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高考,我捡漏985大学 > 第398章 房地产也是个好机会

重生高考,我捡漏985大学 第398章 房地产也是个好机会

    什么老鼠仓不老鼠仓的,那都无所谓,那是证监会的事情。

    他知道了又能如何,不知道也不影响。

    搞期货看的是瞬息万变的操作,还有那必定走向的信息,江深就不信环球证券那边能拿出多少钱去搞估值期货,顶天也就几十亿吧,全部压在一种产品上,这么大的公司就不用干了,风控根本就不给的。

    既然如此,跟得上那就跟呗,到时候还能给自己打打掩护,这股指期货也会有人去分析买卖榜,这主力就不止是他一个了。

    而且那3亿对于江深来说就是及时雨一般,那笔借款才是他今年壮大的关键,让他们跟着赚点钱也没什么不好。

    江深都这么看得开了,梁嘉彤也没什么好劝的了,这种事只要不举报,那就都不是事。

    毕竟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社会一向如此。

    更何况别说那两个人了,连她这半年来都很意动,真的好心动,要不是她被限制的,而且也搞不到多少资金,她可能都想走这一条路了。

    江深让梁嘉彤帮忙多收集一些国际上的新闻,政治经济金融产业相关的都可以,每天都发给他,自己要忙很多事,不能啥事情都是等到想起来了才匆匆忙忙去做,因为人的脑子里记得的事是有限的,他现在不一定能回忆起那些年都发生过了什么,有些事需要被刺激才会唤醒深藏的记忆。

    这样一来有人帮忙收集情报,那他就可以避免了需要自己突然想起来的仓促了。

    这种小事,梁嘉彤自然是乐意至极,她把手上能拿到的东西,全都愿意给江深,什么公司里面的研报、投行内部的资料这些,香港作为前沿的金融之都,这信息情报也是很迅速的,相比内地都还要全面一些。

    “江先生说时机还没到,他需要等等!”

    梁嘉彤给自己的上级就随便应付了一句,其他的她也不愿多说。

    她还是希望江深能在金融市场上赚大钱,而且是一个人大赚特赚,那样她应该也会得到更多的好处,如果有机会,能跟着江深出去闯荡也是不错的选择。

    新的一年,又是求职和离职的高峰期。

    深海科技因为快乐网的快速发展,团队也需要扩张了起来,加上对饿了没的规划,人手已经明显有些不足。

    为此,江深让何昕萌直接就把这栋楼还空着的楼层都租了下来,今年势必要发展壮大,赶紧趁现在又去装修起来,这边的科技园没有搞那种拎包入住的办公楼,装修起来还是很久的。

    其实最方便的事情是买一块地皮自己盖起来,将来还能转让卖掉,或者把楼租出去,不过那不是他现在的实力能做到的,方案虽然好,口袋不允许。

    地皮搞一块一两万平的就得上亿,再盖起来要几亿,除非他们深海科技的资产营收能达到了几十亿,就可以考虑了。

    其实入手搞房地产,现在还算是一个黄金进场的时间,算一算还真的是个好机会。

    不管是搞楼盘来卖,还是规划一下做个cbd、商业中心,现在地价都算是便宜的,比如他们学校附近,楼板价也就4000到5000左右一平。

    大概七八年后,这边就能卖4万起一平,可以翻到10倍的价格。

    当然了,很少有人会把地或者楼房给囤到高位才卖出去,不过现在地皮便宜,搞起来盖房子卖,翻倍也还是很容易的。

    囤地囤到发财的也就只有香港那位首富了,人家资金多,买了地就放着,还扛得住资金压力和政府的压力。

    要说房地产带来的繁荣,咱们国内的首富排名,有很多次都是被做地产起家的老板夺得的。

    江深记得前世他上班的一家互联网公司,老板就是搞房地产赚钱太多了,后来被忽悠来搞互联网了,不到两年烧了老板10个亿,还干倒闭了,扎心得稀里哗啦,但这并不影响老板自己的主业,可能在房地产那还是资金充裕的。

    要不要去找个人,忽悠起来一起干房地产?

    房地产最好的黄金时间肯定就是这几年,等到十年后差不多就到了顶峰,那时候就可以脱离出来了,估计搞个几十亿还是有希望的。

    这个念头,说真的,江深还真的动心过,认真的想过。

    只是一来他没有这个人脉,二来他没有资金能够支撑在海州这样的地方搞房地产。

    在几个一线城市搞房地产,那就得有雄厚一点的资本,至少也是5个亿起步,才能搞得起一个好点的楼盘,按他的估计新的房产公司不会一来就能贷到款,这银行门在哪开都不知道,前期基本都得靠自己的投资去攒这个公司的口碑。

    而去小地方搞房地产,似乎又不太划算,那边的房价起不来,即使地皮再便宜,这购买力不一定能跟得上,只怕还要扯皮上各种环节的问题。

    算了算了,有机会再说吧,房产竞争也是不小的,现在千科、万通、大恒等等,谁不都在抢着买地搞。

    还是互联网和金融来钱快,财务自由指日可待,还可以拉融资烧别人的钱玩。

    因为科技园是学校的资产,是不能卖的,不然买一栋楼好像也是可以的,建不起可以买得起。

    公司有点多,以后就可以叫什么什么集团了。

    想想要是有一天公司员工几十万的样子,江深就觉得头皮发麻,太难管了。

    至于最近面试新人什么的,江深现在只对接管理人员以上,现在公司很多人他已经叫不出名字,这就是半年下来扩张的结果。

    其他的事务,还是要慢慢找人扛起来大旗,什么事都干的话,早晚就得累死在这办公室里,那就太不值当了。

    当年马雨他们不都是有什么十八罗汉,大家都会有一个最初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