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综影视:这世界是不是不太对? > 第517章 美人心计——薄巧慧67

综影视:这世界是不是不太对? 第517章 美人心计——薄巧慧67

    登基大典,燕、赵、梁、楚、齐、吴,还有齐国分出的济北、济南、淄川、胶东、胶西、城阳六地,淮南另置的庐江、衡山两地,以及异姓长沙国,共十六国,皆来祝贺。

    前代王谋逆,其惠帝血脉已经公示,被削为了平民,代地已经收回中央。

    宴后,刘武私下求见,恳请迎养母窦氏遗骸,迁至梁国。

    好胆量,也好情义!

    这个养子窦漪房没白养。

    对于窦漪房的行为,薄巧慧也曾细细揣摩过。

    因着对聂慎儿因她所有的遭遇一直心有歉疚,三个孩子中,窦漪房对刘武付出的心力是最大的。

    之前的刘恒爱她,也爱她所出的子女,心是偏的。三个孩子,两个是她所出,宫人自然尽心照顾。

    而刘武,她的依靠只有她,一时疏漏,宫人可能就会怠慢。

    时时问寻,细细照料,歉疚随着时间一点点消磨,情谊被时间赋予血肉,加上刘武懂事孝顺,她真的将之视作了自己的儿子。

    薄巧慧细细打量着刘武,眼中不由得浮现出慈爱之色。(刘恒:?)

    如此,又怎么接受一心只有自己的儿子,眼中对自己的敬爱、孺慕不复,还换上了陌生、仇恨呢?

    可惜了,之后两人无缘再见上一面。

    刘武只是骤然得知自己身世,养母逼死了生母,一时冲击有些大,他对窦氏还真生不出仇恨怨怼。

    不说养恩大于生恩,都说窦漪房亏欠聂慎儿,小时候看的时候她也这么以为。但其实,所谓的欠疚,只是她道德水平太高。

    薄巧慧细细理了理两人之间的纠葛,很多事,只能说阴差阳错。

    杜云汐母亲护下了刘恒母子,母女俩被吕后派人追杀,想要活命,没错。

    聂慎儿父母底色良善,护人身亡,没错。

    杜云汐舅舅田大业虽为亭长,但家境贫寒,无力同时抚养杜云汐和聂慎儿,最终放弃慎儿?,情理之中。只是,没有费心为聂慎儿这个妹妹的恩人遗孤找个较为妥帖之处,直接将之弃在街道上,确实过了。

    聂慎儿是被不幸裹挟着的,面对被幸运眷顾的杜云汐,她心态失衡,加上与杜云汐有关的不幸遭遇,就把一切怪罪到了杜云汐头上,从不剖析自己的选择,可悲可叹。

    可杜云汐也无辜,小时候的她也是跟着大人的,自己也寄人篱下,甚至她都不知道舅舅是去丢弃聂慎儿的。

    重逢后,面对身负人命官司又身染瘟疫躲在家人子船上的聂慎儿,她不离不弃。入宫后也是各种护着好妹妹,哪怕被误解,也不生怨气。

    之后种种,谁又说得清。

    如果这个世界她成了杜云汐,薄巧慧勾唇,她比较自私,家人子船上救下她,入宫后遂她心意将她推给刘盈,就是了却因果了。

    贴心照料,没有,吕后针对聂慎儿时护住她,不可能。

    只能说——“窦氏是个大善人。”

    刘恒对这点是认同的:“善得不像个正常人。”

    刘武没贸然接话,她母亲从良家子成了倡女1又转身一变成了家人子,曾是惠帝亲封的夫人,又曾是吕禄的妻子,后面还成了父皇的夫人,地位仅次养母,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着实叹服。

    上一辈的恩怨纠葛他不想再去深究,他只知道,生母出手,养母还击,从小带大他的养母视他胜于亲子。

    “还请陛下应允。”

    大拜。

    刘毅沉吟片刻:“梁王忠勇孝全,事或可允。”

    刘武闻弦知雅意:“梁地岁供更添一层,臣弟定维护陛下政令于梁地的通达无阻。”

    后半句,他说得极为郑重,言语下,是隐约可见的腥风血雨。

    ————分界线————

    注释

    1:在汉代,青楼女子常被称为?倡伎?或?倡女?。当时青楼妓女更多与艺术表演相关联,后随着社会日渐开放,“倡”才逐渐衍生出\"卖淫\"含义。 ?

    从事歌舞表演的女子称也为“倡伎”和“倡女”,她们通常具备音乐舞蹈技能,多在宫廷或官府宴乐中表演。

    莫要与现在的娼妓与娼女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