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耕读人家 > 第920章 门口的铃铛

耕读人家 第920章 门口的铃铛

    夏收之后更大的麻烦来了,一直没怎么下雨,兜水的水位下降,夏种可能种不上。

    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人挑着担子,推着车子去兜水打水。

    坝头村相对还好一点,山上流下来的小溪没断。

    但是有一半都要流经高娥买的那些坡地,而高娥之前因为种桑树在那里挖了很多许多蓄水坑。

    水量大的时候还好,小溪流进流出没什么影响。

    如今水量小了,那坑就是只进不出。

    兜水分出来的那条支流也有水,但是那在滩地上,滩地都是高娥的。

    为此郑丰安只好去找高娥商量。

    “咱们村的地是种上了,要是一直旱下去,收成肯定有影响。”郑丰安叹气。

    “郑叔说的对,不如换作物种。”高娥直接说。

    郑丰安一顿。

    “现在换作物只是折点种子,如果一年下来粮食真的欠收损失更大。”高娥提议。

    郑丰安知道是这么个理儿,可是庄稼人就是这样,种上之后就拼命的想多收点,一天一天的熬。

    “那你说种什么?”郑丰安表示听高娥的。

    “种耐旱的豆类、谷子,辣椒也可以多种点,不管多少我们家都收。”高娥直接说“南瓜也可以多种点。”

    郑丰安一想也是,南瓜熟透了耐放,放到第二年都没问题,到时候最起码人饿不着。

    “行,我和村里人说一下。”郑丰安点头。

    “至于水,兜水不至于断流,人不可能渴死,咱们村各户都有点余粮,盘算好日子肯定能过下去。”高娥很确定。

    郑丰安想了想点头。

    高娥不是不想管这个,只是还没到时候。

    现在她就应了这件事,肯定会有人想全部靠到她身上,到时候她做的再多都不够好。

    郑丰安离开,高娥让人把肖出云找来。

    “东家。”肖出云进来擦了一把汗,直接坐在一边的竹椅上。

    “这段时间忙什么?”高娥看肖出云又开始黑了。

    要说他长的还算清秀,过个冬天能白一点,一到夏天就开始黑。

    “跟着大哥种地。”肖出云笑着说“按照大哥的说法,可能会有耐旱的种子,过几年就是天旱也不会绝收。”

    高娥知道大哥在做这件事:“这两天我想让你上一趟山,看看后山小溪的水源是哪儿来的。”

    肖出云想了想点头,如果天继续这么旱下去,的确需要可靠的水源:“好。”

    他进山的时候留意过,不过这山上小的泉眼很多,慢慢的汇集到小溪里,大的水源没见过。

    “多带两个人。”高娥叮嘱“现在正在野兽护幼崽的时候,能绕着走就绕着走。”

    如今日子好,高娥就没想过上山打猎的事。

    “好。”肖出云点头。

    肖出云离开,高娥想了想让陆青罗驾车去青潭峡。

    青潭峡外面依然有些行障,不知道是谁家的公子一定要带着自己随从来。

    以前进青潭峡要用小船过去,现在水位下降,顺着一边的石头就能过去。

    高娥来的时候书院正在授课,外面没什么人,高娥径直去找陈克。

    陈克如今有自己单独的屋舍,坐落的位置十分幽静,高娥走到陈克屋舍下面的小路口,看到简易的门框上挂着一个精致的铃铛。

    她眯着眼睛仔细的看了一下,伸手拉了两下,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像少女欢快的笑声。

    这声音一响,上面陈克的屋门立马打开。

    陈克走出屋门看到是高娥眼底有一丝慌乱:“娘子来了。”

    高娥点头,拾阶而上走到陈克一边:“村里干旱,我来看看书院这边怎么样。”

    “书院这边挺好的。”陈克侧身让高娥进去。

    高娥进了陈克的房间,看到窗台那边的桌子上插了一大束花。

    陈克并没有看到高娥注意到花瓶里的花。

    “挺好就行。”高娥收回目光“小五也到了要开笔的年龄了,相公打算让谁给小五开笔?”

    别说看别人家的孩子一眨眼长大了,自家的孩子也是一眨眼就长大了。

    过了年已经开始有人给正延说亲了,高娥说他们家孩子最起码要十八岁之后再说亲,把人给回绝了。

    陈克一想也是,以前是没条件,家里的孩子都没好好读书。

    也就这几年日子好了,孩子们开始读书。

    谁给孩子开笔意义重大,不能马虎。

    “这让我好好想想。”陈克坐在一边给高娥倒水。

    “杜先生怎么样?”高娥提议。

    陈克犹豫:“杜先生无意仕途,万一小五他以后也不想走仕途怎么办。”

    “家里又不是一定要让他走仕途。”高娥笑着说。

    陈克还是想让小五走仕途。

    正延就算了,过了年就十五岁,读书不怎么样,倒是和大哥一样喜欢种地。

    正晖已经确定习武,学的还挺好,以后不管是从伍还是在家里开个武馆什么的都可以。

    正川让陈克有些头疼,不好好读书,贪玩的很,小小年纪就成了财迷,也不知道是跟着谁学的。

    正岳倒是踏实,可是读书也不行。

    就只剩下一个正锐了,陈克觉得得从小教导,最起码也要考个秀才。

    “正延他们肯定不行了,也就正锐还小,还是从小教导一下。”陈克硬着头皮说。

    高娥没想到陈克想让小五走科举。

    还有什么叫正延他们肯定不行了,她的孩子哪个不行?

    “那相公可想好了让谁为正锐开笔?”高娥的语气有些不好。

    陈克犹豫再三:“老三说罗小姐在京城开了欢喜煮,能不能让她和许大人说一下,让许大人为正锐开笔?”

    高娥看着陈克,觉得他真敢想:“就算许大人答应了,京城这么远,难不成我们要带着小五去京城?还是说让许大人来一趟书院。”

    陈克知道这个挺难的,可是以后许博彦位极人臣,若是正锐能有这一层连带,入了仕途也会顺畅很多。

    “若是许大人答应了,我带小五去一趟京城。”陈克直接说。

    高娥看着陈克,也算他有想坚持的事情:“行,那下次送货的时候我捎封信给卿儿,让她先问问许大人的意见。”

    陈克听到高娥应下:“有劳娘子了。”

    “小五也是我的孩子。”高娥只是没想到陈克会想让许博彦给小五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