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九零,开局带着小姨子私奔 > 第84章 论文

重生九零,开局带着小姨子私奔 第84章 论文

    “好吧。”

    林奇接过笔,坐下来,看了看题目,便开始做了起来。

    前面的那些选择题,他基本上是看完题目和选项,就直接做了。

    填空题也做得飞快。

    来到简答题,他将题目看完,稍作沉吟,就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郭有良刚开始只是在对面坐着,但他见林奇答题速度飞快,忍不住起身走到了林奇身后,向着试卷看去。

    选择题。

    第一道,正确。

    第二道,正确。

    第三道……

    全部正确。

    再看填空题。

    依然全部正确。

    简答题。

    还是没有问题。

    而且,正如当初乔亚楠向林奇提问的时候一样。

    郭有良发现,林奇的答题思路并不是照本宣科地按照教科书来,而是有着自己的理解和逻辑。

    正确,却又不同。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林奇不止是把这些知识记住了,还真正地理解掌握、融会贯通了!

    眼看着林奇做完了两道大题,他离开办公室,去经济学系其他专业课老师那里,找来几份去年的试卷,回到办公室里。

    “别做这个了。”

    郭有良敲了敲桌子,把《宏观经济学》的试卷收走,道:“做这几张试卷的最后一道简答题。”

    “好。”

    林奇拿起一张试卷,看了看题目,稍作思索便开始写。

    唰唰唰。

    不大会儿。

    一道题就做完了,再拿另一张。

    他每做完一张,郭有良就检查一张。

    待到最后一张试卷做完。

    郭有良看着这些试卷,陷入了沉默。

    林奇看向他。

    他也看向林奇。

    二人就这么沉默了足足三分钟后。

    郭有良长叹一声:“以后我的课,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其他老师如果发现你写小说的事,你告诉我,我去帮你解释。”

    “谢谢郭主任!”

    林奇松了口气。

    他原以为,郭有良会大发雷霆,甚至说不定给自己个处分。

    没想到,事情解决地还挺顺利。

    “不过。”

    郭有良又话锋一转:“我很费解,以前你读中学时,都可以抽时间去学习经济学。现在有更多时间去学习经济学了,为什么又不学了呢?仅仅是因为,学习经济学,不能像写小说一样,给你带来稿费收入吗?”

    “这……”

    林奇很想说“是”,但没好意思。

    “写小说,是眼前的收益。学习经济学,是长久的收益。”

    郭有良说道:“你刚才不是说,梦想着将来能够在经济学领域有所建树,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作添砖加瓦吗?如果只是因为有基础、有天赋,便从此懒散,不思进取,岂不是伤仲永?假如你只能成为一个经济学方面的泛泛之辈,将来又能为国家做多少经济方面的贡献呢?”

    林奇很想提醒郭有良,写小说不仅连载还能出版,还可以不断再版,也是长期收益。

    而为国家经济做贡献,不搞理论研究,搞实业也可以。

    但谁让他自己刚才一时冲动喊了口号,现在就反悔,未免太过尴尬。

    于是他只能点点头:“郭主任教育的是。”

    “我不对你强加要求,但你是个很聪明的人,我希望、也相信你自己能想明白这个道理。”

    郭有良语重心长地拍拍他的肩,摆摆手:“去吧。”

    “是。”

    林奇退出办公室:“郭主任再见。”

    离开办公室后,林奇仔细想了想。

    确实也不能把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完全置之不理。

    否则,自己又何必上这个大学呢?

    难道只是为了体验生活吗?

    或者只是为了一纸文凭?

    绝对不是这样的。

    他选择再读一遍经济学专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希望可以成为一名在经济领域有所建树、有所成绩、有一定人脉和地位的人。

    这样一来,既有助于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商业经营。

    也可以更多地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进步做贡献。

    既然如此。

    自己还是应该分出一些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上面。

    想到这里时,他走出了经济楼。

    距离不远,就是图书馆。

    他看着图书馆,思考了几分钟,点了点头。

    那就从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开始吧!

    他来到图书馆。

    借了几本书和经济学专业期刊,回到店里。

    “小奇哥,这还没到下课时间呢,你怎么回来了?”

    正在旁观林辉培训新厨师的顾锦云纳闷道。

    “郭主任找我谈了些事情,我没能去上这节课,事情聊完,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就回来了。”

    “哦哦……”

    “学得怎么样?”

    林奇指了指厨房里的两名新厨师,他们昨天刚刚报到。

    “还可以。”

    顾锦云笑道:“都是有白案基础的,做面条嘛,难度不高,学起来比较简单。”

    “那就好。”

    林奇点点头:“服务员也可以提前招聘、联系好了。”

    “嗯,已经在招聘了。”

    顾锦云说道:“有几个熟客推荐自己的家人、亲戚来,我打算先见见,合适就留下了,不合适再贴招聘广告。”

    “好,我先上楼了。”

    “嗯。”

    来到二楼卧室。

    林奇开始翻看那些借来的那些书和期刊。

    其实,写一些内容简单的论文,对他而言,就是小菜一碟。

    当然。

    即便再容易,也不可能像写小说一样,提起笔来就是干,一天唰唰唰就能写出来几千上万字。

    论文是要有专业性的,还要有时效性。

    既要有数据、逻辑,也要符合当前社会背景。

    不能瞎编乱造。

    夸张点说,你在这个年代写一篇分析自媒体经济的论文,那不是扯淡吗?

    所以,林奇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这些书籍和期刊,先分析当前经济现状和经济理论研究的动态,再寻找合适的选题、查找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最后进行论文撰写。

    一整个中午,他都在看书看杂志。

    到了下午下课后,他又去书店买了几本最新的经济期刊,拿回来看。

    直到夜里临睡前,他才有了一个明确的思路。

    提笔在稿纸上写下一行字。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分析与思考》。

    一旦写起来,那就比较快了。

    周三一天,他靠着上课摸鱼和中午、晚上的时间,完成了这篇大概三千字左右的论文。

    周四下午又是郭有良的课。

    下课后,他追上刚刚离开教室的郭有良,将写好的论文递了过去。

    “郭主任,辛苦您看一下。”

    “什么东西?”

    郭有良表情诧异地接了过去:“检讨书?”

    “不是……”

    林奇汗颜:“是我写的一篇论文。”

    “论文?”

    郭有良惊讶不已:“真的假的?你自己写的?”

    “对。”

    “这……”

    郭有良向手中的稿纸定睛看去,看了眼题目后,道:“来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