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牧马人,截胡秀芝做老婆 > 第649章 天价小药丸

穿越牧马人,截胡秀芝做老婆 第649章 天价小药丸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低笑和窃窃私语。

    “当然,”拍卖师语气一转,“本行仅保证药物为真,不承诺任何疗效。

    竞拍前请各位慎重考虑,成交后概不负责。

    不过有一点本拍卖行可以确定,这六丸药对人体绝对没有害处,可以放心食用。”

    “起拍价,十万英镑!”拍卖师一锤落下。

    短暂的寂静后,前排的郑氏航运掌门人郑世昌率先举牌。

    “十五万!”

    看周围投来的目光,郑世昌脸不红不白的道:“我有一个朋友……帮助朋友,我义不容辞!”

    “二十万!”一个带着礼貌的人举起了手。

    “三十万!”

    一位戴着墨镜的英国人直接加价,身旁的翻译低声向助理确认着什么。

    价格迅速攀升至一百万英镑,场内气氛逐渐紧绷。

    张耀东有些傻眼,小声道:“特么有钱人真多,这么贵的药也有人要,还特么不知有没有效果就敢买!”

    霍安宁小声道,“有钱人最喜欢给自己花钱,百万英镑你我看来很多,但对那些顶级富豪而言不过是一晚上的赌资而已。”

    果然,二楼包厢又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一百二十万。”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西装白人男子悠然品茶,面容隐在阴影中,身份成谜。

    “一百三十万!”英国人冷哼一声,显然志在必得。

    “一百五十万。”西装男再次加价,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谈论天气。

    此时港岛富豪的加价的声音已经停息,场上只有英国人和西装男在不停角逐。

    场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心跳似乎都随着数字的飙升而加速。

    “两百二十万!”英国人额头已沁出细汗。

    西装男男子轻轻放下茶杯,淡淡道:“两百五十万。”

    全场哗然!拍卖师连问三声,无人再应,最终木槌重重敲下。

    “成交!恭喜b01号贵宾!”

    霍安宁此时已经懵逼了,他的心理价位拍个五六十万英镑已经顶天了。

    没想到最终成交价竟然是二百五十万,还他妈英镑。

    此时英镑和港元的兑换比例是一比十二。

    如此算来,两百五十万英镑就是三千万港元!

    霍安宁心头一阵气馁,自己投资六百万,又是因为知道老东家的内幕,这才在股市上获利一千五百万。

    结果老板拿出六粒小药丸,轻松就拍出了三千万的天价,什么时候赚钱这么容易了啊。

    次日,全港报纸头版炸开。

    《神秘富豪豪掷百万英镑,天价神龙丸花落谁家?》

    狗仔队疯狂挖掘买家身份,却只得到苏富比官方的一句“客户要求绝对保密”。

    而拍卖行内部流传的小道消息称,那位西装男子离场时,曾对助理低声说了一句“值得。”

    …………

    霍安宁从美日进口实验设备,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

    资本主义国家就这点好,只要钱给到位,一切都不成问题。

    他并未将所有设备订单集中于一家公司,而是采取了分散采购的策略。

    东家购入一台先进的核磁共振谱仪,西家则选购一台高精度的红外光谱仪。

    为了掩人耳目,他还随意编造了几个英、法、德、意等国的公司名称,并在签订合同时郑重其事地写上。

    交易过程简洁明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轻松地将所有事宜处理得井井有条。

    不到两个月,两个顶级实验室所需的所有装备便悉数凑齐,并陆续运抵港岛葵涌货柜码头。

    随后,在一个静谧的夜晚,这些设备通过一艘不起眼的小货轮,悄然抵达了大鹏湾。

    与此同时,涂志明这段时间也并未虚度光阴。

    他从统哥那里获取了顶级化学实验与生物实验室的详尽图纸,随即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实验室的建设筹备工作。

    这种级别的实验室,绝非简单的一间屋子所能容纳,而是需要一整栋专门设计的建筑来支撑。

    回想起上次为民制药厂险些被收归国有的风波,涂志明深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于是,他果断决定再成立一家新公司,并为其命名为向日葵生物制药公司。

    鉴于生物化学研究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与不确定性,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将公司的选址定在了马掌湾。

    马掌湾四面环山,安全、偏远,正是科研的好地方。

    顶级实验室的施工要求极为严苛,自然不能随意交托给普通施工队伍。

    涂志明通过张丽华的引荐,成功联系到了东大核工业第二二建设公司。

    这家公司以核设施建设着称,其建设能力在全球都顶尖。

    有了现成的图纸作为蓝本,对于东大核工业第二二建设公司而言,建造这样的实验室自然不在话下,简直是易如反掌。

    合同一经签订,建设公司便迅速调集机器、设备入场,施工现场顿时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原本,对方给出的工期预估为两年。

    在涂志明慷慨的资金支持下,工期被硬生生地压缩至了半年。

    涂志明想用钱把工期砸成三个月,遭到了建设公司负责人的坚决反对。

    负责人坦言,若工期再行缩短,工程质量将难以得到保证。

    涂志明权衡利弊,最终放弃这个激进计划。

    …………

    天渐渐冷了,涂志明家里有点起了炉子。

    涂晶晶和涂莹莹进了仓房,下地窖弄了几个地瓜,仓仓皇皇的就跑了回来。

    秀芝正在教涂大头说话,见俩闺女如此,笑着道:“不是学勇敢吗?怎么跑回来的?”

    涂晶晶气喘吁吁道,“仓房里的灯泡坏了,太黑了,要不是好面子,我都不会下地窖。”

    涂莹莹道,“我总觉着有双眼睛在看着我,看得我脊背直发毛。”

    “你俩可真行,一个人下地窖就行了,怎么俩人都下去了啊?”

    “姐姐说有难同当!我俩牵着手下去,又牵着手上来的。”

    秀芝一听不对劲儿,拉过俩孩子一瞅,果然胳膊肘都擦的起了毛了。

    “俩败家孩子,你爸给你买的新衣裳,才穿了三天!”

    俩丫头见势不好,赶忙躲进了涂志明的怀里。

    “爸爸,你都没帮我们去拿地瓜,你要保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