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 第679章 第一位求真者

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第679章 第一位求真者

    莲花小洞天。

    道祖忽然问道:“宁远,既然你之前问了那个话题,关于你到底是谁,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

    “你这个天外来客,不是自己来的,而是有人送你来此?”

    问到关键处了。

    宁远略微思索,答道:“应该是有的。”

    道祖转过头,“应该?”

    一袭青衫点头又摇头,“只能是应该了,因为到现在,我也记不太清,那个人的模样。”

    宁远咧嘴笑道:“非是我在道祖面前打马虎眼,事实如此罢了。”

    “前世的我,还会时不时想想这回事,到了现在,走了这么远的路,与这座人间的牵绊越来越深……

    我就很少去想了。”

    宁远补充道:“其实还是因为头疼。”

    “那个存在,我每回想一次,就痛苦一次,无论我的当下修为如何,是金丹境,还是十四境,都一样。”

    “我的身上,好似有一把无形枷锁。”

    道祖翻手之间,随意结了个道门印,笑道:“会不会是你自己?”

    宁远绷着一张脸。

    “要是我自己,我能对自己这么不好?”

    “本事那么大,结果让自己过得这么苦,被人算计来算计去,死了一次又一次,

    前世今生,加在一起,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宁远拍了拍大腿,自嘲道:“裤裆里这只鸟,生的确实够雄壮,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几十年不尝荤腥,除了尿骚,还是尿骚。”

    宁远可能还是第一个,敢在道祖面前说这些……上不得台面之人。

    远处,老观主睁开双眼,嘴角出现一抹笑意。

    当时在藕花福地,年轻人的行事,其实在他眼中,都算不得最好,可这种聊天的脾性,还是对胃口的。

    而刚刚离开福地没多久的陈平安,则是相反。

    那个陈姓少年,做事,追求无错,哪怕是老道人,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就是陈平安的脾气,太温和,更像是一个读书人,不太像修道者,而宁远,则是彻头彻尾的江湖剑客。

    走哪拉哪,汤汤水水撒了一地,与阿良有的一拼。

    不管如何,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道祖都很少很少,会如此与一个晚辈,闲聊家常了。

    道祖不以为意,笑着站起身,沿着脚下这朵荷叶的边缘,缓缓行走。

    宁远紧跟脚步。

    道祖嘴唇微动,开始说一些,就连白玉京都不曾记载过的老黄历。

    “很多年前,有人为了寻找天地的本来面目,自己的本来面目,便沿着那条光阴长河,逆流直上,只是无果,一去不回。”

    “有人年少之时,就觉得天地是假的,早早起了心魔,魔瘴滋生,修道有成后,毅然决然,选择斩断凡尘,远游天外。

    此人不走光阴长河,因为他觉得,就连我们的人间,都是虚妄,那么代表这座人间的光阴长河,一样如此。

    所以他便独自一人,远游太虚,漫无目的,年复一年,早已做好了身死的打算,

    倘若找不到那个‘出路’,死后化为一颗星辰,为家乡照亮一处角落,也是无妨。”

    道祖忽然停顿片刻,“这种人,不少,很多。”

    他指了指天上。

    “我们头顶,夜晚所见的一挂星河,其实这里面,就有极多的一部分,是某个大修士死后所化。”

    “修道之人,境界一旦抵达飞升境,年岁超过千年,在世亲人基本也没剩下什么,在这个前提下,人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虚无理念。”

    “越发想要得知,我们所在的天地,是什么样的一个天地,所以就出现了无数先贤,在‘道无可求’的情况下,纷纷去往天外。

    这也是最早,那个‘飞升远游’的说法。”

    早年间,宁远曾翻阅过隐官一脉的档案,对于此事,也略有耳闻。

    他问道:“一幅飞升星阵图?”

    道祖颔首道:“是了。”

    “这些真正超脱红尘的大修士,为了一个共同理念,想要探寻世界的边界尽头,纷纷远游。”

    “第一个远走他乡者,就连我,都不太清楚是谁,只知道此人,是一名剑修,从家乡天下,剑光掠到了不知多少个千万里。”

    “他开辟了第一条‘求真路’的雏形,后世之人,基本也都追寻他的脚步,一往无前,

    要是在半道,抵御不住虚无侵袭而身死,就以肉身为基石,以神魂作大旗,化作一颗骸骨星辰,照亮道路,指引下一位前行者。”

    说到这,道祖停下脚步,仰头望天,喃喃道:“一位前行者的陨落,化为星辰,往往就代表,我们这个人间,灯火更亮一分。”

    没来由的,宁远就有些不是滋味。

    修道之人,多有那转世一说。

    可死在天外,是没有来世的。

    道祖忽然问道:“宁远,你觉得,这条求真路上,第一个前行者,是哪位剑修?”

    宁远咂了咂嘴,“反正不会是我。”

    道祖微笑道:“万一呢?”

    “万一你当年请来的十四境,就是这位先贤呢?”

    宁远认真的想了想,最后说道:“那他也太菜了,前行者,先行者,听起来牛气哄哄的,结果就是个半吊子的十四境?”

    道祖笑意不减,“这可说不准。”

    “终日行走太虚深处,别说十四境,就连我这等十五境,时间拉长到一个地步,也会消磨道行的。”

    “根据某个说法,那位剑修,登天之前,就已经远走他乡,如此漫长的岁月,处在无垠太虚,无法补足灵气……”

    “那么境界修为有所下降,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宁远撇撇嘴。

    道祖继续沿着荷叶行走。

    “据说此人,在去往天外之前,曾经仗剑登高,大步前行,

    为了一个答案,深入光阴长河,剑开无穷须弥小世界,只想知道,在那源头处,到底是何人在把守。”

    “还偏要深究一事,在远古天庭未成之前,又有什么不可描述的存在,造就了神灵。”

    “江湖奇闻的杂书上,多有鬼怪神魔之说,可怎么到了现在,天地之间,只剩下了神灵,而不见魔的踪迹?”

    “大道不该如此小,既然世间能诞生出不朽神灵,那为什么没有与之对立的一面,比如……纯粹的魔?”

    年轻人听得,恍若天书,一个头两个大。

    道祖笑问道:“宁远,天地间最大的这条光阴长河,你想想看,若是追溯至尽头,会是什么光景?”

    “是何人在看管?”

    宁远没好气道:“道祖,您老就别再试探我了,我就一杂毛剑修,顶多也就是长得俊俏了点,风流了些,可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他嚷嚷道:“这会儿,我还要赶着回去,难得拐了个美若天仙的道侣,着急娶媳妇儿呢。”

    “话说的也差不多了吧?”

    “您老就行行好,赶紧把我送回去,我可不想苦哈哈的,再从桐叶洲开始,拼了老命的御剑回家。”

    道祖微笑道:“好的。”

    少年道士轻轻一挥袖,宁远的身前,就凭空多了无数青色道气,沿着某种轨迹,缓缓流转,最终形成一道散着朦胧清光的大门。

    道祖说道:“宁远,希望下次见面,你能给我带来答案。”

    “当然,还有一事,那座镇剑楼,道门的希言自然,我就明确说了,你已经得了一份认可。”

    “如今三方皆过,想必后续佛家那边,也不会如何为难你,浩然天下的镇剑楼楼主,这个名号,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