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凉州辅佐刘备 第263章 曹孟德
热门推荐:
都市之红颜无罪
扶摇九霄传
穿成傀儡皇帝,靠后宫和科学无敌
在飓风战魂里超越天堂
我见女郎多妩媚
我有一卷书,可渡天下人
银镜通古今,侯府真千金带崽开挂了!
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
晚年觉醒系统,仙子助我修行
天命所归在大营里传了好几天,傅干刘备对此没办法阻拦,只能任由发展。
有些将士偷偷摸摸打听刘备的想法。当皇帝的臣子与当太守的臣子,大家都会自己做选择
不过傅干在营里打压了此风气。提出时机不成熟,把大家高涨的热情算是暂时压下去了。
经过董卓一年多的乱政,雒阳周边可谓民不聊生。
本来攻破皇城,绞杀董旻后,刘备就想回关中,去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做。是傅干暂时劝阻了他。
关中人口稀少,如今雒阳周边残破,百姓留在这里,只能挖野菜才能存活。
盗匪横行,百姓想安心种田都不行。
傅干派出军队去有秩序迁徙人口,又往关中写信,让杜畿往这边运粮。
得知天子驾崩,盖勋思想有了很大改变。
知道天下姓刘之人都可为帝,那与他相熟的刘备,登基为帝,对天下的百姓是最好的。
因此他不但不阻止,反而多方位辅助杜畿往雒阳输送粮草。
崤函古道上面的百姓络绎不绝,车马不绝。
在斩杀董旻后,傅干给在巩县驻留不前的袁绍写信,希望他前来雒阳,商讨国事。
四月初十,傅干正在辅助军吏迁移百姓之时,收到刘备的召见。
让官吏好好待百姓后,傅干离开乡里,询问来找傅干的士兵,问他刘备为何找他。
士卒摇摇头,不知道。
傅干骑马回到城西的大营时,发现城东还有一营,营上立得旗帜写的大大的曹字。
难道是曹孟德来了?
入大帐后,刘备拉着曹操给傅干介绍。
“此东郡太守曹孟德曹兄!”
又指着傅干道,“北地傅干傅求实,我的长史。”
此时的傅干身高已经长到一米八,英姿勃发,相比不到一米七的曹老板那就一个英俊潇洒。
“求实的大名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有一女,豆蔻年华,与求实可谓天造地设,今日玄德正好在此,何不做此美媒?”
曹老板笑眯眯的说,对傅干他可是太欣赏了。三年不到,把他这个小老弟带到了大司马的位置,可谓是远超吕不韦。
傅干诧异的望刘备一眼,刘备也被曹老板的操作弄晕了,对着傅干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此事。
“曹公厚爱,小子不敢当。只是小子在家乡有一红颜知己,不愿高攀曹公。”
曹操摇摇头,表示非常可惜。
“高攀也是我女儿高攀。不说这了,我此次来,是准备协助玄德一臂之力的,没想到玄德兵精粮足,无需曹某人之力,一人便斩杀了董旻逆贼。可喜可贺。只是天子驾崩,国家一日不可无主,玄德立功最多,可有何想法?”
傅干在此,刘备不想多动大脑,转向傅干,希望傅干去回复曹操。
“不知曹公有何想法?”
傅干不做作,来个反客为主。
“哈哈,我的想法无关紧要,等本初到了,必然不会认可。求实,尔等要是有好的提议,可与我先通通气,随后我与本初说说,省的到时候双方争执不小,伤了和气。”
合着你也做不了主啊,那没必要给你说刘备的底牌。
“如今灵帝一脉断绝,天下强藩众多,咱们在此商议,人家不一定认可啊。”
曹操手指东南与西南:“说的可是刘景升与刘君郎二人?”
傅干点点头,自从勤王开始,两人稳坐钓鱼台,没一人参与此事。
甚至在刘备把雒阳的事写信给他们后,派遣信使快马加鞭给他们送过去,他们也没有给刘备回信,他们安得何心思,傅干岂能不知。
无外乎天下无主,他们是高祖血脉,称王称帝他们都是有法理的。
与刘备的情况一般,底下的将领必然人人都想进步。
与刘备不同的是,此时的刘备没有称帝的心思,他们两个不但有,而且还大大的。
“曹公果然聪慧,荆州益州皆是天下富庶的大州,人口百万,他俩不支持的话,咱们的想法再好也没什么用。”
“哼,皆是鼠目寸光之辈。他们必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帝。”
傅干摇摇头,不同意。
“不敢称帝,敢称王。他们称王的话,曹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刘备脸色也是一变,从刘焉的野心来看,他必然是敢的。朝廷新立,要是不想打内战,必然要捏着鼻子认了他们的行为。
“那有办法阻止吗?”
傅干摇摇头,他们两个都是有名望的人,在地方上有自己的根基,让他们入雒阳定然不会同意。
“阻止不了。他们称王之后,建立宗庙,化国为家,与其他的藩王不同,他们有完善的权利,必然不会臣服中央。”
曹操一时间也有点头大,瞄一眼刘备。
既然二刘有不臣的心思,他此时也不敢保证刘备有没有称帝的野心了。
国事举步维艰啊。
知道谈不出个什么来,曹操与刘备告辞。
回到自己的驻地后,思考着曹家接下来的出路在何处。同时写信给袁绍让他尽快入京师,不要在巩县瞎耗了。在耗下来,他袁家名声都臭了。
送曹操回营后,刘备对傅干曹操两人的看法非常担忧。
“这讨董结束,是不是直接天下大乱,回到世祖时那般了?”
“嗯,差不多吧。如今没有那个宗室有足够的名望可以称帝。即便是大司马伯安公当这个天子,也无法号令群雄了。说不定他现在连号令你的同窗公孙伯圭都做不到。”
刘备连连摆手:“不会不会,伯圭兄乃是我汉室忠臣,岂能不理会伯安公的命令。”
“想多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伯安公主张对边疆的鲜卑乌桓等部落实行安抚。这就当了公孙伯圭以军功立功的心思,两人早就面和心不和了。要是这次大会,敢举荐伯安公,恐怕公孙伯圭敢当场反了。”
提到两人政策不同,刘备也默然了。公孙伯圭的性子他了解,极度自信与自卑,要真的是这样,这幽州也不能得到安宁。
“唉,等袁本初来了吧,毕竟他家四世三公,名望着于海内。”
有些将士偷偷摸摸打听刘备的想法。当皇帝的臣子与当太守的臣子,大家都会自己做选择
不过傅干在营里打压了此风气。提出时机不成熟,把大家高涨的热情算是暂时压下去了。
经过董卓一年多的乱政,雒阳周边可谓民不聊生。
本来攻破皇城,绞杀董旻后,刘备就想回关中,去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做。是傅干暂时劝阻了他。
关中人口稀少,如今雒阳周边残破,百姓留在这里,只能挖野菜才能存活。
盗匪横行,百姓想安心种田都不行。
傅干派出军队去有秩序迁徙人口,又往关中写信,让杜畿往这边运粮。
得知天子驾崩,盖勋思想有了很大改变。
知道天下姓刘之人都可为帝,那与他相熟的刘备,登基为帝,对天下的百姓是最好的。
因此他不但不阻止,反而多方位辅助杜畿往雒阳输送粮草。
崤函古道上面的百姓络绎不绝,车马不绝。
在斩杀董旻后,傅干给在巩县驻留不前的袁绍写信,希望他前来雒阳,商讨国事。
四月初十,傅干正在辅助军吏迁移百姓之时,收到刘备的召见。
让官吏好好待百姓后,傅干离开乡里,询问来找傅干的士兵,问他刘备为何找他。
士卒摇摇头,不知道。
傅干骑马回到城西的大营时,发现城东还有一营,营上立得旗帜写的大大的曹字。
难道是曹孟德来了?
入大帐后,刘备拉着曹操给傅干介绍。
“此东郡太守曹孟德曹兄!”
又指着傅干道,“北地傅干傅求实,我的长史。”
此时的傅干身高已经长到一米八,英姿勃发,相比不到一米七的曹老板那就一个英俊潇洒。
“求实的大名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有一女,豆蔻年华,与求实可谓天造地设,今日玄德正好在此,何不做此美媒?”
曹老板笑眯眯的说,对傅干他可是太欣赏了。三年不到,把他这个小老弟带到了大司马的位置,可谓是远超吕不韦。
傅干诧异的望刘备一眼,刘备也被曹老板的操作弄晕了,对着傅干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此事。
“曹公厚爱,小子不敢当。只是小子在家乡有一红颜知己,不愿高攀曹公。”
曹操摇摇头,表示非常可惜。
“高攀也是我女儿高攀。不说这了,我此次来,是准备协助玄德一臂之力的,没想到玄德兵精粮足,无需曹某人之力,一人便斩杀了董旻逆贼。可喜可贺。只是天子驾崩,国家一日不可无主,玄德立功最多,可有何想法?”
傅干在此,刘备不想多动大脑,转向傅干,希望傅干去回复曹操。
“不知曹公有何想法?”
傅干不做作,来个反客为主。
“哈哈,我的想法无关紧要,等本初到了,必然不会认可。求实,尔等要是有好的提议,可与我先通通气,随后我与本初说说,省的到时候双方争执不小,伤了和气。”
合着你也做不了主啊,那没必要给你说刘备的底牌。
“如今灵帝一脉断绝,天下强藩众多,咱们在此商议,人家不一定认可啊。”
曹操手指东南与西南:“说的可是刘景升与刘君郎二人?”
傅干点点头,自从勤王开始,两人稳坐钓鱼台,没一人参与此事。
甚至在刘备把雒阳的事写信给他们后,派遣信使快马加鞭给他们送过去,他们也没有给刘备回信,他们安得何心思,傅干岂能不知。
无外乎天下无主,他们是高祖血脉,称王称帝他们都是有法理的。
与刘备的情况一般,底下的将领必然人人都想进步。
与刘备不同的是,此时的刘备没有称帝的心思,他们两个不但有,而且还大大的。
“曹公果然聪慧,荆州益州皆是天下富庶的大州,人口百万,他俩不支持的话,咱们的想法再好也没什么用。”
“哼,皆是鼠目寸光之辈。他们必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帝。”
傅干摇摇头,不同意。
“不敢称帝,敢称王。他们称王的话,曹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刘备脸色也是一变,从刘焉的野心来看,他必然是敢的。朝廷新立,要是不想打内战,必然要捏着鼻子认了他们的行为。
“那有办法阻止吗?”
傅干摇摇头,他们两个都是有名望的人,在地方上有自己的根基,让他们入雒阳定然不会同意。
“阻止不了。他们称王之后,建立宗庙,化国为家,与其他的藩王不同,他们有完善的权利,必然不会臣服中央。”
曹操一时间也有点头大,瞄一眼刘备。
既然二刘有不臣的心思,他此时也不敢保证刘备有没有称帝的野心了。
国事举步维艰啊。
知道谈不出个什么来,曹操与刘备告辞。
回到自己的驻地后,思考着曹家接下来的出路在何处。同时写信给袁绍让他尽快入京师,不要在巩县瞎耗了。在耗下来,他袁家名声都臭了。
送曹操回营后,刘备对傅干曹操两人的看法非常担忧。
“这讨董结束,是不是直接天下大乱,回到世祖时那般了?”
“嗯,差不多吧。如今没有那个宗室有足够的名望可以称帝。即便是大司马伯安公当这个天子,也无法号令群雄了。说不定他现在连号令你的同窗公孙伯圭都做不到。”
刘备连连摆手:“不会不会,伯圭兄乃是我汉室忠臣,岂能不理会伯安公的命令。”
“想多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伯安公主张对边疆的鲜卑乌桓等部落实行安抚。这就当了公孙伯圭以军功立功的心思,两人早就面和心不和了。要是这次大会,敢举荐伯安公,恐怕公孙伯圭敢当场反了。”
提到两人政策不同,刘备也默然了。公孙伯圭的性子他了解,极度自信与自卑,要真的是这样,这幽州也不能得到安宁。
“唉,等袁本初来了吧,毕竟他家四世三公,名望着于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