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的诡异故事 第318章 循环病楼的永生契约
热门推荐:
游戏王:这年头职高都这么卷了?
我掌握外星科技超越地球
全民转职:鼠王萝莉要种田
亮剑:李云龙要给鬼子送温暖
原神:我们的旅途不会结束
一觉醒来,宗门就剩三瓜两枣
都重生成世子了,朕稀罕当皇后?
阴阳典当
诸天:小玉你还小,别追了
消毒水的气味突然变得刺鼻,林秋握着听诊器的手顿了顿。走廊尽头的电梯叮咚作响,17楼特护病房的电子屏突然全部闪烁,映出无数张扭曲的人脸。作为新来的住院医师,她本不该在夜班时靠近这个传闻不断的楼层,但刚刚值班护士的求救声,实在太过凄厉。
推开特护病房厚重的防火门,霉味混着腐臭扑面而来。1703号房的门缝渗出黑色黏液,林秋用镊子夹起衣角擦拭门把,金属表面却突然浮现密密麻麻的血手印。门内传来指甲抓挠地面的声响,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瞳孔骤缩——值班护士被倒吊在输液架上,四肢以反关节的角度扭曲,脖颈缠绕着医用胶带,嘴里不断涌出黑色的液体。
\"救......\"护士浑浊的眼球艰难转动,伸出的手突然抓住林秋的手腕。林秋惊恐地发现,对方的指甲缝里嵌着半枚破碎的镜片,镜片边缘还沾着血肉。就在这时,走廊里响起拖沓的脚步声,像是有人拖着湿透的床单在行走。
林秋挣脱护士的手转身就跑,却发现来时的防火门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扇雕花木门,铜制门环上雕刻着无数只闭合的眼睛。当她触碰门环的瞬间,所有眼睛同时睁开,门后传来孩童的嬉笑:\"姐姐终于来了~\"
门轰然洞开,林秋跌进一片猩红雾气。等她再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医院地下三层的太平间。冷柜的编号从1701开始排列,最深处的柜门虚掩着,冰雾中隐约可见半截染血的白大褂下摆。她颤抖着靠近,柜门突然自动弹开,一具女尸直挺挺坐起——正是三年前离奇失踪的护士长。
护士长的眼球早已萎缩成两个黑洞,脖颈处缠绕着带血的手术缝线,每根线尾都系着一枚角膜。\"他们在找新容器......\"女尸的下巴诡异地脱臼,声带发出齿轮摩擦般的声响,\"十七层是轮回的起点,找到那本红皮病历......\"话音未落,冷柜突然剧烈震动,女尸被拖回黑暗深处,只留下一串血字:别相信戴金丝眼镜的人。
当林秋再次清醒时,发现自己躺在值班室的床上。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桌上,值班表显示今天是周一早晨。但她摸到白大褂口袋里坚硬的异物——半截沾血的镜片,边缘还带着人体组织的碎屑。
晨会时,科室主任张明德推了推金丝眼镜,宣布十七楼特护病房即将重新开放。林秋注意到他的左手虎口处有新鲜抓痕,形状恰似人类的指甲。散会后,她悄悄跟踪张明德来到档案室,看见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一本红皮病历,封面上用金线绣着永生契约四个古篆。
档案室突然断电,林秋在黑暗中摸到墙壁上凸起的浮雕——无数人形缠绕成螺旋状,每个人的胸口都嵌着一枚眼睛。当她打开手机电筒时,发现张明德就站在面前,嘴角撕裂到耳根:\"你不该看到这些。\"话音未落,林秋感觉后颈一痛,意识渐渐模糊。
再次醒来时,林秋发现自己被绑在手术台上。无影灯下,张明德戴着青铜面具,身后站着十几个穿黑袍的人。他们的兜帽下伸出无数条触须,末端吸附着人类的眼球。\"每三十年需要新鲜容器。\"张明德的声音混着机械嗡鸣,\"你能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正适合成为新的宿主。\"
手术器械盘突然剧烈震动,所有手术刀悬浮而起,指向张明德等人。林秋的身后浮现出护士长的虚影,她脖颈处的角膜同时睁开,射出耀眼的光芒。黑袍人群发出非人的惨叫,触须纷纷断裂,化作黑色液体在地面流淌。
混乱中,林秋挣脱束缚抓起红皮病历。当她翻开第一页,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患者的名字,最新一行赫然是自己的签名。更可怕的是,病历纸页间夹着泛黄的报纸——1995年,这家医院曾发生特大火灾,十七名医护人员葬身火海,而火灾原因,正是非法器官交易。
走廊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整栋大楼开始剧烈摇晃。林秋抱着病历冲进楼梯间,却发现每层的消防疏散图都显示着不同的楼层结构。有时向下走变成向上,有时楼梯尽头是一堵血墙。当她终于跑到一楼,玻璃门外站着无数模糊的人影,每个人都伸出手,掌心托着一颗正在跳动的眼球。
\"加入我们......\"这些声音在她脑海中轰鸣,\"成为永恒的一部分......\"
林秋咬破舌尖保持清醒,转身跑向电梯。电梯数字键只剩下17层可以按下,门开的瞬间,她看见1703号房亮着灯,值班护士正坐在病床上梳头,长发间夹杂着蠕动的肉虫。护士转过头,露出和张明德如出一辙的诡异笑容:\"欢迎来到循环的终点。\"
病历本突然自行翻页,最新一行出现了张明德的名字。林秋这才明白,所谓永生契约,不过是让新的牺牲品不断轮回。当电梯门再次关闭时,她握紧病历本,在金属壁上刻下第一道血痕——这一次,她要成为打破循环的人。
林秋手中的鲜血在金属壁上蜿蜒成诡异的符咒,电梯突然剧烈震颤,楼层数字疯狂跳动。17、-17、1995、2025的数字交替闪现,金属壁开始融化,露出后面布满眼球的血肉墙体。那些眼球转动着聚焦在她身上,每只瞳孔里都倒映着不同时期的医院场景——燃烧的病房、堆满器官的冷库、正在进行活体手术的无影灯。
\"放弃吧。\"张明德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伴随着骨骼错位的咔咔声,\"你以为打破契约就能终结一切?这里的每一块砖都浸透了诅咒。\"话音未落,天花板垂下数十条黏腻的触须,末端吸附着林秋熟悉的面孔——那些曾在医院失踪的医护人员,此刻都成了怪物的一部分。
林秋突然将红皮病历按在血肉墙上,大声喊道:\"你们说这是循环,那起点在哪里?\"病历本突然迸发刺目红光,墙体轰然裂开,露出隐藏在深处的青铜祭坛。祭坛中央悬浮着一颗跳动的心脏,上面密密麻麻刻满历代受害者的名字,而在最核心处,刻着\"1945年7月17日\"的字样。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1945年,一群德国纳粹医生在战败后逃至此处,利用医院地下室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他们试图通过移植不同器官,创造出永生的完美躯体。实验失败后,这些医生用自己的鲜血在祭坛上刻下血契,将灵魂与医院绑定,从此开启了永无止境的轮回。
\"原来你们才是最可怜的囚徒。\"林秋握紧病历本走向祭坛,\"让我来结束这一切。\"当她的指尖触碰到祭坛的瞬间,整个空间开始扭曲。她看见1945年的地下室,纳粹医生们疯狂大笑;1995年的火灾现场,十七名医护人员绝望呼救;还有此刻的医院,无数冤魂在走廊中游荡。
突然,祭坛发出刺耳的尖啸,跳动的心脏开始龟裂。张明德的虚影出现在祭坛上方,他的身体正在被血契反噬,逐渐化作一滩黑色黏液:\"你以为毁掉祭坛就能救人?所有参与过契约的人,都会永远困在时空裂隙里!\"
林秋举起病历本,上面的名字开始燃烧:\"那就让我成为新的容器。\"她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病历最后一页,鲜血浸透纸页,形成新的符咒。祭坛爆发出强烈的白光,时空裂隙开始崩塌。林秋看见被困在各个时空的受害者们,他们的身体正在重组,脸上的痛苦逐渐消散。
当光芒散去,林秋发现自己躺在医院草坪上。阳光明媚,消毒水的气味变得清新自然。手机显示的日期是2025年7月17日,正好是血契签订的80周年。她翻开病历本,所有名字都已消失,只剩下最后一行小字:真正的永生,是被活着的人铭记。
医院大楼里,原本阴森的十七层变成了阳光充沛的康复中心。护士站的老挂钟突然响起,指针停在11点17分。林秋抬头望去,玻璃幕墙倒映出无数透明的人影,他们微笑着向她点头,随后渐渐消散在夏日的微风中。
三个月后,医院地下施工时挖出了尘封的青铜祭坛。当工人准备搬走时,祭坛突然自行碎裂,化作漫天星尘。当天夜里,所有曾在医院工作过的人都做了同一个梦:一座开满白色雏菊的花园里,十七个孩子手拉手在阳光下奔跑,他们的眼睛明亮清澈,再也没有痛苦与恐惧。
而在城市另一头,陈默收到了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半截烧焦的红皮病历,和一张泛黄的合影——1945年7月17日,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站在医院前合影,他们的身后,隐约浮现出一双双愤怒的眼睛。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有些真相可以被掩埋,但永远不会被原谅。
距离青铜祭坛碎裂已过去两年,医院的重建工程即将竣工。新落成的住院部采用全透明玻璃幕墙设计,阳光下银白的金属框架泛着冷光,似乎彻底驱散了往昔阴霾。然而,建筑队的工人们私下里都在传,每当深夜加班,总听见地下传来沉闷的敲击声,像是什么东西在混凝土深处挣扎。
陈默将烧焦的病历残页锁进保险柜那天,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17:17,老地方见。他驱车前往废弃的旧院遗址,杂草丛中突兀地立着半块刻有眼形图腾的残碑。阴影里走出个戴宽檐帽的女人,摘下墨镜后露出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竟是本该在火灾中丧生的护士长。
“祭坛只是封印,不是终结。”护士长的声音沙哑如砂纸,脖颈处的手术缝线还在渗血,“那些被献祭的眼睛从未安息,它们在等一个载体。”她指向正在施工的新大楼,地基处渗出的泥浆中混着细小的晶状体,“还记得张明德消失前说的话吗?所有参与契约的人......”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刺耳的警报声。新医院的监控画面显示,17楼重症监护室的所有仪器同时失灵,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同一张人脸——那是个面无表情的小女孩,穿着沾满血渍的病号服。更诡异的是,所有医护人员的白大褂口袋里,都莫名出现了一枚青铜眼形徽章。
林秋正在整理新院的病历系统,电脑突然弹出加密文件。打开后是段拍摄于1945年的胶片:纳粹医生们将活体眼球植入青铜祭坛,祭坛中央的心脏开始与受刑者同步跳动。画面最后,镜头缓缓上移,露出医生们胸口佩戴的眼形徽章——和她口袋里的一模一样。
深夜的医院走廊,感应灯在林秋身后次第熄灭。她攥着徽章的手心沁出汗珠,金属表面突然发烫,指引她走向1703号病房的旧址。如今这里已改建成设备间,但墙壁上还残留着当年用鲜血绘制的符咒。当徽章贴上墙面的瞬间,混凝土轰然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阶梯。
阶梯尽头是间布满青苔的密室,祭坛碎片被重新拼凑成环形装置,中央悬浮着小女孩的实体。她空洞的眼眶里伸出无数银丝,缠绕着所有失踪医护人员的尸体。“欢迎来到新的循环。”小女孩的声音同时从所有尸体口中发出,银丝突然射向林秋,“这次,你们都将成为容器的一部分。”
千钧一发之际,陈默带着考古队冲进密室。他们手中的探测仪疯狂鸣叫,原来整个医院地基都埋着二战时期的生化武器。护士长突然挡在林秋身前,脖颈的缝线崩断,涌出的黑色液体腐蚀了银丝:“当年我们也是这样被骗的......”她的身体开始透明化,将最后的力量注入青铜装置。
装置爆发出蓝光,时空再次扭曲。林秋看见1945年的纳粹医生们在实验室被自己的实验体反噬,1995年的大火其实是祭坛力量暴走的结果,而此刻,小女孩的真身竟是当年第一个被活体取眼的实验品。“放了我们......”小女孩的灵魂在蓝光中显现,“我们只是想回家......”
随着蓝光消散,密室轰然坍塌。当救援人员找到幸存者时,新医院的警报声戛然而止,所有仪器恢复正常。但从此,医院的夜间监控总会拍到奇怪的画面:凌晨17分17秒,走廊里会走过一群手牵手的孩子,他们的眼睛闪烁着微弱的蓝光,而在队伍最前方,是戴着白大褂的护士长和小女孩。
一年后,医院建立了医学伦理博物馆,青铜祭坛的残片被放在防弹玻璃展柜中。展柜角落贴着泛黄的照片,照片里1945年的医生们胸前的徽章,与参观者中某些人的领带夹、胸针形状完全一致。博物馆的留言簿上,每天都会出现同样的字迹:记住我们,别让历史重演。而在医院的地下深处,偶尔还能听见若有若无的童谣,唱着关于眼睛、契约和轮回的古老歌谣。
推开特护病房厚重的防火门,霉味混着腐臭扑面而来。1703号房的门缝渗出黑色黏液,林秋用镊子夹起衣角擦拭门把,金属表面却突然浮现密密麻麻的血手印。门内传来指甲抓挠地面的声响,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瞳孔骤缩——值班护士被倒吊在输液架上,四肢以反关节的角度扭曲,脖颈缠绕着医用胶带,嘴里不断涌出黑色的液体。
\"救......\"护士浑浊的眼球艰难转动,伸出的手突然抓住林秋的手腕。林秋惊恐地发现,对方的指甲缝里嵌着半枚破碎的镜片,镜片边缘还沾着血肉。就在这时,走廊里响起拖沓的脚步声,像是有人拖着湿透的床单在行走。
林秋挣脱护士的手转身就跑,却发现来时的防火门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扇雕花木门,铜制门环上雕刻着无数只闭合的眼睛。当她触碰门环的瞬间,所有眼睛同时睁开,门后传来孩童的嬉笑:\"姐姐终于来了~\"
门轰然洞开,林秋跌进一片猩红雾气。等她再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医院地下三层的太平间。冷柜的编号从1701开始排列,最深处的柜门虚掩着,冰雾中隐约可见半截染血的白大褂下摆。她颤抖着靠近,柜门突然自动弹开,一具女尸直挺挺坐起——正是三年前离奇失踪的护士长。
护士长的眼球早已萎缩成两个黑洞,脖颈处缠绕着带血的手术缝线,每根线尾都系着一枚角膜。\"他们在找新容器......\"女尸的下巴诡异地脱臼,声带发出齿轮摩擦般的声响,\"十七层是轮回的起点,找到那本红皮病历......\"话音未落,冷柜突然剧烈震动,女尸被拖回黑暗深处,只留下一串血字:别相信戴金丝眼镜的人。
当林秋再次清醒时,发现自己躺在值班室的床上。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桌上,值班表显示今天是周一早晨。但她摸到白大褂口袋里坚硬的异物——半截沾血的镜片,边缘还带着人体组织的碎屑。
晨会时,科室主任张明德推了推金丝眼镜,宣布十七楼特护病房即将重新开放。林秋注意到他的左手虎口处有新鲜抓痕,形状恰似人类的指甲。散会后,她悄悄跟踪张明德来到档案室,看见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一本红皮病历,封面上用金线绣着永生契约四个古篆。
档案室突然断电,林秋在黑暗中摸到墙壁上凸起的浮雕——无数人形缠绕成螺旋状,每个人的胸口都嵌着一枚眼睛。当她打开手机电筒时,发现张明德就站在面前,嘴角撕裂到耳根:\"你不该看到这些。\"话音未落,林秋感觉后颈一痛,意识渐渐模糊。
再次醒来时,林秋发现自己被绑在手术台上。无影灯下,张明德戴着青铜面具,身后站着十几个穿黑袍的人。他们的兜帽下伸出无数条触须,末端吸附着人类的眼球。\"每三十年需要新鲜容器。\"张明德的声音混着机械嗡鸣,\"你能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正适合成为新的宿主。\"
手术器械盘突然剧烈震动,所有手术刀悬浮而起,指向张明德等人。林秋的身后浮现出护士长的虚影,她脖颈处的角膜同时睁开,射出耀眼的光芒。黑袍人群发出非人的惨叫,触须纷纷断裂,化作黑色液体在地面流淌。
混乱中,林秋挣脱束缚抓起红皮病历。当她翻开第一页,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患者的名字,最新一行赫然是自己的签名。更可怕的是,病历纸页间夹着泛黄的报纸——1995年,这家医院曾发生特大火灾,十七名医护人员葬身火海,而火灾原因,正是非法器官交易。
走廊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整栋大楼开始剧烈摇晃。林秋抱着病历冲进楼梯间,却发现每层的消防疏散图都显示着不同的楼层结构。有时向下走变成向上,有时楼梯尽头是一堵血墙。当她终于跑到一楼,玻璃门外站着无数模糊的人影,每个人都伸出手,掌心托着一颗正在跳动的眼球。
\"加入我们......\"这些声音在她脑海中轰鸣,\"成为永恒的一部分......\"
林秋咬破舌尖保持清醒,转身跑向电梯。电梯数字键只剩下17层可以按下,门开的瞬间,她看见1703号房亮着灯,值班护士正坐在病床上梳头,长发间夹杂着蠕动的肉虫。护士转过头,露出和张明德如出一辙的诡异笑容:\"欢迎来到循环的终点。\"
病历本突然自行翻页,最新一行出现了张明德的名字。林秋这才明白,所谓永生契约,不过是让新的牺牲品不断轮回。当电梯门再次关闭时,她握紧病历本,在金属壁上刻下第一道血痕——这一次,她要成为打破循环的人。
林秋手中的鲜血在金属壁上蜿蜒成诡异的符咒,电梯突然剧烈震颤,楼层数字疯狂跳动。17、-17、1995、2025的数字交替闪现,金属壁开始融化,露出后面布满眼球的血肉墙体。那些眼球转动着聚焦在她身上,每只瞳孔里都倒映着不同时期的医院场景——燃烧的病房、堆满器官的冷库、正在进行活体手术的无影灯。
\"放弃吧。\"张明德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伴随着骨骼错位的咔咔声,\"你以为打破契约就能终结一切?这里的每一块砖都浸透了诅咒。\"话音未落,天花板垂下数十条黏腻的触须,末端吸附着林秋熟悉的面孔——那些曾在医院失踪的医护人员,此刻都成了怪物的一部分。
林秋突然将红皮病历按在血肉墙上,大声喊道:\"你们说这是循环,那起点在哪里?\"病历本突然迸发刺目红光,墙体轰然裂开,露出隐藏在深处的青铜祭坛。祭坛中央悬浮着一颗跳动的心脏,上面密密麻麻刻满历代受害者的名字,而在最核心处,刻着\"1945年7月17日\"的字样。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1945年,一群德国纳粹医生在战败后逃至此处,利用医院地下室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他们试图通过移植不同器官,创造出永生的完美躯体。实验失败后,这些医生用自己的鲜血在祭坛上刻下血契,将灵魂与医院绑定,从此开启了永无止境的轮回。
\"原来你们才是最可怜的囚徒。\"林秋握紧病历本走向祭坛,\"让我来结束这一切。\"当她的指尖触碰到祭坛的瞬间,整个空间开始扭曲。她看见1945年的地下室,纳粹医生们疯狂大笑;1995年的火灾现场,十七名医护人员绝望呼救;还有此刻的医院,无数冤魂在走廊中游荡。
突然,祭坛发出刺耳的尖啸,跳动的心脏开始龟裂。张明德的虚影出现在祭坛上方,他的身体正在被血契反噬,逐渐化作一滩黑色黏液:\"你以为毁掉祭坛就能救人?所有参与过契约的人,都会永远困在时空裂隙里!\"
林秋举起病历本,上面的名字开始燃烧:\"那就让我成为新的容器。\"她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病历最后一页,鲜血浸透纸页,形成新的符咒。祭坛爆发出强烈的白光,时空裂隙开始崩塌。林秋看见被困在各个时空的受害者们,他们的身体正在重组,脸上的痛苦逐渐消散。
当光芒散去,林秋发现自己躺在医院草坪上。阳光明媚,消毒水的气味变得清新自然。手机显示的日期是2025年7月17日,正好是血契签订的80周年。她翻开病历本,所有名字都已消失,只剩下最后一行小字:真正的永生,是被活着的人铭记。
医院大楼里,原本阴森的十七层变成了阳光充沛的康复中心。护士站的老挂钟突然响起,指针停在11点17分。林秋抬头望去,玻璃幕墙倒映出无数透明的人影,他们微笑着向她点头,随后渐渐消散在夏日的微风中。
三个月后,医院地下施工时挖出了尘封的青铜祭坛。当工人准备搬走时,祭坛突然自行碎裂,化作漫天星尘。当天夜里,所有曾在医院工作过的人都做了同一个梦:一座开满白色雏菊的花园里,十七个孩子手拉手在阳光下奔跑,他们的眼睛明亮清澈,再也没有痛苦与恐惧。
而在城市另一头,陈默收到了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半截烧焦的红皮病历,和一张泛黄的合影——1945年7月17日,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站在医院前合影,他们的身后,隐约浮现出一双双愤怒的眼睛。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有些真相可以被掩埋,但永远不会被原谅。
距离青铜祭坛碎裂已过去两年,医院的重建工程即将竣工。新落成的住院部采用全透明玻璃幕墙设计,阳光下银白的金属框架泛着冷光,似乎彻底驱散了往昔阴霾。然而,建筑队的工人们私下里都在传,每当深夜加班,总听见地下传来沉闷的敲击声,像是什么东西在混凝土深处挣扎。
陈默将烧焦的病历残页锁进保险柜那天,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17:17,老地方见。他驱车前往废弃的旧院遗址,杂草丛中突兀地立着半块刻有眼形图腾的残碑。阴影里走出个戴宽檐帽的女人,摘下墨镜后露出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竟是本该在火灾中丧生的护士长。
“祭坛只是封印,不是终结。”护士长的声音沙哑如砂纸,脖颈处的手术缝线还在渗血,“那些被献祭的眼睛从未安息,它们在等一个载体。”她指向正在施工的新大楼,地基处渗出的泥浆中混着细小的晶状体,“还记得张明德消失前说的话吗?所有参与契约的人......”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刺耳的警报声。新医院的监控画面显示,17楼重症监护室的所有仪器同时失灵,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同一张人脸——那是个面无表情的小女孩,穿着沾满血渍的病号服。更诡异的是,所有医护人员的白大褂口袋里,都莫名出现了一枚青铜眼形徽章。
林秋正在整理新院的病历系统,电脑突然弹出加密文件。打开后是段拍摄于1945年的胶片:纳粹医生们将活体眼球植入青铜祭坛,祭坛中央的心脏开始与受刑者同步跳动。画面最后,镜头缓缓上移,露出医生们胸口佩戴的眼形徽章——和她口袋里的一模一样。
深夜的医院走廊,感应灯在林秋身后次第熄灭。她攥着徽章的手心沁出汗珠,金属表面突然发烫,指引她走向1703号病房的旧址。如今这里已改建成设备间,但墙壁上还残留着当年用鲜血绘制的符咒。当徽章贴上墙面的瞬间,混凝土轰然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阶梯。
阶梯尽头是间布满青苔的密室,祭坛碎片被重新拼凑成环形装置,中央悬浮着小女孩的实体。她空洞的眼眶里伸出无数银丝,缠绕着所有失踪医护人员的尸体。“欢迎来到新的循环。”小女孩的声音同时从所有尸体口中发出,银丝突然射向林秋,“这次,你们都将成为容器的一部分。”
千钧一发之际,陈默带着考古队冲进密室。他们手中的探测仪疯狂鸣叫,原来整个医院地基都埋着二战时期的生化武器。护士长突然挡在林秋身前,脖颈的缝线崩断,涌出的黑色液体腐蚀了银丝:“当年我们也是这样被骗的......”她的身体开始透明化,将最后的力量注入青铜装置。
装置爆发出蓝光,时空再次扭曲。林秋看见1945年的纳粹医生们在实验室被自己的实验体反噬,1995年的大火其实是祭坛力量暴走的结果,而此刻,小女孩的真身竟是当年第一个被活体取眼的实验品。“放了我们......”小女孩的灵魂在蓝光中显现,“我们只是想回家......”
随着蓝光消散,密室轰然坍塌。当救援人员找到幸存者时,新医院的警报声戛然而止,所有仪器恢复正常。但从此,医院的夜间监控总会拍到奇怪的画面:凌晨17分17秒,走廊里会走过一群手牵手的孩子,他们的眼睛闪烁着微弱的蓝光,而在队伍最前方,是戴着白大褂的护士长和小女孩。
一年后,医院建立了医学伦理博物馆,青铜祭坛的残片被放在防弹玻璃展柜中。展柜角落贴着泛黄的照片,照片里1945年的医生们胸前的徽章,与参观者中某些人的领带夹、胸针形状完全一致。博物馆的留言簿上,每天都会出现同样的字迹:记住我们,别让历史重演。而在医院的地下深处,偶尔还能听见若有若无的童谣,唱着关于眼睛、契约和轮回的古老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