺轻声道,“我一心想让你做善事,因为害怕你以后会……”

    太一不聿有些意外,没有打断她。

    “我知道你在做善事,做善事是对的。但是行善方式的不同,结果往往会谬以千里。”

    这话说来复杂。

    唐玉笺继续道,\"我们可以授人以渔,你劈开山道是对的,让他们可以连通外界,让商队能够通行,你开水渠引来清泉,挖通堵塞之处泄去山洪也是对的,让他们不必再走那么远的山路挑水,也让积水不再淹毁农田。”

    她声音一顿,“但他们把你当成直接索求的工具,甚至是跪拜祈求的神仙,那便错了。”

    “太一,行善的目的是让人变得更好,而不是让人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

    “一旦尝试过不劳而获,人就再难忍耐艰辛。”

    “我们早晚要离开的,但他们还要在这里生活。”

    可这些话对于太一不聿来说还是太过遥远。

    他百年来一直在宗祠里被人供奉,受人敬畏,献出血肉。

    如今只是挥笔,便能让那些人对自己感恩戴德,挥笔便能让凡人奉上满腔赤诚,这原来是错的。

    “昨日那老婆婆端来的那碗鸡汤,是她省下的心意,是善意。”

    她看向太一不聿,目光柔软下来,“你回馈给她的鸡舍与鸡群,不想老人家孤苦,也是善事。”

    但抱着目的接近,杀了最后一头牛送到山上,这不是善意。

    是把善意当成了买卖。

    “阻止你画牛赠给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杀牛,不过是因为看到老婆婆用一只鸡换了一群鸡。”

    这话听起来怪异,可转生到这个世上以来,她看过太多。

    如果人人都来索求,就不会再努力了,介时她和太一不聿再离开,他们所做的一切便不再是善举,而是成了纵容与恶。

    世间最宝贵的是人心,最莫测的也是人心。贪婪如同无底洞,会吞噬人心,永远难以填满。

    周遭安静的可怕。

    她问,“如果他们发现杀了牛能换神迹,明日就会杀第二头,那没牛可杀了的时候呢?他们会供奉上来什么……”

    太一不聿一知半解。

    他没有接触过太多民俗典故,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可怕。

    唐玉笺不得不想办法跟他说得更明白些。

    “这就好像……他们突然之间发现了一个聚宝盆。”

    “今日扔进去一只鸡,明日就回得来一群鸡。”

    “今日扔进一头牛,明日就能得回十头……”

    太一不聿看见她眼睫在轻轻抖。

    “日子久了,他们扔进来的,就不只是牲畜了。”

    但听唐玉笺这样说,他终于明白了一些她的意思。

    这世间有许多事情都是这样,不是仅用几句话就能简单概括。

    六界众生都是复杂的,只要有思想和欲念,就会有是非。

    他们能做的,不是去救助和改变所有人,而是不让那些不好的事情因他们而发生,不成为纵容贪欲降世的一员。

    “这一次不要再动他们的东西了。”

    唐玉笺让太一不聿抹掉了快要画完的牛,“他们现在给我们的东西,或许是希望我们回赠更多,若是让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就糟了。”

    “我们离开这里。”

    回到山洞,她对太一不聿说,“等你把沟渠给他们开好之后,我们就离开。”

    太一不聿当然没有异议。

    什么村落、村民,对他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他至今没有记住任何一个村民的脸,甚至没有留心记过发生在这里的事。

    对他来说,只要和唐玉笺在一起就好。

    可是唐玉笺却忽略了一点,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便就是错。

    人的欲望如高山滚石。

    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