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平凡人生之金钱系统 > 第371章 公司的反馈

平凡人生之金钱系统 第371章 公司的反馈

    沈伊沐站在“沐光金融”有限公司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川流不息的城市。半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不足五十平米的小办公室,如今,它已占据了这栋甲级写字楼的整整一层。窗明几净,员工们忙碌而有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积极而温暖的力量,这与传统金融公司那种冷峻、高压的氛围截然不同。

    沈伊沐,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兼cEo,是一位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女性。她有着一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的迷雾。她创立“沐光金融”的初衷,源于她亲身经历的一段黑暗时光。

    三年前,沈伊沐的父亲经营多年的小工厂因资金链断裂而濒临破产。为了挽救父亲的心血,她跑遍了所有银行和大型贷款机构,得到的却只有冰冷的拒绝和公式化的同情。就在她走投无路之际,一家民间小额贷款公司向她伸出了“援手”,但那笔高得离谱的利息和严苛的还款期限,无异于一杯穿肠毒药。那段被催债电话追得无处可藏,看着父亲一夜白头的日子,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最终,是父亲的老朋友们凑钱帮他们渡过了难关。但沈伊沐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无数像她父亲一样,只是暂时遇到困难、有诚信、有能力的“老实人”,他们需要的不是趁火打劫的高利贷,而是一束真正能照亮前路的光。

    于是,“沐光金融”诞生了。它的slogan是:“我们不只是贷款,我们是陪你渡过难关的伙伴。”

    **二**

    “沐光金融”的商业模式,在业内看来简直是“异类”。

    首先,他们的风控模型不唯数据论。除了常规的征信报告和资产评估,他们更看重“人”。每一位贷款申请者,都需要接受沈伊沐或她亲自培训的首席贷款官一次深度访谈。他们聊的不仅是生意,还有家庭、梦想、困境的根源以及未来的规划。沈伊沐相信,一个人的品格和潜力,是无法用冰冷的数字完全衡量的。

    其次,也是最具颠覆性的一点,是“弹性还款计划”。这是沈伊沐设计的核心产品。对于通过审核的客户,“沐光金融”会根据其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还款方案。最关键的是,他们允许客户在遇到不可抗力时,申请“利息延期支付”。也就是说,当客户经营状况恶化,连本金都难以偿还时,可以先行偿还本金,将累积的利息“挂账”,等到生意好转、有能力时再一并偿还。

    这个模式一经推出,立刻引来了同行的嗤笑和质疑。

    “沈总,您这不是做慈善,这是在玩火!”一位资深金融界前辈在行业聚会上公开劝她,“金融的本质是风控,您这种做法,坏账率会高到吓人,公司不出半年就得倒闭!”

    “是啊,利息延期?这跟免息有什么区别?资金成本怎么覆盖?员工工资怎么发?”竞争对手们更是等着看她的笑话。

    沈伊沐只是微笑着回应:“我赌的不是数字,我赌的是人心。我相信,一个真正想干事的人,在得到尊重和帮助后,不会轻易辜负这份信任。”

    **三**

    老张是“沐光金融”的第一批客户,也是沈伊沐“弹性还款计划”的第一个受益者。

    老张在城郊开了一家小小的机械加工厂,手艺精湛,为人老实。去年,他接到了一个大订单,但需要垫付一大笔原材料费用。自有资金不足,银行贷款审批流程太长,眼看订单就要泡汤,老张急得嘴上都起了泡。经人介绍,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沐光金融”。

    接待他的是沈伊沐本人。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沈伊沐没有急着看他的报表,而是给他泡了一杯热茶,听他讲自己如何从一个小学徒做起,如何一点点攒钱开厂,如何对厂里的十几号工人负责。老张讲得动情,眼眶都红了。沈伊沐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种纯粹的、对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天后,五十万的贷款批了下来,利息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还款方案也充分考虑了老张的订单回款周期。老张激动得握着沈伊沐的手,一个劲儿地说“谢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订单刚刚完成,下游客户却因为自身经营问题,迟迟无法支付货款。老张的工厂瞬间陷入了困境,工人的工资发不出,银行的贷款也快到期了。巨大的压力让他整夜整夜地失眠,头发也白了不少。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他想起了沈伊沐的话:“有任何困难,随时来找我们。”

    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走进了“沐光金融”的办公室。这一次,办公室宽敞明亮了许多。他羞愧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准备接受任何指责和惩罚。

    沈伊沐静静地听完,递给他一杯水,温和地说:“张师傅,别着急。我们来想办法。”

    她带着团队重新评估了老张的工厂和订单情况,确认这只是暂时的流动性问题,工厂本身运营良好,下游客户的资产也足以覆盖欠款。于是,她启动了“弹性还款计划”。

    “张师傅,这个月的利息,您先不用还了。我们帮您把利息延后,您先集中所有资金,把工人的工资发了,把银行的贷款还上。工厂不能停,人心不能散。”沈伊沐的话,像一道暖流,瞬间融化了老张心中的坚冰。

    “这……这怎么行?利息怎么能不还呢?”老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们相信您,也相信您的工厂。等您下游客户回款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沈伊沐的语气里没有丝毫怀疑。

    一个月后,老张成功收回了货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所有延期的利息和一部分提前归还的本金,来到了“沐光金融”。他不仅还清了欠款,还带来了他所有的生意伙伴,成为了“沐光金融”最忠实的“活广告”。

    **四**

    老张的故事,只是“沐光金融”半年来的一个缩影。

    开小吃店的李大姐,因为疫情反复导致客流锐减,无力偿还贷款。在“沐光金融”的帮助下,她获得了三个月的利息延期,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如今小店生意红火,她逢人便说:“是沈老板救了我的店,救了我一家人的命。”

    刚毕业的大学生小王,有技术有想法,想开发一款App,但启动资金不足。没有资产抵押,没有信用记录,他被所有机构拒之门外。“沐光金融”看中了他的项目潜力和他的执着,给了他一笔“梦想启动金”。如今,他的App用户量已经突破十万,成功获得了天使投资。

    半年时间,通过一个个像老张、李大姐、小王这样的客户口口相传,“沐光金融”的名字,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不再仅仅是一家贷款公司,更成了一个象征着“希望”和“信任”的符号。

    人们发现,去“沐光金融”贷款,不像去求人,而像是去寻求帮助。那里的员工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他们会耐心倾听,会设身处地地为你着想。他们提供的不仅是资金,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

    公司的业务量呈爆炸式增长,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坏账率却低得惊人。沈伊沐赌赢了,她赌赢了人心。那些被她帮助过的人,都怀着一份感恩之心,竭尽全力地履行着自己的承诺。这份基于信任的契约,比任何冰冷的合同都更加坚固。

    **五**

    又是一个傍晚,沈伊沐站在窗前,城市的霓虹次第亮起,宛如一片璀璨的星海。她的助理小陈走进来,兴奋地报告:“沈总,我们本季度的财务报表出来了,不仅实现了盈利,而且远超预期!现在已经有好几家风投机构找上门来,想对我们进行战略投资。”

    沈伊沐转过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她的“沐光金融”已经走上了正轨,它的模式被证明了是可行的。

    “告诉那些风投,我们暂时不需要融资。”沈伊沐平静地说,“我们的资金池目前足够支撑我们的发展节奏。我不想因为资本的介入,而改变我们‘以人为本’的初心。”

    小陈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老板的坚持。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沈总。”

    送走小陈,沈伊沐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她想起了半年前那个备受质疑的自己,想起了父亲工厂倒闭时的灰暗,也想起了老张拿到贷款时眼里的光。

    她知道,“沐光金融”的成功,不是因为什么高深的金融技巧,而是因为它回归了金融最本源的意义——连接信任,创造价值。它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奋斗者,而这束光,最终也照亮了公司自己的未来。

    窗外的城市依旧喧嚣,但沈伊沐的内心却无比宁静。她知道,她和她的“沐光金融”,正在做一件正确而伟大的事。这条路,还很长,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