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林天:无限神豪 > 第374章 中年危机

林天:无限神豪 第374章 中年危机

    第二地球,24年6月。

    毕业季,也是暑假来临的时候,但是也有一大批35岁以上员工进入社会人才市场。

    他们,或有家室、或有娇妻、或有老母,或有房贷车贷,唯独没有,收入!

    安克18楼。

    “陈秘,安排人事部发布通告,安克网络、安克智能、大安厂开放总计120个岗位,总计约1200人,面向其他大厂优化的员工和应届毕业生!”

    “是,林总。”

    林天知道,他这一则招聘通告,将在市场掀起巨大的波浪!

    三天后,安克三楼,临时开辟为招聘地,三家子公司分场招人。

    林天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默默喝茶。

    场外。

    陈金龙,男,36岁,原大象集团程序员,月薪三万,于是在成都买了房子,背了每个月4500的房贷。哪里知道到了36岁,却惨被开除。

    马军,男,37岁,与陈金龙类似,一同从大象集团被开除。

    徐林科,男,32岁,恒星机械前高级机械工程师,手握大量专利,却被不识才的老板开除。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

    “陈先生,您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安克网络程序开发岗非常欢迎您,有什么薪资要求吗?”

    “养得起我一家三口就行,”陈金龙不敢奢望。

    “好,税后五万,一年后根据业绩提升30%起步。可还满意?”

    “可以,现在就可以工作!”

    ——

    三个人都被招了,徐林科直接去了大安,成为高级工程师,税后一年95万!

    陈金龙和马军被分去安克网络,程序开发十八组,分别担任正副组长,还带了6个和他们一样的大龄程序员。

    安克网络现在,有服务器组10个,维护服务器;有18个程序开发组,开发新app和官网功能;另外有客服、人事、财务等基础部门,这次招聘更是拿下了600余人,全公司突破8000人!

    安克大厦三楼临时招聘场的热潮虽已退去,但涟漪却在整栋大楼乃至更广阔的领域持续扩散。1200个新岗位,如同一股强劲的活水,注入了安克系这艘高速航行的巨轮。其中,那600多名带着经验、故事和些许忐忑加入安克网络的新成员,正在悄然改变着这家年轻公司的底色。

    安克网络,程序开发十八组区域。

    陈金龙坐在崭新的工位前,屏幕上不再是令人焦头烂额的bug列表,而是清晰的项目需求和开发计划。他不再是那个担心明天就会被“优化”的边缘人,而是这个六人小组的组长。组员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都是从不同大厂“毕业”的老兵。

    “老陈,你看这个并发模型优化方案…”旁边的马军(副组长)凑过来,指着屏幕上的架构图。没有客套的“陈组长”,一声自然的“老陈”,让陈金龙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嗯,思路可以,但缓存穿透的风险要再考虑一层。”陈金龙专注地分析着,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补充着方案细节。这种基于技术本身、平等交流的氛围,让他找回了久违的职业尊严。税后五万的薪资远超预期,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一种被需要、被尊重的踏实感。下班时,他第一次没有下意识地避开人群高峰,而是自然地走向电梯,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些。

    大安厂,新落成的“未来制造实验室”。

    徐林科穿着崭新的工程师制服,站在一台正在调试的精密设备前,眼神锐利。他身边围着几个年轻的工程师,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位“老师傅”的敬佩。 “徐工,您这个专利应用上去,柔性生产线的换型时间至少能压缩30%!”一个年轻工程师兴奋地说。 “专利是死的,关键是用在刀刃上。”徐林科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指着设备的核心部件,“这里的结构强度,按我的方案再加强5%,确保百万次无故障运行。大安的产品,质量是第一生命线!”年薪95万不仅是对他技术的认可,更是赋予了他主导技术路线的权力。曾经被原老板视为“成本”的专利,在这里成了驱动产业升级的利器。他不再是郁郁不得志的“前工程师”,而是大安厂技术攻坚的“定海神针”。

    安克网络,服务器运维区。

    几个刚毕业的年轻运维,看着面前一排排高效运转的机柜和屏幕上复杂的监控数据流,有些手足无措。这时,一位头发已有些灰白、刚入职的“高龄”运维主管走了过来。 “小伙子,别紧张。看这个波动,是东区新机房负载上来了,‘织流’引擎正在自动调度流量。”主管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声音沉稳,“记住,监控不是看热闹,是要预判风暴。跟我来,教你们怎么看‘天眼’的预警模型参数。”年轻人立刻围拢过去,眼神专注。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运维”,成了新人们最好的引路人,他们沉淀多年的故障处理经验和系统直觉,与安克网络先进的智能运维平台结合,形成了强大的“人机协同”力量。

    影响与融合:

    经验与活力的碰撞: 新加入的“老兵”们带来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沉稳的心态和对复杂问题的深度理解。他们填补了安克网络在大型系统运维、复杂业务开发、高并发处理等领域的经验空白。而公司原有的年轻血液,则提供了旺盛的精力、快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和对创新方向的敏锐嗅觉。这种碰撞没有隔阂,反而在共同的目标下(支撑安克生态)形成了高效的互补。

    独特文化的形成: “只看能力,不问年龄”的招聘策略,以及安克对技术人才的尊重和给予的广阔空间,迅速在内部形成口碑。陈金龙们不再觉得自己是“被收留”,而是成为了安克网络构建坚实基座不可或缺的力量。这种基于能力认同的归属感,比任何口号都更能凝聚人心。

    社会声浪: 安克此次大规模、高规格招聘35岁以上被优化人才的消息,在业界和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安克不卡年龄”、“技术尊严在安克”等话题迅速发酵,极大地提升了安克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认同度。许多观望中的资深技术人才,开始将简历投向安克。

    效率提升: 随着新老员工的迅速磨合,安克网络的运转效率显着提升。程序开发十八组承接的核心网关优化项目提前一周完成测试;服务器运维团队在“老带新”模式下,对新机房的上线支持更加从容;徐林科主导的技术改进方案已进入生产线验证阶段。

    林天坐在18楼的总裁办公室,看着内部简报中关于新员工融入情况的正面反馈和市场舆情分析,脸上并无波澜。他端起茶杯,目光投向窗外。招聘1200人,对他而言并非慈善,而是精准的战略投资。这些经历过风雨、拥有真才实学的“老兵”,正是安克网络在夯实基础、迈向云服务巨头征途中,最坚实也最可靠的“中流砥柱”。安克大厦的钢筋铁骨之下,一股沉稳而坚韧的力量正在悄然汇聚,支撑着整个生态向着更高远的目标稳步前行。这场招聘掀起的波浪,正在内部转化为推动安克网络这艘技术巨轮破浪前行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