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门,全家团聚闯灾年 第306章 大嫂好
热闹的气氛,一路上吸引了不少注目。
“天嘞,哪个村的娶媳妇,一家子兄弟几个?”
有好事的数了数,两个巴掌也没数完。
于氏只是量大,但不稀罕,寻常人家娶媳妇也都是准备这几样,引人注目的是正咧嘴乐的一群小子。
其中还有一个稍显沉稳,像是个读书人。
在村子里,家里兄弟多就是底气。
在众多目光中,牛车缓缓驶进榆钱村。
大郎赶着牛车像模像样,越紧张反而越持重,把牛车稳稳停在了孟家门口。
同村的已经等在孟家门口,牛车刚一停下,冒出一群孩子,嘻嘻哈哈讨喜糖。
四郎站到牛车上,大声控场:“都别挤,看到这两个篓子了吗,今日喜糖管够,大家按我说的,大的孩子往后挪挪,年纪小的娃娃先领。”
“慢点慢点,别把孩子挤着...”
六郎和七郎牢牢记着自己的活,赶紧往外抓喜糖,每人都是满满一兜子。
拿到喜糖的娃娃高兴跑开,剩下的孩子眼睛都亮了,乖乖地在牛车旁排队等着分喜糖。
四郎把火力吸引走,大郎得空赶紧从牛车上下来,抻了抻衣裳的褶皱。
这时候四郎从牛车上跳下来,和三福一左一右把挂鞭挑起来。
鞭炮声中,崔景文站在大郎身侧,对着大门缓缓念诗。
村人被唬的一愣一愣。
“哎呦还有诗呢,孟家丫头嫁的人家真讲究。”
“你没看到吗,新郎官还是自个赶牛车来的,我打听了,这牛车还是自家的。”
“了不得,孟家丫头可是嫁到福窝了。”
这么一套搞下来,孟家爹娘早已经合不拢嘴,热情得把女婿一行人迎进门。
大郎紧张到麻木:“那个...爹,娘...”
四郎在一旁扬声道:“叔,婶子,我们来接大嫂了。”
大郎:“是是...”
大郎呆头呆脑的样子,逗笑屋子里的孟家亲戚,孟家爹娘倒越看越满意。
人不怕老实,就怕不老实,女婿这样就很好。
“春燕在屋里呢,害羞不好意思见人,我这就去喊。”
话刚说完,里屋的门就开了,大郎的新媳妇穿着一身新衣裳,大大方方走出来。
亲家母急道:“哎呦...你这孩子怎么自己...”
人家新媳妇都恨不得把头埋起来,扭扭捏捏的出门,她倒是好。
昨晚白念叨了。
四郎头一回接亲,不觉得哪里不对,反而觉得这个大嫂不错,一看就好相处。
“大嫂好!”
“大嫂。”
有四郎带头,屋里响起一连串大嫂。
孟春燕笑着点头。
“这一路热坏了吧,大伙儿喝口水歇歇,咱们待会再往回走。”
四郎:“好,大嫂安排就行。”
“谢谢大嫂。”
孟家爹娘默默捂脸,实在不想看。
虽然平时家里来客都是闺女里外忙活,可是今天不一样啊,哪有新媳妇亲自招呼夫家的。
不过孟家爹娘还是按照闺女的安排,给每人倒了一碗水。
孟春燕要带走的东西不多,仅仅两个包袱,一早就收拾好了。
“天嘞,哪个村的娶媳妇,一家子兄弟几个?”
有好事的数了数,两个巴掌也没数完。
于氏只是量大,但不稀罕,寻常人家娶媳妇也都是准备这几样,引人注目的是正咧嘴乐的一群小子。
其中还有一个稍显沉稳,像是个读书人。
在村子里,家里兄弟多就是底气。
在众多目光中,牛车缓缓驶进榆钱村。
大郎赶着牛车像模像样,越紧张反而越持重,把牛车稳稳停在了孟家门口。
同村的已经等在孟家门口,牛车刚一停下,冒出一群孩子,嘻嘻哈哈讨喜糖。
四郎站到牛车上,大声控场:“都别挤,看到这两个篓子了吗,今日喜糖管够,大家按我说的,大的孩子往后挪挪,年纪小的娃娃先领。”
“慢点慢点,别把孩子挤着...”
六郎和七郎牢牢记着自己的活,赶紧往外抓喜糖,每人都是满满一兜子。
拿到喜糖的娃娃高兴跑开,剩下的孩子眼睛都亮了,乖乖地在牛车旁排队等着分喜糖。
四郎把火力吸引走,大郎得空赶紧从牛车上下来,抻了抻衣裳的褶皱。
这时候四郎从牛车上跳下来,和三福一左一右把挂鞭挑起来。
鞭炮声中,崔景文站在大郎身侧,对着大门缓缓念诗。
村人被唬的一愣一愣。
“哎呦还有诗呢,孟家丫头嫁的人家真讲究。”
“你没看到吗,新郎官还是自个赶牛车来的,我打听了,这牛车还是自家的。”
“了不得,孟家丫头可是嫁到福窝了。”
这么一套搞下来,孟家爹娘早已经合不拢嘴,热情得把女婿一行人迎进门。
大郎紧张到麻木:“那个...爹,娘...”
四郎在一旁扬声道:“叔,婶子,我们来接大嫂了。”
大郎:“是是...”
大郎呆头呆脑的样子,逗笑屋子里的孟家亲戚,孟家爹娘倒越看越满意。
人不怕老实,就怕不老实,女婿这样就很好。
“春燕在屋里呢,害羞不好意思见人,我这就去喊。”
话刚说完,里屋的门就开了,大郎的新媳妇穿着一身新衣裳,大大方方走出来。
亲家母急道:“哎呦...你这孩子怎么自己...”
人家新媳妇都恨不得把头埋起来,扭扭捏捏的出门,她倒是好。
昨晚白念叨了。
四郎头一回接亲,不觉得哪里不对,反而觉得这个大嫂不错,一看就好相处。
“大嫂好!”
“大嫂。”
有四郎带头,屋里响起一连串大嫂。
孟春燕笑着点头。
“这一路热坏了吧,大伙儿喝口水歇歇,咱们待会再往回走。”
四郎:“好,大嫂安排就行。”
“谢谢大嫂。”
孟家爹娘默默捂脸,实在不想看。
虽然平时家里来客都是闺女里外忙活,可是今天不一样啊,哪有新媳妇亲自招呼夫家的。
不过孟家爹娘还是按照闺女的安排,给每人倒了一碗水。
孟春燕要带走的东西不多,仅仅两个包袱,一早就收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