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轨迹录 第777章 枕边病毒
午后的茶水间永远弥漫着一股咖啡渣和廉价清洁剂混合的沉闷气味,像一块湿漉漉的抹布捂在人心口。我搅动着杯子里早已凉透的速溶咖啡,李晓就坐在我对面,盯着窗外灰扑扑的天空。雨丝斜斜地打在玻璃上,蜿蜒出一道道浑浊的水痕,模糊了外面钢筋水泥的轮廓。她的脸映在窗玻璃上,没什么表情,像一张被雨水洇湿了又勉强糊在墙上的旧报纸。
“张哲吗?”我打破沉默,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有点突兀,“记得你们那时候,真是羡煞旁人。” 茶水间的灯光惨白,照得她眼下那两片淡淡的青黑格外明显。
李晓端起自己面前那杯早已冷透的白水,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廉价的塑料杯壁,发出细微的、令人牙酸的刮擦声。她的视线终于从窗外灰蒙蒙的雨幕收回来,落在我脸上,眼神却像是穿透了我,望向某个遥远的、布满尘埃的角落。“嗯,羡煞旁人。”她嘴角扯动了一下,那弧度生硬得如同锈蚀的合页强行转动,“从恋爱到结婚,他完美得像个橱窗里的假人模特,挑不出一点错处。”她的声音很轻,像从一口深井里飘出来的,带着空洞的回响。
他们相识于一场行业交流会。李晓记得那天自己高跟鞋的细跟卡进了会议厅老旧地毯的缝隙里,狼狈不堪时,是张哲及时出现,俯下身,用一种沉稳平和、不带丝毫轻浮的态度帮她解了围。他的手干净、稳定,动作利落。后来的追求,更是教科书般的体贴周全。记得她加班到深夜,他必定会“顺路”出现在写字楼下,手里提着保温桶,里面是她随口提过的老街那家难排队的生滚鱼片粥。天冷时,他的副驾驶座椅总会被提前调到最暖和的位置。他记得所有纪念日,送礼物从不奢华,却总精准踩在她心动的那一点上——一本绝版的书,一盒她提过怀念的童年味道的糖果。
“所有人都说,是我捡到了宝。”李晓的声音停顿了一下,茶水间顶灯嗡嗡的电流声骤然清晰起来。她端起塑料杯,抿了一口凉水,喉结艰难地滚动,“我自己也这么觉得。他那么好,好到我有时会觉得惶恐,觉得自己配不上。” 她的手指又开始抠杯壁,指甲边缘泛着用力过度的青白色。
这惶恐,在婚后一个月,便以一种冰冷诡异的方式成了现实。
那是个闷热的夏夜,空气黏稠得如同凝固的糖浆,老旧空调费力地喘息着,送出的风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霉味。李晓洗完澡出来,穿着新买的真丝睡裙,带着沐浴露的清甜水汽。她走向靠在床头看书的张哲,带着新婚妻子羞涩又甜蜜的期待,指尖试探着抚上他放在书页上的手背。他的皮肤微凉。
张哲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像被无形的电流击中。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有一瞬间的躲闪,随即迅速垂下眼睑,合上书。“太累了,莹莹,”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刻意为之的疲惫感,伸手熄灭了台灯,只留床头柜上那个散发着廉价香薰油气味的小夜灯,幽幽地散发着浑浊的光晕。“早点睡吧。”黑暗瞬间吞噬了房间,也吞噬了他脸上可能残留的任何一丝细微表情。他侧过身,背对着她,拉高了薄被,将自己严严实实地裹进去,像一个迅速闭合的、拒绝任何探访的坚硬蚌壳。
李晓的手僵在半空,指尖还残留着触碰到他皮肤时那种微凉的、坚硬的抗拒感。新婚的甜蜜骤然被一盆冰水浇透,只剩下刺骨的寒意和巨大的羞耻感。她僵在原地,听着身旁那刻意放缓的、均匀得毫无破绽的呼吸声,在弥漫着廉价香薰油甜腻气味的黑暗中,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被拒之于千里之外的寒冷。那晚之后,他搬进了书房。
“我以为……是我哪里不够好。”李晓的声音有些发颤,像风中摇曳的蛛丝。她用力吸了口气,努力平复,“或者是……他身体有问题,自卑?”她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苦涩得如同嚼碎的黄连,“我甚至想过,要不要拉他去看医生,又怕伤他自尊。我变得小心翼翼,连说话都反复掂量,生怕哪一个字眼触痛了他。”她的目光涣散,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如履薄冰的日子,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尴尬和沉重的自我怀疑。家里的气氛越来越沉闷,像被抽干了氧气。她开始失眠,辗转反侧,黑暗中只听得见书房门缝里偶尔泄出的、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规律而疏离。
裂痕是在婚后一年的一次深夜意外发现的。那天李晓被噩梦惊醒,心脏狂跳,口干舌燥。她轻手轻脚地下床去客厅倒水喝水,经过书房时,发现门虚掩着一条缝,里面透出电脑屏幕蓝幽幽的光。鬼使神差地,她停住了脚步。张哲背对着门坐在电脑前,屏幕的光映亮了他专注的侧脸轮廓。他面前的桌上,放着一个打开的、半旧的深棕色公文包。
李晓的目光扫过包的内袋,里面塞着几个常见的塑料药瓶。她的心没来由地沉了一下。张哲身体一直很好,极少生病。她屏住呼吸,借着屏幕幽暗的光,竭力辨认着其中一个瓶身上的细小标签——那标签似乎被磨损过,字母模糊。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张哲像是要整理文件,伸手将那个药瓶连同旁边一个装着白色小药片的药板一起拿了出来,放在了桌面上灯光更亮一点的地方。
幽蓝的屏幕上,某个网页的搜索框赫然开着,上面清晰地显示着搜索记录:“合并用药注意事项”、“耐药性检测周期”、“cd4细胞计数波动”……
而那个药瓶的标签,在电脑屏幕光线下,依稀指向一个她完全陌生的、冗长复杂的药物名字前缀。旁边药板上,一个极其细小、几乎被忽略的字母组合,像一道冰冷的钢针,猝不及防地刺穿了她的视网膜——那是一个她曾在某个关于公共卫生的新闻片段里瞥见过的、与艾滋病治疗药物密切相关的、特定的英文缩写组合!
时间在那一刻冻结。李晓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天灵盖,又在下一秒被彻底抽空,只剩下彻骨的冰寒。她死死捂住自己的嘴,才将那声冲到喉咙口的、惊骇欲绝的尖叫硬生生堵了回去。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强烈的恶心感让她眼前发黑。她踉跄着后退一步,脚跟撞在冰冷的墙壁上,发出轻微的闷响。
书房里的键盘声戛然而止。
张哲猛地转过头!他的脸在屏幕幽光的映照下,褪尽了所有血色的苍白,镜片后的眼睛里,是猝不及防被撕裂伪装的、巨大的惊骇和……一种无法形容的阴鸷。那眼神锐利如刀,瞬间穿透了门缝的黑暗,精准地刺中了门外那个几乎站立不住的、崩溃的影子。
世界在李晓脚下轰然崩塌。所有的体贴、周全、所谓的“完美”,顷刻间粉碎成无数淬毒的玻璃碎片,深深扎进她的心脏,扎进她过去一年每一分小心翼翼、自我检讨的痛苦里。原来这漫长的、令人窒息的婚姻冰河期,根源竟是这样深不见底的恶意欺骗!那个体贴入微的丈夫,那张温和有礼的面具下,隐藏着一个足以将她拖入深渊的巨大秘密。十二年!他隐瞒了整整十二年的病史!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回到卧室的,”李晓的声音彻底哑了,像砂纸摩擦着生锈的铁皮。她手里紧紧捏着那个廉价的塑料杯,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咯吱声,杯壁已经变形,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捏碎。“我坐在床边,浑身抖得像筛糠。脑子里嗡嗡作响,全是那个药板上的字母,还有他……他转头看我时,那种眼神。” 那眼神里没有丝毫愧疚,只有被撞破秘密的凶狠和冰冷算计。茶水间的空气凝重得令人窒息,窗外雨声淅沥,像是永无止境地敲打着什么。
那晚后,李晓陷入了无法挣脱的漩涡。恐惧像无数冰冷的藤蔓缠绕住她的心脏,勒得她无法呼吸。她躲进公司分配给单身员工的狭小公寓,像一只受惊的动物蜷缩在冰冷的床角,疯狂地用酒精擦拭着全身每一寸皮肤,直到皮肤泛红刺痛。她不敢见人,不敢回那个充满谎言的家。她一遍遍回想过去亲密时的每一个细节,那些被拒绝的冰冷夜晚,每一次她因自我怀疑而流的泪……都成了这场精心策划的谋杀中的慢动作回放。巨大的欺骗感和极致的肮脏感日夜啃噬着她,失眠如影随形。白天,她强撑着去上班,坐在格子间里,眼前是电脑屏幕,脑海里却在循环播放书房门缝里那张苍白惊骇又阴鸷的脸,手指在键盘上僵硬得无法动弹。午休时同事的一句无心玩笑,都能让她瞬间脸色煞白,冷汗涔涔。她开始大把地掉头发,厌食,体重急剧下降。镜子里那张憔悴枯槁的脸,连她自己看了都觉得陌生。
“我去看了医生,”李晓的声音低得像自言自语,垂着眼,视线落在自己用力过度而骨节泛白的手上,“医生说,重度抑郁,焦虑。” 她停顿了很久,茶水间外有同事走过,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又遥远,像来自另一个世界。“需要吃药,做心理干预。” 她扯了扯嘴角,那笑容比哭还难看,“你看,骗子活得好好的,被骗的人,却要吃药。” 沉重的无力感和巨大的愤怒在她空洞的眼神里交织,最终化为一片死寂的灰烬。
暴风雨在她发现秘密的第四天深夜降临。窗外的雷声震得玻璃嗡嗡作响,惨白的闪电一次次撕裂夜幕,瞬间照亮房间里简陋的家具。张哲最终还是找到了这里。他的敲门声礼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咚咚咚,像锤子砸在李晓濒临崩溃的神经上。她没有开门。门外传来他刻意压低却依然清晰的声音,穿过薄薄的门板,每一个字都淬着冰冷的毒液。
“晓晓,开门,我们谈谈。”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愧疚,只有一种令人齿寒的、试图掌控全局的冷静。“我知道你看见了。但那没什么!我控制得很好!按时吃药,病毒载量检测不到!根本不会传染!你有什么好怕的?”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语气里甚至带上了一丝被误解的委屈和不耐烦,“隐瞒是我不对,可我也是没办法!我太在乎你,太怕失去你了!你想想,如果我早告诉你,我们还能在一起吗?你还会嫁给我吗?” 他言之凿凿,仿佛隐瞒十二年病情的欺骗,竟成了他对她深情的证明!那精心构筑的、充满算计的“深情”,比任何谩骂都更令人作呕。
“我太在乎你……”门外的话音未落,一声尖锐到刺破耳膜的碎裂声骤然在狭小的公寓里炸响!
李晓像一头被彻底激怒的、绝望的母兽,抄起桌上那个喝水的玻璃杯,用尽全身力气狠狠砸向了紧闭的房门!玻璃撞击木门,发出震耳欲聋的爆裂巨响!无数晶莹锋利的碎片如同炸裂的冰晶,四散飞溅,散落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折射着窗外惨白狰狞的闪电光芒。
“滚——!”一声凄厉到变调的嘶吼从她喉咙深处爆发出来,带着哭腔,带着血沫,带着灵魂被彻底撕碎后的疯狂和绝望。“张哲!你给我滚!滚得越远越好!”她的身体因巨大的情绪冲击而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扶着墙壁才勉强站稳。门外,那虚伪的、令人作呕的声音终于彻底消失了。只剩下窗外更加肆虐的狂风暴雨,仿佛要将这污浊的世界彻底冲刷干净。沉重的脚步拖沓着远去,每一声都像是踩在她早已粉碎的心上。
那晚之后,李晓切断了与张哲所有的联系。她换了手机号,向法院提交了离婚诉状,并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对自己权益的最大保护。过程艰难而漫长,每一次上庭面对那个曾经最亲密、如今却最面目可憎的人,都像重新撕裂一次伤口。但这一次,她没有再退缩。支撑她的,是那晚飞溅的玻璃碎片上折射出的、自己破碎却不再迷茫的倒影。
茶水间的寂静再次被窗外的雨声填满。李晓终于抬起头,将手里那个被捏得严重变形、几乎要破裂的塑料杯,轻轻放在了桌上。杯壁上的凹痕清晰可见,如同她心口那道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疤。她的脸色依旧苍白,眼底深处还残留着挥之不去的疲惫和惊悸后的余烬,但某种东西已经不一样了。那是一种从废墟里挣扎着站起来后,骨子里透出的、冰冷的、带着棱角的坚硬。
“都过去了。”她对我说,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摔在地上的碎玻璃,带着决绝的清脆。她站起身,走到窗边。雨水冲刷着玻璃,模糊了外面的一切。她伸出手指,在那片模糊的水汽上,无意识地划拉着,划出一道道冰冷的水痕。
我看着她的背影,瘦削却倔强地挺直着。那廉价塑料杯上狰狞的指痕,无声地烙印在茶水间惨白的灯光下。窗玻璃上,雨水蜿蜒流下,冲刷出一道道扭曲的印迹。她指尖划过的地方,冰凉的水痕延伸着,如同命运被强行改写的轨迹。原来最深的恶意,不是赤裸裸的伤害,而是披着“深情”的华袍,将你一步步诱入早已挖好的、名为“终身悔恨”的陷阱。她划下的每一道痕迹,都是从那陷阱边缘挣扎攀爬留下的血印。
“张哲吗?”我打破沉默,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有点突兀,“记得你们那时候,真是羡煞旁人。” 茶水间的灯光惨白,照得她眼下那两片淡淡的青黑格外明显。
李晓端起自己面前那杯早已冷透的白水,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廉价的塑料杯壁,发出细微的、令人牙酸的刮擦声。她的视线终于从窗外灰蒙蒙的雨幕收回来,落在我脸上,眼神却像是穿透了我,望向某个遥远的、布满尘埃的角落。“嗯,羡煞旁人。”她嘴角扯动了一下,那弧度生硬得如同锈蚀的合页强行转动,“从恋爱到结婚,他完美得像个橱窗里的假人模特,挑不出一点错处。”她的声音很轻,像从一口深井里飘出来的,带着空洞的回响。
他们相识于一场行业交流会。李晓记得那天自己高跟鞋的细跟卡进了会议厅老旧地毯的缝隙里,狼狈不堪时,是张哲及时出现,俯下身,用一种沉稳平和、不带丝毫轻浮的态度帮她解了围。他的手干净、稳定,动作利落。后来的追求,更是教科书般的体贴周全。记得她加班到深夜,他必定会“顺路”出现在写字楼下,手里提着保温桶,里面是她随口提过的老街那家难排队的生滚鱼片粥。天冷时,他的副驾驶座椅总会被提前调到最暖和的位置。他记得所有纪念日,送礼物从不奢华,却总精准踩在她心动的那一点上——一本绝版的书,一盒她提过怀念的童年味道的糖果。
“所有人都说,是我捡到了宝。”李晓的声音停顿了一下,茶水间顶灯嗡嗡的电流声骤然清晰起来。她端起塑料杯,抿了一口凉水,喉结艰难地滚动,“我自己也这么觉得。他那么好,好到我有时会觉得惶恐,觉得自己配不上。” 她的手指又开始抠杯壁,指甲边缘泛着用力过度的青白色。
这惶恐,在婚后一个月,便以一种冰冷诡异的方式成了现实。
那是个闷热的夏夜,空气黏稠得如同凝固的糖浆,老旧空调费力地喘息着,送出的风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霉味。李晓洗完澡出来,穿着新买的真丝睡裙,带着沐浴露的清甜水汽。她走向靠在床头看书的张哲,带着新婚妻子羞涩又甜蜜的期待,指尖试探着抚上他放在书页上的手背。他的皮肤微凉。
张哲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像被无形的电流击中。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有一瞬间的躲闪,随即迅速垂下眼睑,合上书。“太累了,莹莹,”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刻意为之的疲惫感,伸手熄灭了台灯,只留床头柜上那个散发着廉价香薰油气味的小夜灯,幽幽地散发着浑浊的光晕。“早点睡吧。”黑暗瞬间吞噬了房间,也吞噬了他脸上可能残留的任何一丝细微表情。他侧过身,背对着她,拉高了薄被,将自己严严实实地裹进去,像一个迅速闭合的、拒绝任何探访的坚硬蚌壳。
李晓的手僵在半空,指尖还残留着触碰到他皮肤时那种微凉的、坚硬的抗拒感。新婚的甜蜜骤然被一盆冰水浇透,只剩下刺骨的寒意和巨大的羞耻感。她僵在原地,听着身旁那刻意放缓的、均匀得毫无破绽的呼吸声,在弥漫着廉价香薰油甜腻气味的黑暗中,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被拒之于千里之外的寒冷。那晚之后,他搬进了书房。
“我以为……是我哪里不够好。”李晓的声音有些发颤,像风中摇曳的蛛丝。她用力吸了口气,努力平复,“或者是……他身体有问题,自卑?”她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苦涩得如同嚼碎的黄连,“我甚至想过,要不要拉他去看医生,又怕伤他自尊。我变得小心翼翼,连说话都反复掂量,生怕哪一个字眼触痛了他。”她的目光涣散,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如履薄冰的日子,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尴尬和沉重的自我怀疑。家里的气氛越来越沉闷,像被抽干了氧气。她开始失眠,辗转反侧,黑暗中只听得见书房门缝里偶尔泄出的、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规律而疏离。
裂痕是在婚后一年的一次深夜意外发现的。那天李晓被噩梦惊醒,心脏狂跳,口干舌燥。她轻手轻脚地下床去客厅倒水喝水,经过书房时,发现门虚掩着一条缝,里面透出电脑屏幕蓝幽幽的光。鬼使神差地,她停住了脚步。张哲背对着门坐在电脑前,屏幕的光映亮了他专注的侧脸轮廓。他面前的桌上,放着一个打开的、半旧的深棕色公文包。
李晓的目光扫过包的内袋,里面塞着几个常见的塑料药瓶。她的心没来由地沉了一下。张哲身体一直很好,极少生病。她屏住呼吸,借着屏幕幽暗的光,竭力辨认着其中一个瓶身上的细小标签——那标签似乎被磨损过,字母模糊。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张哲像是要整理文件,伸手将那个药瓶连同旁边一个装着白色小药片的药板一起拿了出来,放在了桌面上灯光更亮一点的地方。
幽蓝的屏幕上,某个网页的搜索框赫然开着,上面清晰地显示着搜索记录:“合并用药注意事项”、“耐药性检测周期”、“cd4细胞计数波动”……
而那个药瓶的标签,在电脑屏幕光线下,依稀指向一个她完全陌生的、冗长复杂的药物名字前缀。旁边药板上,一个极其细小、几乎被忽略的字母组合,像一道冰冷的钢针,猝不及防地刺穿了她的视网膜——那是一个她曾在某个关于公共卫生的新闻片段里瞥见过的、与艾滋病治疗药物密切相关的、特定的英文缩写组合!
时间在那一刻冻结。李晓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天灵盖,又在下一秒被彻底抽空,只剩下彻骨的冰寒。她死死捂住自己的嘴,才将那声冲到喉咙口的、惊骇欲绝的尖叫硬生生堵了回去。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强烈的恶心感让她眼前发黑。她踉跄着后退一步,脚跟撞在冰冷的墙壁上,发出轻微的闷响。
书房里的键盘声戛然而止。
张哲猛地转过头!他的脸在屏幕幽光的映照下,褪尽了所有血色的苍白,镜片后的眼睛里,是猝不及防被撕裂伪装的、巨大的惊骇和……一种无法形容的阴鸷。那眼神锐利如刀,瞬间穿透了门缝的黑暗,精准地刺中了门外那个几乎站立不住的、崩溃的影子。
世界在李晓脚下轰然崩塌。所有的体贴、周全、所谓的“完美”,顷刻间粉碎成无数淬毒的玻璃碎片,深深扎进她的心脏,扎进她过去一年每一分小心翼翼、自我检讨的痛苦里。原来这漫长的、令人窒息的婚姻冰河期,根源竟是这样深不见底的恶意欺骗!那个体贴入微的丈夫,那张温和有礼的面具下,隐藏着一个足以将她拖入深渊的巨大秘密。十二年!他隐瞒了整整十二年的病史!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回到卧室的,”李晓的声音彻底哑了,像砂纸摩擦着生锈的铁皮。她手里紧紧捏着那个廉价的塑料杯,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咯吱声,杯壁已经变形,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捏碎。“我坐在床边,浑身抖得像筛糠。脑子里嗡嗡作响,全是那个药板上的字母,还有他……他转头看我时,那种眼神。” 那眼神里没有丝毫愧疚,只有被撞破秘密的凶狠和冰冷算计。茶水间的空气凝重得令人窒息,窗外雨声淅沥,像是永无止境地敲打着什么。
那晚后,李晓陷入了无法挣脱的漩涡。恐惧像无数冰冷的藤蔓缠绕住她的心脏,勒得她无法呼吸。她躲进公司分配给单身员工的狭小公寓,像一只受惊的动物蜷缩在冰冷的床角,疯狂地用酒精擦拭着全身每一寸皮肤,直到皮肤泛红刺痛。她不敢见人,不敢回那个充满谎言的家。她一遍遍回想过去亲密时的每一个细节,那些被拒绝的冰冷夜晚,每一次她因自我怀疑而流的泪……都成了这场精心策划的谋杀中的慢动作回放。巨大的欺骗感和极致的肮脏感日夜啃噬着她,失眠如影随形。白天,她强撑着去上班,坐在格子间里,眼前是电脑屏幕,脑海里却在循环播放书房门缝里那张苍白惊骇又阴鸷的脸,手指在键盘上僵硬得无法动弹。午休时同事的一句无心玩笑,都能让她瞬间脸色煞白,冷汗涔涔。她开始大把地掉头发,厌食,体重急剧下降。镜子里那张憔悴枯槁的脸,连她自己看了都觉得陌生。
“我去看了医生,”李晓的声音低得像自言自语,垂着眼,视线落在自己用力过度而骨节泛白的手上,“医生说,重度抑郁,焦虑。” 她停顿了很久,茶水间外有同事走过,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又遥远,像来自另一个世界。“需要吃药,做心理干预。” 她扯了扯嘴角,那笑容比哭还难看,“你看,骗子活得好好的,被骗的人,却要吃药。” 沉重的无力感和巨大的愤怒在她空洞的眼神里交织,最终化为一片死寂的灰烬。
暴风雨在她发现秘密的第四天深夜降临。窗外的雷声震得玻璃嗡嗡作响,惨白的闪电一次次撕裂夜幕,瞬间照亮房间里简陋的家具。张哲最终还是找到了这里。他的敲门声礼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咚咚咚,像锤子砸在李晓濒临崩溃的神经上。她没有开门。门外传来他刻意压低却依然清晰的声音,穿过薄薄的门板,每一个字都淬着冰冷的毒液。
“晓晓,开门,我们谈谈。”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愧疚,只有一种令人齿寒的、试图掌控全局的冷静。“我知道你看见了。但那没什么!我控制得很好!按时吃药,病毒载量检测不到!根本不会传染!你有什么好怕的?”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语气里甚至带上了一丝被误解的委屈和不耐烦,“隐瞒是我不对,可我也是没办法!我太在乎你,太怕失去你了!你想想,如果我早告诉你,我们还能在一起吗?你还会嫁给我吗?” 他言之凿凿,仿佛隐瞒十二年病情的欺骗,竟成了他对她深情的证明!那精心构筑的、充满算计的“深情”,比任何谩骂都更令人作呕。
“我太在乎你……”门外的话音未落,一声尖锐到刺破耳膜的碎裂声骤然在狭小的公寓里炸响!
李晓像一头被彻底激怒的、绝望的母兽,抄起桌上那个喝水的玻璃杯,用尽全身力气狠狠砸向了紧闭的房门!玻璃撞击木门,发出震耳欲聋的爆裂巨响!无数晶莹锋利的碎片如同炸裂的冰晶,四散飞溅,散落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折射着窗外惨白狰狞的闪电光芒。
“滚——!”一声凄厉到变调的嘶吼从她喉咙深处爆发出来,带着哭腔,带着血沫,带着灵魂被彻底撕碎后的疯狂和绝望。“张哲!你给我滚!滚得越远越好!”她的身体因巨大的情绪冲击而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扶着墙壁才勉强站稳。门外,那虚伪的、令人作呕的声音终于彻底消失了。只剩下窗外更加肆虐的狂风暴雨,仿佛要将这污浊的世界彻底冲刷干净。沉重的脚步拖沓着远去,每一声都像是踩在她早已粉碎的心上。
那晚之后,李晓切断了与张哲所有的联系。她换了手机号,向法院提交了离婚诉状,并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对自己权益的最大保护。过程艰难而漫长,每一次上庭面对那个曾经最亲密、如今却最面目可憎的人,都像重新撕裂一次伤口。但这一次,她没有再退缩。支撑她的,是那晚飞溅的玻璃碎片上折射出的、自己破碎却不再迷茫的倒影。
茶水间的寂静再次被窗外的雨声填满。李晓终于抬起头,将手里那个被捏得严重变形、几乎要破裂的塑料杯,轻轻放在了桌上。杯壁上的凹痕清晰可见,如同她心口那道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疤。她的脸色依旧苍白,眼底深处还残留着挥之不去的疲惫和惊悸后的余烬,但某种东西已经不一样了。那是一种从废墟里挣扎着站起来后,骨子里透出的、冰冷的、带着棱角的坚硬。
“都过去了。”她对我说,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摔在地上的碎玻璃,带着决绝的清脆。她站起身,走到窗边。雨水冲刷着玻璃,模糊了外面的一切。她伸出手指,在那片模糊的水汽上,无意识地划拉着,划出一道道冰冷的水痕。
我看着她的背影,瘦削却倔强地挺直着。那廉价塑料杯上狰狞的指痕,无声地烙印在茶水间惨白的灯光下。窗玻璃上,雨水蜿蜒流下,冲刷出一道道扭曲的印迹。她指尖划过的地方,冰凉的水痕延伸着,如同命运被强行改写的轨迹。原来最深的恶意,不是赤裸裸的伤害,而是披着“深情”的华袍,将你一步步诱入早已挖好的、名为“终身悔恨”的陷阱。她划下的每一道痕迹,都是从那陷阱边缘挣扎攀爬留下的血印。