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眉嬛一出场,如懿传天翻地覆 > 第445章 琴音

眉嬛一出场,如懿传天翻地覆 第445章 琴音

    第445章 琴音

    永璎这一病折腾了许多日,乾隆也没有去看过,他也开始逃避起了和如懿有关的所有人和事。

    吉桃被杀一事,他竟然也没有追究,只将如懿当作透明人。

    他则是每日都让淑嫔带着永珏来他面前,一时风头无两。

    只是众人不知道的是,乾隆还是关注着永璎的情况。

    苏子安白日几乎都在令贵妃的船上,晚间为了避免误会,就会回到随行人员的船上。

    可是在这之前,苏子安一定会先到乾隆面前禀告贵妃的情况。

    “永璎可好些了?”

    乾隆独自一人见了苏子安,他在上首,根本看不清他的神情。

    苏子安恭敬地跪在地上,只是平静地回答着情况,不掺杂任何情感。

    “十六阿哥今日终于退热了,这次反复发热,恐怕以后要悉心养着了。微臣会尽力为十六阿哥调养,但是往后还是要注意。”

    乾隆沉默着,苏子安也没有多话。

    良久,乾隆才继续问道,“令贵妃照顾得如何?可尽心?”

    苏子安也没有意外乾隆这样问,依旧是没什么表情地回着话,“应当是尽心的。”

    乾隆停顿了一瞬,“什么叫应当?”

    苏子安一向是个不解世事的性子,他有些为难地开口,“微臣不知道什么才叫尽心,只是这次十六阿哥的病来的突然。上一次的亏空还没有堵上,短时间又发了高热,并不容易降下。贵妃应当是废了些心力,才让十六阿哥好转。”

    乾隆听了苏子安的解释,也终于仰靠着椅背,放下了心。

    “行了,朕知道了,下去吧。”

    苏子安闻言,起身就退了出去。

    乾隆靠在一边,久久没有动作。

    自从如懿暴露了她的本性后,乾隆总是下意识地怀疑起了所有的妃嫔。

    其中最让他怀疑的就是嬿婉,他太过害怕了。

    嬿婉本就是他在如懿之后唯一一个深爱的女子,他确实有许多宠爱的人,可是都及不上对嬿婉的感情。

    他生怕嬿婉也是伪装的,最后同如懿一般,撕开了伪装也是一副丑恶的灵魂。

    将永璎交给嬿婉抚养,也是心有怀疑,想要印证。

    好在嬿婉经过了考验,她连对她不善的人都能善待。连她的孩子都能摒弃前嫌,尽心照顾。

    嬿婉是真的良善,也是真的当得一句贤。

    乾隆重重叹了口气,叫了进忠进来。

    “皇上。”进忠弓着身子。

    “回宫后,查一查娴妃都做过什么。”乾隆声音中透着疲累。

    进忠直接称是,乾隆随即叫他传淑嫔过来。

    芙梅是在一刻钟后赶来的,乾隆的疲惫已经浮于表面。

    她身上沾染着能够让乾隆情动的熏香,只会让乾隆慢慢掏空了身子。

    乾隆刚刚抬手,芙梅就连忙抬手接过。这样温婉的样子是如懿所没有的,乾隆一时恍惚,仿佛如懿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

    二人还未开口说话,河道上突然传来了琴音。

    那琴声清越悠扬,似山涧清泉,又如珠落玉盘。乾隆拉着芙梅的手一顿,他侧耳倾听,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琴声越发清晰,与那日在茶楼听见的琴音别无二致。乾隆不由自主地松开了芙梅的手,缓缓站了起来。

    芙梅虽有些意外,但是也没有阻拦,而是在一旁轻声询问着,“这琴音甚是美妙,皇上可要去外面听听?”

    乾隆微微偏头,看见芙梅与如懿相似的脸,是那样的恬静,没有如懿的尖锐。

    他心中一动,伸手拉过芙梅,“好,你同朕一块儿。”

    二人出了船舱,进忠见皇上出来了,连忙行礼。

    “皇上……”

    乾隆挥了挥手,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艘画舫。

    “这画舫?”

    进忠也不知道,只能开口说道,“奴才也不知,可要奴才去询问一番?”

    乾隆摆了摆手,只是带着芙梅站在了船头,静静听着那琴音。

    只用余光也能看见芙梅也是一副着了迷的模样,他有些好笑,轻声询问着,“可知道这一曲的名字?”

    芙梅也没有不懂装懂,而是乖巧地转头询问,“臣妾愚钝,这还是第一次听呢,还请皇上为臣妾解惑。”

    “这是《梅花三弄》,”乾隆眼中流露出了怀念,“这首曲子是借着梅花来描绘忠贞不渝的爱情。”

    芙梅却是想到了什么,“梅花最是高洁坚韧,臣妾也听出这弹奏之人对爱情的坚持。”

    说完后,芙梅还轻轻笑了笑,“说来臣妾的父亲给臣妾的名字里,也带了个梅字,想来也是想要臣妾能够活得坚强吧。”

    乾隆都已经忘记了芙梅的名字,他回想了下,才想起来。

    他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反而不在意地问道,“朕只知道你名为芙梅,却不知道你姓什么。”

    芙梅也没有不满,反而是温婉一笑,“臣妾姓林,名为林芙梅。”

    乾隆拍了拍芙梅的手,再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那人的弹奏。

    一曲终了。

    乾隆还有些意犹未尽,他刚要转头吩咐进忠去问,就见到另一艘船。

    船上是几个官员,恭敬地跪下对乾隆行叩拜礼。

    乾隆有些意外,但没有不满。

    “叫他们上来吧。”乾隆吩咐着。

    进忠连忙应是,一艘小船向着那几个大人而去。几人知道皇上要见他们,更是感恩戴德地起身。

    “微臣参见皇上!”几人上了龙舟,恭敬地对着乾隆行礼。

    乾隆平静地看着几人,开口询问道,“你们是扬州的官员,怎么在这儿?”

    其中一人恭敬地行礼,“微臣是扬州同知,知道皇上要来,特意为皇上献曲。”

    乾隆满意地点了点头,“行了,起来吧。”

    这时,画舫的纱幔被一只素手掀开,一位身着月白色长裙的女子出现在船头。她怀中抱着一张古琴,月光下,那张脸清丽绝伦。

    乾隆的猜测被验证了,那日在苏州城的女子重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种失而复得的喜悦,淹没了乾隆。

    他是天子,只要是他想要的,就一定会有人送到面前。

    这就是权力,能够掌握天下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